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主要教義是什麼?
佛教的基本教義是什麼?
佛教的基本教義
從某種意義上,佛教教義的主要內容可分為兩大方面:一是關於善惡因果與修行方面的,這是佛教教義的實踐方面、宗教方面、道德說教方面。佛教的善惡因果觀與修行法門,既與其它一切宗教、道德說教有共通之處,又自有其殊勝之處。二是關於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方面的,這是佛教教義的理論方面、哲學方面、辯證思維方面。佛教關於生命和宇宙的真相的理論,是建立在佛教修行(主要是禪悟)基礎上的成果。當然,從具體內容上看,這兩大方面是不可能截然分割開來的。
佛教的基本教義,主要是:緣起、法印、四諦、八正道、十二因緣、因果業報、三界六道、三十七道品、涅盤,以及自成一體的密宗法義等。現將佛教的基本教義簡介如下。
緣起
緣起,即諸法由因緣而起。在《雜阿含經》中,釋迦牟尼曾經給緣起下了一個這樣的定義:“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在《中阿含經》中,釋迦牟尼又說:“若見緣起便見法,若見法便見緣起”。在《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中,說緣起有11個意義:(1)無作者義。(2)有因生義。(3)離有情義。(4)依他起義。(5)無動作義。(6)性無常義。(7)剎那滅義。(8)因果相續無間斷義。(9)種種因果品類別義。(10)因果更互相符順義。(11)因果決定無雜亂義。在《造塔功德經》中,有法身偈(又作諸法緣起頌)雲:“諸法因緣生,我說此因緣,因緣盡故滅,我作如是說”。在《初分說經》卷下中,有緣起偈(又作緣起法頌)雲:“若法因緣生,法亦因緣滅;是生滅因緣,佛大沙門說”。此緣起之理為釋迦牟尼悟道成佛之所證悟,為佛教之基本原理。佛教以緣起解釋世界、生命及各種現象產生之根源,由此建立起佛教特殊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所謂緣起論,即闡釋宇宙萬法皆由因緣所生起之相狀及其原由等教理之論說。緣起論是佛法的代表,是佛教與世界上其它宗教或古今任何哲學流派相區別的根本特徵。緣起論系以“法印”為基礎,以“十二因緣”、“四諦”、“八正道”為中心思想。所有佛教之教法均以緣起論為依準。不管是原始佛教、部派佛教還是大乘佛教,任何時代或任何地域之佛教宗派,必然以緣起論為其根本教理,反之,則不能稱為佛教。隨著佛教的發展,以緣起論為根本教理,逐漸發展出業感緣起、賴耶緣起、真如緣起、法界緣起、六大緣起等一系列緣起論系統教說。
法印
所謂法印,即作為印證是否合乎佛法的標準。小乘佛教有三法印、四法印、五法印之說。
所謂三法印,即《雜阿含經》卷10所說:“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盤寂滅”。通常作: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盤寂靜。
所謂四法印,即《增一阿含經》卷18所說:“一切諸行無常,一切諸行苦,一切諸行無我,涅盤永寂”。通常作:諸行無常,諸法無我,諸受皆苦,涅盤寂靜。
所謂五法印,即《菩薩地持經》卷8在四法印外,再加上“一切法空”,則成五法印。通常作:諸行無常,諸法無我,諸受是苦,一切法空,涅盤寂靜。
大乘佛教則以諸法實相作為法印,稱一實相印。所謂諸法實相,指一切萬法真實不虛之體相,或真實之理法、不變之理,此係佛陀覺悟之內容,本然之真實。佛教認為,世俗認識的一切現象均為假相,唯有擺脫世俗認識才能顯示諸法常住不變之真實相狀,故稱實相。
四諦
四諦,又作四聖諦。諦,意為真理或實在。四諦即:(1)苦諦:指三界六道生死輪迴,充滿了痛苦煩惱。(2)集諦:集是集合、積聚、感招之意。集諦,指眾生痛苦的根源。謂一切眾生,由於貪、瞋、痴等造成種種業因,從而感招未來的生死煩惱之苦果。從根本上來說,眾生痛苦的根源在於無明,即對於佛法真理、宇宙人生真相的無知;正因為無明,眾生才......
