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園林是什麼意思?
寺在園林中的含義是什麼
寺---原指宮廷的侍衛人員,以後寺人的官署亦即稱之為“寺”,如“大理寺”、“太常寺”等。
東漢明帝時,天竺僧人以白馬馱經東來,最初住在洛陽“鴻臚寺”。後來鴻臚寺改建,取名“白馬寺”。於是寺就成了僧人住所的通稱。梵語中,“寺”叫僧伽藍摩,意思是“僧眾所住的園林。”
隋唐以後,寺作為官署越來越少,而逐步成為中國佛教建築的專用名詞。
我國有哪些佛教園林景觀
那太多了,所有的佛教寺院都有。只能舉一個明顯的例子:
以漢傳為佛教代表的有:四大佛教名山,北京法源寺、北京靈光寺、北京廣濟寺、北京廣化寺、寧波阿育王寺貳上海玉佛寺、河南少林寺等。
以藏傳佛教為代表的有:西藏大昭寺、西藏小昭寺、西藏布達拉宮、北京西黃寺等。
以南傳佛教為代表的主要是存在於西雙版納自治州的佛教寺廟。
特別指出的是還有以蒙傳為代表的蒙傳佛教寺院,其分佈在內蒙古境內。
佛教裡面的道場是什麼意思
【道場】
有廣狹二義,廣義之道場指一切修行處所。狹義則指釋尊成道之處而言。按,後者即指中印度伽耶城南菩提樹下的金剛座,又稱菩提道場、菩提場。舊譯《華嚴經》卷一〈世間淨眼品〉雲(大正9·395a)∶‘一時佛在摩竭提國寂滅道場,始成正覺,其地金剛具足嚴淨,眾寶雜華以為莊飾。’
關於道場之原語,《華嚴經探玄記》卷二十謂‘曼荼羅’云為道場,《梵語雜名》認為是‘菩提曼拏■’(bodhi-man!d!ala);《大日經疏》卷四亦云世尊昔在菩提漫荼羅降伏天魔軍眾,且於其下雲(大正39·625b)∶‘梵音漫荼羅,是攢搖乳酪成蘇之義。漫荼羅是蘇中極精醇者浮聚在上之義,猶彼精醇不復變易,複名為堅。淨妙之味共相和合,餘物所不能雜,故有聚集義。是故佛言極無比味、無過上味。是故說為漫荼羅也。’此係以‘菩提曼荼羅’為道場之原語,且以漫荼羅為攢搖乳酪而成醍醐之義。
然而,日本學者荻原雲來認為,man!d!ala為‘輪’之義。而醍醐的原語是man!da,此與man!d!ala一詞全無關係。而‘道場’系bodhi-man!d!a之譯語,man!d!a雖有‘醍醐’之義,但系自梵語va^t!a(場之義)訛轉而成者。
另外,《法華經》卷六〈如來神力品〉雲(大正9·52a)∶‘若經卷所住之處,若於園中,若於林中,若於樹下,若於僧坊,若白衣舍,若在殿堂,若山谷曠野,是中皆應起塔供養。所以者何?當知是處即是道場,諸佛於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維摩詰所說經》捲上雲(大正14·542c)∶‘直心是道場,無虛假故。發心是道場,能辦事故。深心是道場,增益功德故。菩提心是道場,無錯謬故。佈施是道場,不望報故。(中略)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場,成就一切智故。’此謂園林曠野等處亦皆諸佛之道場,直心深心亦即菩薩之道場,凡此皆為‘道場’意義的轉化與引伸。
關於道場的種類,慧遠《維摩義記》卷二(末)謂有真、應二種之別。即菩提樹下得道之處名為道場是其‘應’,實行出生功德說為道場是其‘真’。此外,《華嚴經探玄記》、《華嚴經疏》等書也另有多種分類。
在中國,向來皆採廣義用法,而稱呼修法行道之處為道場。如《大宋僧史略》卷中記載,北魏太武帝於始光二年(425)建至神道場,六年後(431)又敕令州鎮建立道場,令於帝之生日營齋轉經,世稱之為生日道場。又智顗《摩訶止觀》卷二(上)中,將常坐、常行等四種三昧之行處各稱為道場。《宋高僧傳》卷二十五〈少康傳〉載,少康嘗於烏龍山建淨土道場以行道唱贊;卷二十四〈楚金傳〉又載,天寶(742~756)初年金為國家創法華道場。此外另有慈悲道場、水陸道場、灌頂道場等。
另外,道場亦被用作寺院的別稱。如《佛祖統紀》卷三十九所載,隋煬帝嘗於大業九年(613),詔令天下寺院改稱道場。又,宮中行佛事的場所,稱為內道場,或稱內寺。
此外,日本真宗未建寺院以前,信眾聚集聞法的場所亦稱道場,現存於北陸地方。日本臨濟宗內,雲水僧專門修禪之處亦稱道場。日僧安然《普通授菩薩戒廣釋》捲上,則將戒場稱為道場。又,後世亦將武術教習之所稱為道場。
〔參考資料〕 《悲華經》卷三、卷六;新譯《華嚴經》卷七〈世界成就品〉、卷十二〈如來名號品〉;《佛為黃竹園老婆羅門說學經》;《理趣經》;《金剛頂經》捲上;《注維摩詰經》卷四;《法華經文句》卷五(上);《大唐西域記》卷八;《慧琳音義》卷十;《令義解》卷二。
FROM:【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簡言之,修法行道之處即是道場。把修法行道之功德迴向某人,即是為人做道場。...
