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殭屍企業?
殭屍企業是什麼
殭屍企業是指那些無望恢復生氣,但由於獲得放貸者或政府的支持而免於倒閉的負債企業。
殭屍企業是經濟學家彼得·科伊提出的一個經濟學概念,就是指那些無望恢復生氣,但由於獲得放貸者或政府的支持而免於倒閉的負債企業。
殭屍企業不同於因問題資產陷入困境的問題企業,能很快起死回生,殭屍企業的特點是“吸血”的長期性、依賴性,而放棄對殭屍企業的救助,社會局面可能更糟,因此具有綁架勒索性的特徵。
“殭屍企業”究竟是哪些企業
一提到“殭屍企業”,有人誤認為是對困難企業的譏諷和挖苦,覺得不好聽、不能說。其實,“殭屍企業”是一個國內外很明確的經濟概念,指的是企業自身已沒有生存能力,靠貸款或政府補貼或靠所屬集團補貼才能存活的企業。
還有一種“嚇人”的誤解,就是把一時虧損的大型鋼鐵集團當作“殭屍企業”。特別是去年,按集團口徑統計,大多數國有大型鋼鐵集團處於虧損狀態。這麼大的虧損面,這麼多的鋼鐵職工,如果按“殭屍企業”處置,似乎有點嚇人,也有點無奈。其實,許多大型國有鋼鐵集團出現虧損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當年受命搞聯合重組時,被“拉郎配”背上了包袱。今天這些被兼併的子公司出現了鉅額虧損,把主體大企業也拖進了虧損泥坑。例如鞍鋼集團、首鋼集團等都因此而成為虧損企業。即使像寶鋼這樣的高利潤企業,去年也因兼併的兩個子公司共虧損了75.5億元,盈虧相抵後利潤只剩下10.4億元,比上年的94.1億元下降了88.9%。一個效益最好的企業被拖累成微利企業,那麼其他大型鋼鐵集團變成虧損企業也就不奇怪了。如果把這些大集團不加分析地按“殭屍企業”處置,顯然是不科學、不合理的。實際上,在一個大型鋼鐵集團內,既有優秀企業,又有“殭屍企業”;在一個企業內部,既有有效產能,又有“殭屍產能”;既有市場前景好的品種,又有市場前景暗淡的品種。認真分析起來,真正的“殭屍企業”或“殭屍產能”,為數不是很多,不會把人嚇死。
據對大中型鋼鐵企業中虧損額最大、長期靠銀行貸款或地方政府補貼而存活的8個企業分析,2015年合計產鋼4138萬噸,共虧損242.5億元,平均噸鋼虧損586元,平均資產負債率為90%。其中,有些企業遠離市場,遠離原料供應地,物流成本很高;有些企業產品檔次較低,市場前景黯淡,又不具備轉型升級的能力;有些企業技術裝備雖然很先進,但生產規模超出了市場有效供應半徑,使遠途輸出的產品失去了競爭優勢;有些企業機構龐大,人浮於事,成本費用過高。這些企業產量越大,虧損越多,負債越重,被迫成為“殭屍企業”或接近“殭屍企業”。
停產的企業不一定都是“殭屍企業”。有些民營企業在虧損時“歇業”,在盈利時靠自身力量再“開業”,這是市場經濟環境下的正常現象。還有一些民營企業,分析了經濟大勢,有意退出鋼鐵市場,只要國家對國企和民企實行平等、統一的政策,何去何從,企業可以自主決定,自我處置。
“殭屍企業”的危害,不僅僅是自身浪費了社會資源,更大的危害是在“輸血”的支撐下,以虧損的價格銷售產品,長年佔據健康企業的市場,破壞了正常的供需關係,使鋼材價格連年下降。在鋼材價格失常的情況下,“殭屍企業”靠“輸血”依舊存活,而一些優秀的高利潤企業卻逐漸變成了低利潤企業,低利潤企業變成了虧損企業,出現了“劣幣驅逐良幣”的不公平現象。尤其是在鋼材需求增長放緩或稍有回落的時候,“殭屍企業”成為了驅動行業性虧損的根源。可以預言,如果不處置“殭屍企業”,鋼材價格難以恢復正常,鋼鐵行業很難走出困境,鋼鐵企業盈利水平很難達到工業企業平均利潤率。同時,“殭屍企業”本身拖欠職工工資、損害職工權益等一系列問題,也難以避免,對行業、企業、職工都不利。
試圖讓“殭屍企業”延年益壽是不明智的。輕易地對“殭屍企業”搞“債轉股”,等於飲鳩止渴,解決不了實質問題。以虧損最嚴重、資產負債率平均達到90%的8個大中型鋼鐵企業為例,去年這8個企業共虧損242.5億元,銀行貸款利息合計91.7億元,如果實行“債轉股”,即使免去全部銀行貸款利息,仍然虧損151億元。其結果是虧損繼續,只是延長了“殭屍企業”存活時間,包袱越背越大,甚至有可能把銀行拖累成......
