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人文教育的意義?

General 更新 2024-11-24

試論人文素質的概念以及人文素質教育對大學生的重要性

一、人文素質教育的概念

“人文”一詞,最早見於中國古籍《易經》,其中說到“關乎天文,以察時變;關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這裡的“人文”,就是人類創造的文化,它是人類實踐能力、方式及成果的總稱。它既體現在物質方面,也體現在制度和精神方面。

目前對人文素質教育一詞的解釋在各類文獻中尚無明確概念,有學者將其定義為“人文素質教育就是將人類優秀的文化成果,將人文科學通過知識傳授、環境薰陶,使之內化為人格、氣質、修養,成為人的相對穩定的內在品格。”也有學者將它簡單概括為:“就是旨在培養學生人文精神、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的教育。”從中可以看出,這兩種定義都是從素質教育的角度將人文素質視為人的素質組成之一來看待的。

一般認為,人文素質是指人們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綜合品質或達到的發展程度。現代的"人文主義",在很大程度上是作為"科學主義"、"金錢拜物教"的對立面而出現的。它相對於"科學主義",強調的是關注人的生命、價值和意義的人本主義;相對於"工具理性"或"技術理性",強調的是價值理性和目的理性;相對於實用主義,強調的是注重人的精神追求的理想主義或浪漫主義。"科學"、"實用"與"人文"、"理想"是人類生存和發展不可或缺的兩個價值向度。

正如孟子所說:"仁義禮智根於心,其生色也睟然,見於面,盎於背,施於四體,四體不言而喻。"(《盡心上》)人文素質是人對生活的看法,人內心的道德修養,以及由此而生的為人處世之道。

人文素質包括4個方面的內容:

具備人文知識

人文知識是人類關於人文領域(主要是精神生活領域)的基本知識,如歷史知識、文學知識、政治知識、法律知識、藝術知識、哲學知識、宗教知識、道德知識、語言知識等。

理解人文思想

人文思想是支撐人文知識的基本理論及其內在邏輯。同科學思想相比,人文思想是有很強的民族色彩、個性色彩和鮮明的意識形態特徵。人文思想的核心是基本的文化理念。

掌握人文方法

人文方法是人文思想中所蘊涵的認識方法和實踐方法。人文方法表明了人文思想是如何產生和形成的。學會用人文的方法思考和解決問題,是人文素質的一個重要方面。與科學方法強調精確性和普遍適用性不同,人文方法重在定性,強調體驗,且與特定的文化相聯繫。

遵循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人文思想、人文方法產生的世界觀、價值觀基礎,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人文精神是人類文化或文明的真諦所在,民族精神、時代精神從根本上說都是人文精神的具體表現。

在人文素質4個方面中,人文精神是核心。人文精神主要表現在:在處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文化的關係時,突出人是主體的原則;在認識和實踐活動中,以人各種需要的滿足為最終訴求,強調人是目的的原則;在人與物的比較中,突出人高於物、貴於物的特殊地位,強調精神重於物質,人的價值重於物的價值,生命價值優先的人道主義原則和人本主義原則;在人與人的關係中,強調相互尊重對方的人格尊嚴,突出人人平等的原則。人文素質的形成主要有賴於後天的人文教育。

二、當前高校大學生的人文素質現狀與加強人文素質教育的意義

(一)當前高校大學生的人文素質現狀

當前我國高校大學生的人文素質現狀不容樂觀。人文素質教育尚存在較大差距,“人文/社會學科缺乏症”越來越嚴重,表現在不少學生行為不文明,社會公德意識淡薄,心理承受能力差,不善處理人際關係,甚至存在一定的......

