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建設的作用意義?
交通對城市的重要性是什麼?
交通是連接城市的重要紐帶,也是為城市發展運送人流、物流的重要通道,作為城市發展的主要動力,交通對生產要素的流動、城鎮體系的發展有著決定性的影響。本文主要從大交通層面著眼,分析了城市發展中交通的引導作用,並進一步探討了交通對城市發展影響的內在機制,最後,針對我國交通與城市發展現狀,提出了簡單的建議。
德國人文地理學家F.拉採爾曾指出“交通是城市形成的力”。縱觀古今中外城市發展的歷史,無數實例都證明了交通對城市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城市交通之外的大交通,與城市發展更是具有深刻的淵源關係。
一、城市發展中交通的重要作用
透過人類發展史,可以看到交通與城市發展之間有著不解之緣,在城市產生和發展的過程中,處處留下了交通的印記。
1、古代內河航運引導城市佈局
在可以查證的有關城市的記載中,城市最早出現於尼羅河、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印度河以及黃河等大河流域,在歷史上較有影響的城市也大都分佈在河流的沿岸,如底比斯城位於埃及南部尼羅河畔,巴比倫城位於幼發拉底河下游右岸。交通運輸能實現互通有無,平均所餘物資,交通不同地區特有物資的職能,促進了市場的形成,而市場本身也是城市生活安定性及規律性的產物。水運是古代大規模運輸最為有效的方式,這些河流無疑都是最早的交通要道,可見,城市起源於大河河谷地區並非偶然。 不僅如此,城市發展與航運改進具有很強的同步性,從我國城市發展的歷史來看,水路運輸對城市格局的形成和演化具有很強的引導作用。魏、晉、南北朝以後,長江流域逐步發展成為主要的經濟基地,而隋大運河的開鑿,把逐漸成為中國膽濟中心的長江流域與仍作為政治、軍事中心的黃河流域以通暢便捷的水運方式聯結起來,大運河成為中國主要商品流通通道和經濟發展的命脈,在沿河兩岸形成了中國第一條南北向城市發展軸線,沿岸的楚州(淮安)、揚州、蘇州、杭州在當時並稱四大都市。
2、近代鐵路交通促進城鎮迅速崛起
工業革命後,鐵路交通的開始發展,使得大宗貨物在陸地上遠距離運輸成為可能,此時,在鐵路交通發達的地理位置迅速發展起來了一批新型的城市,如河北省石家莊市的興起就是憑藉優越的鐵路交通條件而迅速發展的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20世紀初,石家莊村的面積還不足0.1平方公里,僅有200戶人家,600餘口人。由於公路交通十分落後,貨物運輸嚴重依靠鐵路交通,而由盧漢線運往當時的重鎮——正定的物資都要在石家莊下站,再由石家莊運往正定,石家莊也因此成為重要的物資集散地,並進一步誘發了工商業、服務業、金融業的全面興起。1941年2月,石太、石德、京漢三條鐵路在石家莊接軌,使石家莊的交通經濟地位進一步提高。1947年石家莊市解放,當時全市人口19萬,有大小工廠27家,工業總產值2000萬元左右。
3、現代高速公路推進沿線地區城市化
國內外的實踐經驗表明,一條高速公路,特別是大城市之間的高速公路建成後,就會使兩端的大城市沿高速公路逐漸延伸發展,形成以高速公路為軸線的城市群,在各處出口或立交橋附近形成一系列衛星城鎮,這些衛星城鎮更主要的功能是對中心城市功能的有益補充。如貫穿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的被稱為“加拿大的主要街道”的高速公路,其日交通量達35萬餘輛,高峰期超過40萬輛。之前,安大略省的工業主要分佈在多倫多南部,1962年,該高速公路建成,工業佈局逐漸向北延伸,形成了以高速公路為軸線的工業走廊,集中了全加拿大70%以上的工業,相應地促進了高速公路沿線商業、文化設施的發展和中小城鎮的發展。目前,這一地區為全加拿大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區。
4、綜合交通帶......
