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戰爭思想的含義?

General 更新 2024-12-22

人民戰爭思想的含義是什麼

人民戰爭是為謀求階級解放或反抗外來侵略,組織和武裝廣大人民進行的戰爭。

人民戰爭是為謀求階級解放或反抗外來侵略,組織和武裝廣大人民進行的戰爭。符合被壓迫階級、被壓迫民族的根本利益,是推動人類歷史發展的動力。無產階級及其政黨領導下的人民戰爭,是群眾基礎最為廣泛的人民戰爭。以人民軍隊為骨幹,依靠廣大人民,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進行人民戰爭的思想,是毛澤東軍事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人民戰爭伴隨著階級社會的產生而產生。毛澤東曾把中國殷商時期的周武王伐紂稱為“當時的人民解放戰爭”。馬克思和恩格斯把古羅馬的斯巴達克奴隸起義、18世紀末和19世紀初意大利、普魯士和西班牙等國人民反抗拿破崙一世侵略的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都稱之為人民戰爭。

某些國家為了維護其反動統治,推行殖民主義,也標榜自己所進行的掠奪性戰爭為“全民戰爭”或“民眾戰爭”,以掩蓋其戰爭的真實性質。這類戰爭得不到廣大人民真正的長期的支持,因而並不是真正的人民戰爭。中國歷史上發生的可以稱之為人民戰爭的數百次農民戰爭,雖然在不同程度上打擊了封建統治勢力,推動了歷史的發展,但由於農民小生產者的狹隘性和歷史條件的限制,這些人民戰爭最後總是歸於失敗,或者成為改朝換代的工具。以孫中山為代表的中國資產階級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幾千年的中國封建帝制,雖屬人民戰爭性質,但由於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在政治上妥協退讓,革命果實終於被帝國主義支持下的封建軍閥所竊取。無產階級掌握革命領導權之後,廣大人民群眾在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下,才得以充分動員和組織起來,實行徹底的人民戰爭,為爭取階級和民族的解放而奮鬥。列寧領導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和後來相繼粉碎外國帝國主義和國內反革命勢力進攻所進行的武裝鬥爭及斯大林領導的衛國戰爭,都是徹底的人民戰爭。

你知道人民戰爭的含義嗎?謝謝

高技術局部戰爭仍要堅持人民戰爭

與以往的戰爭相比,高技術局部戰爭無論是在時間上,還是在空間上,都具有明顯的不同。在時間上,高技術局部戰爭具有速決性,時間的歷程大為縮短;在空間上,隨著平面空間地域的縮小,立體空間則在不斷地擴展。因此,從客觀條件來看,高技術局部戰爭與以往地戰爭相比確實已發生了顯著地變化。但是在高技術局部戰爭條件下,戰爭的基礎並未發生變化。

1、人民戰爭的政治基礎未變

人民戰爭思想首先強調的是人民戰爭的政治基礎,即戰爭的正義性,我們國家所奉行的自衛型的國防政策使得在高技術局部戰爭條件下,我們所進行的一切戰爭都是正義戰爭,目的在於反對霸權主義的侵略,捍衛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

2、人民戰爭的群眾基礎未變

高技術局部戰爭中,儘管作戰方式和作戰範圍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但是,戰爭仍然離不開人民群眾的支持。這就是說,戰爭的群眾基礎沒有改變。因此,在高技術局部戰爭中,人民群眾對戰爭的作用不是降低了,而是會進一步加強。

3、人民戰爭的物質基礎未變

中國革命戰爭之所以要實行人民戰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於我軍在武器裝備上處於劣勢,要以劣勢裝備戰勝優勢裝備之敵,客觀上要求實行人民戰爭,以彌補武器裝備上的不足。因此,以劣勢裝備戰勝優勢裝備之敵,既是我們過去人民戰爭的基本出發點,也是其特定的物質基礎。在高技術局部戰爭中,我軍的這一基礎沒有發生質的變化,我們在裝備上還處於劣勢地位。

在高技術局部戰爭條件下,雖然戰爭的樣式發生了變化,但由於人民戰爭的政治基礎、群眾基礎、和物質基礎都沒有發生變化。因此,我們必須堅持以毛澤東軍事思想為指導,以發揚我們的優勢,戰勝一切敵人。如果我們丟棄了人民戰爭思想,就丟棄了我們的致勝法寶。

高技術條件下對毛澤東思想中的人民戰爭思想的認識

B06030913 李昱含

什麼是人民戰爭思想

高技術條件下人民戰爭面臨的挑戰

高技術是否會否定人民戰爭

高技術下人民戰爭的變化

人民戰爭的合理性

什麼是人民戰爭思想

人民戰爭是指廣大人民群眾為反抗階級壓迫或抵禦外敵入侵而組織和武裝起來進行的戰爭。

人民戰爭具有兩個基本特徵:一是戰爭的正義性。在毛澤東看來,戰爭的性質既取決於它的政治目的,又取決於它的社會效果,就是能否促進歷史的進步,而其根本標誌在於是否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戰爭的正義性是實行人民戰爭的首要條件和政治基礎。二是戰爭的群眾性。戰爭的群眾性是指戰爭必須有廣大人民群眾支持和參加,這是人民戰爭的重要標誌。