你如何認識大學生提升人文素質修養的重要意義

加強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意義:

人文素質是大學生成才的必備素質。跨進高等學府的每個學生,都渴望自己成才,但如果只具備一定的專業素質,而欠缺人文素質,最終只能成為人們所說的“機器人”、“工具人”、“單面人”,因此加強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對大學生成長成才具有重要的意義。

1.加強人文素質教育可培養大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由於自然科學主要是依靠邏輯思維,其思維方式往往是收斂的、確定的、必然的,而人文社會科學主要是依靠形象思維,其思維方式常常帶有發散性、多元性和或然性。培養良好的人文素質可使大學生經常進行兩種思維方式的交差、互補訓練,形成全面的知識結構,這對於大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事實證明,超一流的科學家身上蘊聚著超一流的人才素質,他們是科學家,同時也是具有良好的人文道德修養的思想家、哲學家、藝術家。如在科學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地位的科學家愛因斯坦,不僅是一位建樹卓越的學者,而且還是一位偉大的哲學家和出色的小提琴演奏家。那些為人類歷史發展做出過卓越貢獻的偉大科學家們,如居里夫人、愛迪生、李四光、竺可楨、華羅庚、錢學森等,他們對人類的貢獻,不僅在科學本身,還在於他們偉大的精神力量和可貴品格。因此,大學生培養良好的人文素質,將關係到所學專業上的成就,為創新思維的培養和開展創造性活動打下堅實的基礎。

2.加強人文素質教育可促進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人文素質是一種基礎性素質,它對於其他素質的形成與發展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和很強的滲透力。人文素質對於促進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不僅表現在提高大學生的專業素質、心理素質、思想道德素質,還表現在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育民族精神、改善思維方式、增強非智力因素等幾個方面。

大學專業中的人文教育是做什麼用的?

人文教育,是指對受教育者所進行的旨在促進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個人與社會價值實現的教育,其實質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養人文精神。這種精神的養成一般要通過多種途徑,包括廣博的文化知識滋養、高雅的文化氛圍陶冶、優秀的文化傳統薰染和深刻的人生實踐體驗等。歸根結底,它使人理解並重視人生的意義,並給社會多一份人文關懷,在根本上體現教育的本質人與理想。

人文教育專業的畢業生應當具有寬厚紮實的歷史、中文、政治專業基礎和較高的綜合素質,能夠勝任中學語文、歷史、地理、政治、人文與社會等課程的教學工作,具備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和繼續提高和深造的基本條件。具體規格為:

1、具有堅定的政治方向,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堅持黨的基本路線,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忠誠黨和人民教育事業;具有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國情意識、開拓意識和樂於奉獻的精神,道德高尚,為人師表。

2、掌握本專業所必需的歷史、中文、政治、地理等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對本專業的學科發展有所瞭解,初步具有從事中學綜合文科課程教學能力和歷史、語文、政治分科教學能力,具有一定的社會調查能力和分析解決社會歷史問題的能力。

3、掌握古代漢語、一門外語和計算機應用技能,能夠熟練運用古代漢語、一門外語閱讀古今中外歷史典籍、文學作品和相關資料;能夠熟練運用現代計算機技術檢索、分析電子資源,製作網頁、課件等;能掌握歷史學、語言學、文學、政治學、社會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具備初步進行科學研究的能力;具有較強的語言能力和寫作能力。

4、具有本專業以外的較廣博的人文藝術、自然科學方面的基本知識和修養,具有自學能力、創新能力和終身學習習慣,從而具備職業遷移的智能基礎、持續發展的潛在能力及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

5、具有健康的體魄、健全的心理素質以及文明的生活習慣。

上完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收穫

摘 要】高校是培養高級人才的搖籃,但許多學校只把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作為培養目標,通過對人文素質教育的現狀和意義進行分析,結合高校人才培養目標,就如何加強高校人文素質教育提出幾點思考。

【關鍵詞】人文素質教育;大學生;高校

教育是關於發展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的,是引領人類文明進步的一種社會活動過程。基於此,如何在大學階段根據“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創新型”的指導思想培養綜合素質強的人才,如何進一步提高受教育者的人文素質,自然是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一直探索和思考的重要命題。

一、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背景

所謂的“人文”一詞,最早出現於中國古籍《易經》,其中說到“關乎天文,以察時變;關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這裡的“人文”,就是人類創造的文化,它是人類實踐能力、方式及成果的總稱。“我們所說的人文素質是指由知識、能力、情感、意志等多種因素綜合而成的一個人的內在的品質,轉化為一個人的人格、氣質、修養。利用環境的薰陶、知識的傳授、加之自身實踐的作用把人類優秀的文化成果內化成人相對穩定的內在品質,包括氣質、人格、修養等,這個過程就是人文素質教育。對學生怎樣做人做好引導是人文素質教育的目的,具體包括怎樣處理人和人、人和社會、人和自然的關係,以及怎樣處理人自身意志、情感、以及理性等問題;通過人文素質教育使人能夠對人生進行思考,能夠明確人生的價值、意義、目的等問題,促進人能夠不斷追求完美,形成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等,從本質而言,人文素質教育就是對人性進行全面培養的一種教育”。1

