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類包括哪些?
常食用的肉類有哪些?分類儘量細一些
肉類食品包括家畜的肌肉、內臟及其製品,家畜指豬、牛、羊、兔、狗等,家禽指雞、鴨、鵝等。它們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礦物質和維生素A 及B 族維生素。肉類食品不僅味道鮮美、消化吸收率高、易飽腹,而且具有強身抗病的作用,如雞肉補益五臟、治脾胃虛弱,羊肉暖中補虛、開胃健身,牛肉補中益氣,豬肉和血脈、潤肌膚,狗肉安五臟、暖腰膝等。
肉的組成
肉包括畜體、禽體的肌肉、脂肪和結締組織。肌肉組織是肉的主要組成部分,在各種家畜、家禽肉的體內肌肉組織大約佔50%~60%。肌肉組織中富含人體必需的完全蛋白質,是最有食用價值的部分,也是決定肉質量的最重要的部分。結締組織包括腱、韌帶和肌肉脂肪的內外膜、血管、淋巴等組織,其營養價值不如肌肉組織的蛋白質,不易消化。脂肪組織一般較多地分佈在皮下、肌肉間隙、腹腔內以及腎臟周圍,還有一部分與蛋白質結合存在於肌肉中。
肉類的營養價值
肉類泛指畜肉(豬、牛、羊、兔等)、禽肉(雞、鴨、鵝、鴿等)及水產類等。在重視食蔬、警惕心腦血管疾病和肥胖症等各種“文明病”的同時還要注意,千萬不要陷入“談肉色變”的誤區。在人們的餐桌上,尤其在各種類型的宴席上,動物性食品依然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關鍵是要注意選擇、葷素搭配、平衡飲食,才能保證健康。
提供優質蛋白質
人體組織除了水分外,以蛋白質含量最高,蛋白質不僅是身體的基本建材,凡幫助消化吸收與調節生理作用的酶、激素、維持神經介質正常傳遞的物質、抵抗傳染病的抗體等都要依賴蛋白質。人在生存的每一瞬間,體內蛋白質都在細胞內不斷地被分解,因此必須源源不斷地給機體提供蛋白質,只有人體各部分能吸收運用充分的蛋白質時,人才能健康長壽。動物蛋白質是優質蛋白質,因為其所含的八種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和比例均接近人體需要,吸收利用率高。人體內所需蛋白質約50%應來自於優質蛋白質。及時補充優質蛋白質,對於生長髮育迅速的嬰幼兒、兒童、青少年和對蛋白質需要量特別高的孕婦、哺乳期母女更為重要。
預防缺鐵性貧血
近十幾年來人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人體缺鐵現象還是比較普遍,主要表現為缺鐵性貧血發病率較高。其中一個原因是飲食中鐵吸收率低。食物中的鐵有兩種形式,即血紅素鐵(有機鐵)和非血紅素鐵(無機鐵),而血紅素鐵能直接被腸黏膜上皮細胞吸收,因此利用率高。畜肉、肝、禽肉和魚肉中的血紅素鐵約佔食品中鐵總含量的1/3,其吸收率較高。同時肉類蛋白質中半胱氨酸含量較多,半胱氨酸能促進鐵的吸收。因此,飲食中有牛、羊、豬、雞、鴨和魚時,可使鐵的吸收率增加2~4 倍,可以改善缺鐵性貧血。
提供豐富的維生素
無論是脂溶性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K、維生素E還是B族維生素等水溶性維生素,動物性食物中均含量豐富。與貧血有關的維生素B12,一般只有動物性食物中才存在。尤其是動物的肝臟,是多種維生素的重要來源。
提供多價不飽和脂肪酸
魚類脂肪多由多價不飽和脂肪酸組成,是人體必需的脂肪酸,機體不能合成,必須由食物提供。這類脂肪酸能加速體內膽固醇的代謝,減少血凝固,減少動脈中脂肪斑塊的形成,對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有重要的作用。多價不飽和脂肪酸是一種有益於大腦的物質,對腦細胞,特別是對腦的神經傳導和突觸的生長髮育有重要作用,對人的智力、記憶和思維能力等也有影響。缺乏這種物質,就會影響腦細胞膜的形成,並有可能引起腦細胞的死亡。
肥肉對健康的益處
一提起肥肉,人們就覺得可怕,不由自主地與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等聯繫起來。這種看法是不全面的。肥肉對身體是否有益,與烹調方法有一定的關係。用一般方法烹調的肥肉膽固醇較高,飽和脂肪酸也較多,而若將肥肉文火燉4小時後......
我們常見的肉類有哪些?
雞肉 、 鴨肉、 魚肉、 豬肉、骸 野豬肉、 牛肉、 犛牛肉、 山羊肉、 綿羊肉、 兔肉、 大雁肉、 鵝肉、 鴿子肉、 麻雀肉、 老鼠肉、貓肉(兩廣地區吃) 狗肉、 合成肉(火腿腸、午餐肉等) 鹿肉、 獐子肉、 馬肉、 驢肉、 騾子肉 、烏龜肉、甲魚肉、蝦肉、蟹肉
肉類有哪些?
