古時候的酒有多少度?

General 更新 2025-01-11

古代人喝的酒多少度?

在元代以前,就是到南宋為止的酒都是發酵酒,度數最多不高過二十;大多是十度以下的米酒,發酵後就過濾而得;故有"李白鬥(十升)酒詩百篇","綠蟻新醅酒"之類的詩句,像武松過景陽岡喝的那十八碗酒都是二十度以下的,甚至是十幾度左右。

《漢書·食貨志》上讀到:一釀用粗米二斛,曲一斛,得成酒六斛六鬥。那位有興趣模仿一下古酒可以試一試:)事實上,用櫱釀出的酒被稱為“醴”,是甜酒,酒精度很低,所以古人才說“小人之交甘若醴”,而用曲釀造出來的才是真正的酒,酒精要重一些,酒精度大致在10%到18%左右。

自北宋時期遼國、金國、元朝等蠻子進駐中國以後,才有蒸餾酒的首創,因為他們世代祖居北國的草原,氣候嚴寒,環境惡劣,必須要喝高濃度的酒才能保暖,而蒸餾酒正是元朝這個徹底統治中原的傑作,通過蒸餾提高酒度。後來滿清入關,因為也是由於東北天氣酷寒,所以再次引起一股高度蒸餾酒的熱潮,類似燒刀子。而我們現代人忽視了華夏文明的發酵酒,過度重視以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的蒸餾酒,所以才導致現代人普遍認為中國酒度數高,難喝,其實這是一種對我們自己國家酒莫大的誤解。

北宋時期遼國、金國、西夏等地的蒸餾酒還沒有完全火起來,或者是說當時由於宋朝的高度文明使得他們覺得發酵酒好喝,沒有高濃度烈酒的辛辣苦澀,所以還是將發酵酒作為高級宴席中的御酒,其蒸餾酒沒有在王公貴族裡流行,只是老百姓因為買不起發酵酒,還是喝以前世代祖輩流傳下的蒸餾酒。

而到了元朝因為建立了莫大的歐亞版圖以及完全統治中土後,將蒸餾酒放在了所有酒績之上,其目的是為了突出他們蒙古人自身的文化。雖然明朝時又興起了發酵酒,使得華夏傳統的釀酒工藝得到發揚,但後來滿清入關後,他們生於雪國,所以對高濃度和極度抗寒的蒸餾酒情有獨鍾,因此入口辛辣、渾身發熱的蒸餾酒漸漸替代了香醇濃郁、後勁很足的發酵酒,成為了主流。

古代的酒有多少度

而在中國,大致在公元前5000到3000年的仰韶文化可能已經出現了穀物釀酒,中國的釀酒技術和西方一直不同, 仰韶、龍山時期的古人應該是用櫱釀的酒,櫱就是發芽的穀粒,釀出的是黃酒。後來古人們逐漸掌握了用酒麴釀酒的方法,秦漢時雖然仍然用櫱造酒,但是大量的造酒開始用酒麴,前陣子還在《漢書·食貨志》上讀到:一釀用粗米二斛,曲一斛,得成酒六斛六鬥。那位有興趣模仿一下古酒可以試一試:)事實上,用櫱釀出的酒被稱為“醴”,是甜酒,酒精度很低,所以古人才說“小人之交甘若醴”,而用曲釀造出來的才是真正的酒,酒精要重一些,酒精度大致在10%到18%左右,酒的味道因為製作工藝的不同而所有不同。但是醴和那時的酒都是黃酒。

南北朝時,制酒麴的工藝日益完善,當時的一部奇書《齊民要術》上記載了很多種制曲的方式,這些方式現在有不少還用在造高粱酒裡。唐宋時有了紅曲,釀造出來了“紅酒”,不知道古書裡說的女兒紅是不是就是這種就,不過紹興的狀元紅應該不是,那酒俺喝過,其實不紅,顏色是橙黃色的前面說到曲釀酒只能得到酒精度是10%到18%的酒,古人曾經想用酒代水再釀酒以希望得到更高的濃度,可是不成,因為酒精是酵母菌糖代謝的產物,對酵母菌的發酵有一定抑制作用,當酒精成分達到10%左右時,酵母菌就停止繁殖,發酵過程也就隨之放慢。即使是耐酒精能力很強的酵母菌,耐酒精度也不會超過18%,所以就是以酒代水二次發酵,也得不到度數更高的酒了。