廟宇的基本含義
寺廟分佛教:寺、院、庵、堂,寺和院是和尚道場,庵和堂是尼姑道場。道教:宮、觀、廟、祠佛教寺院是皇宮式建築,道教廟宇是府衙式建築,道教廟宇分:大廟、廟亭、小廟。但福建閩南和臺灣,佛教和道教已經融為一體。從廣義上來說,廟宇不僅僅與佛教一家有關。但在佛教中,廟宇就有許多種稱謂:如“寺”,最初並不是指佛教寺。廟,從秦代以來通常將官舍稱為寺。在漢代把接待從西方來的高僧居住的地方也稱為寺,從此之後,“寺”便逐漸成為中國佛教建築的專稱。“寺”是佛教傳到中國後,中國人為尊重佛教,對佛教建築的新稱呼。如白馬寺、大召寺等。除此之外,如庵,那是尼姑居住的寺廟。還有石窟,那是開鑿在山崖上的石洞,是早期佛教建築的一種形式。印度早期佛寺多用這種形式。印度佛教石窟的形式有兩種,一種為精舍式僧房,方形小洞,正面開門,三面開鑿小龕,供僧人在龕內坐地修行;一種為支提窟,山洞面積較大,洞中靠後中央立一佛塔,塔前供信徒集會拜佛。在蒙古語中稱“寺”為“召”。如大召、五當召等。另外,有稱之為布達拉宮、普陀宗乘之廟等。在道教中,寺廟的稱謂也很多:道教創立之初,其宗教組織和活動場所皆以“治”稱之。又稱為“廬”、“靖”、也稱為靜寶。在南北朝時,道教的活動場所稱呼為仙館。北周武帝時,道教活動場所的稱呼叫“觀”,取觀星望氣之意。到了唐朝,因皇帝認老子為祖宗,而皇帝的居所稱為“宮”,所以道教建築也稱為“宮”了。其它還有叫“院”、“祠”的,如文殊院、碧霞祠等。也有直接以建造者的園林地命名的,如明代睢州(今河南睢縣)兵部尚書袁可立所建之袁家山,其實是其在自己別業中所建供奉八仙眾神的道場。儒家則稱之為“廟”、“宮”、“壇”,如孔廟、文廟,雍和宮,天壇等。伊斯蘭教稱之為“寺”,如清真寺等。天主教稱之為“教堂”。在原始或民間中,稱之為“廟”、“祠”,如舊時奉祀祖宗、神佛或前代賢哲的地方。叫太廟、中嶽廟、西嶽廟、南嶽廟、北嶽廟、岱廟等。如祖廟、祠堂(祭祀祖宗或先賢的廟堂),有武侯祠、韓文公祠等。寺廟文化它完整地保存了我國各個朝代的歷史文物,在國家公佈的全國文物保護單位中,寺廟及相關設施約佔一半,謂之“歷史文物的保險庫”, 乃當之不愧。寺廟建築與傳統宮殿建築形式相結合,具有鮮明民族風格和民俗特色。同時,寺廟文化已滲透到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如天文、地理、建築、繪畫、書法、雕刻、音樂、舞蹈、文物、廟會、民俗等等。各地一年一度的廟會如火如荼,不僅豐富了各地的文化氛圍,同時促進了地方旅遊業的發展。
蘇州園林和佛教宗教有哪些區別
園林和佛教怎麼比
菩提樹在佛教中代表什麼
唐朝初年,禪宗六祖慧能寫了這麼一首關於菩提樹的詩,流傳甚廣,所以後世許多人都認為世界上根本沒有什麼菩提樹,其實是人們誤解了他的本意,菩提樹不僅存在,而且又名思維樹,是一種桑科榕屬常綠大喬木。慧能所寫的“菩提本無樹”這一詩句,大概是從佛家理論“四大皆空”裡作了引伸而來的吧! “菩提”一詞為古印度語(即梵文)Bodhi的音譯,意思是覺悟、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豁然開悟,突入徹悟途徑,頓悟真理,達到超凡脫俗的境界等。在英語裡,“菩提樹”一詞為peepul、Bo-Tree或Large-Tree等,均有寬宏大量,大慈大悲,明辨善惡,覺悟真理之意。