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是怎樣形成的?
黃河是怎麼來的
黃河發源於青海高原巴顏喀拉山北麓約古宗列盆地,蜿蜒東流,穿越黃土高原及黃淮海大平原,注入渤海。幹流全長5464公里(1萬多裡),水面落差4480米。流域總面積79.5萬平方公里(含內流區面積4.2萬平方公里)。 流域概況 黃河流域西起巴顏喀拉山,東臨渤海,南至秦嶺,北抵陰山,流域面積75.2萬km 。黃河發源於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北麓,流經青海、四川、 甘肅、 寧夏、內蒙古、山西、陝西、河南、山東等 9省、自治區,在山東墾利縣注入渤海,幹流全長約5400km。從河源到內蒙古托克托為上游,其中蘭州以上大部分地區植物被覆較好;瑪多至青銅峽的幹流多峽谷,水能資源豐富;青銅峽以下為河套平原, 灌溉 發達,可通航運。托克托至河南桃花峪為中游,也有豐富的水能資源;兩岸為黃土高原,植被少, 水土流失 嚴重,是黃河洪水 泥沙的主要來源。桃花峪到河口為下游,兩岸絕大部分修建了大堤,泥沙淤積使河床一般高出兩岸地面3~5m,多的達10m,故稱懸河;沿岸多灌區,幹流也可通航。河口附近,黃河入海水道不斷淤積、延伸、改道,造陸作用強烈。各河段直接匯入幹流的流域面積大於1萬km的支流有十條,以渭河的面積與水量最大。
黃河形成的原因是什麼?
在距今300萬年前至160萬年之間,青藏高原曾發生3次擡升,其中最強、最猛烈的擡升運動發生在距今160萬年左右,青藏高原在一次猛烈的擡升運動中躍出地面,其地塊邊緣發生斷裂褶皺,形成階梯狀地貌,原來廣泛分佈的湖泊彙集成河。如果將時間尺度縮短,高原擡升和黃河形成經歷了一個先是悄然而緩慢的陸地升高運動過程,然後突然山崩地裂,巨大陸地躍出地表,一條由湖泊彙集而成的大河隨之奔騰而下。
科學家介紹,黃河在形成前,青藏高原及甘肅一帶海拔很低,甘肅準平原上面有廣佈發達的內流水系,但各水系流向不同,陸海交界處在今天三門峽附近。距今160年左右,是地質構造鉅變期,斷裂起伏呈脈衝式增強,古湖泊湖水下切,形成一條泱泱巨川,萬溪匯聚奔騰洶湧,構成一條大河穿越峽谷,成為今天著名的祖國第二大河——黃河。
黃河是怎麼形成的簡說
黃河的孕育、誕生、發展受制於地史期內的地質作用,以地殼變動產生的構造運動為外營力,以水文地理條件下本身產生的侵蝕、搬運、堆積為內營力。在成河的歷史過程中,運動不息,與時俱進。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與黃河下游的泥沙堆積在史前地質時期就在進行,史後受人類活動的影響與日俱增。根據多方面的研究,古黃河有三個發展階段:第三紀至第四紀的早更新世為古黃河孕育期。第四紀中更新世(距今115萬年~10萬年)古黃河誕生成長期。晚更新世(距今10萬年~1萬年)黃河形成海洋水系。
歷史時期黃河在上中游平原河段,河道也曾有過演變,有的變遷還很大。如內蒙古河套河段,1850年以前磴口以下,主要分為兩支,北支為主流,走陰山腳下稱為烏加河,南支即今黃河。1850年西山嘴以北烏加河下游淤塞斷流約15公里,南支遂成為主流,北支已成為後套灌區的退水渠。龍門~潼關河道擺動也較大。不過,這些河段演變對整個黃河發育來說影響不大。黃河的河道變遷主要發生在下游。
歷史上黃河下游河道變遷的範圍,大致北到海河,南達江淮。據歷史文獻記載,黃河下游決口氾濫1500餘次,較大的改道有20多次。
黃河是怎樣形成的
好高深的問題……
這裡有一些資料,應該能對你有幫助
中國地理科學家在蘭州市附近首次發現黃河的最高階地,證實黃河已形成160萬年。
黃河的階地是黃河生成地區在青藏高原上升隆起後,形成的如臺階狀的地貌現象。正是由於這些階地的出現,黃河才可以從最初地面的片片大湖,得以百川匯流,一瀉千里,形成氣勢磅礴的大河。因此,科學家們稱黃河訂地尤如一本活的教科書,是考察黃河生成演變歷史的最有力的地質根據。
