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勞動力流失的原因?

General 更新 2024-11-21

農村勞動力流失嚴重,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可以成立土地合作社,聯合耕作,發展現代機械化農業。

如何改變農村勞動力大量外流的現狀?

因為在農村除了種地沒有別的出路。如果農村有前景不錯的就業機會,相信很多人都會回來工作。之前看到極飛無人機宣傳讓年輕人回家打藥,感覺很感動。無人機植保確實是一個很有前景的行業,如果有企業願意幫助年輕人回鄉創業,是很聰明的雙贏。

在中國城鎮化道路上,農村地區大量勞動力流失,會對農村居民點規劃產生哪些影響

在中國城鎮化道路上,農村地區大量勞動力流失的同時,農業機械化、現代化不斷推進,會朝著農莊形式發展,農村也會城鎮化。

中國農村面臨什麼問題,如何解決

目前農村社會存在的主要問題

青壯年流失,土地拋荒,社會渙散

當前農村問題在“三農”中比較突出,和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相比,越來越顯得滯後和邊緣化。農民大規模進城打工,農村空心化。留在農村的大部分是老人婦女兒童。王東賓說,張家口地區有的三四百戶人家的村莊,這幾年只剩下了一二十戶,留在村裡的老人生存困難,要合併村莊,建養老院,組織土地復墾。土地被不同程度拋荒。如貴州湖南一些山區,拋荒地已飛籽成林;內蒙烏盟一些多年棄耕的土地,政府種了防護林。一般認為承包地確權有利於土地經營權流轉和集中種植,但基層幹部普遍反映,承包地確權後,農民反而不願意流轉,因為他們認為土地確了權就是自己的了,轉租出去可能要不回來,所以寧可拋荒。基層治理渙散,社會失序。集體經濟分散後,村幹部說話沒人聽,無錢辦事、無人辦事、無章理事。青壯年長期在外,家庭破碎,帶來種種社會問題。集體合作觀念淡漠,私有觀念膨脹,精神生活貧乏,大操大辦成風。歪風邪氣擡頭,賭博成風,宗教迷信活動擴張。勞動力流失導致人才缺乏,影響基層幹部的選拔。很多村基層組織基本靠50-60多歲的人維持,組織管理能力不足。由於基層民主水平所限,村裡留下的能人很容易成為寡頭式人物,把持村集體經濟。

農民打工難致富,貧富分化加劇在市場化、工業化、城鎮化的大潮面前,農村一家一戶為單位的經營模式呈現高風險和低收入的狀態。我國農村人口占全國總人口45%,而農業增加值只佔GDP的8%,農民收入的提高大部分來自二三產的就業,進城打工。但遇到家人大病、工傷、孩子上學等等情況,就只好舉債,據調查,農戶平均負債率達到30%,打工難以致富。農村貧富分化加劇。

集體組織癱瘓,支農扶貧政策缺少依託

周春光說,由於農村集體組織作用的缺失,國家資源的投入產出比與社會公正性降低了。如國家對農村的土地道路綜合治理有大量投入,搞了不少工程,但工程實施中存在諸多問題。參與競標的施工企業的“工程資質”水分大,普遍存在幕後交易,工程層層轉包、偷工減料,嚴重影響工程質量。當今市場經濟,工程建築領域長期存在管理缺失、有章不循和腐敗問題,這和計劃經濟時期嚴格管理、群眾監督的情況很不同。在靠近城市的農村,因城市和工業交通建設發生的土地性質用途的變化,馬上引起土地價值的變化。農地徵用補償費隨周邊地價提高,形成超級地租。超級地租收益引起農村內部的矛盾。能否在國家,集體和個人之間實現合理分配,取決於村集體組織的把控能力。很多情況下,這部分利益歸了承包戶,造成貧富不均。

(一)村兩委組織村民,發揮集體優勢,重走合作化道路。

作家王宏甲介紹了貴州安順市塘約村,在村黨支部領導下帶領全體村民,發展集體經濟,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的情況。王宏甲說,塘約在遭到百年不遇的洪災時,只有黨支部能出面組織群眾,進行集體抗災。在中國目前的條件下,只要黨支部沒垮,就是基層治理名正言順的組織者。組織起來,使鄉村的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村兩委動員村民將土地入股合作社,集中種植,發展多種經營和三產。村民收入的增加吸引了大多數在外打工的村民回鄉。短短兩年,村民人均收入從4000元增加到1萬元。今年兩會期間,政協主席俞正聲在參加貴州代表團會議時,特意提到《塘約道路》一文,稱讚塘約村是新時期的大寨。

塘約村的變化說明,要擺脫貧困,一定要走組織起來的道路,越是貧困地區,這一需要就越迫切。組織起來的人是最重要的生產要素。不能放任農村土地走向私有制。農村的土地集體所有制是中國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的最重要陣地,是避免農村兩極分化的制度性保障。社會主義的集體制度,孕育了新中國最寶貴的制度優勢和精神財富。

由村黨支部出面重新組織農民合作......

