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稅如何計算?

General 更新 2025-02-21

企業增值稅如何計算?

從計稅原理上說,增值稅是對商品生產、流通、勞務服務中多個環節的新增價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徵收的一種流轉稅。實行價外稅,也就是由消售者負擔,有增值才徵稅沒增值不徵稅,但在實際當中,商品新增價值或附加值在生產和流通過程中是很難準確計算的。因此,我國也採用國際上的普遍採用的稅款抵扣的辦法,即根據銷售商品或勞務的銷售額,按規定的稅率講算出銷項稅額,然後扣除取得該商品或勞務時所支付的增值稅款,也就是進項稅額,其差額就是增值部分應交的稅額,這種計算方法體現了按增值因素計稅的原現。

公式為:應納稅額=銷項稅額-進項稅額

舉例:

銷售A商品100件,不含增值稅單價80元,不含增值稅銷售額就為100*80=8000元

設增值稅稅率為17%,那麼A商品的銷項稅額為:8000*17%=1360元

購進A商品時,每件支付60元(含稅),總金額為100*60=6000元(含稅),應化成不含稅為:6000/(1+17%)=5128.21元,稅額為:5128.21*17%=871.79元.

以上100件A商品的新增價值為8000-5128.21(不能減6000,因為6000是含稅,要化成不含稅)=2871.79元,稅率是17%,所以應納增值稅稅額為:2871.79*17%=488.20元.但在稅法當中是不採用這種算法的,在此是為了讓你對增值部分有個更直觀的理解,才這樣舉例的,稅法上正確的算法如下:

應納增值稅稅額=銷項稅額-進項稅額

=1360-871.79

=488.21元

備註:兩種方法算出的結果相差0.01元(488.21-488.20)是購進時6000元為含稅金額化為不含稅時之差,為正常情況,實踐中按防偽稅票上的稅額計算即可)

企業要自已開具增值稅發票,企業必須具備一般納稅人資格,對符合什麼條件的企業才可以申請一般納稅人資格呢?具體如下:

(1)從事貨物生產式提供應稅勞務的納稅人,以及以從事貨物生產或提供應稅勞務為主、兼營貨物批發或零售的納稅人,年應納增值稅的銷售額在100萬元以上;

(2)從事貨物批發或零售的納稅人,以及從事貨物批發或零售為主、兼營貨物生產或提供應稅勞務的納稅人,年應納增值稅的銷售額在180萬元以下

(3)會計核算健全。指能準確計算銷項稅額和進項稅額

(4)有會計從業資格證的會計人員

如果你公司的工業製造企業,年應納增值稅的銷售額要達到100萬元以上;如果你公司是商業企業,年應納增值稅的銷售額要達到180萬元以上,才可能被認定為一般納稅人。這是最重要的條件

增值稅怎麼算?

繳納增值稅的企業一般分兩類,一類是小規模企業,一類是一般納稅人.

1小規模企業的應納增值稅=收入*增值稅稅率

如收入100,稅率3%,應納增值稅=100*3%=3元

2一般納稅人企業的應納恭值稅=銷項稅額-進項稅稅額+進項稅額轉出-上期留抵稅額

一般納稅人企業的稅率通常為17%

如購貨成本100,對應進項稅額17,銷售此批貨物收入200,對應銷項稅額34,暫不考慮特殊情況,則應納增值稅=銷項稅額-進項稅稅額=34-17=17元

增值稅的計算方法 5分

增值稅計算方法

增值稅稅率:目前有17%,13%,6%和0幾種,具體那些屬於各自的稅率請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

增值稅計算方法

銷項稅額=銷售額×稅率

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

舉例說明如下:

B企業從A企業購進一批貨物,貨物價值為100元(不含稅),則B企業應該支付給A企業117元(含稅)(貨物價值100元及增值稅100X17%=17),此時A實得100元,另17元交給了稅務局。

然後B企業經過加工後以200元(不含稅)賣給C企業,此時C企業應付給B企業234元(含稅)(貨物價值200加上增值稅200X17%=34)。此時套用上述公式為

銷項稅額=銷售額×稅率=200X17%=34

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34-17(A企業已交)=17(B企業在將貨物賣給C後應交給稅務局的稅額)

退稅計算方法

繼續套用上面的例子,假如C企業為國家規定實行先徵後退原則的出口企業,他把這批貨物加工後出口,出口FOB價為300(已折成人民幣)(不含稅),此時他要交納的增值稅為

銷項稅額=銷售額×稅率=300X17%=51

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51-34(B企業已交)=17(C企業在將貨物出口後應交給稅務局的稅額)

出口後可以獲得退稅額為(假設退稅率為17%)

應退稅額=FOB價X退稅率=300X17%=51

此時C的成本和收入和利潤為

成本=進價+所交增值稅=234+17=251

收入=賣價+所退增值稅=300+51=351

利潤=收入-成本=351-251=100

如果退稅率為15%則

應退稅額=FOB價X退稅率=300X15%=45

此時C的成本和收入和利潤為

成本=進價+所交增值稅=234+17=251

收入=賣價+所退增值稅=300+45=345

利潤=收入-成本=345-251=94 比上面少了6元的利潤。這6元就叫做不可抵扣額,應用公式也可得出這個結果。

當期不可抵扣額=FOB價X外匯牌價X(增值稅稅率-退稅率)=300X(17%-15%)=6

假設C為則根據國家規定,實行“免,抵,退”原則出口企業,加工後自己出口,出口FOB價300(已折成人民幣)(不含稅)。本來要向上述那樣先交納增值稅如下

銷項稅額=銷售額×稅率=300X17%=51

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51-34(B企業已交)=17(C企業在將貨物出口後應交給稅務局的稅額)

