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鰭豚稀少的原因?
白鰭豚滅絕的環境原因
白鰭豚滅絕的環境原因
人類對其食物魚蝦進行過度捕撈,致使白鰭豚得不到充足的食物供給
人類對長江的過度開發,使白鰭豚的棲息地遭到嚴重破壞
人類在長江附近化工廠和醫藥工廠的開發,使得長江受到嚴重汙染
長江成為了非常繁忙的運輸水道,很多白鰭豚被船隻的螺旋槳打死打傷
補充信息:
白鰭豚瀕危原因
一.內在因素
數量稀少,難以大量繁殖
繁殖率低,生長較慢
二.人為因素
人類對其食物魚蝦進行過度捕撈,致使白鰭豚得不到充足的食物供給
人類對長江的過度開發,使白鰭豚的棲息地遭到嚴重破壞
人類在長江附近化工廠和醫藥工廠的開發,使得長江受到嚴重汙染
長江成為了非常繁忙的運輸水道,很多白鰭豚被船隻的螺旋槳打死打傷
由於人類活動增加或活動不當,使白暨豚意外死亡事故增多。據統計,1973—1985年間,共意外死亡59頭,其中被魚用滾鉤或其它漁具致死29頭,佔48.8%;被江中爆破作業致死11頭,佔18.6%;被輪船螺旋槳擊斃12頭,佔20%;擱淺死亡6頭,佔10%;誤進水閘1頭,佔1.6%。另據統計,長江下游水域中意外死亡的白豚,有三分之一是被輪船螺旋槳擊斃的。
白鰭豚為什麼會瀕臨滅絕
1、日益繁忙的水上交通,船舶的噪音,使白鰭豚精神緊張和聲納系統失靈,以至直接被高速旋轉的螺旋槳撞殺。
2、大規模的水利工程,每一次爆破都會對白鰭豚造成致命的打擊雞 3、被密集的水電工程截斷的河流,壓縮了白鰭豚的生存空間,破壞它的棲息地,阻斷它的洄游路線,
4、工業汙水和農藥存積,使它的食物短缺,繁殖力更加衰微
白鰭豚是因為什麼原因滅絕的?
人類的行為是白鰭豚滅亡的主要原因,首先是大肆捕殺,其次是近些年由於人類活動引起的生態環境的惡化,導致白鰭豚絕跡。之所以說人類很強大,是因為人類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在生物史和生物界上達到了無與倫比的高度,但是面對經過數億年進化發展已經形成了協調平衡的生態體系,一旦破壞,人類還是無能為力。如果人類還不認識到破壞大自然的危害性,還是一味的攫取、貪婪地追求經濟效益而不注意保護自然,還是會有生物不斷滅絕(事實上這一現象正在進行中)。
白鰭豚的特點
可愛的白鰭豚
白暨豚(bái jì tún)(Lipotes vexillifer)脊椎動物,哺乳綱,淡水豚科。又稱白鰭豚。為我國特產的1種小型鯨。體呈紡錘形,長1.5~2.5米,重可達230公斤。吻部狹長,約30釐米,前端略上翹。噴氣孔縱長,位於頭頂左側。眼極小,在口角後上方。耳孔呈針眼狀。背鰭三角形,鰭肢較寬,末端鈍圓,尾鰭呈新月形。身體背面淺藍灰色,腹面白色。白暨豚主要生活在長江中下游及與其連通的洞庭湖、鄱陽湖、錢塘江等水域中,通常成對或10餘頭在一起,喜在水深流急處活動。白暨豚是食肉動物,口中約有130個尖銳牙齒,為同型齒。以淡水魚類為食,常在晨昏時遊向岸邊淺水處進行捕食。也吃少量的水生植物和昆蟲。呼吸時,頭部先出水,然後全部露出水面,在水面遊動2米後,再入水中。壽命可達30多年。白暨豚依靠回聲定位瞭解環境變化的情況,在生物學、仿生學和生理學等方面具有廣泛的科學研究價值。近年,湖北、安徽和江蘇等地正在開展對白暨豚的科學研究工作。由於數量稀少,又為世上稀有的古老動物,現已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白鰭豚的詳細資料?