到了元朝,出現了蒸餾酒也就是燒酒,把酒麴發酵釀造的酒再蒸餾一下,得到度數更高的酒,大致酒精度有50%,這和現在的酒比較相似了,如果想感受一下,去個北方小城(最好是山西的)要二兩“兩毛燒”,體會一下古酒的味道。小作坊兩毛燒的做法和古法差不多,不過現在可能不止“兩毛”那麼便宜了吧:)說燒酒是元朝時才有的,是依照李時珍的紀錄,不過在白居易等人的詩裡已經有了“燒酒”一詞,並且對山西汾酒歷史的考證似乎說明早在元以前的南北朝時就有燒酒了,因此武松三碗不過崗有可能是早期的燒酒吧,不然十幾度的酒不會有那麼大的力量。

總結一下,用櫱釀的酒度數非常低,味道也很甜,宋應星說“後世嫌醴味薄,遂至失傳”;用曲釀造的酒度數大致在十幾度,味道因酒麴的製作工藝不同而不同,因為酒麴中一般加入的有草藥,不夠味道要更辛辣些,比較類似現在的紹興黃酒;蒸餾後的燒酒度數很高,大約有50% 左右,所以就更辣了,呵呵,現在仍有燒酒,不妨一試。

古人喝的酒是低度酒。武松喝的十八碗酒相當於是二斤56度的二鍋頭。

古代的酒度數較低,所以酒具多數比較大,到現則度數高,酒具也精緻小巧。

古代的酒,度數很低,為了表示豪爽,一飲而盡也是常見的。杜甫《飲中八仙歌》中,李適之飲酒的風貌是「飲如長鯨吸百川」,這何止是一飲而盡?因此關鍵是酒的度數。現在的宴席上常以「乾杯」勸酒,實際上喝高度數的酒是很難做到「乾杯」的。

古代酒的度數是多少啊

說起釀酒,最早的還是兩河流域,公元前6000年就有寫在黏土板上的啤酒製作配方---這塊土板現在應該還在芝加哥大學的Oriental Institute,那裡囤積了不少兩河流域的文物。而在中國,大致在公元前5000到3000年的仰韶文化可能已經出現了穀物釀酒,中國的釀酒技術和西方一直不同, 仰韶、龍山時期的古人應該是用櫱釀的酒,櫱就是發芽的穀粒,釀出的是黃酒。後來古人們逐漸掌握了用酒麴釀酒的方法,秦漢時雖然仍然用櫱造酒,但是大量的造酒開始用酒麴,前陣子還在《漢書·食貨志》上讀到:一釀用粗米二斛,曲一斛,得成酒六斛六鬥。那位有興趣模仿一下古酒可以試一試:)事實上,用櫱釀出的酒被稱為“醴”,是甜酒,酒精度很低,所以古人才說“小人之交甘若醴”,而用曲釀造出來的才是真正的酒,酒精要重一些,酒精度大致在10%到18%左右,酒的味道因為製作工藝的不同而所有不同。但是醴和那時的酒都是黃酒。

南北朝時,制酒麴的工藝日益完善,當時的一部奇書《齊民要術》上記載了很多種制曲的方式,這些方式現在有不少還用在造高粱酒裡。唐宋時有了紅曲,釀造出來了“紅酒”,不知道古書裡說的女兒紅是不是就是這種酒,不過紹興的狀元紅應該不是,那酒其實不紅,顏色是橙黃色的。

前面說到曲釀酒只能得到酒精度是10%到18%的酒,古人曾經想用酒代水再釀酒以希望得到更高的濃度,可是不成,因為酒精是酵母菌糖代謝的產物,對酵母菌的發酵有一定抑制作用,當酒精成分達到10%左右時,酵母菌就停止繁殖,發酵過程也就隨之放慢。即使是耐酒精能力很強的酵母菌,耐酒精度也不會超過18%,所以就是以酒代水二次發酵,也得不到度數更高的酒了。

