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刑部侍郎是什麼官?

General 更新 2024-12-31

刑部侍郎是幾品官?

官名。晉由通事郎改置,東晉又曾一度改為通事郎。職掌詔命。南北朝沿置。隋初為內史侍郎,煬帝時,員額由四人減為二人,又稱內書侍郎。唐初為內史侍郎,武德三年(620),複稱中書侍郎。高宗曾改西臺侍郎。武則天曾改鳳閣侍郎,玄宗曾改紫微侍郎。唐中書令缺,侍郎即為長官,品級亦高於前代(南朝末為五品,隋正四品,唐正三品)。宋仍有些官。元豐改制後,以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行中書令之職,與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同為宰相。又另置中書、門下侍郎為副相。徽宗政和中,改左右僕射為太宰、少宰,仍兼侍郎如舊。南宋初,復左右僕射原名,亦仍兼侍郎。建炎三年(1129),再改宰相官名,復置參知政事為副相,中書侍郎乃廢。清朝應該在三品左右,是副部長

古代刑部侍郎的俸祿是多少? 還有刑部侍郎以下的官員有哪些?俸祿又

這個問題不好說,自隋朝設三省六部以來,刑部作為六部之一也隨著朝代更替而變化。

一,組織構成

隋、唐時期,刑部有四司:刑部司、比部司、都官司、司門司。

宋、元時,刑部與其它五部都是擺設,中央委派提刑官提點刑獄司法。

明、清時,刑部每省設一個清吏司,如雲南清吏司(明、清時各部下屬各司都有“清吏”二字),這樣一來明朝刑部就有十三司,清朝有十七司。

和今天大部小部一樣,中國古代六部也有大——小排名:吏、戶、禮、兵、刑、工。

按周禮,又可對應稱“天、地、春、夏、秋、冬”官,所以刑部侍郎又稱秋官侍郎。

六部中,吏部最有權,戶部最有錢,禮部最清閒。刑部是最沒特色的,和官鬥有御史,司法審判有大理寺,只能維護治安,抓捕罪犯什麼的,規模較大的盜賊還得請兵部出兵……

二,人員編制

隋、唐時,刑部設尚書(部長)1人,三品。侍郎(副部長)1人,四品。各司司長稱郎中,五品,每司有郎中2一4人。並員外郎(副司長)數人,六品,無定員(員外的意思就是定額之外、編制之外)。之下再設主事,八品,無定員。

宋朝刑部侍郎只是加官,並無實職。元朝官制混亂,和宋朝差不多,權力都在宰相手裡,各種達魯赤花滿天飛,不贅述。

明、清時刑部設尚書一人,二品。侍郎二人(左、右侍郎),三品。各司郎中數人,正五品。員外郎數人,從五品。主事若干人,六品。

三,俸祿待遇

和今天一樣,古代官員也有不少特權,除了俸祿(基本工資),還有加俸(業績獎勵)、役使(使用免費勞動力)、冰炭(高溫、低溫補貼)、職田(公田)、雜給(衣服、伙食等生活補貼)以及大老闆(皇帝)不定期的賞賜等等,這些算加起來的話,是很難計算的,本人所知有限,只能選一些網上資料為參考:

唐朝,此表為貞觀(唐太宗)年間的官員收入:

俸錢(兩/年) 俸料(石) 職田(畝) 僕役(兩/年) 收入(人民幣元/年)

一品 81.6 650 1200 240 172.6萬

二品 72 470 1000 180 135.6萬

三品 61.2 370 900 120 101.6萬

四品 50.4 280 700 79.3 74.1萬

五品 43.2 180 600 60 59.0萬

六品 28.8 95 400 26.4 33.1萬

七品 25.2 75 350 19.2 27.1萬

八品 19.2 64.5 250 7.5 17.5萬

九品 15.6 54.5 200 5 13.7萬。

宋朝,宋朝官僚系統是中國曆朝歷代最複雜的,沒有之一!分為本官官階(本來應當擔任的官職)、散官(行政級別)、差遣(實際職務)、貼職(掛職)、品級等等……宋朝的六部侍郎作為寄祿官(本官官階),是發放基本工資的標準,但是宋朝經濟發達,官員工資待遇好得讓現代的歐洲人都感嘆!以下為宋朝官員基本俸祿,月俸(兩) 其餘 月收入(元人民幣)注意,是月收入!月收入!月收入!

三師 120 240 51.3萬 注:正一品均為虛職,加職,無實權,故俸祿反而少

宰相 (從一品)300 600 128.3萬

參知政事 (二品)200 400 85.5萬

六部尚書(三品) 60 120 25.7萬

侍郎 (四品)55 110 23.5萬

九卿 (四品)45 90 19.2萬

少卿 (五品)35 70 15.0萬

赤縣縣令......

刑部侍郎幹什麼的

刑部副長官,明代正三品,清代為從二品。中國古代官署刑部矗副主官。刑部官職最早出現於隋,明、清兩代沿襲此制。掌管國家政務,相當於現在的司法部副部長。

清朝尚書官大還是侍郎官大

當然是尚書官大,尚書之下是左右侍郎。

請問:清朝的刑部主事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等級幾品??

