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假設怎麼寫?

General 更新 2024-11-18

怎樣對課題進行論證、假設

一、怎樣對課題進行論證 我們既然已選定了一個課題,我們就必須對這個課題的所有情況進行全面的瞭解。瞭解這個課題目前在國外、國內的研究情況,包括研究已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問題,瞭解這一課題所屬的理論體系等等。對課題的全面瞭解,可以使我們在研究過程中少走彎路,確立研究的主攻方向,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怎樣對一個課題進行論證呢?論證一個課題主要是弄清如下幾個問題: 1.所要研究的問題提什麼性質和類型的問題? 2.要研究的問題具有什麼現實意義?它的理論價值(即在理論上預計有哪些突破?) 3.要研究的問題目前已有哪些研究成果和研究的方向是什麼? 4.要研究的問題所應具備的條件的分析。 5.課題研究的策略和步驟如何? 6.課題研究的成果及其表現形式有哪些? 課題的論證報告可用於填寫課題的立項申請書或科研論文的開篇、前言部分。 二、怎樣形成研究假設 什麼是研究假設?所謂研究假設,就是根據現有的科學理論、事實對所要研究的課題設想出一種或幾種可能性的答案、結論。 研究假設具有什麼樣的形式呢?我們在初中的數學裡曾經學習了什麼叫做“命題”。一個“命題”的構成的一般形式是:“如果……,那麼……”。其中“如果……”這一部分我們把它叫做命題的條件,把“那麼……”這一部分叫做命題的結論。例如:“如果學生積極地參與課堂的教學活動,那麼他的學習成績就會得到更進一步的提高”;“如果在課堂教學中實施分層遞進教學,那麼各個層次的學生的學習效果就能得到整體性的提高”;“如果合理地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教學,那麼就可以提高教學質量”等等。這些都是“命題”。一個命題的結論可能是正確的或者稱之為真的,也可能是錯誤的或稱之為假的。對於一個課題來說,它的研究假設就是一個命題,如上面所舉的例子都可以看作是某個課題的研究假設。前面已經提到,一個課題的研究假設有時可以有一個,也可以有幾個,這是正常的現象。 對於一個課題的研究假設,一般說來它應該為課題的研究提供或規定了它的研究方向和性質,對研究的結果作出了明確的預測,同時為設計研究方案提供了預見性的規定和框架。一個好的課題研究假設應具備以下特點:①科學性。即它是以一定的理論和事實為基礎,不是毫無依據地推測和主觀臆斷的一個命題。如上期所舉的“永動機”就是一個沒有科學依據的命題。②可檢驗性。即研究假設的結論是可以檢驗的,可檢驗的假設是研究假設的科學性的必要條件。可檢驗性是指研究的結果是可以在同等的條件下進行重複的實驗,並能證明同一結論的存在性和它的可靠性。③可預測性。一個課題的假設應該有可以預測的結果。 三、怎樣根據假設確定變量並進行分類 在上一講裡,我們已經明確瞭如何形成一個課題的研究假設,在形成研究假設時,條件部分和結論部分實際上就是一個宏的變量。 所謂變量就是可變的量,變量有自變量和因變量和無關變量之分。自變量就是假定的原因變量。即我們要研究造成結果變化的量。例如,隨著時間的推移,小樹在不斷的長大。在這一變化過程中,時間就是引起小樹長大的眾多自變量中的一個自變量。又例如,課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教學效果”中,現代教學技術的運用就是這一課題中的自變量之一,因為由於對它的運用(教學手段的變化),引起了教學結構的變化和教學效果的變化。再比如,在課題:“實施分層遞進教學,提高教學質量”這一課題中,它的自變量是:①學生分層;②目標分層;③分層施教;④分層指導;⑤分層作業;⑥分層評價。 因變量是假定的結果變量。也就是(主要)由於自變量的變化而引起某一事件的結果的變化,這一結果的變化就是因變量。例如上面小樹生長的例子中,“小樹......

如何寫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的研究目標,研究內容,研究假設和擬創新點

(一)研究目標

1.總體目標

通過研究,探討課外數學學習共同體構建的方法、途徑和模式。

2.具體目標

(1)通過研究,探討學生在課外數學學習共同體中學習的習慣及方法。

(2)通過研究,探討數學學習共同體在課外學習的具體方案、運用模式和管理策略。

(二)研究內容

課外數學學習共同體充分利用生生互動作為教學的補充手段加以科學利用,以同學們課外交流討論為主,以教師的教學資源和學生的學習資源為主線,主要包括課本、習題冊、試卷庫、學習指導、學習心得論壇等內容。同時,本課題還探討課外數學學習共同體運用模式、學習效果和管理策略。具體內容如下:

(1) 從心理上研究學生課外學習習慣、方法,增強學生共同學習的意識;