農村道路建設的作用和意義
農村道路建好了 全國各地的朋友都可以過來遊玩參觀,道路好了出行更加方便,農民朋友做飢小生意,出行也更加方便。其實農村的朋友都盼望農村的道路修的跟好
交通規劃的意義與作用
(一)對城市形成和發展的影響 交通是城市形成、發展的重要條件,是構成城市的主要物質要素。 城市交通是: (1)國民經濟四大生產部門(農業、採掘、加工、交通運輸)之一。 (2)城市化過程中的必備條件。它包括: 1)在以工業生產為中心的城市,是生產的延續; 2)城鄉物資、國際物資交流的紐帶; 3)城市人民生活供應; 4)政治、科技、文化交流; 5)國內外旅遊。 (3)城市大多位於水陸交通樞紐 (二)對城市規模的影響 1)對工業的性質與規模有很大影響。 2)城市貿易、旅遊活動必須有交通條件保證,而大量流動人口及服務人口是形成城市規模的主要因素之一。 3)交通樞紐作為城市主要交通組成部分,直接影響到所在城市的人口與用地規模。 (三)對城市佈局的影響 1)運輸設備的位置影響到城市其他組成部分。 2)車站、碼頭等交通設施的位置影響到城市幹道的走向。 3)對外交通用地佈置,如鐵路路線的走向、港口選址、岸線位置的均關係到城市的發展方向與佈局。 4)城市面貌的反映。對外交通是城市的門戶,因此,在沿線以及車站碼頭附近,均代表了城市的主要景觀。 5)城市幹道系統則是城市的骨架,更影響到城市的主要景觀。
交通發展帶來的好處
五年西部大開發新聞特寫:交通大發展鋪就致富路 在戶縣澇峪的終南山腳下,說起西部大開發,附近村民們指著一條將近30米寬的新修柏油路對記者說:“看,這就是西部大開發!路修好了,咱們的好日子也就來了。”村民們說的這條路就是省重點工程關中環線中的107環山公路段,這條環山公路像一條黑色的綢帶給秀麗的秦嶺山鑲了一條閃亮的邊,也給沿線城鎮經濟發展帶來了機遇和希望,當地百姓把它看作希望之路,致富之路。像這裡的老百姓一樣,這幾年許多西安人都在享受著交通發展給自己帶來的好處。 公路建設完成投資123.98億元 翻開中國地圖,西安是名副其實的地理中心,說得再大一點西安是新亞歐大陸橋中國段隴海、蘭新線上最大的中心城市,是連接東西,貫通南北的交通樞紐,是全國幹線公路網中重要的結點城市。國家規劃的“五縱七橫”國道主幹線有2條、“四縱三橫”西部大通道有3條和5條國道在西安交匯,以西安為中心的全省“米”字形公路主骨架向外輻射的高等級公路多達9條,可以說西安交通事業的發展對全省乃至全國的發展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但在西部大開發以前,西安的交通狀況卻很難和自身重要的地理位置相匹配,1999年以來,我市抓住國家實施積極財政政策和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歷史機遇,公路交通建設累計完成投資123.98億元,是我市交通建設史上投資最多、速度最快的時期,不僅公路總裡數達到3444.6公里,較1999年增長13%,而且道路質量更是飛速提高,較1999年高速公路增長192%,一級公路增長167%。並建成了交通信息中心、西安歐亞貨運市場等配套場所,形成了以城區樞紐客運站為中心,區縣二級客運站為衛星站的網絡,為我市建立物流中心,發展現代物流業打下良好的基礎。 實現縣縣通高速 交通發展西安人感受最明顯的是去郊縣快了,上了西戶高速路原本要跑將近一個小時的路程,現在10幾分鐘就到了,到周至、閻良、藍田只要上了高速路也都是不超過半小時的路程。西部大開發以來,我市先後建成西藍高速公路、西戶高速公路、西灃一級公路和省道107沿山公路一期工程一、二級公路,完成了西寶南線二級公路全縣改造任務,完成了國道210西安段通縣油路工程。協助省上建成了西安繞城高速公路、西閻高速公路、西安機場高速公路。全市農村公路網已經形成,全市共有村級公路4800公里。全市所有鎮都通了公路,通鄉等級路率為88.4%,通村油路(水泥路)率為48.8%,實現了縣縣通高速、鄉鄉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和公路交通與城市道路的“零對接”。 高速客運網和公交線網基本成型 修路就是為了走路,隨著道路建設的快速發展我市市級道路運力運量也斷增長。近幾年,我市積極推進城鄉客運一體化,推動運輸企業集約化,運輸方式物流化,運輸管理智能化,初步形成了以西安為中心,東西相連,南北貫通,平均輻射半徑1000公里的高速客運網絡。全市共有營運業戶8900戶,營運車輛47326輛,比1999年增長33%。開通客運班線586條,其中垮省長途線132條,垮地市線路112條,總里程11萬公里,日發送班次6600個,發送旅客11萬餘人次。年完成貨運5320萬噸,貨物週轉量60億噸公里。公交方面,我市已經形成了東西南北縱橫,成網成局的公交線網,實現了居民小區千人以上有公交車,萬人以上有始發站。車輛由低檔普通單機向空調車。雙層車等中、高檔車型發展,截至2003年,全市擁有公交營運車輛2719輛,營運線路159條,線路長度3141公里,日均發送旅客近120萬人次。 ......