什麼是殭屍企業
空殼公司,皮包公司,人員就是一兩個人,沒有任何資金和人員的支持,做的是一錘子買賣,騙完一個是一個
“殭屍企業”的基本特徵是什麼?
“殭屍企業”的定義有學術性和管理性兩個權威版本。學術性定義是由經濟學家彼得·科伊提出來的,他認為“殭屍企業”是指那些無望恢復生氣,但由於獲得放貸者或政府的支持而免於倒閉的負債企業。管理性定義則是由工信部副部長馮飛提出的,他認為所謂“殭屍企業”,是指已停產、半停產、連年虧損、資不抵債,主要靠政府補貼和銀行續貸維持經營的企業。兩個定義的內涵一致,在定量上的表述有一點差異,本文綜合兩個定義,將其特徵表述如下:
一是困難性。“殭屍企業”的生產經營遇到了較大困難,或已陷入停產、半停產狀態,受制於市場環境、企業生產條件和產業創新等因素的影響,企業難以具備自我跨越和創新重生的能力。
二是長期性。“殭屍企業”的問題不是當前發生和形成的,在出現停產、半停產之前,已有較長時期經營困難,甚至是連年虧損的情況,資產長期大規模減記、流失,部分企業資不抵債。
三是風險性。對於困難企業,我國是有《破產法》予以處置的,通過破產保護,為企業提供良好的退出機制,併為社會資源的重新配置和有效使用創造條件。之所以形成“不破不退”的“殭屍”局面,就在於這些企業背後往往牽涉非常複雜的社會穩定問題、職工權益問題和利益糾紛問題。一旦啟動破產退出程序,就會刺破風險,導致短期難以處置和應對的矛盾和結果。
四是歧視性。歧視性包括機制性歧視和市場性歧視,機制性歧視是指因為企業功能和所有權差異,導致主要資產持有人和債權人採取了特殊的措施進行管理;市場性歧視是指“殭屍企業”擁有特殊的市場地位,因而獲得了重要的壟斷性資源,所以無須考慮實際經營狀況,仍可保持“不破不退”的局面。比如,部分上市公司因其具備的“殼資源”,就具有這一特點。
“殭屍企業”存在的原因是什麼?
