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變孩子做事拖拉?
如何改變孩子做事拖拉的習慣 如何培養孩子做事不拖拉
一、定規矩 勤督促才有效果,可以定了一個不成文的規矩:父母安排的事情沒做完,不許看電視;家庭作業沒按規定完成,不許上網;幫父母買東西超過了時間,”功勞”減半……開始孩子也許會屢屢”犯規”,但是記住別客氣,拒絕他看電視或上網。提醒孩子當事情確定了之後一定要立即行動,在行動中不斷糾正和完善自己的行為,哪怕是芝麻粒大的小事。他把鬧鐘定在早上六點,可是當鬧鐘響起,他卻覺得睡意正濃,於是乾脆心煩地把鬧鐘關掉,倒頭繼續睡。如果讓這種情況繼續下去,那麼他將來就很容易養成懶惰拖拉的壞習慣。假使你經常引導他,讓他在潛意識裡時刻告戒自己這樣不行啊,"立即行動"、"現在就去做",那麼他就會就會迅速立即爬起來。讓孩子記住:立即行動,改變拖拉的習慣,將改變他的一生。 二、讓自然後果教育孩子,把方法教給孩子。我的女兒經常磨蹭,做事拖拉。特別是每天早飯都要我們不停地催促,有一次我和她媽媽商量,決定要改變女兒吃飯拖拉的習慣,於是跟女兒講從某天開始早飯不再催她,自己安排到學校的時間。於是選擇一天自己早上第一節沒課的早晨,媽媽自己吃好早飯就上班去了,我吃完飯後就在看書,女兒自己慢慢吃,等她吃好後,上學就遲到了。上學遲到是最倒黴的事情,孩子很怕。然後讓她自己分析,上課為什麼會遲到。她自己找到了遲到的原因,在於遲到拖拉。從那次以後我們再也不要擔心她早飯拖拉,她自己會看時間幾點前必須吃好。 教育孩子怎樣提高做事的效率,比如,晚上臨睡前就把第二天用的東西準備好放在容易拿到的地方,以免亂找耽誤時間;告訴孩子經常用筆把該用的東西和需要做的事記下來,防止丟三落四昏頭昏腦影響效率。三、給孩子營造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如果孩子做作業經常忙活到半夜,而他的同學早早就做完了,甚至還有時間看電視。這個時候不要總是怪孩子不好,拖拉、磨蹭。自己的家庭環境對孩子是否有比較大的影響,孩子在做作業的時候,家長在做什麼,是否干擾了孩子的學習。另外,即使在做家務時,也儘量防止發出很響的聲音。家裡的環境安靜了,孩子學習的效率得到了提高,拖拉的現象就會減少。雖然這樣做家長的活動受到限制,但是能給孩子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 有的孩子做事情拖拉或者磨蹭,有自身的原因,也有外來因素的影響。比如孩子貪玩、受到不應有的干擾、因問題難以解決而犯愁猶豫,這都可能造成孩子拖拉、磨蹭的習慣。動氣不如動心,花心思幫助孩子找出原因,對症下藥,就能改變孩子拖拉的習慣。
孩子做事拖拉的習慣怎麼改正?
