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藥缺陷產生的原因?
給藥途徑及特點
①外用給藥。比如說皮炎平、膚輕鬆等藥品,只需直接將藥物塗抹在皮膚上即可。外用給藥最安全,風險最小。因為藥物外用時不經人體內臟器官吸收、不接觸血液,只要塗於皮膚表面就可以達到治療作用;此外,藥物外用時即使用量超過規定量也不會有很嚴重的後果。當然安全性大並不是說一點風險都沒有,比如一般的皮膚外用藥都為激素類,長期使用會產生依賴性,對整個機體都有不良的後果。(這裡所說的外用給藥並不包括粘膜創傷給藥,粘膜創傷給藥是指人體大面積燒傷、或者皮膚外表皮已經損傷的給藥方式。)
②口服給藥。最常用的給藥方法,適用於大多數藥物和病人,安全性僅次於外用給藥。口服給藥的風險主要在於:藥物本身都有其不良反應,並且不良反應因人而異,可能服用同一種藥物,大家都沒事,某個人卻出現了嚴重的過敏反應;藥物必須按照規定的用量服用,一旦超過了規定量,就可能會出現各種不良的後果,不如安眠藥服用過多就很可能導致死亡;有些藥物單獨使用時很安全,但一起使用時卻會出現一些人體不良反應,而這恰恰是消費者不太瞭解的東西,必須由藥師進行提醒。
③注射給藥。包括常見的扎屁針、打滴流、皮下注射(注射部位為上臂及骨外側)和靜脈推注(直接用注射器將藥物快速推入靜脈內)。注射給藥是所有給藥途徑中安全性最低、風險最大的給藥方式。注射給藥的風險在於一次性給藥量過大、形成局部過高的藥物濃度,而且藥物直接接觸血液或者人體內臟器官,比較容易發生不良反應,有一定的危險性。使用注射給藥時一定要有醫師、藥師在旁邊觀察,一旦出現不良症狀(如頭暈、噁心、身體發抖等),應立即停止用藥,必要時還需進行搶救。
各種給藥方法都有其自身的特點,消費者可以根據其病情和藥物特點在臨床醫師或藥師的指導下進行選擇。
簡述透皮給藥系統比之其他常用的藥物製劑有哪些優缺點
優點:藥物吸收不受消化道內pH、食物、轉運時間等因素影響;避免肝臟首過效應;克服因吸收過快產生血藥濃度過高而引起的不良反應;可持續控制給藥速度,靈活給藥。缺點:只有少數藥物有比較好的皮膚透過性,應用範圍有限。
在藥品生產現場審計時會出現哪些缺陷
有些缺陷想都想不到的,遇到了才知道
常用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進行藥物治療時,為了達到安全合理用藥,必須根據治療目的選擇適當的給藥途徑。所以,瞭解各種給藥途徑的優缺點十分重要。臨床常用的給藥途徑有多種,按主要特點大致可分為腸內給藥和腸外給藥兩大類。
1、腸內給藥:包括口服、舌下給藥和直腸給藥。
口服:是最常用,也是最安全、最方便、最經濟的給藥方法。其缺點為:某些藥物因本身的被物理性質而不能吸收;有些藥物對胃粘膜有刺激作用可引起嘔吐;或因消化酶和胃酸而被破壞;此外在食物和其它藥物同時存在時,吸收多不恆定。
舌下給藥:儘管口腔粘膜可用於吸收的表面積不大,但對某些藥物來說,經口腔粘膜吸收有特殊意義。例如硝酸甘油在舌下吸收十分迅速,可迅速產生治療效果。
直腸給藥:在患兒嘔吐或意識消失情況下,經常通過直腸給藥。經直腸吸收的藥物,約有50%不經過肝臟。但直腸吸收往往不規則、不完全。
2、腸外注射:包括靜脈注射、肌內注射和皮下注射等。
靜脈注射:把藥物的水溶液直接注入靜脈血流中,可準確而迅速獲得希望的血藥濃度,因而作用產生迅速可靠。這是其它給藥方法所不能達到的。但由於高濃度的藥物迅速到達血漿和組織,增加了發生不良反應的可能性。反覆注射還有賴於持續保持靜脈通暢。這種方法不適用於油溶液或不溶性物質。
皮下注射:僅適用於對組織無刺激性的藥物,否則可引起劇烈疼痛和組織壞死。皮下注射的吸收速率通常均勻而緩慢,因而作用持久。
肌內注射:藥物水溶液肌肉注射時吸收十分迅速,適用於油溶液和某些刺激性物質。
3、肺的吸收:氣體或揮發性藥物吸入後,由肺上皮和呼吸道粘膜吸收。由於表面積大,藥物可經這一途徑迅速進入血液循環。此外,藥物的溶液可以經霧化以氣霧劑形式吸入。對肺部疾病可使藥物直接作用於病變部位。主要缺點是藥物劑量不好控制,用法較麻煩。
4、局部用藥
粘膜:將藥物用於結膜、鼻咽、口腔、直腸、尿道和膀胱等,主要是利用它們的局部作用。
皮膚:很少有藥物能迅速穿過完整的皮膚,但藥物可經皮膚吸收,一般藥效與其覆蓋的表面積和藥物的脂溶性成正比。雖然表皮有脂質屏障作用,但很多溶質能自由通過真皮,因此藥物通過磨損、創傷或剝脫處皮膚產生的吸收作用要快得多。
眼:局部應用眼科藥物主要是為了發揮其局部作用。
緩釋給藥系統有何優缺點
1.生物半衰期短或需要頻繁給藥的藥物製成緩釋製劑可減少給藥次數。
2.減少了普通劑型給藥所呈現血藥濃度的峰谷現象,使血藥濃度保持在比較平穩持久的有效範圍內,提高了藥物的安全性。
3.不宜製成緩釋製劑的藥物有:①生物半衰期很短或很長的藥物;②單服劑量很大的藥物;③藥效劇烈、溶解度小、吸收無規律或吸收差或吸收易受影響的藥物;④在腸中需在特定部位主動吸收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