蘭州大學地理科學系的學者們於去年在迄今被認為是黃河最高階地的蘭州九洲臺一帶,新發現一級臺地,比九洲臺高100米,經古地磁研究比九洲臺早10萬年。而再往其上400米處,尚未發現其它河水侵蝕沉積物。因此可以確定黃河生成年代不早於170萬年,為160萬年。
據李吉均教授介紹,黃河在形成初期,青藏高原及甘肅一帶海拔很低,“準平原”上面有廣佈發達的內流水系,但各水系流向不同。當時的華北平原均為古海洋所在地,海水可抵達今三門峽附近。黃河在形成過程中大體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距今320萬年到300萬年左右,黃河地帶夷平面發達,紅色盆地大發展,海拔1000米以下,地貌起伏微弱,河流湖泊交替;距今247萬年左右,夷平面解體,高原海拔高度明顯上升,約2000米以上,山地起伏增大,形成新的湖泊地貌;第三階段距今160萬年左右,是地質構造鉅變期,斷裂起伏呈脈衝式增強,古湖泊湖水下切,形成一條泱泱巨川,萬溪匯聚奔騰洶湧,構成一條大河穿越峽谷,成為今天著名的中國第二大河,此時的黃河以銀川盆地為歸宿。原平原上河網湖泊廣佈的時代終於完全結束。黃河形成後每年攜帶大量的泥沙在下游淤集,形成後來肥沃的華北平原。因此可以說,青藏高原的擡升造就了黃河,黃河又造就了華北平原。
黃河的“幾”字形是如何形成的?
黃河僅次於長江,是中國第二大河,幹流全長五千四百六十四公里,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綏遠、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九個省份,成“幾”字形,向東注入渤海,沿途彙集了三十多條主要支流和無數溪川,流域面積達七十五萬多平方公里。中游段流經廣大的黃土高原地區,許多支流夾帶大量泥沙匯入,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河水呈黃色,因而得名。
黃河發源於青海巴顏喀拉山北麓的約佔宗列渠,海拔五千四百多公尺,四周高山終年積雪。黃河源流段有星宿海,是一片無數小湖的沼澤。出星宿海後進入鄂陵湖和札陵湖到瑪多,繞過積石山和西傾山,穿過龍羊峽到達青海貴德,長一千九百多公里。上游段自貴德至綏遠省河口鎮,長一千五百多公里。黃河在甘肅境內,穿過不少大峽谷,彙集許多支流。中游段從河口鎮到河南盂津,長一千一百多公里。河水折向南流,縱貫黃土高原,夾帶著大量泥沙,洶湧而下,到了壺口,地勢陡落,形成壺口瀑布,接著穿過龍門峽流到潼關,河道變寬,因匯人汾沁、洛河和消水等支流,水量大增。河水到潼關為華山所阻,折向東流,過三門峽到盂洛,便進入平原地區。下游段自孟津到山東利津縣注入渤海,長八百七十多公里,由於泥沙淤積,水流緩慢,兩岸築有大堤,成為高出地面的地上河。
黃河河道以源流段和上游段最曲折,中游段次之,而下游段則筆直。從蘭州到潼關,河水繞流一個長方形的三邊,那就是著名的河套,約長二千公里。古時下游河道遊移不定,河水有時在山東丘陵以北注入渤海,有時在山東丘陵以南奪淮流入黃海,兩者相距達五百公里。
在歷史上,黃河流城經常氾濫成災。據記載,二千多年來,黃河下游潰堤達一千五百多次,較大規模的改道有二十六次,水災範圍北至天津,南達江蘇、安徽,廣達二十五萬平方公里。河水夾帶到下游的泥沙總量,平均每年超過十六億公噸。由於下游段地勢低平,河道坡降平緩,流速減低,大量泥沙於是沉積在河床上,平均每年逾四億公噸,其餘泥沙則流到河口,沖積成向海伸展的河口三角洲,平均每年造陸達二十多平方公里。黃河流域有肥原沃土,物產豐富,山川壯麗,居民幾佔中國總人口四分之一,耕地則約佔全國四成。
黃河流域界於北緯32°至42°,東經96°至119°之間,南北相差10個緯度,東西跨越23個經度,集水面積75.2萬多平方公里,黃河全長5464公里,河源至河口落差4830米。流域內石山區佔29%,黃土和丘陵區佔46%,風沙區佔11%,平原區佔14%。各地自然景觀差異很大,尤其有世界上最大的黃土高原,土壤侵蝕十分嚴重。
