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袞為什麼不當皇帝?

General 更新 2024-12-31

為什麼多爾袞最終沒當上皇帝?

多爾袞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第十四子,生於明萬曆四十年十月二十五日(1612年11月17日),為太宗皇太極異母弟。據說多爾袞相貌最像其父,深得父親喜愛,努爾哈赤曾有意將其作為自己的汗位繼承人。 但是當1626年努爾哈赤去世時,多爾袞的母親大妃烏喇納拉氏被逼殉死,不滿十五歲的多爾袞當然無力爭奪汗位。在皇太極在位時期,年輕的多爾袞作戰勇敢機智,很快以其卓越的戰功、出眾的才幹和對兄長皇太極的忠心,超越幾位兄長,被封為睿親王。當皇太極去世以後,再次出現皇位之爭時,很快就形成了多爾袞與皇太極長子肅親王豪格兩派的嚴重對立。雙方都握有重兵,多爾袞有兩白旗的支持,豪格則有兩黃旗的擁護,一時間劍拔弩張,各不相讓。但是雙方又各有顧忌,一旦刀兵相見,血濺朝堂,誰也沒有必勝的把握。 最後,在五大臣會議上,多爾袞審時度勢,拒絕了擁戴者對自己的推薦,提出由皇太極第九子年幼的福臨繼位,由他和鄭親王濟爾哈朗共同輔政。此議得到各方認可,既然立的是先帝之子,兩黃旗大臣也無話可說,於是諸王大臣盟誓效忠,從而避免了在明亡前夕的關鍵時刻清王朝內部的分裂和相互殘殺。多爾袞雖然沒有當上皇帝,但卻在粉碎政敵豪格皇帝夢的同時,大大強化了自己的權利和地位,成為清王朝的實際統治者。 因為上說,多爾袞沒當上皇帝,這是當時權力平衡的結果,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的最終局面。

多爾袞至死也沒當過皇帝,為什麼很多人叫他清成宗

順治七年(1650年)冬死於塞北狩獵途中,追封為“清成宗”,諡懋德修遠廣業定功安民立政誠敬義皇帝。兩個月後,於順治八年(1651年)二月剝奪多爾袞的封號,並掘其墓。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為其平反,恢復睿親王封號,評價其“定國開基,成一統之業,厥功最著”。

多爾袞這麼偉大,這麼有才能,為什麼不做皇帝?

因為當時的八旗,當時還有幾旗不是多爾袞撐握的;還一個就是當時天下剛定,內部不能不穩定,多爾袞為了大清的以後著想,所以就放棄了搶皇位的機會,所以說多爾袞是一個觀大局、謀天下的人。還一個原因就是孝莊這個人,當時的野史記載:孝莊下嫁給多爾袞,不過這個可能性不大,天下第一母下嫁給自己的叔叔,那樣話對皇族的影響是很大的。不過孝莊的原因還是有一點的。

多爾袞至死也沒當過皇帝 為什麼被叫成清成宗

順治七年十二月十二月初九(公元1650年12月31日),多爾袞薨於古北口外喀喇城,年三十九歲。

順治帝下詔追尊多爾袞為“懋德修道廣業定功安民立政誠敬義皇帝”,廟號成宗,追尊為成宗義皇帝,喪禮依帝禮。

為什麼順治皇帝要封多爾袞 義皇帝。

原來,順治得以登臨皇帝位,以及登皇帝位之後的輔佐,順治帝曾說①各處征伐,皆叔父倡謀出奇。攻城必克,野戰必勝。叔父幼而正直,義無隱情,體國忠貞,助成大業。②又輔朕登極,佐理朕躬,歷思功德,高於周公。

但是 兩個月後,於順治八年(1651年)二月剝奪多爾袞的封號,並掘其墓。

多爾袞為什麼最終沒有當上皇帝的真實原因是什麼?