實際上,大量殭屍企業的存在,源於地方政府出於保證就業等考慮,經常大力維繫長期虧損企業的生存。而對於銀行來說,出於對產生不良貸款的擔憂,也往往會向殭屍企業持續放貸。
具體原因在於,銀行給企業的每一筆貸款都會作為資產存在於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中,一旦企業的還款出了問題,對應的貸款就要被記錄為不良貸款。按規定,每一筆不良貸款都需要銀行拿出一部分資本金作為風險準備金。這樣一來,銀行的自有資本就會減少,資本充足率就會下降。有時候,一筆嚴重的不良貸款就相當於地方分行一個季度的利潤。規模再大一些的不良貸款,可能會直接影響到銀行的經營。為了避免出現不良貸款,銀行會在企業剛遇到困難的時候給企業提供一筆資金。一般來說,只要企業能正常還本付息,這筆貸款就算是正常貸款。
從根本上來說,中國存在大量的殭屍企業,與整個金融體系的特點有關。通常來講,企業應該做什麼?在當代條件下,應該通過不斷創新來做大做強,這樣就離不開金融服務。中國的金融是銀行主導的,於是,企業通常只能以貸款方式獲得融資,而貸款則需要抵押物。
在中國的現實經營環境下,抵押物通常是房地產或機器設備等“重資產”。這樣,一方面導致擁有房地產等抵押物的殭屍企業容易獲得融資,另一方面導致往往具有“輕資產”特徵的創新企業很難獲得融資。
同時,由於企業續存才能持續還貸,殭屍企業往往不易破產。清理殭屍企業通常需要兼併重組,而兼併重組又依賴發達的資本市場環境。中國的資本市場發達程度還不高,這就造成殭屍企業缺少兼併重組渠道。
怎樣界定殭屍企業
政府要切實履行保障人民民主,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職能、組織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職能、文化職能和社會建設職能政府要堅持對人民負責原則,為人民服務政府要堅持依法行政,自覺接受群眾監督,科學民主依法決策。企業要依法享受權利依法履行義務。
何為殭屍企業?界定標準是什麼
殭屍企業:指那些無望恢復生氣,但由於獲得放貸者或政府的支持而免於倒閉的負債企業。
界定標準:不同於因問題資產陷入困境的問題企業,能很快起死回生,殭屍企業的特點是"吸血"的長期性、依賴性,而放棄對殭屍企業的救助,社會局面可能更糟,因此具有綁架勒索性的特徵。
殭屍企業認定標準 殭屍企業是什麼意思
殭屍企業就是已經停產人員分散下崗了的企業
殭屍企業的術語來源
Zombie的意思是靠巫術起死回生的殭屍、遲鈍無生氣的人或動作呆板而不動腦筋的人,也叫“活死人”。ZOMBIE也是Linux進程的一種狀態。ZOMBIE:殭屍狀態。表示進程結束但尚未消亡的一種狀態。此時進程已經結束運行並釋放大部分資源,但尚未釋放進程控制塊。殭屍企業(zombie company)這個詞最早追溯到EdwardKane當時解析了日本1980年代的經濟危機和1990年代的金融危機。
殭屍企業的危害
1.浪費社會資源。“殭屍企業”需要銀行和政府財政不斷輸血,大量土地、資金、原材料、勞動力等社會資源被無效佔用,造成生產要素配置扭曲,社會資源整體利用效率降低。2.擾亂市場秩序。“殭屍企業”搶佔了其他健康企業的資源與機會,缺失主動創新、提高效率的動力,還會產生劣幣驅逐良幣的效應,破壞了市場優勝劣汰的機制和公平競爭的環境。3.脫離資產監管。“殭屍企業”長期脫離監管機構的監管,資產質量差,經常出現產權歸屬不清、管理混亂的問題,資產管理基本處於失控狀態,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責任無從落實。4.損害職工權益。“殭屍企業”失去收入來源的情況下,拖欠職工工資、社保情況嚴重,職工的切身利益得不到保障,工作積極性不高,嚴重影響職工隊伍穩定。5.形成金融風險。“殭屍企業”不具備償貸能力,也沒有足夠的資產償還貸款,造成銀行不良貸款高速增加,甚至可能導致系統性金融風險。值得一提的是,“殭屍企業”問題很難在宏觀指標中非常迅速地直接體現。由於銀行為降低其不良貸款率而不斷向企業續貸輸血,殭屍企業問題在銀行財務報表中不會很快體現。根據財政部有關數據,2015年國企利潤同比下降6.7%,而財務費用(主要是債務利息支出)卻超過利潤增長,增長10.2%。尤其是一些地方國企,利潤下滑,造成償債能力不斷下降、對債務融資的依賴性不斷增加。2015年地方國企利潤同比下降9.1%,財務費用達到10%。同時,也有一些國企承擔了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務職能,本身不適合以盈利為目的,需要財政的支持。還有一些國企承擔了地方融資平臺的職能,具有臨時性的融資目的。一旦“殭屍企業”蔓延,隱藏的金融風險將被釋放,這會對市場結構調整造成阻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