(2) 研究分組和分配工作的策略,促進共同體的構建及學習效益的最大化;

(3) 通過對文,理科的學生的不同特質分析,研製出共同體的學習具體方案;

(4)利用我校的住宿制,研究對課外數學學習共同體的管理策略。

(三)研究假設和擬創新點

1.研究假設

(1)課外數學學習共同體的構建,為住宿制學生搭建一個合作、交流的學習平臺,從而使學生在課外數學學習效益的最大化。

構建數學學習共同體就是培養學生共同學習的意識,進行科學合理分組,充分開發和利用生生互動的人力資源,激發學生展開辯論,互相交流,再現解題的思維過程。為住宿制學生搭建一個合作、交流的學習平臺,從而使學生在課外數學學習效益的最大化。這也是本課題中應解決的關鍵問題。

(2)對構建課外數學學習共同體的研究,可促使高中數學教師對學生課外學習的重視和管理。

多年來,我們著重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研究,當然這是非常重要的。只是我們可以把眼光放得更寬,把高中數學學習建立在更加廣闊的交流背景之上,對學生認識知識的本質,具有重要意義。課外學習是教學系統中尚待進一步開發的寶貴的人力資源,是教學活動成功的重要補充,高中數學教師應該對學生課外學習更加重視和加強管理。研製具體方案,保障課外學習順利進行;同時研究存在的問題,構建和諧的課外學習共同體。研製一系列共同學習的具體方案,保障學習共同體不流於形式。這也是課題研究上的重點和難點。

2. 擬創新點

(1)可操作性方面

通過研究,探討數學學習共同體在課外學習的具體方案、運用模式和管理策略,使之具有可操作性,讓課外數學學習共同體不流於形式。

(2)可應用性方面

通過實踐,探索數學學習共同體在課外學習的學習資料,共同學習具體例題、習題集,有效學習案例,無效學習案例,學習指導、學習心得,學習方法等,形成一系列可應用的學習資源。

研究課題怎麼寫

一、課題的提出:

提出一個研究課題,一般是從背景、現狀和基礎(或說從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能性)等三個方面去思考的。

1.背景:即我們所面對的發展了的教育形勢、新的教育觀念、思想、要求或教學理念、方法、手段等,對教學工作實際產生了重要影響。

2.現狀:本地區、本單位教育、教學工作的實際狀況與變化了的教育背景存在著的差異中,我們必須及時加以研究和解決的最急切的問題。

3.基礎:對這方面的問題課題組成員或他人所作的探索性研究,已經取得的初步研究成果。

二、概念的界定:

指主課題(有時也包括某些子課題)名稱中容易產生異議的一些重要詞語的內涵,課題研究涉及的範圍等。

注意:不必闡述課題研究的重要觀點。

三、理論基礎:

課題研究試圖借鑑、應用的主要理論、學說、觀點、原理,從而得出支撐本課題研究的主要研究思想和教學理念。

四、主要研究目標和內容: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試圖達到的主要研究目標(課題的假設),以及主課題分解為哪幾個子課題,每個子課題的具體研究任務。課題的研究目的與子課題之間應具有較合理、緊密的邏輯關係。各子課題的研究能比較完整地表明主課題的研究框架,這些子課題既相對獨立,又互有聯繫,並有較強的可操作性,能為課題組的成員落實於教育、教學的實踐之中。

五、主要研究方法和研究對象:

1.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獻資料法、行動研究法、調查研究法、個案研究法、經驗總結法等,還可以運用數理統計法、檢測分析法、跟蹤比較法、結構功能法、觀察法、追因法、歸因法、歷史法、實驗法等研究方法加以輔助。要說明準備怎樣充分發揮所採用的研究方法的工具性作用,為本課題(或某子課題)的研究服務。

2.研究對象一般是指人,大多是指學生,也有的是指教師。要說清楚研究的是本單位的全體學生還是某一部分學生(或教師)。

六、課題研究的成果形式:

一般包括課題研究結題報告、論文集、優秀教案或活動設計彙編、個案彙編、觀摩課(課件、光盤)、學生作品集、教師論文發表或獲獎情況彙總等等;

七、課題組的成員組成及分工:

課題組成員應包括課題負責人、子課題責任人、參與研究的一線教師。對外聘的指導、顧問等人員應視他們所承擔責任、義務大小、多少,作不同的具體處理。

課題組成員應分別負責或兼任策劃、組織、協調、統籌、管理、研究、指導、顧問工作。

八、實施步驟:

1. 前期準備階段:

確立主課題,構建子課題;組建課題組,明確分工職責;建立、健全學習交流制度;完成論證、申報工作;制定主課題實施方案和子課題工作計劃;進行必要的前期調查或檢測。

2.