關於多爾袞的內心活動,現代可見的史料不得而知,況且他也不象以後的幾個皇帝有詩作傳世,多少也透露些許情緒,順治就更簡單了,縱情縱慾作皇帝。

無可否認,多爾袞是個內心極其複雜矛盾的人,他的生命裡有著太多的抉擇,非但關係到他和兄弟們的榮辱和身家性命,也關係到滿族整個民族的命運。他對權力帝位有著極大的野心,但也是胸懷大志勇往直前的創業之主,福臨的即位是他一手促成,入關後也是他親自派車駕迎幼帝,福臨在北京的稱帝他是總導演,福臨的登基詔書是他領著滿漢群臣逐字逐句反覆推敲而成的。他生前並沒有想廢掉幼主,雖然不能說他沒有當皇帝的想法,但是他畢竟沒有走出這一步,這不能說他太優柔寡斷,也不能說他勢不如人,卻只能說這是他權衡利弊審時度勢後所作的明智抉擇,這也與他的一貫行事作風相吻合。

客觀環境是順治雖說是個空架子皇帝,但他畢竟是皇權的象徵,而孝莊雖然不掌權,可她還是起到了牽制作用,不管是否用情也好,她背後還有蒙古力量的支持,然而總體來說,實力不足以與多爾袞抗衡,所以多爾袞要稱帝是完全可以作到的,但是要作到滿族內部不受一點衝擊和影響,完成不流血的政變卻很難說。

多爾袞是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人,但決不是為達目的不顧一切的人,他絕對不是吳三桂袁世凱之流為了作皇帝不顧一切,也不象清朝中葉的林爽文意圖割據臺灣稱王,一邊吃著紅薯身上穿著破衣爛衫而南面獨坐受群臣朝拜,他有更高的野心和理想,他要把他的民族帶入新的天地和世代開創萬世基業。歷史學者們公然他不稱帝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始終顧及到滿洲整體的利益和清朝的統治,他不願意為了名位造成最高統治層的分裂,也不願意破壞滿族的團結,因而可能延緩甚至嚴重租礙清軍統一全國的進程或是對剛剛建立起來的政局有所動搖。多爾袞的這種行為是歷史上統治者中很罕見的,但也說明了滿族是個很有向心力的民族。

多爾袞有稱帝的心,但更有由他一手統一中原奠定大清江山的雄心壯志(他是個講究實際的人,光是有個周公的美名是不足以讓他放棄稱帝慾望的)。入關之初,他握有絕對兵權,稱帝可謂易如反掌,前明降臣勸進的也很多,他沒有稱帝就是為了上述原因。當時雖然清軍佔領了北京,但是僅僅據有京畿四周的一小部分,南面有南明宏光政權,西面李自成佔有半壁江山,四川有張獻忠,敵對勢力加起來有二,三百萬的軍隊,而清軍傾全國之力也不到十三萬,其中滿洲八旗也就五萬餘人,所以這時的清朝統治是極其不穩的,誰得天下都有可能。多爾袞只有大力集中權力維持最高決策層的正常運行並團結滿族所有力量才有可能完成統一中原這一艱鉅甚至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他選擇的戰略方針是先對付大順軍,對南明則不戰不和,集中兵力,各個擊破。也正是由於李自成,張獻忠搶著當皇帝,搶地盤,而南明各個政權

也為了爭奪正統而內鬥的不可開交,才讓多爾袞的清軍各個擊破以風捲殘雲之勢統一了大半個中國。試想如果農民軍和南明能擯除個人私慾,聯合抗清,清軍再精銳也不可能統一全國。這正是作了皇帝的失了江山,而不做皇帝的得了江山。所以明末清初之際,多爾袞絕對是關鍵人物,他的識大體顧大局的政治素養,與滿族社會他人包括他的同母兄弟的昧於各錠私慾,還有李自成張獻忠之流以及南明諸王將士,不可同日而語,而以後的代代清帝都應該好好感謝這位叔祖。多爾袞到死沒有看到九洲干戈息止的太平天下,也沒有做成皇帝,但他實際上是愛新覺羅家族真正君臨天下的第一人,他絕對是滿族的民族英雄,比之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都毫不遜色的一代豪傑。

多爾袞是不想因為自己當了皇帝破壞整個滿族的團結!

(zT)從多爾袞的行事作風來看,他是很講求實際,對虛名非但是看......

