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原名叫什麼?
唐僧真名叫什麼 5分
俗姓:陳,本名:褘。小名:江流兒,唐皇賜姓:唐。僧是尊稱。法名玄奘。
父親:陳萼陳光蕊.
唐僧的本名叫什麼
唐僧法號玄奘,俗姓陳,本名褘,河南洛州緱氏縣(今河南省偃師縣南境)人。
他的曾祖、祖父都是官僚,到了他父親陳惠,便潛心儒學不做官了。玄奘生於隋文帝開皇二十年(即公元600年。關於玄奘的生平,現存的《傳》、《狀》、《塔銘》等都沒有記載,而關於他的年歲又有六十三、六十五、六十九諸說,推算不出確實生年來。今以重校內學院本《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暫定法師壽六十五歲)。少時因為家境困難,跟著他二兄長捷法師住在洛陽淨土寺,學習佛經,十一歲(620)就熟習《法華》、《維摩》。十三歲時(622)洛陽度僧,破格入選。其後聽景法師講《涅盤》,從嚴法師學《攝論》,升座複述,分析詳盡,博得大眾的欽佩。隋煬帝大業末年,兵亂饑荒,玄奘和他的二兄前往長安後,得知當時名僧已多聚在蜀地,因又同往成都。在那裡聽寶暹講《攝論》、道基講《雜心》、惠振講《八犍度論》。三、五年間,究通諸部,聲譽大著。唐高祖武德五年(622),玄奘在成都受具足戒。武德七年(624)離開成都,沿江東下參學。先到了荊州天皇寺。講《攝論》、《雜心》,淮海一帶的名僧聞風來聚。六十高齡的大德智琰也對他執禮甚恭。講畢以後,繼往趙州從道深學《成實》,又到揚州聽惠休講《雜心》、《攝論》。貞觀元年(627),玄奘再到長安,從道嶽、法常、僧辯、玄會諸師鑽研《俱舍》、《攝論》、《涅盤》,他很快就窮盡各家學說,受到稱讚,聲譽滿京師。僕射蕭瑀,奏請令他住莊嚴寺。但是玄奘覺得多年來在各地講筵所聞,異說不一,特別是當時流行的《攝論》、《地論》兩家有關法相之說不能統一,很想得著總賅三乘學說的《瑜伽師地論》,以求會通一切(這一見解大概是受了當時來華的波頗蜜多羅的啟發而生),於是決心往印度求法。那時出國之禁很嚴,他正式表請赴印,未得許可,只好作種種準備等待著。貞觀三年(629),因北方連遭災荒,朝廷准許道俗四出就食,他得便西行,到達蘭州,應當地人士請求,講《涅盤》、《攝論》和《般若經》。西域商侶有參加旁聽的,回去以後,便將玄奘求法的事向各地宣傳了。玄奘繼而潛行到達瓜州,得胡人西盤陀導送,夜渡瓠顱河。從此子身冒險,過了玉門關外五烽,度莫賀延沙磧,到達伊吾。高昌王麴文泰得知後,遣使迎往,敬禮備至,延留度過夏坐,並要久留在高昌,他堅決未允。當時西突厥葉護可汗勢力遍及雪山以北各地,如去印度,須要取得他的協助,因而高昌王遣使陪送玄奘去葉護可汗衙所,時當貞觀三年八月。玄奘離開高昌,過阿耆尼、屈支等國,越凌山到達素葉城,和葉護可汗相見,憑著可汗致所經諸國的信件和陪送的使者,很順利的經過西域笯赤建等十國,越大雪山,直到鄰接北印的迦畢試國。
唐僧本名叫什麼,為什麼又叫唐三藏?
陳玄奘, 唐姓是國姓,是跟唐太宗結為異姓兄弟的時候賜給他的姓。
玄奘他自幼聰明,尤其愛好當時風靡一時的 佛學。玄奘十一歲時就能誦讀佛經,十三歲時就在當時中國的文化重地--洛陽 出家,之後他在全國各地遍訪名師,刻苦鑽研佛教理論。十八歲時,玄奘在佛教界已經是小有名氣了。因為他精通印度佛學中的《經藏》、《律藏》和《論藏》,所以人們尊稱他為“三藏法師”。
後世一般把得道高僧都叫三藏法師
唐僧的原名叫什麼?