我省加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有什麼重大意義
一、交通基礎設施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和必備條件,抓好了可以為發展積蓄能量、增添後勁,而建設滯後則可能成為制約發展的瓶頸。
二、經濟起飛離不開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助推。沿海地區經濟快速發展和某些區域開發的成功,一條共同的經驗就是通過率先啟動大規模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為經濟高速增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供參考!
公路建設意義都哪些呢
公路建設是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是擴大國內需求、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措施,也是構建便捷、通暢、高效、安全的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的同志生存空間有多大?
有多大?沒人瞭解
或許是都是
或許也都不是
其實有多大
要看你自己的內心
你說對嗎?
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性和意義 5分
基礎設施主要包括交通運輸,機場,港口,橋樑,通訊,水利及城市供排水供氣,供電設施和提供無形產品或服務於科教文衛等部門所需的固定資產,它是一切企業,單位和居民生產經營工作和生活的共同的物質基礎,是城市主體設施正常運行的保證,既是物質生產的重要條件也是勞動力再生產的重要條件。
重要性一
基礎設施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和必備條件,抓好了可以為發展積蓄能量、增添後勁,而建設滯後則可能成為制約發展的瓶頸。
重要性二
經濟起飛離不開基礎設施建設的助推。沿海地區經濟快速發展和某些區域開發的成功,一條共同的經驗就是通過率先啟動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為經濟高速增長奠定堅實的基礎。經過這些年的超常規發展,中國的基礎設施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促進了全國經濟社會的快速持續增長。然而,由於過去基礎薄弱和歷史欠賬多,中國基礎設施的某些瓶頸制約因素仍未消除。在新的起點上推進新跨越,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顯得更加緊迫。
重要性三
承認差距,必須有所作為;面對機遇,唯有主動出擊。隨著西部大開發的深入實施,國家將啟動一系列重大建設項目,這是中國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的歷史性機遇。對此,我們一定要有敏銳的視角和搶抓的意識,超前謀劃,主動出擊,積極作為。全國要形成一盤棋,做到部門聯動、上下互動,積極搞好政策對接和項目銜接,牢牢抓住關鍵環節,推動基礎設施建設再上新臺階。
重要性四
要集中力量抓好重點項目建設。重點項目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明顯的帶動和支撐作用,基礎設施建設須有大手筆和大動作。與城市相比,農村基礎設施尤其薄弱。要按照新農村建設總體部署,緊緊圍繞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和發展農村社會事業,將政府基本建設的增量主要用於農業和農村,逐步把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轉向農村,推動城市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特別是要加強支撐現代農業的基礎建設,抓好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和改造通鄉通村公路,加快發展農村清潔能源,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重要性五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投入仍是一道難題。觀念決定“錢”途,改革才有出路。當務之急是進一步深化投資體制改革,進一步打破基礎設施領域的壟斷行為,採取BOT等多種形式,鼓勵和引導社會資金進入法律、法規沒有禁止進入的基礎設施領域,建立和完善政府推動與市場推動相結合的多元化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融資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