皇太極死後 多爾袞為什麼沒有當皇帝

崇德八年(1643年)農曆八月初九日,皇太極猝死於盛京後宮,他生前未立嗣子。

此時,代善的兩紅旗勢力已經遭到削弱,但以代善的資歷、兩個紅旗的實力,其態度所向卻能左右事態的發展。皇太極生前集權的種種努力和滿族社會日益的封建化,自然也使皇太極長子豪格參加到競爭中來。從利害關係而論,兩黃旗大臣都希望由皇子繼位,以繼續保持兩旗的優越地位。他們認為,豪格軍功多,才能較高,天聰六年已晉升為和碩貝勒,皇太極稱帝之初晉肅親王,掌戶部事,與幾位叔輩平起平坐。皇太極在世時,為加強中央集權,大大削弱了各旗的勢力,但同時又保持著一定實力,又把正藍旗奪到自己手中,合三旗的實力遠遠強於其他旗。因此,這三旗的代表人物必然要擁戴豪格繼位。

多爾袞的文武才能自不必說,身後兩白旗和勇猛善戰的兩個兄弟則是堅強的後盾,而且,正紅旗、正藍旗和正黃旗中也有部分宗室暗中支持他,就更使他如虎添翼。還有一個人也不容忽視,他就是鑲藍旗主濟爾哈朗。雖然他不大可能參與競爭,但他的向背卻對其他各派系有重大影響,無論他傾向哪一方,都會使力量的天平發生傾斜。因此,郡王阿達禮、貝子碩託勸多爾袞自立為皇帝。禮親王代善、鄭親王濟爾哈朗、豫親王多鐸、睿親王多爾袞等都一起來到崇政殿。最後矛盾集中在了以豪格為首的兩黃旗和以多爾袞和多鐸為首的兩白旗上。雙方相爭,委決不下。

多爾袞在兩黃、兩紅和兩藍六旗不支持的情勢下,多爾袞自立的條件還不成熟,阻力來自兩黃旗原皇太極手下的親信大臣。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多爾袞最後議定由皇太極的第九子、年僅六歲的福臨即帝位。至是,禮親王代善等奉福臨登位,各王貝勒大臣等,共同誓書,昭告天地,同時宣佈以鄭親王濟爾哈朗和睿親王多爾袞輔政,改元順治。就這樣,多爾袞妥善地處理了十分棘手的皇位爭奪問題,自己也向權力的頂峰邁進了一步。

為什麼多爾袞掌握清朝大權卻不敢廢立順治?

清入關後,多爾袞以統軍入關,定鼎中原之首功,開始了長達7年的攝政生涯,一路走來,逐漸位高權重,勢焰莫當。   順治元年(1644)十月,當世祖福臨於太和門(時稱皇極門)重行即位大典加封多爾袞為叔父攝政王的同時,即令為多爾袞建碑紀功,“永垂功名於萬世”。從此,在待遇上,多爾袞開始凌駕於諸王之上。體現在諸多方面:   關於俸祿,多爾袞為30000兩,而輔政王濟爾哈朗是其一半即15000兩,諸親王則為10000兩。   關於冠服,多爾袞所戴之冠,“帽頂用東珠十三顆,金佛前嵌東珠七顆,後金花嵌東珠六顆”。多爾袞所佩玉帶,“每板嵌東珠六顆,貓睛石一顆”,為淺黃色。多爾袞逢朝賀則穿八團龍服。比較之下,與皇帝非常接近,如其冠只是東珠數少1顆,其朝服亦僅比皇帝龍袍少一龍而已。   關於府第,多爾袞府第的“房基高十四尺,樓三層,覆以綠瓦,脊及四邊俱用金黃瓦”,時人都知多爾袞的“府第之制高廣比於皇居”,相差無幾。   順治二年(1645),多爾袞晉為皇叔父攝政王后,一切大禮諸如圍獵、出師等時,王公貴族俱要聚集一處待候傳旨,還要“列班跪送”多爾袞。若其回王府,則需送至府門。如遇元旦、慶賀禮時,文武大臣在朝賀順治帝后,即去朝賀多爾袞。上朝時,多爾袞於午門內從便下轎,而諸王需於午門外下轎等等。上述所有儀注都表明一點,即多爾袞位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順治三年(1646)五月,多爾袞以為皇帝信符收貯於皇宮之中,每次調兵遣將都要奏請鈴印,十分不便。於是,即遣人將皇帝璽印都搬到自己的府中收藏備用。從是年起,多爾袞所用儀仗的種類與皇帝等同,均為20種,只是在每一種類的具體數目上比皇帝略少一些。而輔政王的儀仗則只有15種,明顯遜於多爾袞——多爾袞與皇帝的差距越來越小。   順治四年(1647)以後,如果官員奏書中將“皇叔父攝政王”還稱作“九王爺”,或是不用全稱而丟字漏字的話,都會受到革職處分。而且“以後凡行禮處,跪拜永遠停止”——多爾袞再不用向順治帝行禮了。   順治五年(1648)末,多爾袞又向前進了一步,變成了皇父攝政王。其後,多爾袞“所用儀仗、音樂及衛從之人,俱僭擬至尊”,即是說多爾袞不僅實權在握,而且在禮儀排場上也開始向皇帝看齊。凡一切政務,多爾袞不再有謙恭請示之舉,未奉皇帝旨意,卻一律稱詔下旨,儼然如同皇帝。而且,任人唯親,任意罷免和提升官員。特別是“不令諸王、貝勒、貝子、公等入朝辦事,竟以朝廷自居”,命令上述人等每日於自己的王府前候命。   隨著多爾袞的勢焰莫當,其貪慾也日益膨脹。還記得順治二年(1645)的時候,因李自成撤出北京後即一把火燒了紫禁城,故其時正在營修宮室。時為叔父攝政王的多爾袞曾問,聽說明朝修皇極殿(即清朝之太和殿)一座宮殿的費用就達6百萬,是真的嗎?大學士答道,不錯,而且恐怕還不止。多爾袞當即嘆息道,一殿之工就花費6百萬,太奢侈了!大凡天下事都應適中,太過與不及都不好。可是到了順治七年(1650)七月,多爾袞卻說京城地汙水鹹,夏季溼熱無法居住,所以需修一城避暑,並向國內直隸、山西、浙江等九省加派白銀250萬兩徵用。曾幾何時,因國家財政一直入不敷出,多爾袞為此絞盡腦汁地想辦法,可此時卻為了一己之私而置天下人於不顧,竟行明末弊政而加派賦稅。人變得真快啊!   同年十一月,多爾袞出獵古北口外,同時也是為了實地勘察地形,為其於喀喇城(今承德市郊)營建避暑之城。行獵時,多爾袞因素患“風疾”(即今之心腦血管病),不幸墜馬跌傷了膝蓋,由於醫治不得要領,竟於十二月初九日客死喀喇城,年僅39歲。   消......