黃河流域屬大陸性氣候。蘭州以上大部分為半溼潤區,蘭州以下,西北部為乾旱區,南部和東南部為溼潤區,其餘為半乾旱半溼潤區。冬季受蒙古高壓控制,盛行偏北風,氣溫低,降水少;春季蒙古高壓衰退,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開始北上西伸,氣溫回升,降水增多;夏季大部分地區受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影響,盛行偏南風,水汽豐沛,是一年中降水最多的時段;秋季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逐漸衰退,蒙古高壓向南供展,降水開始減少,但常發生連陰雨天氣。氣溫的地區分佈特點是由南向北、由東向西逐漸降低。多年平均氣溫最高的地區大於14℃,最低的地區小於-4℃。年極端最高氣溫為洛陽盆地44.2℃,年極端最低氣溫為河源地區-53.0℃。降水自東南向西北逐漸減少,多年平均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區為秦嶺,局部達900毫米以上。年降水最多的站為泰山頂達1108.3毫米;年降水量少的地區為內蒙古杭錦後旗、臨河一帶,在150毫米以下,年降水最少的站為內蒙古杭錦後旗的陝壩,只有138.4毫米。上游降雨強度較小,歷時較長,暴雨極少,日降水量很少超過50毫米;中下游降雨強度較大......
黃河是怎樣形成的簡單一點
黃河的歷史
黃河,中國的第二大河。發源於青海高原巴顏喀拉山北麓約古宗列盆地,蜿蜒東流,穿越黃土高原及黃淮海大平原,注入渤海。幹流全長5464公里,水面落差4480米。流域總面積79.5萬平方公里(含內流區面積4.2萬平方公里)。
據地質演變歷史的考證,黃河是一條相對年青的河流。在距今115萬年前的晚早更新世,流域內還只有一些互不連通的湖盆,各自形成獨立的內陸水系。此後,隨著西部高原的擡升,河流侵蝕、奪襲,歷經105萬年的中更新世,各湖盆間逐漸連通,構成黃河水系的雛形。到距今10萬至1萬年間的晚更新世,黃河才逐步演變成為從河源到入海口上下貫通的大河。
由於黃河的洪水挾帶大量泥沙,進入下游平原地區後迅速沉積,主流在漫流區遊蕩,人們開始築堤防洪,行洪河道不斷淤積擡高,成為高出兩岸的“地上河”,在一定條件下就決溢氾濫,改走新道。黃河下游河道遷徙變化的劇烈程度,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根據有文字記載,黃河曾經多次改道。河道變遷的範圍,西起鄭州附近,北抵天津,南達江淮,縱橫25萬平方公里。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至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的1700多年間,黃河的遷徙大都在現行河道以北地區,侵襲海河水系,流入渤海。自1128年至1855年的700多年間,黃河改道擺動都在現行河道以南地區,侵襲淮河水系,流入黃海。1855年黃河在河南蘭考東壩頭決口後,才改走現行河道,奪山東大清河入渤海。由於黃河下游河道不斷變遷改道,以及海侵、海退的變動影響,黃河下游地區的河道長度及流域面積也在不斷變化,這是黃河不同於其他河流的突出特點之一。遠古時期,黃河中下游地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適宜於原始人類生存。黃土高原和黃河沖積平原,土質疏鬆,易於墾殖,適於原始農牧業的發展。黃土的特性,利於先民們挖洞聚居。特殊的自然地理環境,為我國古代文明的發育提供了較好的條件。早在110萬年前,“藍田人”就在黃河流域生活。還有“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等也在流域內生息繁衍。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等大量古文化遺址遍佈大河上下。這些古文化遺蹟不僅數量多、類型全,而且是由遠至近延續發展的,系統地展現了中國遠古文明的發展過程。