到了元朝,出現了蒸餾酒也就是燒酒,把酒麴發酵釀造的酒再蒸餾一下,得到度數更高的酒,大致酒精度有50%,這和現在的酒比較相似了,如果想感受一下,去個北方小城(最好是山西的)要二兩“兩毛燒”,體會一下古酒的味道。小作坊兩毛燒的做法和古法差不多,不過現在可能不止“兩毛”那麼便宜了吧:)說燒酒是元朝時才有的,是依照李時珍的紀錄,不過在白居易等人的詩裡已經有了“燒酒”一詞,並且對山西汾酒歷史的考證似乎說明早在元以前的南北朝時就有燒酒了,因此武松三碗不過崗有可能是早期的燒酒吧,不然十幾度的酒不會有那麼大的力量。

總結一下,用櫱釀的酒度數非常低,味道也很甜,宋應星說“後世嫌醴味薄,遂至失傳”;用曲釀造的酒度數大致在十幾度,味道因酒麴的製作工藝不同而不同,因為酒麴中一般加入的有草藥,不夠味道要更辛辣些,比較類似現在的紹興黃酒;蒸餾後的燒酒度數很高,大約有50% 左右,所以就更辣了,呵呵,現在仍有燒酒,不妨一試。

古人喝的酒是低度酒。武松喝的十八碗酒相當於是二斤56度的二鍋頭。

古代的酒有多少度

yswmyuaat89mobkq37dgsm

古代的酒大概都是多少度?一般的多少度?最烈的多少度?

酒精度大致在10%到18%左右,酒的味道因為製作工藝的不同而所有不同。

到了元朝,出現了蒸餾酒也就是燒酒,把酒麴發酵釀造的酒再蒸餾一下,得到度數更高的酒,大致酒精度有50%,這和現在的酒比較相似

嗯嗯就這樣了,求採納(づ ̄ 3 ̄)づ

中國古代的水酒有多少度

古代的水酒一般都是曲釀發酵酒,也就是醪糟酒,度數比較低,9到18度那樣 後來的蒸餾燒酒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白酒,大概接近50度,在《本草綱目》的記載裡燒酒在是元朝時出現的: 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其法……近時惟以糯米或粳米或黍或秫或大麥蒸熟,和麴釀甕中七日,以甑蒸取。其清如水,味極濃烈,蓋酒露也。 但白居易又有句詩寫到: 荔枝新熟雞冠色,燒酒初開琥珀香。可見民間的燒酒早在唐朝時就已經出現。 再說武松的三碗不過崗。店家說俺家的酒雖然是村酒,卻比老酒的滋味。且飲三碗之後就過不得前面的景陽崗。所以說很有可能是他們用某種方法制作出的燒酒,也許沒有四五十度,但肯定高於一般的水酒。不然那三碗水酒,別說武二,連普通人也醉不了吧。

參考資料來源:知乎;作者:黃麗潔

希望幫到你,還有問題就追問我。

致親愛的提問者:每一個對你的提問認真回答的人都懷著一顆助人為樂的溫暖的心。對於提問者的你或我來說,我們是在虛心求教而不是不恥下問,多數回答者所期盼並不是積分而是學以致用,幫助他人的那種快樂。知識與信息的共享原本不是迅速和免費的,但知道給了我們這種偏得,在我們接受了回答者的饋贈而節約了時間和精力時,我們是否應該回應以起碼的謙遜和感恩呢?尋求幫助的人啊,只要你的一句感謝和幾個點擊,就能讓更多閃耀著人性光輝的問答在這裡持續發生。不要讓懶惰和情緒成為一盆最終澆滅助人之火的冰水,及時去採納那個認真幫助了你的回答者的善意吧,無論這個人是我與否。

古代的酒是多少度的?和現代的酒有什麼區別?

酒精濃度低~按現在的度數度量的話 一般只有2~3度

中國白酒是世界著名的六大蒸餾酒之一(其餘五種是白蘭地、威士忌、郎姆酒、伏特加和金酒)。中國白酒在工藝上比世界各國的蒸餾酒都複雜得多,原料各種各樣,酒的特點也各有風格,酒名也五花八門。

中國白酒在飲料酒中,獨具風格,與世界其他國家的白酒相比,我國白酒具有特殊的不可比擬的風味。酒色潔白晶瑩、無色透明;香氣宜人,五種香型的酒各有特色,香氣馥郁、純淨、溢香好,餘香不盡;口味醇厚柔綿,甘潤清冽,酒體諧調,回味悠久,那爽口尾淨、變化無窮的優美味道,給人以極大的歡愉和幸福之感。