佛教最根本的教義是什麼
【四諦】1、苦諦。苦是受逼迫苦惱之意,主要指三界生死輪迴的苦惱。有三苦、八苦的不同。三苦,一為苦苦,指正在受痛苦時的苦惱;二為壞苦,是享受快樂結束時的苦惱;三為行苦,謂不苦不樂時,為無常變化的自然規律所支配的苦惱,包括生、老、病、死在內。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五陰盛苦。佛教認為,三苦、八苦有的是社會原因造成的,有的是自然原因造成的。2、集諦。亦名習諦。集是積聚感招之意。說一切眾生,常時以來,由於貪瞋愚痴的行動,造成的善惡行為的業因,能感招將來的生死苦果。3、滅諦。亦名盡諦,為息滅、滅盡之意,滅盡三界內之煩惱業因以及生死果報,稱為滅,也稱了脫生死,從此不再受三界內的生死苦惱,達到涅盤寂滅境界,即為解脫。4、道諦。道為通達之意,也是道路的意思。這種道路是達到寂滅解脫的方法和手段;原始佛教認為道諦是指八正道。以後大、小乘又各有發展。佛教認為依道諦去修行,就能達到寂滅解脫的滅諦。由此途徑確實可以達到解脫生死的目的。【三諦】即空諦、假諦、中道諦。佛教天台宗所立的諦理。認為一切事物都由因緣而生,沒有永恆不變的實體,叫做空諦;一切事物其中雖無永恆不變的實體,卻有如幻如化的相貌,叫做假諦;這些都不出法性,不待造作而有,叫做中道諦。一切事物,皆不出此空、假、中三諦的範疇,故稱為三諦之理。《始終心要》說:“三諦者,天然之性德也,中諦者統一切法,真諦者泯一切法,假諦者立一切法。”又此三諦,圓融無礙,一即是三,三即是一。如觀空時,無假無中無不空白;觀假時,無空無中無不假;觀中道時,無空無假無不中,名為圓融三諦。《中觀論·四諦品》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此偈被認為是圓融三諦的出處。【二諦】即真諦和俗諦。又稱第一義諦、世俗諦,或名勝義諦與名言諦。真俗二諦,中觀派的基本思想是緣起性空論,認為世間出世間萬事萬物,都是由眾多因素相依相持而形成的,是有,稱假有,這就是世俗諦,沒有獨立不變的自性,是空,稱性空,這就是真諦,所以真俗二諦,就是空、有二諦。這是就外在的物境而言。若以主觀認識而論,謂世俗諦是有,這是世間一般人的常識見解;言真諦為空是二乘聖者特有的超世見解。實際上,說有不住有,談空不落空,空有無礙,才是真俗二諦的正觀。又世俗諦的有,是世間萬事萬物的現象;真諦的空,是世間萬事萬物的本性。緣起才能性空,性空才能緣起,緣起與性空實際是一種事物的兩個方面,相反相成,對立而統一。所以緣起就是性空,性空就是緣起。如《般若經》中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不二而二,二而不二。大乘佛教各宗,因為傳承或立論方法不同,對二諦的解釋也各不相同。有的認為二諦是理,有的認為二諦是教。天台宗認為二諦或三諦是真實不虛的諦理,故云:“三諦者,天然之性德也。”三論宗認為真俗二諦是兩種真實不虛的言教:“二諦者,蓋是言教之通詮,相待之假稱……唯是教門,不關境理。”【八正道】佛教教義。亦稱八支正道、八支聖道或八聖道。意謂達到佛教最高理想境地(涅盤)的八種方法和途徑:1、正見。正確的見解,亦即堅持佛教四諦的真理;2、正思維。又稱正志,即根據四諦的真理進行思維、分別;3、正語。即說話要符合佛陀的教導,不說妄語、綺語、惡口、兩舌等違背佛陀教導的話;4、正業。正確的行為。一切行為都要符合佛陀的教導,不作殺生、偷盜、邪淫等惡行;5、正命。過符合佛陀教導的正當生活;6、正方便。又稱正精進,即毫不懈怠地修行佛法,以達到涅盤的理想境地;7、正念。念念不忘四諦真理;8、正定。專心致志地修習佛教禪定,於內心靜觀四諦真理,以進入清淨無漏的境界......