關於唐僧其人:玄奘(約600年-約664年),是長安大慈恩寺的和尚,原名叫陳褘。公元600年,隋文帝開皇二十年,玄奘法師出生在偃師市級氏鎮陳河村。十三歲那年,他出家當了和尚。後來他到處拜師學習,精通佛教經典,被尊稱為三藏法師(三藏是佛教經典的總稱)。隨著他的佛學造詣的日研精進,在傳經佈道的過程中,他發現原來翻譯過來的佛經錯誤很多,又聽說天竺地方有很多的佛經,就決定到天竺去學習。貞觀十九年正月二十五日,玄奘返祗長安。史載當時“道俗奔迎,傾都罷市”。不久,唐太宗接見並勸其還俗出仕,玄奘婉言辭謝。爾後留長安弘福寺譯經,由朝廷供給所需,並召各地名僧20餘人助譯,分任證義、綴文、正字、證梵等職,組成了完備的譯場。同年五月創譯《大菩薩藏經》20卷,九月完成。永徽三年(652),奏請建塔以安置經像,經高示敕許,乃於大慈恩寺西院營建雁塔。玄奘“親負簣畚,擔運磚石,首尾二週(年),功業始畢”。顯慶三年(658)移居西明寺,因常為瑣事所擾,遂遷居玉華寺,致力譯經。顯慶五年,始譯《大般若經》。此經梵本計二十萬頌,卷帙浩繁,門徒每請刪節,玄奘頗為謹嚴,不刪一字。至龍朔三年(663)終於譯完這部多達600卷的鉅著。此後,玄奘深感身心日衰,及至麟德元年(664),譯出《咒五首》1卷後,遂成絕筆。同年二月逝世。 玄奘為求真經,不怕艱辛,辛苦倍嘗,終於底定他“千古一僧”的歷史地位。
西遊記中唐僧的原名叫什麼
陳褘
唐僧
玄奘(602年-644年/664年),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師,漢傳佛教歷史上最偉大的譯師。俗姓陳,本名褘,出生於河南洛陽洛州緱氏縣(今河南省偃師市南境),佛教法相宗創始人。高僧,佛教學者、旅行家,與鳩摩羅什、真諦並稱為中國佛教三大翻譯家,唯識宗的創始者之一。
幼年出家玄奘家貧,父母早喪。13歲出家,之後遍訪佛教名師,先後從慧休、道深、道嶽、法常、僧辯、玄會等學《攝大乘論》、《雜阿毗曇心論》、《成實論》、《俱舍論》以及《大般涅盤經》等經論,造詣日深。因感各派學說紛歧,難得定論,便決心至天竺學習佛教。貞觀元年(627)玄奘結侶陳表,請允西行求法。但未獲唐太宗批准。然而玄奘決心已定,乃“冒越憲章,私往天竺”,始自長安神邑,終於王舍新城,長途跋涉五萬餘里
唐僧原名是什麼?
唐僧原名陳煒,洛州緱人(現河南省偃師縣緱氏鎮),十三歲出家,玄奘是他的號。因為他精通《經藏》、《律藏》、《論藏》,所以人稱唐矗藏。唐僧曾遍閱大唐佛經,發現其中存在著不少的問題,便勤學梵文,決心到佛教發源地天竺求學
有誰知道唐僧叫什麼名字?(出家前的)
姓陳,本名褘
幼年出家玄奘家貧,父母早喪。13歲出家,之後遍訪佛教名師,先後從慧休、道深、道嶽、法常、僧辯、玄會等學《攝大乘論》、《雜阿毗曇心論》、《成實論》、《俱舍論》以及《大般涅盤經》等經論,造詣日深。因感各派學說紛歧,難得定論,便決心至天竺學習佛教。貞觀元年(627)玄奘結侶陳表,請允西行求法。但未獲唐太宗批准。然而玄奘決心已定,乃“冒越憲章,私往天竺”,始自長安神邑,終於王舍新城,長途跋涉五萬餘里。
