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的成書過程?
簡述<<三國演義>>的成書過程?謝謝
《三國演義》不僅是我國章回小說中的開山作品,也是我國最有成就的長篇歷史小說。
小說的產生,有它自己的歷史過程。從李商隱的《驕兒詩》“或謔張飛胡,或笑鄧艾吃”來看,至遲在晚唐時三國故事已在民間流傳。宋代通過藝人的表演說唱,三國故事更為流行。根據《東京夢華錄》載,北宋時已出現了“說三分”的專家霍四究。又據《東坡志林》載,王彭嘗雲:“塗巷中小兒薄劣,其家所厭苦,輒與錢,令聚坐聽說古話。至說三國故事,聞劉玄德敗,頻蹙眉,有出涕者。”這裡值得注意的是,宋代民間說三國故事已經表現出“尊劉貶曹”的鮮明傾向。宋元時代三國故事更被大量地搬上舞臺。《宋史·範純禮傳》及南宋姜白石《觀燈口號》等詩歌中都有演出三國戲的記載。金元演出的三國劇目至少有《三戰呂布》、《赤壁鏖兵》、《隔江鬥智》等三十多種,在這些劇本中,繼續表現了“尊劉貶曹”的傾向。三國故事流傳既有那麼長的歷史,以三國故事為題材的平話小說,可能很早就產生了,但今存最早的也是唯一的一部《三國志平話》是元代至治年間新安虞氏所刊的《全相三國志平話》。這書是民間傳說中三國故事的寫定本。它分上中下三卷,每卷都分上下兩欄,上欄圖相,下欄正文。從評話的內容和結構看,已粗具《三國演義》的規模。不僅擁劉反曹的傾向極為鮮明,而且劉、關、張等人都富有草莽英雄氣息,張飛的形象最活躍、最有生氣,諸葛亮的神機妙算也寫得很突出。全書內容大半是不同於正史的附會和傳說,象司馬仲相斷獄的因果報應故事,張飛毆打常侍段圭、殺定州太守,以及劉、關、張太行山落草等,情節都很離奇。而且描寫粗枝大葉,文詞鄙陋不通,人名地名也多謬誤,似乎還是未經文人潤色的民間藝人作品。從上述的記載和殘留的作品看,可知從晚唐到元末,在民間流行的三國故事,愈來愈豐富。為《三國演義》的創作提供了充分的條件。
羅貫中在民間傳說及民間藝人創作的話本、戲曲的基礎上,又運用陳壽《三國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結合他豐富的生活經驗,寫成了這部影響深遠的《三國志通俗演義》。
關於羅貫中的生平材料現存的很少。賈仲名《錄鬼簿續編》說:“羅貫中,太原人,號湖海散人,與人寡合,樂府隱語,極為清新。與餘為忘年交,遭時多故,天各一方,至正甲辰復會。別來又六十餘年,竟不知其所終。”根據賈仲名記載的推測,羅貫中的生卒年大約在一三一?至一三八五之間(注:賈仲名《書錄鬼簿後》寫於明成祖永樂二十年(1422),時八十歲。所以知道元至正甲辰(1364)時,賈應為二十二歲,由此可推測與賈為“忘年交”的羅貫中的生年。)。明王圻《稗史彙編》說羅貫中是“有志圖王者”。清徐渭仁、徐丙所繪《水滸一百單八將圖題跋》說他曾與元末農民起義的領袖之一張士誠有關係。根據這些片段材料和他作品中對聖君賢相的推崇和所反映出來的豐富的鬥爭經驗,可以推想羅貫中是封建社會裡一個有抱負、有理想並有一定的軍事、政治鬥爭經驗的人物。羅氏的創作才能也是多方面的,他寫過戲曲和樂府隱語,現存的戲曲作品有《趙太祖龍虎風雲會》,但主要成就還是在小說方面。相傳他寫過十七史演義,今存署名羅貫中的小說,除《三國志通俗演義》外,還有《隋唐志傳》、《殘唐五代史演義傳》和《三遂平妖傳》。而且他還是《水滸傳》的編寫者之一。
羅貫中 《三國志通俗演義》現存的最早刊本是嘉靖本,全書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則,題“晉平陽侯陳壽史傳,後學羅本貫中編次”。它集中並充實了宋元時期講史話本和戲曲中的精彩部分,把《三國志平話》的故事作了全部改寫,刪去了象司馬仲相斷獄、孫秀才發現天書和劉、關、張太行山落草等荒誕的故事,增加了許多史實,擴充了篇幅,從而成為一部“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長篇......