佛教主要的教義
佛教的基本教義主要有: 1、緣起 “緣起”即“諸法由因緣而起”。簡單地說,就是一切事物一切現象的生起,都是相對的互存關係和條件,離開關係和條件,就不能生起任何一個事物或現象。因緣一般地解釋,就是關係和條件。緣起的定義是:若此有則彼有,若此生則彼生,若此無則彼無,若此滅則彼滅。這四句話就是表示同時的或者異時的互存關係。 2、十二因緣 亦稱“十二緣起”。包括:(1)無明,即愚痴無知;(2)行,為由無明而產生的善不善行為;(3)識,即托胎之時的心識;(4)名色,為胎中的精神和物質狀態;(5)六入,即眼、耳、鼻、舌、身、意生長完備等;(6)觸,為出胎後開始接觸事物;(7)受,即感受苦樂等;(8)愛,為貪等慾望;(9)取,即追求取著;(10)有,由貪等慾望引起有善不善等行為;(11)生,即來世之生;(12)老死。其中(1)(2)是過去因,感現在果;(3)至(7)是現在果;(8)至(10)是現在因,感未來果;(11)(12)為未來果。 3、三法印 印就是印璽。國王的印璽是可以證明文件的真實(有通行無阻的作用),藉以比喻佛教的主要教義,也以符合“法印”而證明其為真正佛法(掌握了它,便能對一切法通達無礙),所以稱為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盤寂靜”,並稱三法印。或者加上“有漏皆苦”,亦稱四法印。 4、三學 即佛教修行方法的總稱,包括戒學、定學和慧學。用戒止惡修善,用定息慮澄心,用慧破惑證道,三者有相互不離的關係。 ①戒學:戒是調整身心,使身心養成好的習慣。不只要避開宗教上、道德上的不善與惡德,在經濟、法律及肉體健康方面,也不做與理想相違的事,即防非止惡。戒本來的意思,也即是防非止惡。 ②定學:如果依戒調整身心,接著就會產生統一的定。為了得到定,而要調身、調息、調心,也就是調整身體,呼吸與精神,這可說是廣義的戒。 ③慧學:佛教最後的目的在於獲得悟的智慧,不論三學或十無學法、六波羅蜜,均將智慧置於最後。但智慧有多種:世俗欲界的有漏智慧,初步證悟的智慧,聲聞阿羅漢的智慧,辟支佛(像覺)的智慧,菩薩種種階段的智慧,佛最高的智慧等。 5、四諦 釋迦牟尼用緣起論來觀察人生,得出“四諦”、“八正道”。諦:是真理的意思。四諦指苦諦、集諦、滅諦、道諦。四諦被稱為佛教教義的總綱,又稱為佛學的“四個真理”。 (1)苦諦:是對社會人生以及外部環境所作的價值判斷。認為世俗世界本性是苦。 (2)集諦;解釋人生充滿痛苦的原因。 (3)滅諦:指解除痛苦,也就是佛教徒追求的最終歸宿。佛教認為最高的理想境界就是涅盤。 (4)道諦:指超脫“苦”、“集”的世間因果關係而達到出世間之涅盤寂靜的一切理論說教和修習方法。 6、八正道 佛教8種通向涅盤解脫的正確方法或途徑。包括(1)正見:對佛教教義的正確理解;(2)正思維:對佛教教義的正確思考;(3)正語;說話要符合教義,不說一切非佛理之語;(4)正業:從事清靜之身業,按佛教教義採取正確的行動;(5)正命:符合佛教戒律規定的正當合法的生活;(6)正精進:按照佛教教義努力學習和修行;(7)正念:銘記四諦等佛教真理;(8)正定:集中精力,專心致志修行。 (二)佛教的主要經典 佛經,就是佛教經典。指釋迦牟尼的弟子們所傳述的釋迦牟尼在世時的說教,幷包括以後佛教徒稱為釋迦牟尼言行的著作。也有把其他佛教著述(包括律、論)都稱為佛經的。佛經主要有《楞嚴經》、《法華經》、《華嚴經》、《大般涅盤經》、《圓覺經》、《金剛經》等。 (三)佛教的戒律 佛教的戒律比較嚴格。它把遵守戒律做為一個佛教信徒的基本條件,特別是對僧尼而言尤其如此。 戒有五戒、十戒,具足......