豬肉
牛膽
雞肉
鴨肉
羊肉
鵝肉
鴿子肉
兔子肉
驢子肉
魚肉
---樓主想望梅止渴麼!陪你瘋一次
有哪些肉類富含蛋白質的
蛋白質只是每天的副食,不是每天熱量的主要來源,卻是構成人體器官、荷爾蒙和免疫物質的主要原料,故蛋白質不能減,每人每天蛋白質的需要量是80克左右,運動量大的人則多一些,如:健美運動員。
在動物蛋白中,牛奶、蛋類的蛋白質是所有蛋白質食物中品質最好的,其原因是最容易消化,氨基酸齊全,也不易引起痛風發作。
蛋黃蛋白質含量略高於蛋白,但一個蛋黃可含高達300毫克的膽固醇,即使是心臟沒有病的人,也不宜多吃蛋黃,而蛋白的膽固醇含量是0;蛋黃含大量油脂,平時的蛋黃我們看不出有油脂,但你把蛋黃放在微波爐中一烤你就會發現能流出大量的油,在鹹蛋的蛋黃中也可看得到蛋黃的油脂,蛋黃的熱量是蛋白的6倍,所以蛋黃也是高熱量食物,是減肥的人需要節食的食物。
牛奶除供應蛋白質外,更重要的是它還可提供豐富的鈣質,可預防缺鈣。脫脂奶粉的含鈣量最高,油脂含量幾乎沒有,故脫脂奶粉泡成的牛奶,是成年人保持苗條身材的最佳蛋白質和鈣的來源。
在植物蛋白中最好的是大豆蛋白,大豆中含35%的蛋白質,而且非常容易被吸收,因此大豆蛋白一直是素食主義者的最主要的蛋白質來源。豆製品可降膽固醇,還可抗癌,大豆蛋白含有豐富的異黃酮,異黃酮是一種類似荷爾蒙的化合物,可抑制因荷爾蒙失調所引發的腫瘤細胞的生長。另外,食用菌也是瘦身族的主要蛋白質來源。
《常見食物蛋白含量表》
食物名稱 每100克食物含蛋白質
燕麥 15.6
蓮子 16.6
黃豆 36.3
蠶豆 28.2
豬肉(瘦) 16.7
豬心 19.1
豬肝 21.3
豆腐皮 50.5
豬腎 15.5
豬皮 26.4
花生 26.2
豬血 18.9
核桃 15.4
牛肉(瘦) 20.3
羊肉(瘦) 17.3
鰱魚 17.0
兔肉 2l 2
雞肉 21.5
雞肝 18.2
鴨肉 16.5
海蔘(幹) 76.5
雞蛋 14.7
龍蝦 16.4
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結構的主要成分,其含量僅次於水,約佔人體重的五分之一。肌肉、神經組織中蛋白質成分最多,其他臟器及腺體組織中次之,但含量亦相當豐富。食物中以豆類、花生、肉類、乳類、蛋類、魚蝦類含蛋白質較高,而穀類含量較少,蔬菜水果中更少。人體對蛋白質的需要不僅取決於蛋白質的含量,而且還取決於蛋白質中所含必需氨基酸的種類及比例。由於動物蛋白質所含氨基酸的種類和比例較符合人體需要,所以動物性蛋白質比植物性蛋白質營養價值高。在植物性食物中,米、麵粉所含蛋白質缺少賴氨酸,豆類蛋白質則缺少蛋氨酸和胱氨酸,故食混合性食物可互相取長補短,大大提高混合蛋白質的利用率,若再適量補充動物性蛋白質,可大大提高膳食中蛋白質的營養價值。常見蛋白質的含量(每100克食物)如下:大米7克、麵粉9克、黃豆36克、綠豆24克、豆腐7.4克、白菜2克、茄子2.3克、蘋果0.4克、花生27克、豬肉9.5克、牛肉20克、人乳1.5克、牛乳3.3克、雞蛋15克、鯉魚17克、對蝦21克。雖然人乳、牛乳、雞蛋中的蛋白質含量較低,但它們所含的必需氨基酸量基本上與人體相符,所以營養價值較高,是膳食中最好的食品。
添加含蛋白質多的食物
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的重要物質,身體中各種組織——肌肉、骨骼、皮膚、神經等都含有蛋白質。生長的物質基礎是蛋白質,因此,就要多給小兒添加含蛋白質豐富 的食品。
含蛋白質多的食物包括:牲畜的奶,如牛奶、羊奶、馬奶等;畜肉,如牛、羊、豬、狗肉等;禽肉,如雞、鴨、鵝、鵪鶉、駝鳥等;蛋類,如雞蛋、鴨蛋、鵪鶉 蛋等及魚、蝦、蟹等;還有大豆類,包括黃豆、大青豆和黑......
吃肉類有什麼好處?
常吃有好處,多吃就不一定了.高蛋白低脂肪的肉。肉類裡面兔肉是最健康的。另外,魚不屬於肉類,魚就是魚類
肉類加工食品有哪些種類
香腸,臘腸,臘肉,罐頭,火腿等等
醬定骨,薰魚,豬蹄,鳳爪,鴨盹,豬肉脯,牛肉乾,肉鬆等等
放在火鍋裡的肉類有哪些?