三國演義的成書,經過了哪三個階段
三國故事的源頭,其一是關於三國史事的歷史文獻;其二是民間不斷流傳的三國故事和民間創作,其三是上千年所積累和深化的史學家對三國曆史的敘述和評價。它們為《三國演義》的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所以第一階段應該是歷史事實與野史傳說交織存在
二是經過時間沉澱,民間有了一定定論和來越多的戲劇傳說,經過說書藝人的整理,具有了故事性,《**平話》什麼的
最後就是羅貫中資源利用藝術再創作,成為了三國演義
誰能簡述《三國演義》的成書過程
《三國演義》,周所周知,是我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在我們的中學教育中,羅貫中被冠以作者之名,併成為人人所應該熟悉的文學常識。其實,《三國演義》的成書過程遠遠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這其中有種種複雜的前後聯繫。
我們知道,歷史上的“三國”本身就是一個龍騰虎躍、風起雲湧的時代。陳壽的《三國志》與裴松之的注就記錄了這麼一個時代,記錄了那個時代發生的諸多故事,這為後世文學家的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到了隋代,社會生活文藝表演中已經有了“三國”的節目,據杜寶《大業拾遺記》記載,隋煬帝看水上雜戲便有曹操譙水擊蛟、劉備檀溪躍馬等內容。
唐朝,三國故事廣泛流傳,晚唐時三國故事已經家喻戶曉,連兒童都爛熟於心。有李商隱《嬌兒》詩為證:“或謔張飛胡,或笑鄧艾吃”。
至於宋代,已經有了專門的說話藝人“話說天下三分”,不僅藝術效果好,而且已經有了尊劉抑曹的傾向。到了元代,這種傾向更加鮮明,並帶有濃厚的民間色彩。流傳下來的文本有《三國志平話》和內容大致相同的《三分事略》。同時,金元戲曲舞臺上也搬演了大量的三國戲,如關漢卿《關大王獨赴單刀會》。
在長期的眾多的民間傳說和藝人創作的基礎上,明代羅貫中“據正史、採小說”,旁徵博引,撰寫為具有歷史演義的典範作品——《三國志演義》。在流傳過程中,又出現了諸多不同的版本,如明嘉靖的《三國志通俗演義》(嘉靖本),再如《李卓吾先生批評三國志》(李卓吾評本),還有《新刻按鑑全像批評三國志轉》等(“三國志傳”本)。
清代毛綸、毛宗崗父子以李卓吾評本為基礎,參考“三國志傳”本,對回目和正文進行了較大的修改,增刪和點評,遂成後世最流行的本子,近人簡稱為《三國演義》。
毛本《三國演義》便是現今國人常見之《三國演義》,與羅貫中之《三國志演義》不能混為一談。毛本《三國演義》是羅貫中《三國志演義》在不斷流傳過程中豐富和發展的結果,其中內容相較羅貫中的原本已變化太多,藝術上有了較大的提高,從而取代了文學史上最具代表意義的書名“三國志演義”。
就是說,常識教育中,羅貫中作為《三國演義》的作者這一說法是不確切的、是偏頗的,這跟我們不知道羅貫中也是《水滸傳》編寫者之一的道理是一樣的。以常識名義將歷史真相框限某些公式中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簡述《三國志演義》的成書過程
成書過程
三國故事在中國古代民間頗為流行;宋元時代即被搬上舞臺,金、元演出的三國劇目達30多種。元代即出現了新安虞氏所刊的《全相三國志平話》。元末明初羅貫中綜合民間傳說和戲曲、話本,結合陳壽《三國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根據他個人對社會人生的體悟,創作了《三國志通俗演義》,現存最早刊本是明嘉靖年所刊刻的,俗稱“嘉靖本”,本書共24卷,每卷10則,共240則。清康熙年間,毛綸、毛宗崗父子倆辨正史事、增刪文字、增加評點,修改成今日通行的120回本《三國演義》。
版本流變路線:
①現存最早的刊本是明嘉靖壬午年刊刻的《三國志通俗演義》24卷240則,每則前有七言一句的小目。
②萬曆《新刊按鑑全相批評三國志》20卷 240則
③萬曆間吳觀明刊《李卓吾先生批評三國志》240則合併為120回,回目由單句變為偶句
④清康熙年間,毛綸、毛宗綱父子以李卓吾評本為基礎,參考了“三國志傳”本,對回目和正文進行了較大修改,並作詳細評點,毛本《三國》即後來《三國演義》。[3]
三國演義的成書時間在什麼時候?