佛教的教義核心是什麼
首先,佛教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宗教,他是對宇宙人生究竟實相的揭示,同時也是對眾生的脫離苦海做出最究竟指導的方法論。佛教可以從教義角度歸納成幾部分:1,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磐寂靜。這就是“三法印”,指出了世界一切現象的本質是運動的,不斷變化的;並不存在一個所謂的“自我”,因而也沒有自有永有的神明,人也不應該執著於靈魂的說法,因為這一切都如同夢幻泡影,是因緣和合而成;只有究竟的涅磐圓寂才是真正的寂靜和平安。2,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這是一切諸佛教導眾生,尤其是人,正確對待因果的態度。儘管一切如鏡花水月,但業報昭彰,絲毫不爽。所謂“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3,既然我們得到了寶貴的暇滿人身,就應該萬分珍惜這個生命,利用它來修學佛法,所謂“知苦、斷集、慕滅、修道”,根據佛陀所教誨的“十二緣起”法,參破無明業障,勤修“四正勤”、“八正道”,皈依三寶,依戒起修,最終證得無上正等正覺。4,在自己修學的過程中,還應當發“菩提心”,效法佛菩薩的大悲、大慈、大行、大願,自利利他,普度眾生,雖說力不遂心,但發願十分重要,總要盡力而為,在此過程中,要勉力修行“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的“六度萬行”。
至於核心理念,本人竊以為,既不是“空”,也不是“智”,更不是“成佛”,而是“慈悲”。唯有慈悲,才能成就真正的佛道,成就菩薩心腸,成就人間淨土。
佛教基本教義有哪些?
◆一個人,不能瞭解生命,生命對他來說是一種懲罰。
◆改變別人,不如先改變自己。
◆擁有財富的人,不如擁有智慧的人。
◆常常原諒自己的人,往往得不到上蒼的原諒。
◆常常責備自己的人,往往能得到他人的諒解。
◆人很奇怪,不瞭解自己,卻又每天想去幹涉別人,弄得痛苦不堪。
◆人之所以痛苦,在於追求錯誤的東西。
◆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是非,把它看作很正常,你就不會難過,因為是——人嘛!
◆犯錯是平凡的,原諒才能超凡。
◆任憑你有多大的快樂,無常總是來到。
◆制心一處,無事不辦。
◆傷人之語,如水覆地,難以挽回。
稜 ◆大家都知道,生氣是一種無知,又無濟於事,可是又奈何不了它。正因為少‘悟’,放不下得失之故。
◆金錢化妝你的外表,佛法啟悟你的內在。
◆五官刺激,不是真正的享受,‘內在安詳’,才是下手之處。
◆自尊太強,優越感太重的人,將不堪一擊,少許逆境,足以使他徹夜難眠。
◆嫉妒別人,仇視異己,就等於把生命交給別人。
◆誹謗他人就像含血噴人,先汙染了自己的嘴巴。
◆輕信道聽途說,就像一隻傻狗,別人隨便扔了一塊石頭就急忙跑去撿。
◆不能把握現在,就無法獲得永恆。
◆人心不好,環保、治安自然不好。
◆遇到困難時不害怕,心中無事,是名真修。
◆時間總會過去的。
◆算命不如認命。
◆恨別人,痛苦的卻是自己。
◆律己要嚴,待人要寬。
◆不要浪費你的生命,在你知道一定會後悔的地方。
◆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忘記別人的缺點吧!