多爾袞為什麼不自己當皇帝

多爾袞肯定想當皇帝,但是但是的特定歷史條件又使他當不了皇帝。

多爾袞位寵功高,擅權過甚。豪格雖然鎮壓張獻忠有功於清室,但因在繼嗣問題上和他有爭,終於在功成返京後,就被他羅織罪名,置之死地。濟爾哈朗原和多爾袞同居輔政,被多爾袞逐漸排擠,終被罷其輔政。在排除異己的同時,則任人唯親。他的同母兄弟阿濟格、多鐸,都得到重用。尤其對多鐸,待之甚厚,順治四年,封多鐸為"輔政叔德豫親王",取代了濟爾哈朗。多爾袞勉勵他說:"汝繼予輔政,益加勤勉,斯名譽非小矣。"當時就有人議論他,"凡伊喜悅之人,不應官者濫官;不合伊者濫降"。他又將應貯大內的"信符"。貯於自己府中,國家大事也基本不向幼帝講述,完全獨斷專行。順治帝后來說:"睿王攝政,朕惟拱手以承祭祀。凡天下國家之事,朕既不預,亦未有向朕詳陳者。"所以,多爾袞才是當時實際上的皇帝,以至當他入朝時,出現"諸臣跪迎"的場面。

多爾袞身材細瘦,虯鬚,素患風疾,入關後病情日重,常常"頭昏目脹,體中時復不快"。剛到北京時,又復一度"為疾頗劇",順治四年以後,由於風疾加重,跪拜不便,使他時感"幾務日繁,疲於應裁",因而煩躁憤懣,易於動怒。上上下下都怕他,據說就是達官顯貴往往也不能直接同他說話,要趁他外出過路時借便謁見。但他始終以全副精神經營清王朝的"大業",牢牢控制著軍國重務。為此他一再令臣下,"章疏都須擇切要者以聞",要求文字簡明扼要,不允許有浮泛無據之辭,以免徒.費精神。據多爾袞自己說,他之體弱神疲,是由於松山之戰時親自披堅執銳,勞心焦思種下的病根。其實,和他好聲色也有一定關係。他的妻子是博爾濟吉特氏,當他的哥哥皇太極死後,順治五年,他又將嫂嫂、皇太后博爾濟吉特氏娶了過來,這就是當時人稱的"皇后下嫁";在他的侄子豪格被幽禁死以後,順治七年(1650年)正月,他又將豪格的妻子博爾濟吉特氏也娶了過來;五月,又徵朝鮮女成婚。