貞觀二年正月玄奘到達高昌王城(今新疆吐魯番縣境),受到高昌王麴文泰的禮遇。後經屈支(今新疆庫車)、凌山(耶木素爾嶺)、素葉城、迦畢試國、赤建國(今蘇聯塔什干)、颯秣建國(今撒馬爾罕城之東)、蔥嶺、鐵門。到達貨羅國故地(今蔥嶺西、烏滸河南一帶)。南下經縛喝國(今阿富汗北境巴爾赫)、揭職國(今阿富汗加茲地方)、大雪山、梵衍那國(今阿富汗之巴米揚)、犍雙羅國(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及其毗連的阿富汗東部一帶)、烏伏那國(巴基斯坦之斯瓦特地區),到達迦溼彌羅國。在此從僧稱(或作僧勝)學《俱舍論》、《順正理論》及因明、聲明等學,與毗戌陀僧訶(淨師子)、僧蘇伽蜜多羅(如來友)、婆蘇蜜多羅(世友)、蘇利耶提婆(日天)、辰那羅多(最勝救)等討信紙佛學,前後共2年。以後,到磔迦國(今巴基斯坦旁遮普)從一老婆羅門學《經百論》、《廣百論》;到至那僕底國(今印度北部之菲羅茲布爾地方)從毗膩多鉢臘婆(調伏光)學《對法論》、《顯宗論》;到闍爛達羅國(今印度北部賈朗達爾)從旃達羅伐摩(月胄)受《眾事分毗婆沙》;到窣祿勤那國(今印度北部羅塔克北)從闍那多學《經部毗婆沙》;到秣底補羅國(今印度北部門達沃爾)從蜜多犀納受《辯真論》、《隨發智論》;到曲女城(今印度恆河西岸之勒克)從累縭耶犀納學《佛使毗婆沙》、《日胄毗婆沙》。貞觀五年,抵摩揭陀國的那爛陀寺受學於戒賢。
玄奘在那爛陀寺歷時5年,備受優遇,並被選為通曉三藏的十德之一。前後聽戒賢講《瑜伽師地論》、《順正理論》及《顯揚聖教論》、《對法論》、《集量論》、《中論》、《百論》以及因明、聲明等學,同時又兼學各種婆羅門書。
歷遊五印貞觀十年玄奘離開那爛陀寺,先後到伊爛鉢伐多國(今印度北部蒙吉爾)、薩羅國、安達羅國、馱那羯碟迦國(今印度東海岸克里希納河口處)、達羅毗荼國(今印度馬德拉斯市以南地區)、狼揭羅國(今印度河西莫克蘭東部一帶)、鉢伐多國(約今克什米爾的查謨),訪師參學。他在鉢伐多國停留兩年,悉心研習《正量部根本阿毗達磨論》及《攝正法論》、《成實論》等,然後重返那爛陀寺。不久,又到低羅擇迦寺向般若跋陀羅探討說一切有療三藏及因明、聲明等學,又到杖林山訪勝軍研習唯識抉擇、意義理、成無畏、無住涅盤、十二因緣、莊嚴經等論,切磋質疑,兩年後仍返回那爛陀寺。此時,戒賢囑玄奘為那爛陀寺僧眾開講攝論、唯識抉擇論。適逢中觀清辨(婆毗呔伽)一系大師師子光也在那裡講《中論》、《百論》,反對法相唯識之說。於是玄奘著《會宗論》三千頌(已佚),以調和大乘中觀、瑜伽兩派的學說。同時參與了與正量部學者般若多的辯論,又著《制惡見論》一千六百頌(已佚)。還應東印迦摩縷波國(今印度阿薩姆地區)國王鳩摩羅的邀請講經說法,並著《三身論》(已佚)。
接著與戒日王會晤,並得到優渥禮遇。戒日王決定以玄奘為論主,在曲女城召開佛學辯論大會,在五印18個國王、3000個大小乘佛教學者和外道2000人蔘加。當時玄奘講論,任人問難,但無一人能予詰難。一時名震五印,並被大乘尊為“大乘天”,被小乘尊為“解脫天”。戒日王又堅請玄奘參加5年一度、歷時75天的無遮大會。......
唐僧的原名叫什麼??江流是什麼
原來姓陳,陳煒。法號三藏後來去取經,唐王賜姓為唐。江流兒是乳名、、、西遊記中互情節,他小時候不是在江中漂流過去的麼。。。所以劇中情節就說他是著名的江流兒。。實為乳名。。。
唐僧的本名叫什麼?