三國演義
作者 羅貫中
出版地 中國
語言 中文
出版日期 元末明初(14世紀)
羅貫中也在張士誠處任職[8],士誠敗歿,奉朱元璋令,遂專心著作出三國演義,感化風俗人心。
元惠宗至正二十六年春(1366年),羅貫中的老師趙寶丰去世。羅貫中趕往慈溪祭奠。幾個月後,施耐庵為躲避兵亂全家遷往了興化。羅貫中找不到施耐庵,就在河陽山繼續寫《三國演義》。
現存最早刊本是明朝嘉靖年刊刻的,俗稱“嘉靖本”,全書24卷儲亦有弘治刻本的《三國志通俗演義》,文字素樸,內容較平易。至清朝康熙年間,毛綸、毛宗崗父子辨正史事、增刪文字,修改成今日通行的120回本《三國演義》,俗稱“毛本”。
望採納
《三國演義》的主要內容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代第一部長篇章回小說,是歷史演義小說的經典之作。小說描寫了公元3世紀以曹操、劉備、孫權為首的魏、蜀、吳三個政治、軍事集團之間的矛盾和鬥爭。在廣闊的社會歷史背景上,展示出那個時代尖銳複雜又極具特色的政治軍事衝突,在政治、軍事謀略方面,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書語言生動、場面宏大、個性鮮明,塑造出曹操、劉備、關羽、張飛等許多不朽的歷史人物形象,其出色的文學成就,使它的影響事實上已深入到中國文學、藝術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三國演義》全書出現以前,中國各類小說一般都篇幅短小,有些甚至只有幾十個字。三國演義是中國第一部長篇小說,中國小說如何由短篇發展至長篇,這點我們要注意。原來宋代講故事的風氣盛行,說書成為一種職業,說書人喜歡拿古代人物的故事作為題材來敷演,而陳壽《三國志》裡面的人物眾多,事件紛繁,正是敷演故事的最好素材。三國故事某些零星片段原來在民間也已流傳,加上說書人長期取材,內容越來越豐富,人物形象越來越飽滿,最後由許多獨立的故事逐漸組合而成長篇鉅著。這些各自孤立的故事在社會上經過漫長時間口耳相傳,最後得到輾轉加工,集合成書,成為中國第一部長篇小說,這是一種了不起的集體創造。與由單一作者撰寫完成的小說在形態上有所不同,很值得我們注意。這種源出眾手的小說,後來還有神魔小說《西遊記》和另一講史小說《水滸傳》。三國演義對後來的小說相信有一定的啟導作用。講史文學的源流,這部鉅著本身的文學價值,以及它對後世的影響,都值得我們深入討論。
一、三國演義的思想傾向:擁劉反曹
1、 擁劉反曹思想在作品中的表現;
2、 擁劉反曹思想的形成:四在長期流傳過程中形成的,羅貫中繼承並將它熔鑄到了作品中,毛宗岡在修改時又加強了它;
3、 擁劉反曹的內涵:反映了人們對德治仁政的理想和反對暴政的意願;是民族思想的反映;是正統思想的反映。
二、劉備、曹操形象。
1、 曹操:奸詐、殘忍、虛偽;雄才大略、遠見卓識;——這是一個複雜的形象,羅貫中即寫其短,也寫其長,又不影響他的傾向性。
2、 劉備:即理想化的人君形象,同時又有統治階級代表人物所特有的虛偽一面。
三、戰爭描寫。
三大戰役: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彝陵之戰
相似處:都是以弱對強、都用了火功、結局都是弱者勝。
不同的特點:鬥爭雙方的特點不同、面臨的情況不同等,使之寫來絕不雷同。
學習內容
一、講史文學之源流
宋代說話技藝十分發達。說話的演出地點不限於勾欄瓦肆,一般村野寺廟也有演出。據《東京夢華錄》記載,北宋首都汴京著名藝人霍四究以“說三分”著名,說三分即講三國故事,而尹常賣以說五代史見稱,二人都是講史好手。
說話人無論是否高手,都需要講稿。當時有專門編寫講稿的“書會”。書會中人既要編寫故事,就不能不具備較為深厚的文藝修養和廣博的歷史知識。說話人的稿本經過不斷潤色增刪,就有可能演變成為篇幅越來越長的小說。
宋代耐得翁《都城紀勝·瓦舍眾伎》錄說話四家:
說話有四家:一者小說,謂之銀字兒,如煙粉、靈怪、傳奇。說公案,皆是撲刀杆棒,及發跡變泰之事。說鐵騎兒,謂士馬金鼓之事。說經,謂演說佛書。說參請,謂賓主參禪悟道等事。講史書,講說前代書史文傳、興廢爭戰之事。最畏小說人,蓋小說者能以一朝一代故事,頃刻間提破。
其中第四家為“講史書,講說前代書史文傳、興廢戰爭之事。”說三國故事應屬於這一類。
長篇小說《三國演義》可以說是直接或間接彙集了唐宋流傳的三國故事,特別是小說者所講“一朝一代故事”之講稿材料,是經過無數次增飾修改而成的作品。下面提到的......