多爾袞厚自奉養,睿王府宏偉壯麗,甚過帝居。據當時人楊義說:"墨爾根王府暈飛鳥革,虎踞龍蟠,不唯凌空斗拱與帝座相同,而金碧輝煌,雕鏤奇異,尤有過之者。"他還"服皇帝之服裝"。由於感到北京暑熱,曾下令在古北口外築避暑城,為此加派錢糧,福臨親政後,才令此工程停止。李白成退出北京時,皇宮曾毀於火,多爾袞命令修復,曾從京外弄來工匠七百名,"俱皆鐵鎖所繫",舉一反三,多爾袞在修建睿王府、避暑城時,工匠的悲慘境遇可想而知。

滿洲貴族酷好放鷹圍獵,多爾袞亦如此。禮部議定有攝政王出獵的儀禮。順治二年,有幾個在北京的日本人曾目睹他出獵時的盛大場面,鷹就上千只。"街上的人和其他人等都要叩頭在地等候他.通過"。順治七年十一月,多爾袞出獵古北口外,可能墜馬受傷,膝創甚,塗以涼膏,太醫傅胤祖認為用錯了藥。十二月初九日死於喀喇城,年僅三十九歲。喪還,順治帝率諸王大臣迎奠東直門外,追尊為"誠敬義皇帝",廟號成宗。多爾袞無子,以豫親王多鐸子多爾博為後。

由於多爾袞生前一直處在滿洲貴族內部明爭暗鬥的中心,又專斷權威,樹敵頗多,死後僅兩月,順治八年(1651年)二月十五日,其近侍、剛被提升為議政大臣的蘇克薩哈、詹岱,即首告多爾袞曾"謀篡大位"。於是以鄭......

多爾袞為什麼不當皇帝 順治皇帝和多爾袞的較量

多爾袞不是不當皇帝,是不能夠當皇帝。清太宗皇太極死後,沒有指定繼承人,最高權力的爭奪愈演愈烈,誰來做皇帝呢?有的看血統,有的看實力,論實力多爾袞最強,皇太極長子豪格也是戰功赫赫,自領正藍旗與多爾袞的正白旗相抗衡。其中兵力最多的皇太極親掌是正黃與襄黃兩旗,現在太宗死了,他們大多數是支持多爾袞的,擔心豪格繼位後把藍旗換成正黃旗。只有鰲拜,索尼等皇太極舊臣希望擁立皇太極的兒子豪格,但豪格非後宮五妃所出,血統不夠高貴。濟爾哈朗的鑲藍旗是八旗的中間力量,他是皇太極提起來的,是皇太極最信任的堂兄弟,但他不是努爾哈赤的直系子孫,血統上沒有資格。再說資歷,代善最長,功勞最多,又是皇太極的哥哥,代善的兩紅旗(其子嶽託死,由代善領兩紅旗)更是力量雄厚,但他年老,所以和濟爾哈郎都是中間派,態度不明朗,但是傾向豪格多些。其它各旗旗主都持觀望態度。現在幾派都相持不下,濟爾哈郎提出折衷的法子,由福臨即位為順治帝,這樣也是皇太極兒子,更能得到後宮的支持,順治帝的母親孝莊皇后是皇太極髮妻孝端皇后的親侄女。如果立豪格,多爾袞不服,多爾袞即位,豪格也不服,如此一來八旗就會陷入混戰,是誰也不希望看到的。

多爾袞為什麼不當皇上?