人民戰爭思想的理論基礎

(1) 人民群眾是戰爭勝負的決定力量

(2) 戰爭的正義性是實行人民戰爭的政治基礎

(3) 戰爭勝負的決定因素是人不是物

(4) 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正確領導是實行人民戰爭的必要條件。

高技術條件下人民戰爭面臨的挑戰

未來高技術戰爭,將在陸海空天電多維立體空間展開,信息戰、電子戰、火力戰、心理戰等交織進行,戰爭形態、作戰方式發生了深刻變化。未來戰爭的這種高技術性,對傳統的參戰支前內容、形式和方法提出了挑戰.

1. 從戰爭形態上看,戰爭主要表現為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以往舉國迎敵、全民參戰的形式面臨挑戰(三結合)。

2. 從作戰力量上看,技術密集的精兵對抗在高技術局部戰爭中佔據突出地位,單純依靠人力數量優勢的作戰方式面臨挑戰。

3. 從作戰空間上看,高技術局部戰爭的直......

毛澤東人民戰爭思想的基本內涵是什麼

毛澤東人民戰爭思想

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

領導中國人民進行革命戰爭的指導路線,毛澤東軍

事思想的核心和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

戰爭,經歷了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的曲折

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  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理論基礎,繼承中國

歷史上的優秀軍事遺產,總結中國近百年革命戰爭的經

驗教訓,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於人民戰爭的理論,創立了

具有中國特色的人民戰爭思想。它的基本精神是:在中國

共產黨領導下,以人民軍隊為骨幹,堅決相信和依靠人民

群眾,團結和爭取各階級、各階層和社會集團的一切進步

力量,開展以軍事鬥爭為主,並與政治、外交、經濟、文化

等鬥爭形式緊密配合的全民戰爭。其基本內容主要包括:

①中國革命的中心任務和最高形式,是發動人民群眾武

裝奪取政權。毛澤東根據中國社會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

規律和城市反革命力量強大,革命力量弱小等特點,正確

地提出了先佔鄉村,後取城市的革命道路,併成功地把這

一理論運用到中國革命戰爭的實踐。農村包圍城市的武

裝革命道路,是中國特色的人民戰爭思想的鮮明特徵,是

毛澤東對馬列主義軍事理論的一個突出貢獻。

②堅決依

靠人民群眾。革命戰爭反映了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群眾

是進行人民戰爭的堅實基礎,是戰爭勝敗的決定因素。毛

澤東強調:“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於民眾之

中”,“兵民是勝利之本”,只有動員和依靠廣大人民群眾,

才能贏得戰爭。因此,要充分發動人民群眾參軍參戰,武

裝人民配合軍隊作戰;組織人民群眾努力發展生產,積極

支援前線。同時,實行正確的政策,最廣泛地團結一切可

以聯合的階級、階層和社會集團,最大限度地孤立和打擊

敵人。

③建立一支以農民為主體的新型人民軍隊。人民軍

隊是進行人民戰爭的骨幹。這支軍隊在中國共產黨的絕

對領導之下,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唯一宗旨,具有自

覺的紀律,良好的內部團結和外部團結。既是一支戰鬥

隊,在一定條件下又擔負工作隊和生產隊的任務。

④建立

鞏固的革命根據地。毛澤東強調,要發動群眾、武裝群眾,

就必須在敵人統治力量薄弱而地形又有利的農村地區,

建立革命根據地。根據地是人民戰爭賴以執行自己的戰

略任務,達到保存自己和發展自己,消滅和戰勝敵人,支

持長期戰爭的戰略基地。只有建立鞏固的農村革命根據

地,並實行波浪式推進政策,不斷擴大根據地,把人民群

眾充分動員、組織和武裝起來,才能實行真正的人民戰

爭。

⑤實行“三結合”的武裝力量體制。毛澤東主張在建立

一支人民軍隊作為進行人民戰爭的骨幹力量的同時,還

應把人民群眾組織和武裝起來,直接參加或配合人民軍

隊作戰。為此,提出必須建立以主力軍、地方軍和游擊隊

與民兵相結合的武裝力量體制。他對這種體制給予了高

度評價,指出:沒有廣大的群眾武裝組織和軍隊一道配合

作戰,沒有主力兵團和地方兵團的正確劃分,要戰勝敵

人,是不可能的。50年代後期,毛澤東還針對帝國主義勢

力的包圍遏制政策,以及對中國發動侵略戰爭的可能情

況,向全國發出了實行全民皆兵的號召,並強調要加強對

人民的國防教育工作。

⑥運用適應於中國革命戰爭特點

的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實行正確的戰爭指導。這種戰略

戰術,就是在人民戰爭的基礎上,承認在武器裝備和總的

......