家長們經常感到納悶:孩子做事為什麼這麼拖拉?孩子做事拖拉怎麼辦?怎麼才能改正孩子這個不良習慣呢?原因分析與家庭教育有關說起孩子拖拉,廣西心理諮詢中心心理諮詢師吳向東把它歸結為“獨生子女綜合症”。吳向東說,為什麼大家會覺得現在的小孩做事很拖拉,這主要跟現在的家庭教育模式有關。現在的家庭教育模式是四對一,甚至是六對一,由於孩子是獨生子女,所以家長對其期望很高,總是覺得孩子這也做得不好,那也學得太慢,久而久之會讓孩子覺得“反正我怎麼做得到的都是批評,還不如能拖就拖”。另外,現在的家長管得太多、太寬,讓小孩缺乏自主性,這很容易助長孩子叛逆的個性。而孩子由於什麼事情都不需要負責,因此也缺乏應有的責任心,做起事情來就覺得無所謂了。“加上有些父母也有拖拉的習慣,如上班遲到,吃飯作息不規律,做事不積極等,無形就給孩子起到了一個壞榜樣。因此孩子也在潛意識裡接受了這種教育,形成拖拉的壞習慣。”吳向東進一步說:“但也有近三成是先天原因引起的,如遺傳因素等。”多原因致孩子拖拉南寧諮詢有限公司老師盧丹映認為,孩子拖拉的後天原因,除了最主要的家庭教育外,還與以下幾方面有關:興趣上,孩子對當件事情的興趣程度不夠;心理上,曾經在該件事情上受過挫折,以致於沒有足夠信心;事情不適合孩子身心發展要求,也就是事情過難,不符合當時孩子的發展階段;孩子個性比較任性,喜歡和大人唱反調,自主意識比較強;還有就是可能受家長或帶養人的行為習慣所影響。專家建議不要強迫孩子改變吳向東說,各人天生的性格氣質各不相同。家長應改變思維模式,不要用自己的標準去要求孩子,也不要強迫孩子改變行為方式。此時,當孩子完全某項任務時,更應以表揚為主,家長不要太指責。對於一些個性強、有自主意識的孩子來說,家長要和孩子講道理,說明為什麼要去做這件事情。還要給予選擇的權利,由孩子做主,最後尊重寶寶的意願。如果孩子不願意,不要對他生氣、指責、不理睬,那會適得其反。家長要表現得對這件事不要太在意,不可流露出不滿情緒,等過段時間再跟他溝通。多傾聽孩子需求盧丹映說,要改變孩子拖拉的習慣,首先還是要多和孩子溝通,瞭解孩子拖拉的原因。如尊重孩子需求,做好引導。同時還要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如果在某種事情上拖拉,那一定有其不願去做的原因。不妨找出原因,排除障礙,幫助孩子走出心理壓力。讓孩子樹立時間觀念一些家長的經驗也是值得推薦的。如有些孩子愛玩玩具,到了吃飯時間任由家長怎麼催促,就是不去吃,家長也拿孩子沒辦法。對於這類小孩,要讓他樹立時間觀念,對他做些要求,比如每次玩玩具前告訴孩子能玩多少分鐘,到規定的時間,家長要及時告訴孩子要收玩具了,慢慢讓孩子養成定時完成任務的習慣。
如何對待做事拖拉的孩子
第一類表現
做任何事都是慢吞吞的,老是跟不上別人的速度,起床、穿衣、穿鞋、收玩具等,總是拖三落四,那怕大人發脾氣也做不快。
原因
天生如此,這類孩子對事物常常表現出畏縮、害怕、害羞沉默,且不願意與別人互動。
解決之道
這一類寶寶處事磨蹭,是因為性格使然,所以要想從根源上改變這類寶寶磨蹭的習慣是不現實的。但爸爸媽媽一定要堅持給予寶寶幫助與鼓勵,不要嘲笑寶寶的慢,而是對他的每一點進步予以最大的表場,從而激發寶寶做事加快速度。