但根據“免,抵,退”中的“免”,出口企業的最後一道增值環節免徵增值稅,所以不用交納這17元增值稅。

貨物出口後,C企業依法向稅務機關退稅,根據“免,抵,退”中的“抵”,

假如退稅稅率為17%,C企業可以抵扣的稅額為34(前面環節所交的增值稅),而不是51,因為最後一道環節的17元沒有交,根據“不交不退”原則,這17不給予退。這34元就是C企業實得的退稅額,

此時C的成本和收入和利潤為

成本=進價=234(此時沒有交17元的增值稅)

收入=賣價+所退增值稅=300+34=334

利潤=收入-成本=334-234=100

假如退稅稅率為15%,此時要先算出不予抵扣額

當期不可抵扣額=FOB價X外匯牌價X(增值稅稅率-退稅率)=300X(17%-15%)=6

此時C的成本和收入和利潤為

成本=進價=234(此時沒有交17元的增值稅)

收入=賣價+所退增值稅=300+34=334

利潤=收入-成本-不予抵扣額=334-234-6=94

大家可以看出,其實不予抵扣額就是當退稅稅率小於增值稅稅率時產生的差額。

根據M......

17%增值稅如何計算

全部收入/1.17=不含稅收入

不含稅收入*0.17=增值稅

一般納稅人的 增值稅該怎麼算

銷售額396087/1.17=不含稅收入338535.9

不含稅收入*0.17稅率=銷項稅額57551.1

供貨商的專票121860/1.17*0.17=進項稅額17706.15

普通發票不能抵扣不用算。

本期應納稅額=銷項稅額-進項稅額

57551.1-17706.15=39844.95

你本月要交的增值稅為39844.95

附加稅為 城建稅=39844.95*稅率

教育費=39844.95*稅率

水利 =338535.9*稅率

(附加稅各地有所不同)

對於那個普通發票。你可以跟你們的供貨商換成增值稅專用發票,因為對於你們供貨商開專票和開普票沒有本質區別。

如果你的供貨商是小規模納稅人,換回的專票可以抵6381.61。也就是說你你本期應交增值稅為39844.95-6381.61=33463.34

如果你的供貨商是一般納稅人,換回的專票可以抵31835.33.也就是說你你本期應交增值稅為39844.95-31835.33=8009.62

這就是簡章的“合理避稅”。希望可以幫到你

桐廬啟帆財務 陳星

增值稅如何計算 20分

繳納增值稅就不需要繳納營業稅,將各稅繳納情況計算如下

1、按照你的題目,上月留抵稅金為哦,本月所交增值稅=銷項稅金-進項稅金=8000*(1-1/1.17)-5000(1-1/1.17)=3000*0.17/1.17=435.90元

2、城建稅 =應交增值稅*0.07=30.51元

3、教育費附加=應交增值稅*(0.03+0.02)=21.80元(0.03為國家,0.02為地方)

4、印花稅=銷售收入*0.0003=8000*0.0003/1.17=2.05元

5、規費=銷售收入*0.002=8000*0.002/1.17=13.68元

還有個稅,就按照你申報的做,至於有其他稅種,請到當地稅務機關查詢。

一般納稅人的增值稅怎麼算?

不含稅金額=143360/1.17=122529.91元,銷項稅金=122529.91*0.17=20830.08元;

不含稅金額=137615/1.17=117619.66元,進項稅金=117619.66*0.17=19995.34元;應交稅金=銷項稅金-進項稅金=20830.08-19995.34=834.74元

增值稅的不含稅銷售額如何計算 10分

1、不含稅銷售額=含稅銷售額/(1+稅率)

2、增值稅屬於價外稅,計算增值稅時,要將含稅銷售額換算成不含稅銷售額,這是規定。

計算公式:

應交增值稅=不含稅銷售額*增值稅稅率

其中:不含稅銷售額=含稅銷售額/譁(1+增值稅率)

應交增值稅怎麼算

是的,在理論上,你算常很正確,是這樣的。

公式是: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 進項稅額

本月進項發票稅額是22345.29,銷項發票稅額是15487.84,

應交增值稅=15487.84-22345.29=-6857.45

不用交稅

但是,實際上稅務局規定稅負率,不允許你的進項稅全部認證抵扣。還是要交稅的。

補充回答:

如果想交點稅的話 除了少認證進項票 還有什麼方法——加大收入,加大銷項稅額

----------------------------------------

不懼惡意採納刷分

堅持追求真理真知

增值稅如何計算出來的

你說錯了無稅金額不是100*(1+17%)是100/(1+17%)

增值稅唬價外稅,稅款在價格之外,而現實生活中買賣價都是價稅合計,所以在計算稅款時需要將價稅分離出來。

含稅價=不含稅價+稅款=不含稅價+不含稅價*稅率=不含稅價(1+稅率)

不含稅價=含稅價/(1+稅率)

所以100含稅收入在計算不含稅價時是100/1.17

當然這是指稅率是17時,如稅率是13%時就是100/1.13,稅率是3%時就是100/1.03

相關問題答案
增值稅如何計算?
增值稅如何核算?
減免增值稅如何做賬?
房屋遺產稅如何計算?
廠房房產稅如何計算?
股票交易稅如何計算?
資源稅如何計算?
多繳的增值稅如何做賬?
多繳的增值稅如何抵扣?
月底增值稅如何結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