◆征服世界,並不偉大,一個人能征服自己,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
◆平凡之人追求不平凡,智者則甘於平凡,卻享受平凡。
◆能忍之人,事事稱心;善嗔之人,時時地獄。
◆與其說你賺錢,不如說你被錢所賺,因為錢賺走了你的青春、時間、體力和生命。
◆有志氣的人發一次願,終身堅持。沒志氣的人天天發願,浮而不實。
◆稻穗成熟,頭自然低下。
◆事能知足心常愜,人到無求品自高。
請問佛教的教義是什麼?
原始佛教的根本教義主要有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五蘊、無我論和業報輪迴說。
四諦即苦、集、滅、道
十二因緣儲指無名-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十二個生命環節
五蘊就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
佛教的基本教義有哪些?
佛教的基本教義主要是“四諦”、“八正道”等,被稱為釋迦牟尼的根本教法。
四諦,就是:苦、集、滅、道。苦諦,即要人們把現世看成是痛苦的,人生充滿著苦。集諦,即要人們把苦惱產生的原因,看成是起源於人本能的慾望(色、聲、香、味、觸五欲)。滅諦,即要人們相信苦惱的根源——“五欲”是可以完全消除的,因此每個人都可以得到“解脫”而成佛。道諦,即要人們相信有一條可以使人解脫的途徑。
八正道又叫八聖道,包括: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即要求人們按照佛教的教義來觀察、思考、說話、行動和生活。?
?
參考資料:h儲tp:/...23.htm
佛都的教義是什麼
佛教的基本教義
從某種意義上,佛教教義的主要內容可分為兩大方面:一是關於善惡因果與修行方面的,這是佛教教義的實踐方面、宗教方面、道德說教方面。佛教的善惡因果觀與修行法門,既與其它一切宗教、道德說教有共通之處,又自有其殊勝之處。二是關於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方面的,這是佛教教義的理論方面、哲學方面、辯證思維方面。佛教關於生命和宇宙的真相的理論,是建立在佛教修行(主要是禪悟)基礎上的成果。當然,從具體內容上看,這兩大方面是不可能截然分割開來的。
佛教的基本教義,主要是:緣起、法印、四諦、八正道、十二因緣、因果業報、三界六道、三十七道品、涅盤,以及自成一體的密宗法義等。現將佛教的基本教義簡介如下。
緣起
緣起,即諸法由因緣而起。在《雜阿含經》中,釋迦牟尼曾經給緣起下了一個這樣的定義:“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在《中阿含經》中,釋迦牟尼又說:“若見緣起便見法,若見法便見緣起”。在《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中,說緣起有11個意義:(1)無作者義。(2)有因生義。(3)離有情義。(4)依他起義。(5)無動作義。(6)性無常義。(7)剎那滅義。(8)因果相續無間斷義。(9)種種因果品類別義。(10)因果更互相符順義。(11)因果決定無雜亂義。在《造塔功德經》中,有法身偈(又作諸法緣起頌)雲:“諸法因緣生,我說此因緣,因緣盡故滅,我作如是說”。在《初分說經》卷下中,有緣起偈(又作緣起法頌)雲:“若法因緣生,法亦因緣滅;是生滅因緣,佛大沙門說”。此緣起之理為釋迦牟尼悟道成佛之所證悟,為佛教之基本原理。佛教以緣起解釋世界、生命及各種現象產生之根源,由此建立起佛教特殊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所謂緣起論,即闡釋宇宙萬法皆由因緣所生起之相狀及其原由等教理之論說。緣起論是佛法的代表,是佛教與世界上其它宗教或古今任何哲學流派相區別的根本特徵。緣起論系以“法印”為基礎,以“十二因緣”、“四諦”、“八正道”為中心思想。所有佛教之教法均以緣起論為依準。不管是原始佛教、部派佛教還是大乘佛教,任何時代或任何地域之佛教宗派,必然以緣起論為其根本教理,反之,則不能稱為佛教。隨著佛教的發展,以緣起論為根本教理,逐漸發展出業感緣起、賴耶緣起、真如緣起、法界緣起、六大緣起等一系列緣起論系統教說。