研究實施階段:可分為研究實施的第一階段、第二階段,按實施方案進行研究,其間可安排一次中期彙報。中期彙報不圖形式上的轟轟烈烈,要講究實際效果,要通過中期彙報讓課題組成員看到研究的初步成果,發現存在的不足或問題,明確下階段的研究任務,然後調整實施方案,修訂子課題的工作計劃,使後階段的研究不偏離方向,為課題順利結題奠定良好的基礎。

3. 結題鑑定階段:完成結題報告的撰寫和資料彙編工作,為成果鑑定做好充分準備。

怎麼寫研究報告

1.標題:包括署名、單位、姓名

2.前言(1.課題提出的原因2.研究問題的意義3.要解決的問題)(也可以用問題的提出)

3.研究方法(研究對象、研究的方面、資料的蒐集和整理)

4.結論:對資料加工分析得出結論

課題研究的過程怎麼寫

(一)課題研究的基本思路

中小學開展課題研究,教師成為研究者是關鍵:教師要深入研究自己教育教學中的經驗和問題,揚長避短,改進工作,實現向研究型,專家型教師轉變.教學科研一體化是基本途徑:研究要為教學服務,科研是為了更好地教學.校本課題研究是核心:沒有課題研究,科研興校就是一句空話.行動研究是基本方法:行動研究把解決問題放在第一位,以提高行動質量,改進實際工作為首要任務.

中小學課題研究的基本原則:

以校為本;理論聯繫實際;著重研究現實問題,為提高質量服務;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結合;繼承,借鑑與創新相結合.

確立研究課題的基本途徑:

從成功的教育教學經驗中提出課題;從面臨的突出問題中提出課題;移植先進教育教學模式和方法,結合本校實際提出課題;從國內外教育發展前沿尋找切入點,提出課題;根據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和創新設想,提出課題.

(二)如何選題

1,選題原則

(1)是否值得研究

創造性:研究對象新,研究視角新.

吉州區龍蝦危害程度的調查.

"江南青銅器王國青銅器藝術"欣賞.

科學性:

利用氣功提高學生智力的研究.

洗頭的頻率與個人成就的相關研究.

效益性:

小學生穿布鞋和穿皮鞋比例的調查研究.

(2)是否能夠研究——可行性:

農村中學教育綜合改革的研究

現代文化媒體對青少年思想品德影響的研究

開發大腦潛能的研究

讓鄧小平理論進課堂的研究

2,選題要特別注意的問題

(1)立足於本職工作(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

(2)立足於平時積累

(3)立足於個人特點(模式)

(4)從小處著手

(5)注意對日常教育現象進行反思

(6)選題不要一味求新

(三)如何制定課題方案

1,課題的表述

2,研究的目的意義(為什麼要研究)

3,研究對象和範圍(界定)

4,研究內容(研究什麼)

5,研究方法(怎樣研究)

6,研究的步驟和進程

7,經費預算與設備條件

(四)教育科研課題的申報立項

1.課題申報的渠道

教育科研申報課題的的渠道可以通過學校,縣市級教研室推薦,向省一級或更高一級的課題管理部門申報,申報時須逐級經過教研部門或課題管理部門批准,以便建立課題研究業務檔案,並與業績考核建立聯繫.

還有一種申報的渠道,就是在已經批准公佈了的課題研究計劃中,選取某個課題主動申請參加課題的子課題研究和試驗工作.在申報這一類課題的時候,要充分了解和熟悉這些課題是否適合自己的研究水平,是否具有適當的研究隊伍,時間等諸多因素,申報後要積極主動地與總課題組負責人經常保持聯繫,努力做好階段性的課題工作總結.

2.江西省中小學教育科研課題申報和立項的程序

⑴認真閱讀《江西省中小學教育教學研究課題指南》;

⑵填寫《江西省中小學教育教學研究課題申報書》;

⑶由所在縣(市,區)教研室蓋章後交市教研室課題辦,再統一交省課題基地辦;

⑷省市課題辦召開課題評審會,聘請評為評審課題,提出課題立項評審意見;

⑸將擬通過立項課題報省,市教育主管領導審批;

⑹向課題組下發省,市《中小學教育科研課題立項通知書》;

⑺課題的啟動與實施.

3.申報時間

課題申報每年兩次,申報時間分別為每年的3月10—31日,9月10—30日.

4.評審未通過的原因

⑴選題不當,不符合資助條件;

⑵課題論證不充分;

⑶負責人的素質或水平比已承擔此項目;

⑷課題組力量不強或分工不當;

⑸資料準備不夠;

⑹最終成果不明確;

⑺不具備完成本項目所需的其它條件;

⑻經過比較,本項目有更合適的承擔人;

⑼其它原因(加以說明).

(五)幾種常用的研究方法

1,問卷調查法

2,實驗法

3,觀察法

4,案例法

5......