白鰭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暨豚、白旗。白暨豚是鯨類家族中小個體成員,中文名白鰭豚,屬於喙豚科,拉丁名為 Lipotesvexillifer,英文名為 YangtzeRiverDolphin。身體呈紡錘形,全身皮膚裸露無毛,具長吻,白鰭豚已存在有2500萬年,喜歡群居,視聽器官嚴重退化,聲納系統特別靈敏,能在水中探測和識別物體。白鰭豚是恆溫動物,用肺呼吸,被譽為“水中的大熊貓”,現已瀕臨滅絕。
中文名稱: 白鰭豚
外文名稱: Yangtze River Dolphin
別稱: 白鰭,白旗,豬豚,白暨豚
界: 動物界
門: 脊索動物門
綱: 哺乳綱
目: 鯨目
亞目: 齒鯨亞目
科: 白鰭豚科
屬: 白鰭豚屬
種: 白鰭豚種
分佈區域: 長江, 錢塘江洞庭湖及長江中下游
分佈搶救記事保護價值生物保護相關故事功能性滅絕命名展開 編輯本段外形特徵
在長江裡大約生活了2500萬年的白鰭豚,是中新世及上新世延存 白鰭豚
至今的白豚古老的遺生物。白鰭豚是鯨類家族中小個體成員,中存活頭數最少的一種。 由於數量奇少,白鰭豚不僅被列為中國一級重點保護動物,也是世界12種最瀕危動物之一。原屬淡水豚科,20世紀70年代末,根據中國科學家周開亞教授的建議,單獨設立了白鰭豚科。鯨目白鰭豚科白鰭豚屬的唯一種。 體長2米,體重100~200千克。嘴部狹長,像鳥的嘴巴那樣,約有30釐米,上下頷兩邊密排著130多顆圓錐形的牙齒,前額呈圓形隆起。皮膚細膩光滑,背面是淺灰藍色,腹面是白色,體表呈流線形,前肢為鰭肢,背鰭呈三角形。後肢退化,尾部未端左右平展,分成兩葉,呈新月形。有一個長園形凹穴狀的鼻子或呼吸孔長在頭頂的左上方。眼睛只有綠豆粒一般大小,已經退化,位於嘴角的後上方。耳朵只有一個針眼大小的洞,位於眼的後方,外耳道已經消失。
根據古生物學家們通過化石考證,白鱀豚在第三紀中新世及上新世就已經出現在長江流域。1981年9月,中國地質學家在廣西桂平發現了一塊下頜骨化石片段。這件下頜骨化石屬於一種古老的白鱀豚,稱為原白鱀豚。化石記錄著原白鱀豚在大約2000多萬年前的古老性狀,與現今的白鱀豚相比變化不大。白鱀豚依然保留著不少原白鱀豚的骨骼位置。白鱀豚之所以進化緩慢,可能是因為過去的生存競爭或環境變化較少的緣故,從而保留了祖先的埂老形狀,因此被稱為“活化石”、“水中大熊貓”。如果不是很大的生態變遷,它是不會滅絕的。
白鰭豚是食肉動物,口中約有130個尖銳牙齒,為同型齒。常在晨昏時遊向岸邊淺水處進行捕食,一般以整條吞食體長小於6.5釐米的淡水魚類為主,也吃少量的水生植物和昆蟲。呼吸時,頭部先出水,然後全部露出水面,在水面遊動2米後,再入水中。白鰭豚的視力幾乎為零,依靠回聲定位瞭解環境變化的情況,在生物學、仿生學和生理學等方面具有廣泛的科研價值。但白鰭豚生性膽小,很容易受到驚嚇,一般都遠離船隻,很難接近,加之其種群數量很少,活動區域廣闊,所以在野生狀態下對白鰭豚的研究十分有限。 白鰭豚皮膚光滑細膩,富有一種特殊的彈性,原理與競賽式游泳衣著中使用具有彈性的尼龍織料相同,能夠減少在水中快速遊動時身軀周圍產生的湍流。它的尾鰭扁平地分為兩叉,兩邊的胸鰭呈扁平的手掌狀,背鰭呈三角形。這四鰭給白鰭豚提供了優良的水中游動時方向與平衡的控制力,再加上光滑高彈性的皮膚與流線型的身軀,白鰭豚在逃避危險的情況下可達每小時60千米的遊速。平常它保持著每小時10至15千米的遊速。 白鰭豚長期生存於長江的濁水中,所以它的視覺和聽覺均退化嚴重,在水......
比大熊貓更稀有更珍貴,為什麼任由白鰭豚走向滅絕
揚子鱷·長江中下游地區。藏羚羊·西藏可可西里地區。大熊貓·主要是四川臥龍和九寨溝,另外在秦嶺也略有分佈。白鰭豚·長江中下游地區。百度地圖
白暨豚現狀怎樣?