唐僧本名陳(yi) ,洛陽偃師人,玄奘是他出家後的法名。 要徹底認識一個人,最好的辦法是尋根溯源。1月9日,我們來到偃師市緱氏鎮陳河村,拜望玄奘故里。據說,這個又名鳳凰谷的地方就是玄奘的家鄉。 冬日的午後,小小的陳河村很安靜。過去的陳家大院,現在的玄奘故里,窩在深巷古街之中,悠然自得,從容地接納著遠近遊人。院門前一石碑,題寫有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親書的“玄奘故里”四字,似在點明宅子的分量。隋唐風格的青瓦白牆,朱門紅柱,印證著這裡經歷的千年風雨。 遙想1300年前,那個叫陳 的漂亮小傢伙剛出生時,陳家大院裡是多麼熱鬧啊!美男子陳惠(玄奘的父親)的老婆抱著他左親右瞧:“眉目疏朗、相貌端嚴,哎呀,多象我相公!” 不知是出身名門望族,天生就遺傳了好基因,還是多喝了院中老槐樹下的井水(人稱此井“慧泉”),這個小男孩自幼聰明絕頂,悟力特高。八九歲時,就開始捧讀古代經典。或許是過於早熟,他很少跟同齡人玩耍。即使外邊鼓樂喧天、歌舞動地,他也不去看熱鬧。這一點,倒真象《西遊記》中那個木訥不通的呆唐僧。 (小標)落榜和尚反成佛門“千里駒” 玄奘的曾祖父、祖父,都是學問淵博的“國家幹部”,可到玄奘這一代,“三品官”卻變成了光頭和尚。這與當時流行出家之風有直接聯繫。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玄奘出生時,南北朝剛剛被隋朝取代,佛教還很盛行。那時人人都想出家做和尚,但和尚卻不是人人做得的。據說要經過國家考試,考試合格才能被錄取。 玄奘的哥哥陳素在洛陽淨土寺出家,法名長捷。這長捷自己“有幸”入佛門,不忘提攜弟弟當和尚。當時洛陽有4個道場,不少高僧在道場裡講經,長捷就常約了玄奘到道場學習佛經。玄奘在和尚堆裡呆得時間長了,也就萌生了當和尚的念頭。 隋煬帝大業10年(公元614年),朝廷決定要選拔27個和尚。10多歲的玄奘欣然赴試。可惜他讀經時間太短,落榜了! 玄奘徘徊在公門外,哀嘆自己的命運——眾位別忘了,玄奘相貌端麗,美男子憂鬱思索的神情,恐怕酷得很。果然,主考官大理寺卿鄭善果被吸引了。他上前叫住這位小帥哥,問:“你為什麼要出家?”答:“我要遠紹如來、近光遺法!”意思就是:我要繼承釋迦牟尼的事業,弘揚佛教。 鄭善果本來就欣賞他的好相貌,聞聽此言,又敬佩他有志氣,於是破格錄取了他,並向同僚表示:“誦業易成,風骨難得。我看他很有成佛的風骨,將來必能成為佛門偉大的人才。”於是,玄奘在淨土寺出家,得名三藏法師。 出家後的玄奘,沒有辜負鄭善果的厚望,他聰敏過人,所有佛經一聽就懂,很令大家敬佩。 4年之後,隋煬帝在江都(揚州)被殺,群雄四起,中國大亂。洛陽因是都城兼軍事重鎮,為兵家必爭之地,紛亂中被李密領兵攻破,遭到嚴重破壞。 戰亂頻仍,佛門也難清淨。玄奘感到在洛陽待不下去了,聽說李淵佔據長安,頗得人心,就同哥哥離開洛陽,前往觀光。說是觀光,實際上是希望引起統治者的注意,光耀佛門。可惜那時的李淵只重軍事,對學術興趣不大,很令玄奘失望。 無奈之下,玄奘只能同哥哥一起去四川觀光——當時精通佛學的人,大多喜歡到四川旅遊。這次算來對了地方。玄奘在四川遇到了不少高僧,領會了許多佛學經義。之後,他又離開四川四處雲遊,訪求高人。荊州、揚州、相州、長安(今西安),一路逢寺就進,與人切磋經義,辯論大德。一時間聲名遠播,譽滿京都,連當時的佛學權威都對他大加讚賞,稱他是佛門“千里駒”。 (小標)萬里取經,好男兒志在四方 在玄奘故居的廳堂裡,掛有一幅玄奘取經圖。畫上的玄奘策馬西行,栩栩如生。而玄奘西行取經的碩果之一——《大唐西域記》,已被譯為5種文字,赫然擺放在西廂房裡......
唐僧的俗家名字是什麼?
1、唐僧的俗家名字是陳禕。
2、人物簡介
玄奘(602年~664年),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創始人,洛州緱氏(今河南洛陽偃師)人,俗家姓名“陳禕”,“玄奘”是其法名,被尊稱為“三藏法師”,後世俗稱“唐僧”,與鳩摩羅什、真諦並稱為中國佛教三大翻譯家。
玄奘為探究佛教各派學說分歧,於貞觀元年一人西行五萬裡,歷經艱辛到達印度佛教中心那爛陀寺取真經。前後十七年學遍了當時的大小乘各種學說,共帶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經論657部,並長期從事翻譯佛經的工作。
玄奘及其弟子共譯出佛典75部、1335卷。玄奘的譯典著作有《大般若經》《心經》《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等。《大唐西域記》十二卷,記述他西遊親身經歷的110個國家及傳聞的28個國家的山川、地邑、物產、習俗等。《西遊記》即以其取經事蹟為原型。
玄奘被世界人民譽為中外文化交流的傑出使者,其愛國及護持佛法的精神和巨大貢獻,被譽為“中華民族的脊樑”,世界和平使者。他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相,不畏生死的精神,西行取佛經,體現了大乘佛法菩薩,渡化眾生的真實事蹟。他的足跡遍佈印度,影響遠至日本、韓國以至全世界。他的思想與精神如今已是中國、亞洲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