第二類表現
做事並不每件都落後於別的孩子,仔細觀察發現,這類寶寶通常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或有較大誘惑時做事動作較快,若所做或將做的事是他不情願的,動作就變得慢吞吞。
原因
1、注意力不集中:這類寶寶通常在爸媽吩咐做某事時,並沒有集中注意力聽到並隨之去做,或心裡想著其他事,做爸媽要求的事情就顯得“漫不經心”,在爸媽眼裡這種行為就是“慢吞吞”。
解決之道:可以選擇孩子平時最愛東西,比如最愛玩的遊戲、最愛看的動畫片等等,激發孩子做事的注意力,還可以做一些練習,來培養孩子注意力的持續時間。儘量不要把孩子跟其他小朋友做比較,但可以跟他以前的表現比,也可以跟爸爸媽媽比,這樣處理是為了保護孩子的自信心。
2、爸媽指令太多,孩子無從應付:
爸媽有時往往一個指令出去,就要孩子馬上做出響應。然而每個孩子發展都是不一樣的,有的孩子動作發展較快,有的是思考方面較快,當孩子的思考動作協調不是很好時,而家長卻又要求嚴格,超出孩子動作能力時,爸媽就會認為孩子慢吞吞,而孩子則會認為他已經很快了。爸爸媽媽和孩子的標準不一樣,常是孩子被認為慢吞吞的主要原因。
解決之道:爸爸媽媽做事也不能急於求成,孩子做事慢並非說改就改,要孩子改掉一種壞毛病,養成一種好習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通過反覆的、多次的練習,才能實現。因此,第一,家長要有耐心、有信心,相信自己的孩子不比人家的差;第二,多給孩子練習的機會,但要視不同情況不同對待,不能操之過急;第三,根據孩子的表現,給予適當的評價;第四,要持之以恆,注意在求快的同時,依然要以做得好為最終標準。
3、缺乏興趣:孩子面對他感興趣的事,動作就很快,沒興趣的事就在那裡磨蹭,如今天要去動物園玩,他可以在3分鐘內穿好衣服、襪子,還反過來催大人。如果換成要他去收拾地上的玩具的話,他就開始慢吞吞,任你喊破嗓子,他的動作還是依然故我的慢。
解決之道:激發孩子的興趣。爸爸媽媽試著觀察一下孩子對什麼比較感興趣,試著用孩子喜歡的事物去激發孩子做事的積極性,例如答應孩子做完事可以看十分鐘電視,又或者答應孩子可以買一樣玩具等等,只要注意觀察,有十足的耐心,孩子磨蹭的壞習慣一定是可以根治的。
4、家庭氛圍:爸爸媽媽都是慢性子,叫寶寶如何快得起來。
解決之道:先改變一下自己,再想著改變寶寶吧。又或者來一個家庭比賽,看看誰的動作快。
5、缺乏信心:通常這類孩子的爸爸媽媽對孩子的要求比較高,孩子的行為常常有指責之處,令孩子無端失去信心,認為少做少錯,自然動作遲緩。
解決之道:對於這樣的孩子,爸爸媽媽一定要改變以往追求完美的教育方法,“金無足金,人無完人”,試著把責備改成鼓勵。例如:孩子喝牛奶時把杯子弄翻了,如果媽媽能換一個角度問他:“你把牛媽媽的奶灑了,要怎麼辦?”可能就容易引發孩子對立時解決問題的興趣,如果只是一味責怪,會搞得孩子不知所措。
6、依賴性過強:“反正我慢吞吞也不要緊,爸爸媽媽會給我做的。”孩子們的普通心理。
解決之道:爸爸媽媽先檢討一下自己,是......
孩子做事拖拉怎麼辦?