也許你從未見過它們,它們就已經從地球上永遠地消失了。總部設在瑞士的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日前發佈了《2007受威脅物種紅色名錄》。全球目前有16306種動植物面臨滅絕危機,比起去年又增加了188種,佔了所評估的全部物種的近40%。
在名錄上,中國長江獨有的白暨豚仍被列在“極危”類別中,而且被註明“可能已滅絕”。關於白暨豚是否已經滅絕的話題近來有很多爭論。去年11月6日到12月13日的一次以失敗告終的國際搜尋白暨豚行動,令科學界對白暨豚是否仍然存在的問題尤為悲觀,媒體隨即猜測甚至斷言,這種世界上最古老的、最大的淡水哺乳動物已經滅絕。不過在今年8月,有人在長江銅陵段一處航道拍攝到了疑似白暨豚活動的畫面,科學家正在對此進行進一步調查。
但不論結果如何,都無法否定白暨豚數量已經極其稀少的現實,中外科學家相信,最樂觀的估計,現存的白暨豚也不會超過100頭,可以認為屬於“功能性滅絕”狀態,其存在與否的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科學界一個公認說法是,如果白暨豚滅絕,將是歷史上第一個因人類活動而滅絕的鯨豚類物種。
“我國長江流域的全部白鰭豚”為什麼不能稱之為一個
在長江裡大約生活了2500萬年的白鰭豚,是中新世及上新世延存至今的古老孑遺物種。專家說,白鰭豚是鯨類家族中小個體成員,是世界上現有5種淡水豚(拉河豚、亞河豚、恆河豚、印河豚、白鰭豚)中存活頭數最少的一種。由於數量奇少,白鰭豚不僅被列為中國一級保護動物,也是世界12種最瀕危動物之一。關於白鰭豚,早在2000多年前的中國西漢時代就有記載。一部名為《爾雅》的古書,對白鰭豚的形態特徵和生活習性作了比較科學的描述。白鰭豚游水的姿態很美。人們稱白鰭豚為“長江神女”、“水中大熊貓”、“活化石”。它全身灰白,體態健美,呈流線型。眼睛很小,嘴似長劍,背鰭為三角形,尾鰭又大又扁。圓圓的鼻孔長在頭頂,形若海豚。在水中,白鰭豚來去倏忽,翩若驚鴻,可望而不可即。它的後腿已退化消失,僅留下後肢骨骼的痕跡,前肢演化成鰭肢,像魚類的胸鰭。它遊動時和魚類一樣,靠的也是尾鰭。直到現在,還有不少人以為白鰭豚屬於魚類。其實,它是獸不是魚。它體溫恆定,用肺呼吸,體內受精,胎生哺乳,而且它有猩猩一樣發達的大腦。科學家告訴我們,鯨類的祖先是生活在陸地上的原始哺乳動物,後來由於受冰川的襲擊,它們不得不遷入水中避難。經過漫長的生物進化歷程,演化成完全適應水中生活的特殊類群。科學家說,白鰭豚的價值不僅在於觀賞,更重要的是具有仿生學、生物學、考古學、軍事學等多學科的科研價值。在我國一級保護動物中,大熊貓、白鰭豚分別被視為陸上和水生保護動物的“旗艦種”。且白鰭豚更為珍貴。科研人員在"淇淇"生前為它測量圍長。悲慘的命運據中科院武漢水生所白鰭豚研究基地副主任張先鋒博士介紹,上世紀80年代初,白鰭豚的種群數量為400頭左右。1986年的調查結果表明,從湖北枝城到江蘇瀏河口的1628公里長江江段,共有白鰭豚48個群體,總數量下降到約300頭。1990年調查已不足200頭,1994年調查已降到100頭以下。現在,白鰭豚種群數量仍在迅速減少,瀕臨滅絕。實際觀測也證實了白鰭豚面臨滅絕的趨勢:1997年,農業部共調集漁政船53艘,組織沿江漁政人員和科技工作者300餘人,分成22個考察組,對長江口至湖北宜昌的長江干流,以及鄱陽湖和洞庭湖及其支流的不同地區,進行同步考察。共觀察到白鰭豚25頭次,分析結果認定共觀察到白鰭豚13頭。1998年,農業部再次組織漁政船18艘,分別對長江和洞庭湖、鄱陽湖的重點地段進行同步考察,共觀察到白鰭豚7頭次,分析結果認定為3-4頭。1999年,農業部再一次組織長江白鰭豚同步考察,只觀察到白鰭豚5頭。中科院院士朱作言說,目前長江裡的白鰭豚遠遠少於100頭,白鰭豚確實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因為物種的消亡規律是:減少到一定數量就很難恢復了,而不是以最後一個的消亡為限。專家們按多年來白鰭豚的下降率計算預測,在今後不到10年時間內,白鰭豚很可能減少到只剩少量殘餘個體。到那時,即使再採取拯救措施,也將會因為近親繁殖和基因退化,導致白鰭豚不可避免地徹底滅絕。白鰭豚瀕臨滅絕主要是人類威脅所致。調查表明,一是隨著長江航運的發展,各種機動船成倍增長,晝夜不息的機動船螺旋槳在長江上劈波斬浪,常常造成白鰭豚非正常死亡。二是滾鉤、迷魂陣、電打魚、毒魚、炸魚等非法行為屢禁不止,使一些白鰭豚死於非命。三是長江水質汙染,非法採砂,以及長江中下游的支流湖泊大多修了壩閘,水文地理條件發生了很大變化。這既破壞了白鰭豚長期適應的生態環境,又使作為白鰭豚食物的洄游性和半洄游性魚類大量減少,對白鰭豚種群繁衍極為不利。專家們感嘆:長江不再是白鰭豚的樂園,人類已成為白鰭豚的天敵!命運多舛的白鰭豚,在自然界的處境令人擔憂,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