多爾袞既是順治的恩人,又是順治的仇人,說多爾袞是順治的恩人,因為順治繼承皇位,多爾袞起了一定的作用。皇太極是八月初九病故,過了六天,就是八月十四,要討論皇位繼承,當時主要有七個人,禮親王代善,鄭親王濟爾哈朗,睿親王多爾袞,肅親王豪格,四位親王,還有三位郡王,就是英郡王阿濟格,豫郡王多鐸和穎郡王阿達禮。努爾哈赤有遺詔,就是皇位決定的時候,要滿洲貴族來討論。七個人裡面多爾袞兄弟佔了三個,他再拉一票就過半數了。 當時這七個人爭奪皇位可能性最大的就是兩個人,第一個豪格,第二是多爾袞,豪格的有利條件是皇太極的長子,年35歲,屢立軍功,有兩黃旗支持。多爾袞的有利條件,他父親努爾哈赤的時候,喜歡他,年齡32,戰功卓著,有兩白旗支持。會前多爾袞找索尼探口風,索尼說,說先帝有諸皇子在,必立其一,他非所知。多爾袞不是皇子,八月十四,開會討論皇位問題的時候,兩黃旗的清兵持槍,帶著弓箭,環衛宮殿,會上索尼先發言,他建議立皇子,多爾袞說,說你這個資格不夠,你出去,索尼就退席了。完了代善說,帝之長子,當承大統,很明確,就是豪格繼位。豪格這時候自己覺得有兩黃旗,兩紅旗支持他,覺得比較有把握,他就又故意謙辭了一下。他說福少德薄,非堪當任。他的意思是我客氣一下,大家再一推我不就行了嘛。這時候多爾袞弟弟就說了,說既然你推辭,那就請睿親王多爾袞做皇帝。多爾袞趕緊就說,說這個事情還得再討論。於是多鐸又提出來了,既然多爾袞謙辭的話,那就請代善來繼位,代善說我年紀老了,身體也不好,我不堪大任,代善也推辭,這樣繼位的事情變成一個僵局了。濟爾哈朗因為是屬於侄子輩,皇太極的堂兄弟,他沒有繼承皇位這種可能,就在中間協調。多爾袞考慮了,他如果強行登極的話,勢必遭到兩黃旗,兩紅旗和一個藍旗的反對,就是五個旗的反對,那讓豪格繼位他又不甘心,怕豪格反過來報復,最後就折衷了。多爾袞說我贊成黃旗的意見,由皇子繼位,皇子當中豪格他提出,他不做了,那就請福臨繼位,福臨年紀又小,我和鄭親王濟爾哈朗我們倆輔政。在這種情況下大家就達成了一致的意見。就是順治繼位,順治繼位之後,多爾袞就做攝政王,多爾袞和順治之間就發生了矛盾。 第一,多爾袞是居功驕傲,獨擅威權,順治不滿意了。第二,就是多爾袞把豪格給殺了,這個豪格帶兵打仗,為清朝立下了功勞,下西安,戰陝西,定四川,都是豪格。張獻忠是豪格射死的,豪格帶了大軍凱旋的時候,到了盧溝橋,豪格死了,怎麼死的?《清史稿??豪格傳》說,相傳軍隊凱旋到盧溝橋的時候,舉行宴會在宴會當中,用弓弦給勒死的,還有一種傳說就是也是凱旋的時候設了伏兵把他給殺了,總之是多爾袞把豪格殺了,豪格是順治的哥哥呀,多爾袞殺了豪格還霸佔了豪格的妃子作為自己的福晉,當然順治不滿意了,這是第二。 第三多爾袞主要代表兩個白旗的利益,處處照顧這兩個旗的利益,從土地的分配,從幹部的任免,損害了兩黃旗的利益,黃旗不滿,當然順治也不滿了,第四就是多爾袞和順治的母后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順治也不滿意。我在這裡頭還要說一下,就有一種說法是順治是多爾袞的私生子,我覺得這純屬無稽之談,只是小說家言。 多爾袞感到攝政王做了七年,在順治七年的時候,十二月份死了,死在喀喇城。第二年正月,順治八年正月,順治親政,二月就宣佈多爾袞十大罪狀,順治採取什麼措施呢?籍其家產,籍沒,抄家,罷其封爵,原來封什麼都罷免,撤其廟享,誅其黨羽,多爾袞黨羽殺的殺,放的放,貶的貶,不僅如此,據傳教士衛匡國有一本書叫《韃靼戰記》這裡面記載說:多爾袞的墳被挖了,把多爾袞的屍體拋屍荒野,用棍子打多爾袞的身體,用鞭子來鞭屍,更有甚者,把他頭割下來,......

相關問題答案
多爾袞為什麼不當皇帝?
諸葛亮自己為什麼不當皇帝? ?
李治為什麼能當皇帝?
武則天為什麼要當皇帝?
劉邦為什麼能當皇帝?
武媚娘為什麼要當皇帝?
武則天一個女人為什麼能當皇帝 ?
法院為什麼不當庭宣判?
朱德為什麼不當主席 ?
沃爾沃為什麼不配備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