關於這個問題,我想推薦一篇文章給你,相信你看完之後會有所感悟。
【警惕你身邊的隱形攻擊】(樂道力行)
很多人際關係是失衡的,一方明顯處於強勢,一方明顯處於弱勢。並且,強勢的一方攻擊性很強,同時又不允許弱勢的一方表達他的感受。
然而,任何人一旦被攻擊,一定會感到憤怒,並想還擊。一個關係不管多麼失衡,這一點也不例外。
但是,在嚴重失衡的關係中,弱勢一方不敢表達憤怒,更不敢還擊,他們的意識和潛意識甚至還會發生嚴重的分裂,根本意識不到自己的憤怒。
但是,憤怒一旦產生,就一定會尋找宣洩的出口的。弱勢一方根本不能直接表達憤怒,那麼,他們會發展出獨特的還擊方式。從意識上看,他們絕對不敢違背強勢一方的要求,絕對不敢挑戰強勢一方的意志,在強勢方的強大攻擊下,他們唯唯諾諾,乖得不得了。
然而,他們會出現一些莫名其妙的情況。很簡單的事情,他們做砸了;很容易兌現的承諾,他們卻不守信……總之,他們常犯一些莫名其妙的錯誤,令強勢一方暴跳如雷。
當暴跳如雷時,強勢一方看上去彷彿是遭到了嚴重侵犯似的。
這,也正是弱勢一方的還擊,也是弱勢一方潛意識深處的渴望。他們沒有表達出強有力的憤怒,甚至沒有表現出一點憤怒,但他們通過犯一些莫名其妙的錯誤的方式最終達到效果,卻和直接用憤怒攻擊強勢方沒有什麼兩樣。
這種心理機制,叫做被動攻擊,常被比喻為“隱形攻擊”。
隱形攻擊最出沒的地方,是家庭。
因為,父母和孩子的關係,以及丈夫與妻子的關係,最容易失去平衡,而父母也最容易一方面以愛的名義攻擊孩子,同時又絕對限制孩子的還擊。
然而,不管攻擊時借用的名義多麼偉大,被攻擊的孩子都有憤怒產生,他們都得找到宣洩憤怒和還擊的方式。
前不久,參加一個聚會,一位年輕的媽媽問我:“為什麼,我兒子總是慢騰騰的?我怎麼訓他,他都改不了。”
說這話的時候,她一臉焦灼。顯然,她是一個性格有點急躁的女子。
“因為你太快,所以他慢。”我半開玩笑地回答說。
“真是這樣嗎?我幾個朋友也這樣說,他們說這是性格互補。”她半信半疑地說。
她十來歲的兒子就在旁邊不遠處,我觀察了一會兒,但一點都沒發現,他慢在哪裡。他正和小夥伴們玩耍,動作、說話和其他反應一點都不慢。
“他只和你一起才慢吧?”我問她。
她想了一會兒,回答說,好像是這樣,和她在一起時,兒子和她在一起時的確和比與別人在一起時更慢。她舉例說,最令她惱火的是早上,她得送兒子去上學,每次等她收拾好東西后,就要等慢騰騰的兒子。這時候,他特別慢,而她特別焦慮。
“你是怎麼等的?”我問她,“安靜地等,還是一邊等一邊斥責他?”
“我怎麼可能安靜地等,我的心裡都急死了,我會一直斥責他、訓他,要他快、快、快!但令我非常惱火的是,他就是那麼慢!”她說。
“但是,你催他的時候,他從來都說,自己會快,自己正努力,他從來都沒有反駁過你。當你對他發脾氣時,他從不會還擊。並且,在你的家庭中,孩子不能對父母發脾氣。是這樣嗎?”我繼續問。
“是啊!我都是為了他好,他憑什麼發脾氣?”她反問我說。
用慢表達對媽媽的憤怒
“任何人被攻擊,都會生氣。”我說,“如果他不能用主動的方式還擊,就會用被動的方式還擊。他的慢,就是對你的還擊。”
聽我這麼說,她沉默下來。我讓她設想,剛剛,我狠狠地訓斥了她一頓,斥責她不會教育兒子,我說的話很難聽,那麼,她會有什麼情緒。
“不高興,憤怒,會想,你憑什麼訓我!”她接著又說,“......
孩子做事太拖拉該怎麼辦?
對孩子而言,他們對時間並沒有什麼很具體的概念。他們做事的動力除覺得活動過程有趣外,往往只是盲目地服從大人的要求,討家長和老師的歡心,並不懂得浪費時間的危害。這時候就需要我們的家長對其進行爭取的引導。
一、首先要跟他們講明做事拖拉的危害。
二、按規定準時完成任務。
三、與同齡夥伴開展競賽。
四、檢視家庭的教育環境,及時調整教育方式。
五、傾聽孩子的需求。要改變孩子拖拉的習慣,首先還是要多和孩子溝通,瞭解孩子拖拉的原因,尊重孩子需求,做好引導。
六、讓孩子樹立時間觀念。
以上是家教114上專業的心理老師為大家分析的,希望可以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好,也可以去家教114找一個家教老師輔導一下,老師都是很優秀的。
怎樣幫助孩子改掉拖拉的毛病?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苦惱:怎麼我的孩子不論做什麼事,都慢慢騰騰,經常拖延時間,就是火燒眉毛了一點不著急?無論是曉之以禮,還是動之以情,還是厲聲呵斥,怎麼效果一點都沒有,怎樣才能讓孩子改掉這個做事拖拉的毛病呢?
