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質意識是什麼意思?
品質意識的理解
品質意識是指企業對自己經營的產品或服務的品質定位以及為實現該品質所具有的意志力和整體思路。
而人的行動受大腦意識支配,有什麼樣的意識,就會產生什麼樣的行動,一個有錯誤品質意識的人,很難想象他能做出好的產品。只有當他的思想意識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再加上相應的工作技能,他才會做出好的產品。一位哲學家曾經說過:“高度”很重要,它反映出一個人的修養和內涵,一個做過大事或見過大事的人,想平庸都難。可想而知,品質意識對產品品質的重要作用。
品質作為企業的命脈,產品的品質不好,就會失去市場,沒有市場,企業就失去生命。所以,作為企業的職員工,必須具有這種提高產品品質的決心和願望,也就是要求企業的全體職員工樹立良好的品質意識。
(1)對於初、中級管理人員,要向其灌輸品質意識。以下是供參考的一些品質要求。
①購人不好的材料,就難有好的成品。
②不依照標準的作業方法進行操作,不良率就會增高。
③工作場所不清理,會造出更多的不良品。
④平時不保養機器、工具、模具,就可能生產出不良品。
⑤不良品多,效率就低,生產獎金就會受影響。
⑥不良品多,經常返修補貨,交期有問題,就得經常加班。
(2)能否提高基層員工的品質意識,是決定品質管理工作進行順暢與否的重要因素。主要應向基層員工強調以下問題。
①你對自己做的工作是否滿意。
②後工序的人對你所做的工作是否滿意。
③讓你所做的工作令自己及後工序的人滿意,是你的責任。
什麼是品質意識?
瞎喊的口號吧糊弄人用的沒什麼真正的含義
什麼叫品質意識
就是能意識到品質的重要性。
質量意識是什麼
質量意識是一個企業從領導決策層到每一個員工對質量和質量工作的認識和理解的程度,這對質量行為起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和制約作用。
【註音】zhíliàngyìshī
【釋義】是一個企業從領導層到每一個員工對質量和質量工作的認識和理解。在這裡“質量”有兩種含義。一是:產品的質量,即產品合格與否。二是:生產產品過程的質量,即生產過程是不是合理,是不是與企業設定的管理基準一致。
換句話說:所謂質量意識,首先要保證產品合格,符合產品的規格要求。並且,整個生產流程嚴格遵照企業生產流程的管理規定。
如何提升品質意識
提高品質意識,那要先培養員工對工作的熱心。培養人才其實就是指素質培養。我們經常聽到“像我們這樣的中小企業是招不來人才的。”對培養人,其實就是企業職員所具備的素質是“善”還是“惡”的問題。人是什麼?人就如一顆沒有打磨的鑽石。根據打磨、拋光的不同,其本質的發揮也不同。而且打磨的人如何將隱藏無限的各種各樣閃耀的光打磨出來,所持有的看法很重要。
培養人,首先認清培養人的本質、找到各種人所持有優秀素質的發揮可能性,如何發揮出來首先教給他,因該錘鍊的就錘鍊,耐著性子打磨拋光,這是基本。日本企業提倡"知識勞動者",也就是用眼去觀察、用心其思考在付之行動。
培養員工,首先要知道對企業需要什麼樣的人。
一個是能自主責任經營的人、另一個是企業的職工要具備“商人”的心。
身為企業的一員,就是主人公。就是在經營自己的事業。從自身開始對工作傾注創意和熱情,這就是自主責任經營的開始。松下的社長曾對公司員工說過:如果你不懂經營,就去請教一位經商的。比如一位拉麵館的獨立經營者,首先把味道定好、投入滿腔的熱情將面做好、再決定價格。後來就是向客人徵求到“今天的味道如何?感覺合乎你的味嗎?”為了客人滿意、露出笑容只有每天努力反思、積累經驗再下功夫。所以,每位職員一定要具備這樣的姿態。
必備“商人”的心。1 也就是懂得經商意義的人。2 能讀懂對方心的人。3 能向對方彎腰低頭認錯的人。懂得經商是為了什麼?經商的意義,商業、企業是為了什麼而存在的?懂得客戶的心情,從心裡能懷有一顆感謝的心。