而在植物分類學中,菩提樹的拉丁學名為Ficus religosa,有神聖宗教之意。 菩提樹似乎天生來就與佛教淵源頗深,據傳說,2500多年前,佛祖釋迦牟尼原是古印度北部的迦毗羅衛王國(今尼泊爾境內)的王子喬答摩·悉達多,他年青時為擺脫生老病死輪迴之苦,解救受苦受難的眾生,毅然放棄繼承王位和舒適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尋求人生的真諦。經過多年的修煉,終於有一次在菩提樹下靜坐了7天7夜,戰勝了各種邪惡誘惑,在天將拂曉,啟明星升起的時候,獲得大徹大悟,終成佛陀。所以,後來佛教一直都視菩提樹為聖樹,印度則定之為國樹。 歲月如水,兩千多年過去了,佛祖當年“成道”的那棵菩提樹經受了無數風風雨雨,有著神話般的經歷,在佛教界被公認為“大徹大悟”的象徵。我國浙江普陀山文物展覽館內至今陳列著四片菩提樹葉,據說就是從這棵樹上採摘下來的,所以歷來被人們視為珍寶,倍加珍惜。1954年印度前總理尼赫魯來華訪問,帶來一株從這棵樹上取下的枝條培育成的小樹苗,贈送給我國領導人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以示中印兩國人民的友誼。周總理將這棵代表友誼的菩提樹苗轉交給中國科學院北京植物園養護,植物園的領導和職工都十分重視,精心養護,使之生長茁壯,枝葉茂盛。每當國內外高僧前來時,植物園的這棵菩提樹就會被請出來,接受高僧們的頂禮朝拜。“文革” 動亂期間,植物園被冠以“封資修”、“花花草草”等罪名,建制撤銷,人員流散,這棵菩提樹也被迫離開植物園,流離失所。值得慶幸的是,有心人悄悄地把它藏起來,並用心管理,使之大難不死。十年浩劫之後,植物園的領導和職工四處尋找這棵菩提樹,先後訪問了幾十個園林單位,幾經周折,才最終把它找回來。目前,經過植物園職工的精心養護,這棵菩提樹長勢良好,枝繁葉茂,欣欣向榮,似乎象徵著“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永放光芒,中印兩國人民友誼永存。 據考證與考察,我國原來並沒有菩提樹,它最初是隨著佛教的傳入而被引進的。據史籍記載,梁武帝天監元年(公元502年),僧人智藥三藏大師從西竺國(印度)帶回菩提樹,並親手種植於廣州王園寺(後來該寺改名為光孝寺)。從那以後,我國才開始有了菩提樹,並在南方各省區寺廟中廣為傳播。今天,廣州海幛寺仍然還有3株300多年樹齡的古菩提樹呢! 西雙版納傣族全民信奉小乘佛教,對菩提樹十分敬重、虔誠,幾乎每個村寨和寺廟的附近都栽種了許多菩提樹。如果誰家人口不安寧,豬瘟雞死,五穀欠收,也要在村寨和寺廟附近栽種一些菩提樹,乞求佛祖的保佑。每到佛節,信男信女們就在大菩提樹幹上拴線,獻貢品,頂禮膜拜。傣家人什麼樹都可以砍伐,但菩提樹卻是千萬千萬不能砍伐的,即使是菩提樹的枯枝落葉也不能當柴燒,砍伐菩提樹就是對佛的不敬,就是罪過。解放以前,傣族封建領主制定的法律裡就有這麼一條:“砍伐菩提樹,子女罰作寺奴”。在傣家人的文學藝術裡,菩提樹則是神聖、吉祥和高尚的象徵。在舉行婚禮時,歌手總會唱道:“今天是菩提升天的日子”。在情歌裡,少女......
佛學中對應佛教的各種境界的解讀是什麼?