到底什麼是導致農村光棍越來越多的原因

1、最重要的是在養老方面,一直堅持“養兒防老”的觀念。所以,農村人喜歡生兒子,將來防老。

2、農村有田地,需要男性勞動力,所以有些家庭堅持生男孩。

3、現在農村人在教育方面,也在追求男女平等。農村的女兒也可以享受上大學的待遇和樂趣。而女兒上大學後,基本都留在了外地工作生活,或嫁到了外地。即導致農村女生的人口流失。

所以,在農村,存在打光棍的社會現象。

預計到2020年,中國光棍人口達到3000萬以上。

農村為什麼會貧窮

顧名思義 農 日常生活以農業種植為主 村 村落群居 長期居住農村的老年人居多 從古到今 農村經濟不發達跟政府政策有關係 跟農村人世代思想落後也有關係 (僅代表個人的想法 請勿見怪)

時政熱點農村社會危機的成因和治理

農村勞動力大量的流失,造成經濟沒有活力

農村扶貧開發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麼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政府一直致力於發展生產、消除貧困的工作。但真正嚴格意義上的扶貧,是在改革開放以後提出並大規模實施的。從1978年到2000年,中國的扶貧開發大致經過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體制改革推動扶貧階段(1978-1985年)

1978年,按中國政府確定的貧困標準統計,貧困人口為2.5億人,佔農村總人口的30.7%。導致這一時期大面積貧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農業經營體制不適應生產力發展需要,造成農民生產積極性低下。因此,制度的變革就成為緩解貧困的主要途徑。

中國自1978年開始的改革,首先是土地經營制度的變革,即以家庭承包經營制度取代人民公社的集體經營制度。這種土地制度的變革極大地激發了農民的勞動熱情,從而極大地解放了生產力,提高了土地產出率。與此同時,在農村進行的農產品價格逐步放開、大力發展鄉鎮企業等多項改革,也為解決農村的貧困人口問題打開了出路。這些改革,促進了國民經濟快速發展,並通過農產品價格的提升、農業產業結構向附加值更高的產業轉化以及農村勞動力在非農領域就業三個方面的渠道,將利益傳遞到貧困人口,使貧困農民得以脫貧致富,農村貧困現象大幅度緩解。

據統計,從1978年到1985年,農村人均糧食產量增長14%,棉花增長73.9%,油料增長176.4%,肉類增長87.8%;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了2.6倍;沒有解決溫飽的貧困人口從2.5億人減少到1.25億人,佔農村人口的比例下降到14.8%;貧困人口平均每年減少1786萬人。

第二階段:大規模開發式扶貧階段(1986-1993年)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在改革開放政策的推動下,中國農村絕大多數地區憑藉自身的發展優勢,經濟得到快速增長,但少數地區由於經濟、社會、歷史、自然、地理等方面的制約,發展相對滯後。貧困地區與其他地區,特別是與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在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的差距逐步擴大。中國農村發展不平衡問題凸現出來,低收入人口中有相當一部分人經濟收入不能維持其生存的基本需要。

為進一步加大扶貧力度,中國政府自1986年起採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成立專門扶貧工作機構,安排專項資金,制定專門的優惠政策,並對傳統的救濟式扶貧進行徹底改革,確定了開發式扶貧方針。自此,中國政府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有計劃、有組織和大規模的開發式扶貧,中國的扶貧工作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經過八年的不懈努力,國家重點扶持貧困縣農民人均純收入從1986年的206元增加到1993年的483.7元;農村貧困人口由1.25億人減少到8000萬人,平均每年減少640萬人,年均遞減6.2%;貧困人口占農村總人口的比重從14.8%下降到8.7%。

第三階段:扶貧攻堅階段(1994-2000年)

隨著農村改革的深入發展和國家扶貧開發力度的不斷加大,中國貧困人口逐年減少,貧困特徵也隨之發生較大變化,貧困人口分佈呈現明顯的地緣性特徵。這主要表現在貧困發生率向中西部傾斜,貧困人口集中分佈在西南大石山區(缺土)、西北黃土高原區(嚴重缺水)、秦巴貧困山區(土地落差大、耕地少、交通狀況惡劣、水土流失嚴重)以及青藏高寒區(積溫嚴重不足)等幾類地區。導致貧困的主要因素是自然條件惡劣、基礎設施薄弱和社會發育落後等。

以1994年3月《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的公佈實施為標誌,中國的扶貧開發進入了攻堅階段。《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明確提出,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動員社會各界力量,力爭用七年左右的時間,到2000年底基本解決農村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這是新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明確目標、明確對象、明確措施和明確期限的扶貧......

相關問題答案
農村勞動力流失的原因?
農村勞動力轉移的意義?
耕地流失的原因?
客戶流失的原因分析?
製造業員工流失的原因?
汽車動力下降的原因?
水土流失的原因?
新車動力不足的原因?
公司人員流失的原因?
管樁預應力損失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