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賽讀音是什麼?
(8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2100多年前,張騫兩次出使西域,開闢了一條橫貫東西、連接歐亞的“古絲綢之路
①國家利益是國際關係的決定性因素,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符合我國和中亞地區的共同利益(2分)。②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共同建設“經濟帶”有利於促進中亞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與發展(2分)。③我國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符合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基本目標(2分)。④當代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和科技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共同建設“經濟帶”,有利於增強中亞各國及我國的綜合國力,在多極化格局中佔據有利地位(2分)。 試題分析:本題設問中知識指向很明確,“當代國際社會”,題型為“依據類”試題,考查學生對“當代國際社會”這一模塊知識體系的建構能力和理論聯繫實際問題的能力,我們要從多個角度組織答案。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是時代主題的要求(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是積極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的要求(當代國際競爭的實質是綜合國力的競爭),是維護我國國家利益的需要(符合我國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也符合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體現了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符合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基本目標),從這幾個角度組織答案,原理結合材料分析即可。
張賽出使時位於河西走廊是哪個少數民族
大月氏,原先是河西走廊定居,後來被匈奴人趕走去了西域,最後去了中亞。
譯作禺知、禺氏、牛氏等,後來也有譯作月支的,是公元前2世紀以前居住在中國西北部、後遷徙到中亞地區的遊牧部族。大月氏在中國和世界歷史上都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古族。匈奴發跡、漢通西 域、佛教東傳,都與大月氏有直接的密切的關係。
1、歷史淵源
公元前5~前2世紀初,月氏人遊牧於河西走廊西部張掖至敦煌一帶,勢力強大,為匈奴勁敵。約在武帝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漢使張騫至其國,以後往來漸密。國內分為休密、雙靡、貴霜、胖頓、都密五部歙侯。公元前177年前不久,月氏擊破敦煌附近另一個小遊牧部落烏孫,殺其王難兜靡,奪其地,難兜靡子獵驕靡初生,其部落逃奔匈奴。公元前177~前176年間,匈奴冒頓單于遣右賢王大敗月氏。公元前174年,匈奴老上單于立,不久又大敗月氏,殺其王,以其頭為飲器。月氏大多數部眾遂西遷至伊犁河流域及伊塞克湖附近,原居此地的塞種大部分被迫南遷到興都庫什山以南。月氏在河西走廊留下小部分殘眾與祁連山間羌族混合,號稱小月氏,而西遷之月氏從此被稱為大月氏。至公元前139~前129年間,烏孫王獵驕靡長大,為其父報仇,遂率部眾西擊大月氏,奪取伊犁河流域等地。大月氏再次被迫南遷,過大宛,定居於阿姆河北岸。公元前1世紀初葉,大月氏又征服阿姆河南的大夏。至公元初,五部歙侯中貴霜獨大,建立貴霜帝國。大月氏人的兩次遷徙對中亞地區的歷史影響至巨。它造成希臘化的巴克特里亞王國(大夏)滅亡,促使塞種入侵印度北部,並引起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從而開闢絲綢之路。
關於月氏的來源,中外史學家看法頗不一致。據中國學者王國維考證,月氏即《逸周書·王會解》中的"禺氐",《穆天子傳》中的"禺知"或"禺氏"。歐洲學者也在西方古文獻中搜求相當於月氏的記錄,異說不下六、七種。關於月氏的族屬,中國古籍如《魏略》稱其為羌,《舊唐書》稱其為戎。近百餘年來,學術界更加異說紛紜:有藏族說、突厥說、印歐語族說、波斯說等。由於他們沒有文字,而且月氏本身的記錄亦不齊全,現時我們要了解他們,只能透過中國史書裡的片面記錄。而我們從中國史書裡所知道的,月氏居於約當今甘肅省蘭州以西直到敦煌的河西走廊一帶。大約遠在戰國初期,月氏便在這一帶過著遊牧生活。秦及漢初,月氏勢力強大,與蒙古高原東部的東胡從兩方面脅迫遊牧於蒙古高原中部的匈奴,匈奴曾送質子於月氏。秦末,匈奴質子自月氏逃回,殺父自立為冒頓單于,約在公元前205~前202年間舉兵攻月氏,月氏敗。可能從這時起,月氏便開始棄河西走廊而向西遷徙。公元前177或前176年,冒頓單于再次擊敗月氏。據冒頓單于於公元前174年致漢文帝劉恆書中說:“故罰右賢王,使至西方求月氏擊之。以天之福,吏卒良,馬力強,以夷滅月氏,盡斬殺降下定之。樓蘭﹑烏孫﹑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國皆已為匈奴,諸引弓之民併為一家,北州以定。”月氏這次敗後,更西遷到準噶爾盆地。至老上單于時(前174~前161),匈奴又破月氏,月氏乃更向西遷移到伊犁河流域。當月氏離棄河西時,有一小部分越祁連山,“保南山羌,號小月氏”。這部分月氏人日後長期留住該地,與青海羌人逐漸融合。
伊犁河流域原久為塞族所居住。《漢書‧張騫傳》:“月氏已為匈奴所破,西擊塞王。塞王南走遠徙,月氏居其地。”塞族即古伊朗碑銘及希臘古文獻中所載Sacae(Sakas)。月氏既擊走塞族,塞族便向西南遷徙,跨過錫爾河,到達河中地區的索格底亞那(Sogdiana)地方。原已移住在天山北麓並服屬匈奴的烏孫,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