佛教裡講的十法界眾生是指:佛、菩薩、緣覺、聲聞、天道、阿修羅道、人道、畜生道、鬼道、地獄道。
其中,天道、阿修羅道、人道、畜生道、鬼道、地獄道又合稱為六道,未出生死輪迴。這六道中,越往上心態越平和安寧、越善良、越純淨、越聰明、越漂亮、生活狀態越好、越快樂、越光明,越往下則越暴戾、越恐懼、越自私、越多疑、越痴愚、越醜陋、苦難越多、越陰暗。這六道都是屬迷之境界,不能脫離生死,這一世生在這一道,下一世又生在那一道,總是在六道里輪來輪去,像車輪一樣轉,所以叫做六道輪迴。輪迴的動力是業力與心性,善業多且善良平和者入天道,惡業重且暴戾者入地獄道,其他道也是根據業力及心性而入的。業是佛教中一個獨有的概念,換成上面說的一句話也許更好理解:心輕者入天,心重者入地。
十法界的具體描述如下:
1. 佛界
佛是屬於上上乘,無上正等正覺究竟成佛,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2. 菩薩
菩薩是大乘位,有五十一個位階。在無我的基礎上,再繼續將“法”的執著給斷掉。菩薩全稱菩提薩埵,義為“覺有情”,在通過度有情眾生的過程中,於法上的執著慢慢放下。對於菩提智慧,或稱無上正等正覺有所體悟。《金剛經》雲:“度盡一切眾生而實無眾生得救度”不著我相,眾生相,和諸法相,慢慢去了結一切過去因。教下以初地菩薩一步步走向十地菩薩的境界,就差一步成佛了。
3. 緣覺
緣覺,指的是辟支佛,屬於中乘,比第四果羅漢略高,還沒到大乘菩薩。
4. 聲聞
聲聞,指的是羅漢,是小乘位。羅漢有四果,第四果羅漢出離了生死輪迴,也就是了了分段生死,開始了變異生死的人,是小乘佛教最高果位、大乘佛教裡最低果位的人。
聲聞緣覺只是出離了輪迴,仍是心外求法,還沒明心見性。聲聞緣覺對於佛來說仍是焦芽敗種,不能續佛慧命。
5. 天道
天道眾生福報特別大,壽命極長,性情柔和,是心地平和善良、積過大福德的人的去處。
(1)欲界六層天:
四天王天、忉利天、燄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欲界天因為有六層,所以又叫六慾天。六慾天及以下各道,包括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等都屬欲界,特點是有食慾和淫慾。食慾以維持生命,淫慾以延續種族。
生於此界的眾生,雖然已脫離苦難的人世,但仍有色身(肉身),亦有男女飲食之慾,有著一定的煩惱。
六慾天臨死的時候有五種徵兆出現:身光消失、不樂本座、花冠枯萎、天衣垢壞、身出汗臭。生平一起嬉戲玩樂的天女們,見到這五種,都跑了。又以天眼觀見將要生到何處,若是墮落,則更加的悽惶恐怖、痛苦不堪、如地獄苦。
《正法念處經》偈雲:“如蜜和毒藥,是則不可食,天樂亦如是,退沒時大苦”。規誡眾生:不可貪著天界之樂,應思出離三界。
(2)色界天包含十八層天
色界,居於欲界之上,共十八天。雖已完全離欲染,但尚有色質,故叫色界。生到色界的天人,純是化生,貌如童子,身白銀色,衣黃金色,全是男相,沒有女人。
這十八梵天,都是清淨、沒有伴侶、沒有男女情慾,但有化身的身體,故還未能脫離形骸的牽累,所以叫色界天。生於此界的眾生均有色身,但無男女飲食之慾。
初禪有三層天: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
大梵天、梵輔天、梵眾天這三種天都稱作勝流,因其身勝、樂勝、能勝下界的各趣的眾生,又不受欲界八苦的煎逼,雖然不是修真正的三摩地,但因持戒的定力,心中常能清淨,已不為欲界諸煩惱所搖動,這叫做初禪天。於九地中,是離生喜樂地,即離開欲界諸惡趣,而得清淨喜樂。但是因為仍有覺觀之火,......
什麼是淨土園林?