羊肉 牛肉 基本上所有的肉類都可以
肉類植物有哪幾種
第一類是葉多肉植物,葉的肉質化程度較高,莖則處於次要地位。第二類是莖多肉植物,植株的莖較為突出,並呈綠色,能代替葉進行光合作用。很多種類的葉子退化或根本沒有,有些只有新莖的生長點附近才有很小肉質葉,但很早就脫落。有些品種的葉則退化成刺。在莖多肉植物中,還有一類莖幹狀多肉植物,其肉質部分集中在莖基部,使得這一部位特別膨大,因品種不同,其形狀也不一樣,但以球狀或近似球狀為主,表面還有一層木栓質,如常見的龜甲龍、酒瓶蘭等。
哪些肉屬於紅肉
通常把牛肉、羊肉和豬肉叫做紅肉,而把魚肉、禽肉叫做白肉。紅肉的特點是肌肉纖維粗硬、脂肪含量較高,而白肉肌肉纖維細膩,脂肪含量較低,脂肪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紅肉和白肉對人類慢性病的影響也不一樣,最近流行病學研究發現,吃紅肉的人群患結腸 癌、乳腺癌、冠心病等慢性病的危險性增高,而吃白肉可以降低患這些病的危險性,延長壽命。如果說“白肉”的定義的話,會有很多的。 下面細說下:第一個含義:白肉是一個營養學上的詞。狹義上指家禽的肉,特別是雞胸;之所以叫白肉,是因為雞肉是白色的。這個概念在廣義上還能擴展到紅肉之外的肉類。 白肉可以包括鳥類(雞、鴨、鵝、火雞等)、魚、爬行動物、兩棲動物、甲殼類動物(蝦蟹等) 或雙殼類動物(牡蠣、蛤蜊)等。雖然三文魚、煮熟的蝦蟹等都是紅色,也不能算作紅肉。 烹飪好後的食物的顏色不能作為判斷是否為紅肉或白肉的標準,如豬肉雖在烹飪時變為白色,也仍然是紅肉(在美國鋪天蓋地的廣告稱其為白肉,僅是一種市場推廣手法而已)。 第二個含義:非烹調意義上的:人大腿內側的肉。第三個含義:在我國古代,確切說是在宋代,把肉食品叫做“白肉”。第四個含義:專指去油的肉,也泛指熟豬肉。第五個含義:專指人類白淨的肌膚。最後一個含義: 一道滬菜名菜,叫“蒜泥白肉”
肉類有什麼營養????
◎ 提供優質蛋白質 人體組織除了水分外,以蛋白質含量最高,蛋白質不僅是身體的基本建材,凡幫助消化吸收與調節生理作用的酶、激素、維持神經介質正常傳遞的物質、抵抗傳染病的抗體等都要依賴蛋白質。人在生存的每一瞬間,體內蛋白質都在細胞內不斷地被分解,因此必須源源不斷地給機體提供福白質,只有人體各部分能吸收運用充分的蛋白質時,人才能健康長壽。動物蛋白質是優質蛋白質,因為其所含的八種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和比例均接近人體需要,吸收利用率高。人體內所需蛋白質約50%應來自於優質蛋白質。及時補充優質蛋白質,對於生長髮育迅速的嬰幼兒、兒童、青少年和對蛋白質需要量特別高的孕婦、哺乳期母女更為重要。 ◎ 預防缺鐵性貧血 近十幾年來人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人體缺鐵現象還是比較普遍,主要表現為缺鐵性貧血發病率較高。其中一個原因是飲食中鐵吸收率低。食物中的鐵有兩種形式,即血紅素鐵(有機鐵)和非血紅素鐵(無機鐵),而血紅素鐵能直接被腸黏膜上皮細胞吸收,因此利用率高。畜肉、肝、禽肉和魚肉中的血紅素鐵約佔食品中鐵總含量的1/3,其吸收率較高。同時肉類蛋白質中半胱氨酸含量較多,半胱氨酸能促進鐵的吸收。因此,飲食中有牛、羊、豬、雞、鴨和魚時,可使鐵的吸收率增加2~4 倍,可以改善缺鐵性貧血。 ◎ 提供豐富的維生素 無論是脂溶性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K、維生素E還是B族維生素等水溶性維生素,動物性食物中均含量豐富。與貧血有關的維生素B12,一般只有動物性食物中才存在。尤其是動物的肝臟,是多種維生素的重要來源。 ◎ 提供多價不飽和脂肪酸 魚類脂肪多由多價不飽和脂肪酸組成,是人體必需的脂肪酸,機體不能合成,必須由食物提供。這類脂肪酸能加速體內膽固醇的代謝,減少血凝固,減少動脈中脂肪斑塊的形成,對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有重要的作用。多價不飽和脂肪酸是一種有益於大腦的物質,對腦細胞,特別是對腦的神經傳導和突觸的生長髮育有重要作用,對人的智力、記憶和思維能力等也有影響。缺乏這種物質,就會影響腦細胞膜的形成,並有可能引起腦細胞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