早在6000多年前,流域內已開始出現農事活動。大約在4000多年前,流域內形成了一些血緣氏族部落,其中以炎帝、黃帝兩大部族最強大。後來,黃帝取得盟主地位,並融合其他部族,形成“華夏族”。後人把黃帝奉為中華民族的祖先,在黃帝出生地河南省新鄭市有黃帝宮,在陝西省黃陵縣有黃帝陵,世界各地的炎黃子孫,都把黃河流域認作中華民族的搖籃,稱黃河為“母親河”,為“四瀆之宗”,視黃土地為自己的“根”。
從公元前21世紀夏朝開始,迄今4000多年的歷史時期中,歷代王朝在黃河流域建都的時間延綿3000多年。中國歷史上的“七大古都” ,在黃河流域和近鄰地區的有安陽、西安、洛陽、開封四座。殷都(當時屬黃河流域)遺存的大量甲骨文 ,開創了中國文字記載的先河。西安(含咸陽),自西周、秦、漢至隋、唐,先後有13個朝代建都,歷史長達千年,是有名的“八水帝王都”。東周遷都洛陽以後,東漢、魏、隋、唐、後梁、後周等朝代都曾在洛陽建都,歷時也有900多年,被譽為“九朝古都”。位於黃河南岸的開封,古稱汴梁,春秋時代魏惠王遷都大梁,北宋又在此建都,先後歷時約200多年。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 ,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一直在黃河流域。黃河中下游地區是全國科學技術和文學藝術發展最早的地區。公元前2000年左右,流域內已出現青銅器,到商代青銅冶煉技術已達到相當高的水......
黃河壺口瀑布是怎麼形成的?
瀑布周圍的岩石是灰綠色、淺紅色的中細粒長石雜砂岩和礫岩夾粉砂質泥岩,地層層位屬於二馬營組,地質年代為中生代三疊系中統,距今大約有2.2億年左右的時間。這種長石雜砂岩雜基含量高,膠結差,和花崗岩類和灰巖類岩石比較,它可以算作軟材質,易於風化剝蝕。砂岩中發育有兩組節理,一組是南北走向的直立節理,正是這一組節理控制瀑布走向;另一組節理是近東西向的直立節理。這兩組節理與近水平的地層層面構成三個互相垂直的三個面,將岩層切成小塊,岩層面上出現縱橫交錯的各種裂紋,為岩石的破碎打下基礎。這種由砂岩和泥岩組成的地層結構,達到一定的比例,就滿足形成瀑布的必要條件。而河津龍門正好是中生代末形成的離石撓褶構造帶的通過處,新生代又疊加了盆地邊緣斷層。造成了龍門北側石質山體的高的臺階,黃河正是利用此高臺階形成瀑布。[
據史書記載,公元前770年,壺口瀑布緊連孟門。到公元813年(經過了1583年),壺口瀑布距孟門北1660米,平均每年向北推移1.05米。按照瀑布平均每年向北推移1米計算,那麼瀑布的形成已有6.5萬年的歷史。
壺口瀑布,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地質公園。[1] 東瀕山西省臨汾市吉縣壺口鎮,西臨陝西省延安市宜川縣壺口鄉,為兩省共有旅遊景區。北距山西太原387千米;南距陝西西安449千米。
壺口瀑布是中國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在水量大的夏季,壺口瀑布氣勢恢宏;而到了冬季,整個水面全部冰凍,結出罕見的巨大冰瀑。
黃河是怎樣形成的
可以叫做 凌汛 在河流封凍前,冰塊和河水一起流動;還有河流在解凍後也是冰塊順流而下,都叫做“流凌”. 在封凍的時候,浮冰較薄,而且隨時可以全面封凍,危害不大.但是在開化時的流凌,厚度大,而且容易擁堵成為“凌汛”,造成水災. 凌汛,俗稱冰排,是由於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