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是不是修辭手法?

General 更新 2024-11-22

用典算不算修辭手法?

是的,但不屬於高考要求八種修辭。

修辭手法的“用典”與“引用”有什麼區別?

用典,也就是用事,是一種修辭手法。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詞句,為用典。可以豐富而含蓄地表達有關的內容和思想。

寫文章時,有意引用成語、詩句、格言、典故等, 以表達自己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說明自己對新問題、新道理的見解,這種修辭手法叫引用。

用典可以用原文,引用可以借用原話,變成自己的語言。

用典是屬於修辭手法還是表現手法呀!原因

用典是說明:猜燈謎的一種方法 釋義:是運用人們熟知的典故,猜時,首先要明白典故的內容或來源,然後進行會意,才能輕易找到謎底。例如以“鷸蚌相爭”猜保險名詞“受益人”,原典鷸蚌相爭,漁翁得 利,漁翁是人,所以猜“受益人”。再以“揠苗助長”猜成語“不能自拔”也是運用了成語典故。入謎最多的還是運用歷史典故,例如“斬蔡陽”猜水滸人名二,謎底是“關勝,張清”,這是運用三國演義古城會的典故,說關羽斬了蔡陽,使張飛清醒,兄弟釋 疑,和好如初。 不是修辭手法.

引用是不是修辭手法

引用也是

寫文章時,有意引用現成語 (成語、詩句、格言、典故等) 以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說明自己對新問題、新道理的見解,這種修辭法叫引用

引用的作用是使論據確鑿充分,增強說服力,富啟發性,而且語言精煉,含蓄典雅

引 用

寫文章時,有意引用現成語 (成語、詩句、格言、典故等) 以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說明自己對新問題、新道理的見解,這種修辭法叫引用。

引用的作用是使論據確鑿充分,增強說服力,富啟發性,而且語言精煉,含蓄典雅。

根據所引出處是否明示而言,有明引與暗引之別;按照所引文字與原文有無差異來說,有直引與意引之分;憑依所引出處或主旨正確與否立論,有確引與訛引之異。

明 引

例子(1):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

暗 引

例子(2):

失敗乃成功之母,你千萬不要氣餒。

例子(3):

薄粥稀稀碗底沉,鼻風吹動浪千層,有時一粒浮湯麵,野渡無人舟自橫。 ( 沈石田《薄粥詩》)

(「野渡無人舟自橫」引自 韋應物 《滁州西澗 》)

C++中的引用

【導讀】介紹C++引用的基本概念,通過詳細的應用分析與說明,對引用進行全面、透徹地闡述

引用是C++引入的新語言特性,是C++常用的一個重要內容之一,正確、靈活地使用引用,可以使程序簡潔、高效。

引用簡介

引用就是某一變量(目標)的一個別名,對引用的操作與對變量直接操作完全一樣。

引用的聲明方法:類型標識符 &引用名=目標變量名;

【例1】:int a; int &ra=a; //定義引用ra,它是變量a的引用,即別名

說明:

(1)&在此不是求地址運算,而是起標識作用。

(2)類型標識符是指目標變量的類型。

(3)聲明引用時,必須同時對其進行初始化。

(4)引用聲明完畢後,相當於目標變量名有兩個名稱,即該目標原名稱和引用名,且不能再把該引用名作為其他變量名的別名。

ra=1; 等價於 a=1;

(5)聲明一個引用,不是新定義了一個變量,它只表示該引用名是目標變量名的一個別名,它本身不是一種數據類型,因此引用本身不佔存儲單元,系統也不給引用分配存儲單元。故:對引用求地址,就是對目標變量求地址。&ra與&a相等。

(6 ) 不能建立數組的引用。因為數組是一個由若干個元素所組成的集合,所以無法建立一個數組的別名.