孩子做事慢,或者磨蹭,有的與孩子的性格有關,有的和孩子的生活習慣有關,家長不能一概而論,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幫助孩子改正做事拖拉磨蹭的習慣。下面我們看看下面的幾位父母是怎麼做的。
案例一 定規矩 勤督促才有效果(10歲男孩的母親)
我的孩子都上二年級了,可是做什麼事都不緊不慢,別人不催,他就不著急,經常是我急得夠嗆,他還慢悠悠的。我勸過他,也訓斥過他,他當時改了,過不了幾天就又犯了老毛病。我和丈夫為了幫他改正這個習慣,開始給他定了一個不成文的規矩:父母安排的事情沒做完,不許看電視;家庭作業沒按規定完成,不許上網;幫父母買東西超過了時間,"功勞"減半……一開始孩子屢屢"犯規",我們也不客氣,拒絕他看電視或上網。他嘴上嘟嘟囔囔不高興,做事卻漸漸有了起色。我們在一年的時間裡,幾乎每天都關注他、督促他。現在,孩子做事雖然仍不是很利索,但是基本都能按時按質地完成了。
案例二 讓自然後果教育孩子 把方法教給孩子(11歲女孩的母親)
我的女兒經常磨蹭,做事拖拉。有一次我讓她給她爸爸打電話。等我辦完事情回到家,女兒還在那裡磨磨蹭蹭地換衣服、整理書包。孩子經常早上磨蹭到快要遲到了,讓我們用車送她到校。為了教育女兒,我們和她的老師進行了溝通。
一天早上,我告訴女兒:"快點起床,你爸爸的車正在修理,不能送你,遲到了老師要批評的。"女兒沒事似的說:"爸爸一會兒就能修好車,來得及。"等她起床洗漱完畢,車子還沒修好。這下她急了起來,動作立刻快了幾倍,等她到校時,早已遲到了……還有一次朋友聚會,本來說要帶她一起去,但她磨蹭起來沒完,結果她只好和她爸爸自己在家做飯吃。我們還常常教孩子怎樣提高做事的效率,比如,晚上臨睡前就把第二天用的東西準備好放在容易拿到的地方,以免亂找耽誤時間;告訴孩子經常用筆把該用的東西和需要做的事記下來,防止丟三落四昏頭昏腦影響效率。這些辦法還不錯,孩子現在做事很少再磨磨蹭蹭的了。
案例三 言傳身教之新解(10歲男孩的母親)
我的丈夫就是個慢性子,做事情時常拖拉。孩子耳濡目染,做家庭作業時,竟也學著拖拉起來,明明當天應該完成的作業,他非要拖到第二天才急急忙忙地寫完,學習效果可想而知。我在督促孩子的同時,做丈夫的工作,他很配合。為了提醒孩子,我們在他的房間掛上"今日事今日畢"的條幅;我丈夫和兒子約定,我來當監督員,如果他倆誰做事磨蹭、拖拉,誰就沒有選擇電視頻道或者買冷飲的權利。這個辦法真靈,兒子在我們的提醒下,也是為了獲得優先選擇看電視節目和買好吃的權利,他做事快多了,能做完的作業,大都在當天就完成了。實在難解的,徵求我的意見,我允許他明日繼續思考,不算"違規"。丈夫故意說:"我無論如何也要堅持住,看誰有耐心。"一個月時間很快就要到了,丈夫因為"疏忽"了,把我交代買米的事情拖了兩天。兒子興奮地說:"爸爸違規了,該罰。"丈夫態度很好地說:"好,好。"兒子笑了,我們也笑了。
案例四 排除干擾 給孩子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12歲男孩的母親)
我的兒子為做作業經常忙活到半夜,......