論文分析不確定怎麼寫研究假設? 5分

這個一般可以多假設幾個,然後逐個檢驗,最好這幾個假設可以在一個實證中體現出來,實在不行可以多做幾個實證分析。跟做高中做實驗一個道理,你肯定是覺得假設太多煩才來百度提問的,其實你知道怎麼做。。。。。。。

怎麼寫課題

課題研究設計  教育科研課題確定之後,就要進行課題研究設計。教育研究設計是對教育研究活動開展的全過程的設計,是確保教育研究質量的關鍵環節。儘管不同類型的教育課題研究,對設計有不同要求,但從現有的教育課題研究設計來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提出研究假設、選擇研究對象、明確研究變量,確定研究方法,最後形成研究方案。   一、提出研究假設   (一)假設的內涵   所謂假設,簡言之,是對選題提出的問題作假想性的回答,是研究者根據一定的經驗事實和科學理論,對研究問題作出的一種推測性和假定性說明。對此,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加以理解:   第一,必須是對問題的解答。假設的提出不是無緣無故的,它是用來回答特定問題、解釋一定事實和現象的;   第二,必須是對未經證實的問題的解答;   第三,必須有相關事實或理論依據。   (二)假設的類型   1、按複雜程度分:   (1)描述性假設。是關於對象的大致輪廓和外部表象的一種描述。目的是向人們提供關於事物的某些外部聯繫和大致數量關係的推測,如,“教育發展對人口出生率變化的影響”的研究。   (2)解釋性假設。揭示事物的內部聯繫,以說明事物的原因。   (3)預測性的假設。是對事物未來的發展趨勢的科學推測。這種推測沒有對現實事物更深入、更全面的瞭解是提不出來的。   2、按假設中變量關係變化的方向分:   (1)條件式假設。是指假設中兩個變量有條件關係,在表述上採用“如果……那麼……”的標準邏輯句型,   (2)差異式假設。是指假設中兩個變量之間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差異關係。   (3)函數式假設。是指假設中兩個變量之間存在因果共變關係,並且用數學形式表達,即Y=f(x)。   3、按假設的性質分:   (1)一般假設。是推測一般種類之間關係的假設,指向普遍的、抽象的、可推廣的事例。   (2)特定假設。是推測特定對象之間關係的假設,指向個別的、特定的、具體的事例。   (3)虛無假設。又稱統計假設,是推測某種不存在的、無傾向的關係的假設,指向中性的、無差異的、無區別的事例。   虛無假設的本意是想通過事實的檢驗來否定自己,否定了虛無假設,結果的傾向性也就明顯地顯現出來了。   3、按假設在表述變量關係上的傾向性分:   (1)定向假設。在陳述中示意假設結果的預期方向,指出變量之間差異的特點和傾向。   (2)非定向假設。在陳述中不提示假設結果的預期方向,而是期望通過收集數據、檢驗結果來揭示變量間的差異,常用虛無假設來表示。   (三)教育研究假設的特徵   (1)推測性。任何假設都是對於外界各種現象的猜測,尚未達到確切可靠的認識,因而有待於進一步通過科學研究來檢驗或證實。   (2)科學性。假設不是隨意的幻想和毫無根據的空想,而是人們根據已經認識並掌握了的有關科學知識或經驗知識,以一定的確實可靠的關於研究對象的事實材料為基礎,並按照科學邏輯的方法推理而成。   (3)邏輯性。假設不是經驗事實的簡單堆砌,而是由概念、判斷、推理構成的邏輯體系。   (4)多樣性。即對同一現象及其規律可以做出兩種或多種不同的理論假設。所以,假設具有多樣性。   (四)假設的重要作用   1、假設能集中反映前期探索的成果;   2、假設能指明後續研究的方向;   3、假設可以提高研究活動的創造性。   (五)好的研究假設的標準。   ①科學性。   ②預測性。   ③新穎性。   ④可驗證性。   ⑤簡明性。   (五)教育研究假設的檢驗   假設的檢驗就是驗證假設是否成立,包括邏輯分析和實驗驗證。   邏輯分析,主要用邏輯論證和反駁的方法......

文獻綜述中的變量和假設是什麼?怎麼寫,詳細!!!

對要評論的文獻先進行概括(不是重複),然後進行分析,比較和對照,目的不是為了對以前的研究進行詳細解釋,這在文獻綜述中是非常重要的..文獻綜述的第二步:摘要 不同的學科對引用摘要的要求與期望不同[].雖然文獻綜述並不

相關問題答案
研究假設怎麼寫?
課題研究假設怎麼寫?
大創的研究內容怎麼寫?
研究對象怎麼寫?
國內外研究概述怎麼寫?
研究評述怎麼寫?
研究展望怎麼寫?
研究不足怎麼寫?
研究計劃怎麼寫?
個股研究報告怎麼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