怎樣理解人民戰爭思想在現代戰爭條件下的意義

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內容極為豐富。在一些軍事著作中,人們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去劃分,對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層次、分類和組成部分有著各種不同的提法。就組成部分來說,主要的是三種提法:一是三個組成部分,即人民戰爭思想、人民軍隊思想、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二是四個組成部分,即無產階級的戰爭觀和方法論、人民戰爭思想、人民軍隊思想、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三是五個組成部分,即無產階級的戰爭觀和方法論、人民戰爭思想、人民軍隊思想、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我們認為,對毛澤東軍事思想組成部分的劃分,既要考慮到它的內容和特點,又要考慮到它的發展和現實實踐的需要,比較來說還是五個組成部分的提法更為準確。這就是無產階級的戰爭觀和方法論,人民軍隊思想,人民戰爭思想,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國防建設和國防鬥爭思想。1、無產階級的戰爭觀和方法論無產階級的戰爭觀和方法論,就是把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論和歷史唯物論創造性地運用於戰爭和軍事領域,觀察和分析戰爭的基本問題,認識和運用軍事領域的辯證規律,提出和闡明的關於研究和指導戰爭的基本觀點和基本方法。如關於戰爭的根源和本質,戰爭與政治、戰爭與經濟、戰爭與和平、戰爭與革命的關係,戰爭的性質和共產黨人對待戰爭的態度,戰爭勝負的基本因素,戰爭的目的和消滅戰爭的途徑,以及研究指導戰爭的認識論和方法論等等。在戰爭觀問題上,毛澤東的主要觀點是:(1)戰爭是隨著私有財產和階級的產生而產生的,用以解決階級和階級、民族和民族、國家和國家、政治集團和政治集團之間、在一定發展階段上的矛盾的一種最高的鬥爭形式。(2)戰爭是政治的特殊手段的繼續,政治是不流血的戰爭,戰爭是流血的政治。和平時期的鬥爭是政治,戰爭也是政治,戰爭與和平既互相排斥,又互相聯結,並在一定條件下互相轉化。(3)經濟是進行戰爭的物質基礎,戰爭不但是政治和軍事的競賽,而且還是經濟的競賽。(4)戰爭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戰爭。(5)人類社會只有進步到消滅私有制、消滅階級和國家的時候,戰爭才能從根本上消除。(6)帝國主義和霸權主義是現代戰爭的根源。(7)戰爭的政治目的決定戰爭的政治性質,戰爭有正義和非正義之分,一切進步的戰爭都是正義的,一切阻礙進步的戰爭都是非正義的,共產黨人要擁護正義的戰爭,反對非正義的戰爭。(8)兩軍相殺的戰爭,其軍事目的是保存自己、消滅敵人,它是戰爭自身的本質,是一切戰爭行動的根本依據。(9)戰爭的勝負主要地決定於作戰雙方的軍事、政治、經濟、自然諸條件,與此同時,還決定於作戰雙方的主觀指導能力和人的自覺能動性的發揮等。在研究、指導戰爭的認識論和方法論問題上,其基本點是:(1)共產黨人研究和認識戰爭的目的是為了消滅一切戰爭,實現人的永久和平。(2)戰爭雖是一種特殊的複雜的社會現象,但和世界上其他事物一樣,有其固有的客觀發展規律,即戰爭雙方相互矛盾著的基本因素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繫,及其一般發展趨勢。(3)戰爭規律是可以認識的,我們不僅要研究戰爭的一般規律,而且更要研究戰爭的特殊規律;不僅要研究戰爭的客觀規律,而且要研究戰爭的指導規律。(4)一切戰爭指導規律都是發展的,研究指導戰爭要從實際出發,著眼其特點和發展,客觀全面地瞭解和掌握敵我雙方各方面的情況,找出其行動的規律,使主觀指導符合客觀實際。(5)戰爭指導者要有戰略頭腦和全局觀念,善於關照全局,把握關節。(6)要尊重戰爭的客觀規律,在既定的客觀物質條件基礎上,充分發揮人的自覺能動性,爭取戰爭的勝利。2、人民軍隊思想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創建人民軍隊作為進行武裝革命的首要問題,在領導革命戰爭的實踐過程中,創造和積累了豐富的建軍經驗......

相關問題答案
人民戰爭思想的含義?
人民大學徽標的含義?
化歸思想的意義?
戰略集團的含義?
村民自治制度的含義?
思字的含義是什麼?
夢想的含義是什麼?
簡述法治思維的含義?
放飛夢想的含義?
超越夢想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