(7)不能建立引用的引用,不能建立指向引用的指針。因為引用不是一種數據類型,所以沒有引用的引用,沒有引用的指針。

例如:

int n;

int &&r=n;//錯誤,編譯系統把"int &"看成一體,把"&r"看成一體,即建立了引用的引用,引用的對象應當是某種數據類型的變量

int &*p=n;//錯誤,編譯系統把"int &"看成一體,把" *p "看成一體,即建立了指向引用的指針,指針只能指向某種數據類型的變量

(8)值得一提的是,可以建立指針的引用

例如:

int *p;

int *&q=p;//正確,編譯系統把" int * "看成一體,把"&q"看成一體,即建立指針p的引用,亦即給指針p起別名q。

注意:學會這種分析方法,把什麼看成一體,又把什麼看成一體

引用格式:一般在文章的註解中提到或在文中直接寫......

古代修辭手法與現代修辭手法的差異

古今修辭前後意義變化不大,但是是現代修辭所涵蓋的範圍更廣,在原來的基礎上也增添更多種類。古代修辭一部分的含義更加廣泛,如比喻。一部分逐漸式微,不再常用,如倒文。現代對修辭進行了擴充,增添了如博喻等。本質上擴充不多,只是做了詳細的規範。

1. 比喻 也叫譬喻,是根據事物之間的相似點,把某一事物比為另一事物,把抽象的事物變得具體,把深奧的道理變得淺顯。

2.借代 不直接寫出要說的人或事物,而惜與之有密切關係的另事物代替。例如,“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杜牧《江南春》),“紅”代指“花”,“綠”代指“叫”。再如,“辛苦遭逢起一經,十戈寥落四周星”(文天祥《過零丁洋》).“干戈”,泛指兵器,這裡代指戰爭。

3.誇張 通過形象化的語言,把被描寫的事物加以藝術地誇大或縮小,給人以強烈的、異乎尋常的感覺,從而增強詩歌的生動性和感染力,如“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李白《北風行》)。

4 比擬 把人當物來寫或把物當人來寫。前者稱之為擬物.後者稱之為擬人,如“自胡馬窺江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 兵”(姜夔《揚州慢》),使用了擬人的手法,連“廢池喬木”都在痛恨金人發動的戰爭,何況於人!

5 雙關 是指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藉助語音和語義的聯繫,使語句同時關涉兩種事物,達到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辭效果,如“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劉禹錫《竹枝詞》),“晴”諧音“情”,一語雙關。

6 頂真 即用前句最末的詞語作為後句的開頭,上遞下接,環環相扣。頂真能使句子聯繫緊密,能表達同環復沓的思想感情,增強節奏感。例如,“返咸陽,過宮牆;過官牆,繞同廊;繞同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黃;月昏黃,夜生涼;夜生涼,泣寒監;泣寒監,綠紗窗;綠紗窗,不思量”(馬致遠《議宮秋》),首尾相接,句句蟬聯,淋漓盡致地抒發了離人別後的傷感淒涼之情。

7 反覆 詩歌中重複出現某些句子,可以加強語勢。反覆可以強調某個意思,突出某種感情,渲染某種氣氛,使讀者獲得深刻的印象,如“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問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張養浩《山坡羊·潼關懷佔》),“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兩句間隔反覆,是曲中之眼。

8 對偶 用字數相等、結構相似、意義相對的組短語或句子來表達相關或相反的意思。例如,“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 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杜甫《登高》),這四句是詩中的頷聯與頸聯,對偶很是工整。詩人的羈旅愁思與孤獨之感,像落葉和江水一樣,推排不盡,驅趕不絕,情與景達到了完美結合。

9.排比 是指三個或三個以上意義相關或相近、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相同的詞組或句子並排。它可使詩歌節奏感加強,增強語勢,更利於表達強烈的感情。例如,“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問,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漢樂府《江南》), 後四句以排比的句式,鋪排渲染,捕繪出魚兒們倏忽往 來、活潑嬉戲的動態,襯托出採蓮少女的活潑可愛及愉快心情。

10 通感 是指運用具體生動的語言,通過變換感覺角度來描述事物性狀和情貌。例如,“綠楊煳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宋祁《玉樓春》),這一句的妙處,在於用聽覺的“鬧”來表現視覺感受,呈現出杏花盛開、春意盎然的景象。又如“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王實甫《西廂記》), 者描寫霜林時,巧妙地把視覺的“秋叫紅”與人的感覺“醉” 溝通起來,情趣雋水,耐人尋味。

11 層遞 是指把事物按由小到大、由短到長、......

引用是不是修辭手法之一?