刑部大致相當於現在的司法部,刑部主事就是一個司法部內處級幹部。清代刑部主事六品。

現在我國的各官職在清朝是什麼稱呼?

中央行政機構:

清朝沿襲明朝傳統,設六部(吏、戶、禮、兵、刑、工),各部長官(管部的大學士及尚書、侍郎等)稱堂官,部下屬各司的郎中、員外郎、主事以及主事一下的七品小京官稱為司官。

在六部之外和六部並立的中央行政機構有:大理寺、太常寺、光祿寺、太僕寺、鴻臚寺、國子監、欽天監、翰林院、太醫院、理藩院、宗人府、詹事府、內務府。

軍事系統:

清朝軍隊主要分八旗和綠營兩個系統。八旗又分京營和駐防兩部分俯京營中侍衛皇帝的稱為親軍,由侍衛處(領侍衛府)領侍衛內大臣和御前大臣分掌,而御前大臣持掌乾清門侍衛和皇帝出行隨扈,權位尤重。其他守衛京師的有驍騎營、前鋒營、護軍營、步兵營、健銳營、火器營、神機營、虎槍營、善撲營等。驍騎營由八旗都統直轄;前鋒營、護軍營、步兵營各設統領管轄;健銳營、火器營、神機營由於都是特種兵,設掌印總統大臣或管理大臣管轄;虎槍營專任扈從、圍獵等,設總統管轄;善撲營則專門練習摔角。

駐防八旗駐紮於全國各重要之地,視情況不同設將軍、都統、副都統、城守尉、防守尉等官。內地將軍等只管軍事,而駐紮邊疆的將軍等要兼管民政。清朝的將軍是滿官的稱號,戰時則任命親王為大將軍。

綠營即漢兵,駐紮京師的稱巡捕營,歸步軍統領管轄。綠營的建制分標、協、營、汛幾級,標又分為督標、撫標、提標、鎮標、軍標、河標、漕標等,分別由總督、巡撫、提督、總兵、八旗駐防將軍、河道總督、漕運總督統率。督標、撫標、軍標、河標、漕標都是兼轄,實際各省綠營獨立組織為提標、鎮標,提督實為一省的最高武官,總兵略低於提督。總兵以下,副將所屬為協,參將、遊擊、都司、守備所屬為營,千總、把總、外委所屬為汛。

行憲機構:

清朝沿襲明代設監察院,左都御史、左副都御史為監察院長官,右都御史、右副都御史則為總督、巡撫的加銜。

地方行政:

清沿襲明制,大致分省、府、縣三級,總督、巡撫為掌握行政、軍事、監察大權的高級地方官員,佈政、按察兩使為督、撫的屬官。與督、撫平行的有駐防將軍和提督學政,不過駐防將軍只管八旗駐軍;提督學政只管學校與科舉考試,其權力不能與督、撫相比的。省以下有道的設置,道為監察區性質,不算正式行政區。道主要有分守道和分巡道兩種,兼兵備銜,另有一些不屬佈政、按察二司的道,如海關道、管河道、督糧道、鹽法道等。省以下為府,設知府、同知、通判等官,與府平行的有直隸廳,設同知、通判。府以下為縣,設知縣、縣丞、主簿等官,與縣平行的為散廳,設置同直隸廳。在少數民族地區則設專門機構管理,即土司,一般分為兩種:一種由軍事部門管轄,如宣慰司、宣撫司、安撫司、招討司、長官司等,長官為宣慰使、宣撫使、安撫使等;另一種是由行政部門管轄,也設府、縣等,官員稱土知府、土知縣,通常由少數民族頭人擔任。

科舉院試——由各省的學政(別稱提督學院)主持的考試。已經府試錄取的童生可參加院試。錄取者既為生員,入府、州、縣學,習慣稱秀才。

鄉試——三年一科,在一省或幾省舉行,由皇上欽命主考官、副主考,錄取者即為舉人。第一名稱解元。

會試——即集中舉人考試之意,三年一科,在京城舉行,共分三場。三場會部通過者還要進行殿試。殿試由皇上親自主持。共分三甲,一甲賜進士及第,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第一名稱狀元。

一榜——考中舉人者。

二榜——考中舉人後再取中進士者。

●官署翰林院——掌編修國史、草擬有關典禮的文件等事。最高長官為掌院學士(從二品),屬官有侍讀學士(從四品)、侍講學士(從四品)、侍讀(從五品)、侍講(從五品)、修撰(從六品)、編修(正七品)、檢討(......

假如你是清朝初期的一位刑部侍郎,在你上班的時候可能接觸到下面那項工作?

夢想官方論壇找到答案:假如你是清朝初期的一位刑部侍郎,在你上班的時候可能接觸到下面那項工作?

選:修訂法律條文

清朝都司是什麼官

清代綠營軍官職位次於遊擊,稱為都司,秩四品,位次遊擊,分領營兵。

相關問題答案
清朝刑部侍郎是什麼官?
清朝兵部尚書是什麼官?
中書侍郎是什麼官?
清朝江西御史是什麼官?
工部侍郎是幾品官?
宋代禮部侍郎是幾品官?
清登仕郎是什麼官 ?
清光緒年間儒林郎是什麼官 ?
侍中是什麼官?
清代監察御史是什麼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