企業員工具備了這樣的素質,再進行質量教育,質量監控,相應的措施,做起來都比較容易。
日本企業生產車間,寫著這樣一條理念:
好的產品是顧客說了算,我們只是按客戶的要求,提供合理的,安全的,滿意的產品。
寫品質意識感想
精益生產理論學習總結 精益生產一切從改善開始,變傳統的經驗做法為科學有效的方法,消除MUDA,進而達到為企業獲取更多的利潤. 一.改善的意識 1.改善行動的20守則 在這次培訓的課程上,許老師先給我們寫了改善行動的二十守則,個人覺得對於指導改善蠻不錯的,如下; (1) 好就是不好,不好就是好,要能永無止境的改善下去. (2)永無止境就是要追求 a) 提高勞動生產力 b) 減少不良率 c) 縮短交期時間 d) 降低庫存 e) 節省空間 (3)就是有問題才要改善,不要等待沒有問題才去改善 (4)要打破傳統一個人,固定操作一個工序的觀念,朝一個人操作多工序,操作的彈性化需求發展. (5)要掌握現場、現物、現實、現做、現查五項原則,不要僅僅看書面記錄. (6)有五十分把握即可嘗試去做。不要等到一百分把握才去做改善. (7)改善要經歷嘗試才能成功,不是一次就成功. (8)要貫徹拙速巧遲精神,馬上動手做。不要在會議室思考討論. (9)用頭腦智慧去克服問題,不是用金錢解決問題. (10)要朝理想姿態邁進,不要尋找說明不能做的理由 (11) 理想姿態即是:a)依據產距時間生產 b)一個流生產 c)後拉式看板生產 (12)要發揮團隊互助精神,不要單打獨鬥,要共同努力達成目標. (13)要問五次為什麼,找出問題的真正根源所在. (14)先顧大局,例外情況要例外處理. (15) 要觀察有否無駄(Muda),無理(Muri),無穩(Mura),三無現象加以改善. (16)改善固然可喜,維持更是重要. (17)維持即是要遵守標準作業. (18)要具備改善循環四大意識: a)品質意識(Plan計劃) b)維持意識(Do執行) c)問題意識(Check 查核) d)改善意識(Action處置). (19)醫生開處方,病人要吃藥, 老師教改善,學生要維持. (20)問題就是機會,改善就是賺錢. 2.解決問題的兩種方法: 一種是創新,但是必須應用最新,最好的科技或設備,這種方法必須投資大筆的金錢. 一種是改善,利用常識性的觀念與方法,來達到提高的效果,不須花費多少金錢. 3.改善的五"心": (1)信心:相信這些改善活動能給你帶來好處. (2)決心:下定決心趕快去做,不要憂鬱不決. (3)耐心:要永遠持續地改善下去,成果自然呈現. (4)關心:對員工表示出你的關心與重視之意. (5)愛心:多用鼓勵或者獎勵的方式來激勵士氣. 二,改善活動的組織 1.改善活動的方式: 改善活動的意義:在顧問老師指導下,由跨部門的成員組成的小團隊,在特定的期間內改善特定的課題. 改善活動的頻率:每月一次 改善的天數:一般3-6天. 改善小組的組數:2-3個小組. 每組的成員數:一般3-9人 2.改善活動的程序安排: (1)起始會議(一般在會議室1-2個小時) 目的: a)檢討上一期改善活動的進展成果; b)報告上期改善活動的困難點. c)由改善小組組長報告本期改善的主題.(涉及的報告主要有自主研究會登記表,價值流程圖,作業人員配分表,標準作業表,成果記錄表,改善前後對比表) d)指導老師的改善方向指示. e)朗誦改善行動二十守則. (2)在現場實施改善活動(第3-40小時) a)所有改善小組成員及顧問老師均到現場進行改善. b)依據改善八大步驟,進行改善活動.(八大步驟:擬定主題、設定目標、現狀調查、原因分析、對策試行、效果確認、標準維持、未來改善計劃) c)要掌握五現原則(現場、現物、現實、現做、現查) d)要以"拙速巧遲"的精神來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