語文中主要修辭手法有以下:對偶、比喻、擬人、借代、誇張、排比、反覆、比擬、象徵比擬、寄寓(寄託),互文、設問、引用、呼告、反問、頂真等。其中比喻可以分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又名復喻)、倒喻(又名逆喻)、反喻、互喻(又名回喻)、較喻(又名強喻)、譬喻、飾喻、引喻、隱喻。

參考資料:baike.baidu.com/view/498230.htm

"引用" 是說明方法還是修辭手法?

修辭

自己看:

【簡 介】

修辭 修辭是修飾文字詞句、運用各種表現方式,使語言表達得準確、鮮明而生動有力。 常用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反覆、設問、反問、引用、對比、借代、反語、頂針(真)、復沓、互文、比擬等。

[編輯本段]【比 喻】

根據事物的相似點,用具體的、淺顯、熟知的事物來說明抽象的、深奧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比喻能將表達的內容說得生動具體形象,給人以鮮明深刻的印象,用淺顯常見的事物對深奧生疏事物解說、幫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種類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明喻 出現 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猶如

如: 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樣。

暗喻 甲是乙 出現 是、成為

如:那又濃又翠的景色,簡直就是一幅青山綠水畫。

借喻 甲代乙 本體和喻詞都不出現

如:地上射起無數的箭頭,房頂上落下萬千條瀑布。

[編輯本段]【擬 人】

把物當做人寫,賦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寫人的詞來描寫物。擬人可把禽獸鳥蟲花草樹木或其他無生命的事物當成人寫,使具體事物人格化,語言生動形象。 如: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

[編輯本段]【誇 張】

對事物的性質,特徵等故意地誇張或縮小。 誇張可提示事物本質,烘托氣氛,加強渲染力,引起聯想效果。

誇張類別有:

擴大誇張 對事物形狀、性質、特徵、作用、程度等加以誇大 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鋪戶門前的銅牌好像也要晒化

縮小誇張 對事物形象、性質、特徵、作用、程度等加以縮小 我家門前只有巴掌大的地方。

超前誇張 把後出現的說成先出現,把先出現的說成後出現 她還沒有端酒懷,就醉了。

[編輯本段]【排 比】

把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意思相關聯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但要三個以上。 排比可增強語言氣氛,加強表達效果。

如:他們的品質是那樣的純潔和高尚,他們的意志是那樣的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是那樣的淳樸和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

[編輯本段]【對 偶】

字數相等,結構形式相同,意義對稱的一對短語或句子,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的意思。 對偶整齊勻稱,節奏感強,高度概括,易於記憶,有音樂美感。

如: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編輯本段]【反 復】

為了強調某個意思,表達某種感情,有音重複某個詞語句子。

反覆的種類:連續反覆和間隔反覆,連續反覆中間無其他詞語間隔。間隔反覆中間有其他的詞語。

如:山谷迴音,他剛離去,他剛離去。(連續反覆)

好像失了三省,黨國倒愈像一個國,失了東三省誰也不響,黨國倒愈像一個國。(間隔反覆)

[編輯本段]【設 問】

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問題,然後自己回答。 設問可提醒人們思考,有的為了突出某些內容。

如:花兒為什麼這樣紅?首先有它的物質基礎。

[編輯本段]【反 問】

無疑無問,用疑問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問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問表肯定。

如:我呢,我難道沒有應該責備的地方嗎?

[編輯本段]【引 用】

引用現成的話來提高語言表達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間接引用兩種。

如:“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我們應該記住這一真理。

[編輯本段]【借 代】

用相關的事物代替所要表達的事物。 借代種類:特徵代事物、具體代抽象、部分代全體、整體代部分。

如:不拿群眾一針一線。

先生,給現錢,袁世凱,不行麼?

[編輯本段]【反 語】

用與本意相反的詞語或句子表達本意,以說反話......

相關問題答案
想象是一種修辭手法嗎?
問句是什麼修辭手法?
例句是什麼修辭手法?
對偶是什麼修辭手法?
什麼是設問修辭手法?
互文是什麼修辭手法?
橫線是什麼修辭手法?
白描是什麼修辭手法?
什麼是雙關修辭手法?
聯想算不算修辭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