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的主要原因?
5.12汶川大地震發生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專家分析汶川大地震產生原因
這次地震具體的發生機制一開始主要是擠壓,到地震快結束時可能還有走滑的能量釋放.
四川地區很長時間內沒有發生強烈地震了,用業內的話說叫缺震,就是強震缺失,按照歷史的經驗,缺的時間越長,將來發生(強震)的可能性越大。
雖然龍門山地區看上去構造活動不強,但是可能是處在應力的蓄積過程中,蓄積到了一定程度,地殼就會破裂,從而發生地震。
公眾普遍關心的是,汶川這個地方為什麼會發生這樣大的地震?
從大的方面來說,汶川處於中國一個大地震帶——南北地震帶上。
中國地震局的專家認為,因為中國東部和西部的地質分佈、地殼厚度、地殼運動速度差別很大,而這次地震發生在東部和西部變化差別最大的這個帶上,即南北地震帶——包括從寧夏經甘肅東部、四川西部直至雲南,都為地震密集帶。
宏觀的解釋是,“印度洋板塊由南向北碰撞歐亞板塊,碰撞的地區拱起青藏高原。”中國科技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院倪四道教授對南方週末記者分析說,“青藏高原在隆升的同時,也同時向東北方向移動,擠壓四川盆地向東北走滑,而汶川地震就發生在青藏高原的東南上。”
倪四道說,這次地震具體的發生機制是擠壓,“一開始主要是擠壓,到地震快結束時可能還有走滑的能量釋放。”倪四道說,這次汶川地震發生在青藏高原的東南邊緣、川西龍門山的中心,位於汶川-茂汶大斷裂帶上。
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二七說,四川盆地是一個相對穩定的地塊。從歷史記錄來看,儘管龍門山主體沒有發生過大地震,但它北邊的松潘在上個世紀初曾經發生過強震。因此,雖然龍門山地區看上去構造活動性不強,但是可能是處在應力的蓄積過程中,蓄積到了一定程度,地殼就會破裂,從而發生地震。
不過王二七也說,目前我們對這一地震發生的機制還不清楚,不知道是由地殼的擠壓、伸展還是水平走滑造成的。
而從小的方面說,汶川又在四川龍門山地震帶上。龍門山是新的西藏隆起板塊和原來的老的雲南、四川板塊交錯的地方,從這個角度講,這個地方是個地震多發區。
根據1999年9月中國地震局監測預報司預報管理處整編的《中國強地震目錄》,四川地區共有18次7級以上地震,其中1800年以來發生過8次7級以上地震。1973在四川的爐霍發生了7.6級地震,之後三年發生了四川松潘——平武7.2級地震。
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陳學忠研究員曾在2002年對四川省7級以上地震危險性做過分析:“四川地區很長時間內沒有發生強烈地震了,用業內的話說叫缺震,就是強震缺失,按照歷史的經驗,缺的時間越長,將來發生(強震)的可能性越大。這是一種定性的估計”。
這種背景下,陳學忠研究了四川地區的地震危險性,發現從歷史經驗性上看,以前四川地區7級以上強震發生之前幾年,周圍都有一個接近8級左右的大震發生,根據這種現象,然後往後推,崑崙山2001年已經發生了8.1級地震,如果這種規律延續的話,幾年之後四川地區就會發生這種地震。
汶川大地震產生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家分析汶川大地震產生原因 這次地震具體的發生機制一開始主要是擠壓,到地震快結束時可能還有走滑的能量釋放
汶川地震成因
這次大地震發生在龍門山的主斷裂上,位於我國南北地震帶的中段。從區域構造背景上看,新生代早期,印度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發生碰撞,形成了青藏高原。在青藏高原隆升的過程中,兩側邊緣帶構造應力長期積累。初步推斷,在印度板塊總體向北東方向的作用下,青藏高原東緣沿龍門山構造帶向東擠壓,並受到四川盆地的推擋,促使巨大的能量在龍門山映秀-北川地帶突然釋放,暴發了汶川大地震。
汶川地震的主震發生在具有右旋性質的仰衝型斷層帶上,震源深度為15公里左右。通過現場地震地質構造的考察及多種觀測資料的分析,現已初步認定,於中生代早期已開始逐步形成的北東向龍門山已伴生了三條近於平行的斷裂,位於龍門山的映秀-北川斷裂即是汶川地震的發震主斷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