我國白酒的酒度早期很高,有67°、65°、62°之高。度數這樣高的酒在世界其他國家是罕見的。近幾年,國家提介降低白酒度數,有不少較大的酒廠,已試製成功了39°、38°等低度白酒。低度白酒出現市場初期,大多數消費者不太習慣,飲用起來總覺著不夠味,“勁頭小”。90年代初,城市消費者已經開始習慣低度白酒,在宴席上已經逐漸成為一個較好的品種了。

白酒以前叫燒酒、高糧酒,建國後統稱白酒、白乾酒。為什麼叫白酒、白乾和燒酒?白酒就是無色的意思,白乾酒就是不摻水的意思,燒酒就是將經過發酵的原料入甑加熱蒸餾出的酒。

白酒的名稱繁多。有的以原料命名,如:高粱酒、大麴酒、瓜幹酒等,就是以高粱、大麴、瓜幹為原料生產出來的酒。有的以產地命名,如:茅臺、汾酒、景芝白乾、曲阜老窖、蘭陵大麴等。有的以名人命名,如:杜康酒、範公特曲等。還有的按發酵、貯存時間長短命名,如:特曲、陳曲、頭曲、二曲等。二鍋頭、回龍酒等,則又是以生產工藝的特點命名的。二鍋頭是我國北方固態法白酒的一種古老的名稱。現在有的酒仍叫二鍋頭。現在的二鍋頭是在蒸酒時,掐頭去尾取中間餾出的酒。真正的二鍋頭係指制酒工藝中在使用冷卻器之前,以古老的固體蒸餾酒方法,即以鍋為冷卻器,二次換水後而蒸出的酒。所謂回龍酒,就是將蒸出的酒重烤一次,即為回龍酒。

我國白酒起源於何時,眾說不一,尚無定論。

一種說法,起源於詔代,在唐代文獻中,燒酒、蒸酒之名已有出現。李肇(公元806年)寫的《國史補》中的:“酒則有劍南之燒春”(唐代普遍稱酒為“春”);雍陶(公元834年)詩云:“自到成都燒酒熱,不思身更入長安。”可見在唐代,燒酒之名已廣泛流傳了。田錫寫的《曲本草》中說:“暹羅酒以燒酒復燒二次,入珍貴異香,其壇每個以檀香十數斤的煙燻令如漆,然後入酒,臘封,埋土中二三年絕去燒氣,取出用之。”趙希鵠寫的《調燮類編》中說:“燒酒醉不醒者,急用綠豆粉粉蕩皮切片將筋撬開口,用冷水送粉片下喉即安”(卷二);他又說:“生薑不可與燒酒同用。飲白酒生韭令人增病。飲白酒忌諸甜物”(卷三)。

以上引文中所說的“燒酒”、“蒸酒”、“白酒”,是否就是今天的白酒?單從名字相同還不可定論。有人認為我國民間長期相沿,把蒸酒稱為燒鍋,燒鍋生產的酒即為燒酒。但燒鍋之名起源於何時,尚待考證。故白酒起源唐代,其論據尚欠充分。

另一種說法,元代時(1271—1368年)由國外傳入。

元時中國與西亞和東南亞交通方便,往來頻繁,在文化和技術等方面多有交流。有人認為“阿刺古”酒是蒸餾酒,遠從印度傳入。還有人說:“燒酒原名‘阿刺奇’,元時徵西歐,曾途經阿刺伯,將酒法傳入中國。”章穆寫的《飲食辨》中說:“燒酒,又名火酒、‘阿刺古’。‘阿刺古’番語也。”現有人查明“阿刺古”、“阿刺吉”、“阿刺奇”皆為譯音,是指用棕櫚汗和稻米釀造的一種蒸餾酒,在元代曾一度傳入中國。

再一種說法,是明......

古代的白酒多少度

古代的釀造技術和現代有差距,但是古代的酒很講究.一般最烈的酒不過30+度.一般的也就10幾度.

相關問題答案
古時候的酒有多少度?
自己釀的米酒有多少度?
紅酒有多少度?
古時候的一丈相當於現在多少米 ?
李白寫酒的詩有多少首?
漢高祖劉邦和呂雉結婚的時候分別是多少歲?劉邦起義的時候是多少歲?最後劉邦登基的時候多少歲? ?
信耶穌的人有多少?
姓吳的人有多少?
十三畫的字有多少?
馬爾代夫的酒店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