法印
所謂法印,即作為印證是否合乎佛法的標準。小乘佛教有三法印、四法印、五法印之說。
所謂三法印,即《雜阿含經》卷10所說:“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盤寂滅”。通常作: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盤寂靜。
所謂四法印,即《增一阿含經》卷18所說:“一切諸行無常,一切諸行苦,一切諸行無我,涅盤永寂”。通常作:諸行無常,諸法無我,諸受皆苦,涅盤寂靜。
所謂五法印,即《菩薩地持經》卷8在四法印外,再加上“一切法空”,則成五法印。通常作:諸行無常,諸法無我,諸受是苦,一切法空,涅盤寂靜。
大乘佛教則以諸法實相作為法印,稱一實相印。所謂諸法實相,指一切萬法真實不虛之體相,或真實之理法、不變之理,此係佛陀覺悟之內容,本然之真實。佛教認為,世俗認識的一切現象均為假相,唯有擺脫世俗認識才能顯示諸法常住不變之真實相狀,故稱實相。
四諦
四諦,又作四聖諦。諦,意為真理或實在。四諦即:(1)苦諦:指三界六道生死輪迴,充滿了痛苦煩惱。(2)集諦:集是集合、積聚、感招之意。集諦,指眾生痛苦的根源。謂一切眾生,由於貪、瞋、痴等造成種種業因,從而感招未來的生死煩惱之苦果。從根本上來說,眾生痛苦的根源在於無明,即對於佛法真理、宇宙人生真相的無知......
佛教的教義經典是什麼/佛教的教義經典是什麼
淨空法師---佛經是釋迦牟尼佛滅度之後弟子們集結的。正如同《論語》,不是孔夫子寫的。
佛當年在世講經說法,並沒有著作留給後世。經典的由來,是釋迦牟尼佛滅度之後弟子們集結的。正如同《論語》,不是孔夫子寫的。孔夫子死了以後,學生們回憶從前老師教誡弟子,把它記錄下來,傳給後世。佛經也是如此,是弟子們記錄下來,傳給後世。但是佛經有一點不相同,《論語》是孔夫子的學生各別記錄的,佛經集結是弟子們集體做這個工作的。集結的過程,是把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所講的一切經,重複講一遍,再記錄成書冊。阿難的記憶力就像現代的電腦、錄音機一樣,他聽過一次,永遠不會忘記。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講的一切經,阿難尊者都聽到,都能憶持不忘。‘憶’是記憶。他不會忘記,因此同學們推崇阿難尊者來複講。
與會的同學五百人,都是證得阿羅漢果。阿難在講臺上宣講,如果這五百人中有一個人不同意,認為阿難說的這一句話,佛好像沒有講過,這句就要刪掉,就不可以流通。必須五百個人聽到,個個都點頭,才能算數,才能記錄下來流傳於世,取信於後人。不像現在開會,多數人贊成就可以了,三分之二同意就沒有問題。集結佛經表決的標準,是一個人提出異議就不能通過。這才曉得佛教經典的集結非常嚴謹。
‘我’是阿難自稱。‘聞’是親自聽釋迦牟尼佛說的。“如是我聞”,即是這一部經典所說的,都是我親自聽釋迦牟尼佛宣講的。由此可知,完全是復講。復講就這樣一直流傳到清末民初。佛門裡培養講經說法的人才都是採復講的方法,現在的佛學院裡沒有了。自古以來,代代相傳,都是復講的。
學生復講老師的講述,這樣訓練好處很多。學生因為要復講,他就要專心聽課。從前李老師對學講經的學生們說,你們學講這一部經,我在講的時候,大概你能聽到百分之六、七十。因為你要準備復講,你要全部精神貫注。如果不是輪到你復講,大概你只能聽到二成、三成,心不在焉。因為不是你復講,沒關係,聽講的心就懈怠了,換句話說,不能認真專心的聽。我在臺中學經的時候,同學中總是有兩位輪到復講。那兩個人全神貫注在聽,因為第二天他要重複講一遍。所以,復講是有來由的。
(摘自淨空法師《佛說無量壽經講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