怎樣改變孩子的不自信,做事情拖拉的習慣?
要告訴他要擡頭挺胸!經常表揚他鼓勵他!讓他什麼事情都要在第一時間做好!做好了給他獎勵
怎樣才能改變孩子“拖拉”,“不專心”的壞毛病
最初應從生活習慣方面,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採取的方式也不是急風暴雨,而是從對小事的處理,對細節的把握。比如要求孩子準時就寢、起床;按時飲食,吃飯碗裡不留飯;玩具用過就還原;做事要認真做好,否則重來……。離開了細節就沒有教育。但也不是所有的小事都要管,而是選擇那些對孩子的成長、品質的形成具有本質意義的舉足輕重的“小事
”。其要訣在於“及時”“徹底”,做了一半就停或有一次例外都有可能不成功。為了讓孩子養成好習慣,即使孩子晚睡甚至少睡一二次覺、少吃一二頓飯都值得,決不能顧小失大。
由於幼兒善於模仿,容易受感化,因此可以借用文藝、文學作品及現實生活中的英雄模範人物形象、事蹟來感染孩子,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進而付諸自己的行動。平常父母也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榜樣。
在幼兒學習中遇到困難和干擾,或碰到不感興趣的內容,僅靠注意力是不夠的,必須有意識地培養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使注意力服從於活動的目的和任務。家長可以通過幼兒在一段時間內專心做一件事,如繪畫、練琴、練書法等等,來培養孩子的自制力。不要一會兒叫做這事,一會兒又叫做那事。訓練最好有固定的時間和固定的地點,以便形成一種心理活動的定向。
作息無定時、生活無規律是孩子注意力分散的主要原因。學習是腦力勞動,要消耗大量的腦內氧氣,若望子成龍心切,整天強迫孩子長時間從事單調的學習活動,必然造成孩子大腦疲勞而精神分散。心理實驗證明:3歲幼兒注意力可維持3~5分鐘,4歲孩子10分鐘,5~6歲兒童也只有15分鐘。因此,合理制定孩子的作息時間,讓孩子明確什麼時候可以盡情地玩,什麼時候必須專心完成學習任務,養成勞逸結合的好習慣。
同時,要創造安靜的家庭學習氣氛,要讓孩子專心學習,家長首先要自己安靜,不要做分散孩子注意力的事,如看電視、大聲議論或哈哈大笑等。家長也可認真看書學習,以模範行為讓孩子效仿。在孩子學習時,不要過度關心地叨嘮,問這問那,更不要在孩子學習的房間接待客人,干擾孩子,使他無法集中注意力。
孩子做事情拖拉成了習慣,沒有時間觀念,該怎麼引導他?
您好!
孩子做作業拖拉不僅是學習能力不足的表現,還有性格、外界環境等原因。家長要找到真正的原因,然後對症下藥。
大多數做作業拖沓的孩子看上去很聰明,思維也很活躍,可一開始寫作業,就顯得心煩意亂。家長要了解,寫作業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就是視覺和動作協調配合的能力,所有的作業材料都必須通過視覺來做文字的處理,這是材料輸入的過程;同時還要有手的動作,這是輸出的過程。
輸入和輸出過程總是聯繫在一起的。如果孩子視-動統合能力落後於自己的實際年齡,不足以應付大量的抄寫任務,那麼做功課的速度就會明顯下降,再加上小孩子本身在自我剋制方面就比成人要差,學習往往憑興趣,所以做作業時一旦有點別的刺激,就會出現左顧右盼、拖拖拉拉的現象。當孩子出現上述問題時,父母應該考慮到孩子在視-動統合方面可能存在著能力的落後,一旦“確診”,就可以通過系統的訓練克服學習上的障礙,補救或提升學習能力。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