在佛教進一步鞏固地位的過程中,末期(12世紀70年代)源空開創淨土宗,提倡專念阿彌陀佛,死後可升往西方極樂淨土世界。佛家按寢殿造園林格局演化為淨土園林,流行於寺院園林之中。當然淨土園林的來源也有說是源於淨土變的院前池沼的佛畫,不管如何,它還是與寢殿造園林有十分相象的格局,只不過把寢殿改為金堂而已。許多舍宅為寺的寺園和皇家敕建或貴族捐建的寺院大多體現了淨土園林特點。園林格局依舊是中軸式、中池式和中島式,但建築的對稱性明顯保留下來。軸線上從南至北依次是大門、橋、水池、橋、島、橋、金堂和三尊石(指彷彿教的三座菩薩的石組)。為與宗教儀式相結合,園林與戒壇結合,用植栽、木牌、垣牆、地廠、地物、道路或帷幕把道佛界和俗界分開,石組佈局用三尊佛教菩薩作為像徵物。
佛教七寶指的是什麼?
金 銀 瑪瑙 硨磲 珍珠 珊瑚 水晶 琉璃 琥珀 指七種珍寶引,又稱七珍。七寶指的是硨磲、瑪瑙、水晶、珊瑚、琥珀、珍珠、麝香這七種。不同的經書所譯的七寶各不盡同,鳩摩羅什譯的《阿彌陀經》所說七寶為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碼瑙;玄奘譯《稱讚淨土經》所說七寶為金、銀、吠琉璃、頗胝迦、牟娑落揭拉婆、赤真珠、阿溼摩揭拉婆;般若經所說的七寶是金、銀、琉璃、珊瑚、琥珀、硨渠、瑪瑙;法華經所說的七寶是金、銀、琉璃、硨渠、瑪瑙、真珠、玫瑰;阿彌陀經所說的七寶是金、銀、琉璃、玻璃、硨渠、赤珠、瑪瑙。 同一本經書,不同歷史時期所譯的不同版本中,所說七寶也不同,以《無量壽經》為例,漢代版本的七寶為金、銀、琉璃、水晶、硨磲、珊瑚、琥珀;曹魏時期版本所載七寶為紫金、白銀、琉璃、水晶、硨磲、珊瑚、琥珀;唐代版本的七寶為黃金、白銀、琉璃、頗梨、美玉、赤珠、琥珀;宋代版本的七寶為黃金、白銀、璃、頗梨、硨磲、珍珠、琥珀。玄奘譯《稱讚淨土經》所說七寶為金、銀、吠琉璃、頗胝迦、牟娑落揭拉婆、赤真珠、阿溼摩揭拉婆(紅竹石) 而藏傳佛教中的七寶則為紅玉髓、蜜蠟、硨渠、珍珠、珊瑚、金、銀,稱為“西方七寶”。所以可以作為七寶之聖物的東西有十多種。 佛教七寶蓄納了佛家淨土釘光明與智慧,其蘊育著深刻的內涵,使之成為珠寶中的靈物。 佛界有三寶:佛、法、僧。佛教有七寶:金、銀、琥珀、珊瑚、硨磲、琉璃、瑪瑙。得三寶而國泰,得七寶而民安。
佛教的“五停心觀”是什麼意思?
不淨觀、慈悲觀
、緣起觀、界分別觀、數息觀
佛教故事,有一個人得了癩病,全身長滿了惡瘡,潰爛流膿,苦不堪言。一天,經過一處長滿茅草蘆荻的園林,被草尖所刺,痛徹心肺,於是生起瞋恨心,對著園林破口大罵。
佛陀正好遊化經過,看到這個情景,對隨行的弟子說:「你們覺得這個人的行為是不是很愚痴可笑?」
弟子齊聲回答:「是的!佛陀!草木本無心,怎麼可以因為身體的病痛而遷怒這些花草樹木呢?」
佛陀說:「對的!這個人因為身體上的病痛而起瞋恨心,說明他不只是身體上有病,就是他的心也病得不輕啊!」
佛陀接著又說:「比丘們!有一些人見到美色,聞到香味,聽到好話,嚐到甜的滋味,心裡就起貪著;相反的,遇到不順己意的境界,就起瞋恨心,這種情形就跟身上長瘡的人一樣,可以說身心都生病了。」
弟子問:「像這樣的人,佛陀有什麼方法可以對治呢?」
佛陀於是為弟子說示對治貪瞋痴惑障的五種修行法門:以不淨觀對治貪慾,以觸悲觀對治瞋恚,以緣起觀對治愚痴,以唸佛觀對治我執,以數息觀對治散亂。以上五種修行法,稱為五停心觀。
五停心觀就是對治心理煩惱的五種方法,以五種正念來降伏五種妄念,勘破煩惱的虛妄性,對境不起迷惑,譬如長了惡瘡的人,如果能瞭解草木本自無心,就不會愚痴遷怒無情眾生
滿意,請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