《水滸傳》的成書過程
《水滸傳》的成書,取材於北宋末年宋江起義的故事。據《東都事略??侯蒙傳》:“江以三十六人橫行河朔,京東官軍數萬無敢抗者。”又據《宋史??徽宗本紀》:“淮南盜宋江等犯淮陽軍,遣將討捕,又犯京東、河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張叔夜招降之。”《宋史??張叔夜傳》: “宋江起河朔,轉略十郡,官軍莫敢嬰其鋒。聲言將至,叔夜使間者覘所向,賊徑趨海瀕,劫鉅舟十餘,載擄獲。於是募死士得千人,設伏近城,而出輕兵距海誘之戰,先匿壯卒海旁,伺兵合,舉火焚其舟,賊聞之皆無鬥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賊,江乃降。”此外,李□的《十朝綱要》,宋代陳均《九朝編年備要》和徐夢莘的《三朝北盟會編》,也都有類似的記載。還有的記載說宋江投降後曾參加過徵方臘之役。從這些記載裡,可以知道這支起義軍,人數不多(但也決不止36人),戰鬥力很強,在群眾中甚有影響,曾經給宋王朝造成一定的威脅。宋江等起義的年代大約在宣和元年(1119)至宣和三年(1121),前後三年多。
宋代說書伎藝興盛,民間流傳的宋江等36人故事,很快就被說書人採來作為創作話本的素材,南宋羅燁《醉翁談錄》記有小說篇目《青面獸》、《花和尚》和《武行者》,這當是說的楊志、魯智深、武松的故事,此外,《石頭孫立》一篇可能也是水滸故事。這是有關《水滸傳》話本的最早記載。南宋末有龔開的《宋江三十六人贊並序》,序裡說:“宋江事見於街談巷語。”並說在龔開之前有畫院待詔李嵩,曾畫過宋江等人像。但龔開的贊並未說故事內容。現在看到的最早寫水滸故事的作品,是《大宋宣和遺事》(見《宣和遺事》),它或出於元人,或為宋人舊本而元時又有增益。有的研究者認為它是說書藝人的底本。它所記水滸故事梗概,從楊志賣刀殺人起,經智取生辰綱、宋江殺惜、九天玄女授天書,直到受招安平方臘止,順序和現在的《水滸傳》基本一致。這時的水滸故事已由許多分散獨立的單篇,發展為系統連貫的整體。元代雜劇盛行,有大量的水滸戲出現,元雜劇和《大宋宣和遺事》所記水滸的人物姓名大致相同,但聚義地點不同,雜劇說的是梁山泊,《遺事》說的是太行山;雜劇中已有“一百八個頭領”之語,《遺事》只提到了36將的綽號姓名;《遺事》中寫李逵位列第14,燕青位列第 28,雜劇中李逵是第13頭領,燕青是第15頭領。凡此種種,可見在《水滸傳》成書以前,水滸故事在流傳中內容細節上頗有異同。這或者同在不同地區流傳也有關係。施耐庵正是把這些在不同地區流傳的故事,彙集起來,經過選擇、加工、再創作,才寫成這部優秀的古典名著《水滸傳》。《水滸傳》的故事最初起源於北宋宣和年間,從南宋開始就成為了民間口頭文學的主要題材。目前流傳下來的根據說書人編成的話本中就有“青面獸”,“花和尚”,“武行者”等。元朝初年,出現了話本《大宋宣和遺事》,描述了晁蓋、吳加亮(吳用)等36人的故事,初步具有了《水滸傳》的故事梗概。元朝,元雜劇中還出現了一些水滸故事劇本。
四大名著成書時間到底是水滸傳先還是三國演義先
1367年至1399年32年中羅貫中完成了《三國演義》等十幾部小說。
水滸傳是明朝前期寫的,作者是施耐庵。因為作者生卒:元貞二年(1296年)-洪武三年(1370年),水滸傳的成書年份大概是1350年左右。
所以先有的水滸傳
《三國演義》的成說過程 20分
三國故事在中國古代民間頗為流行;宋元時代即被搬上舞臺,金、元演出的三國劇目達30多種。元代即出現了新安虞氏所刊的《全相三國志平話》。元末明初羅貫中綜合民間傳說和戲曲、話本,結合陳壽《三國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根據他個人對社會人生的體悟,創作了《三國志通俗演義》,現存最早刊本是明嘉靖年所刊刻的,俗稱“嘉靖本”,本書24卷。清康熙年間,毛綸、毛宗崗父子倆辨正史事、增刪文字、增加評點,修改成今日通行的120回本《三國演義》。
版本流變路線:
①現存最早的刊本是明嘉靖壬午年刊刻的《三國志通俗演義》24卷240則,每則前有七言一句的小目。
②萬曆《新刊按鑑全相批評三國志》20卷 240則
③萬曆間吳觀明刊《李卓吾先生批評三國志》240則合併為120回,回目由單句變為偶句
④清康熙年間,毛綸、毛宗綱父子以李卓吾評本為基礎,參考了“三國志傳”本,對回目和正文進行了較大修改,並作詳細評點,毛本《三國》即後來《三國演義》。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