21世紀以來,隨著經濟全球化,市場經濟的不斷髮展,各地高校如雨後春筍,成為高等教育的一道亮麗風景。不少高校特別急功近利,片面突出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培養,對人文素質教育重視不足,我們的大學生又處在青春期,部分大學生思想不成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又處在逐步樹立的階段,容易受到自由主義、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觀念的影響。為此,教育部在1998年頒發的《關於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出:“大學生的基本素質包括四個方面: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專業素質和身體心理素質,其中文化素質是基礎。對文化素質教育工作的不斷加強,其中人文素質教育是一項重要的內容。具體體現為從藝術、文學、人文社會、哲學、自然科學等方面加強對大學生的教育,促進大學生在審美情趣、科學素質、人文修養、文化品味方面不斷實現提高”。可見,人類社會的發展不僅離不開科學進步,而且也離不開人文素質的提高,重視人的價值、人的生存,重視人的素質以及情感的全面發展,為時代培養優秀的新人是時代賦予教育的神聖使命。

二、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發展現狀和重要意義

(一)現階段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發展現狀

當今的高校教育中,由於急功近利思想的影響,許多高校教學和科研都是圍繞專業來設置課程,重視實用專業的設置,注重自然科學教育,注重技術的培養和訓練。大部分高校是單一的“專業加基礎”課程格局,人文素質課程不超過總課時的10%,遠遠低於發達國家。

隨著就業壓力的加大,許多高校片面追求高就業率,灌輸“技術至上,實用為主”的教育理念,特別是理工科學生尤為突出,人文科學不同於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一般不具有經濟和技術效益,甚至可以說是“務虛不務實”的學科,這在價值取向上就決定了人文教育生源數量和質量受到影響。另外,人文知識源遠流長,單單我國的文化傳統就分為四種:由清代上溯周秦的中國古典文化大統;“五四”新文化傳統;延安傳統;“文化大革命”傳統,這是海外學者劃分的。而我們所說的人文素質教育不僅僅是學習我們自己的,再加上西方國家的人文知識,這些文化紛繁複雜,學術價......

大學的人文精神是什麼?

大學的人文品格對社會的發展起著巨大的導向作用。展現人文價值和人文精神的人文品格,是人類進步的強大動力之一。大學的人文品格主要表現為精神品格、教學品格和學術品格。

精神品格就是人的品格,是人的內心世界與靈魂的品質。精神品格是人文品格的核心,表現的是大學文化及文化建設的靈

魂,也是衡量一所大學整體存在價值的標尺,它顯現為極具人格品質和內在文化修養意識的存在樣態

求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總結,急急急!!!!

新時期加強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思考

(一)人文素質的基本內涵及大學生人文素質現狀

1.人文素質的基本內涵。人文,泛指人類社會的各種文化現象。人文素質,是指由知識、能力、觀念、情感、意志等多種因素組成的一個人的內在品質,它主要表現為人的人格、氣質和修養,包括文化知識素養、道德情操素養、審美素養和人生境界追求以及心理素質、思維方式、人際交往、情感、人生觀、價值取向等個性品格。

2.大學生的人文素質現狀。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深入發展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確立,各種文化和思想觀念相互滌盪,價值觀日趨多元化,傳統文化不斷丟失,各種非主流意識的不斷干擾。再加上我們在教育理念、體制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使得大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面臨嚴峻挑戰。一些大學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價值取向扭曲、誠信意識淡薄、社會責任感缺乏、艱苦奮鬥精神淡化、團結協作觀念較差、心理素質欠佳等問題,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

(二)大學生人文素質缺失成因分析

1.國外思潮和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是導致大學生人文素質缺失的現實根源。目前,我國正處於社會轉型期,無批判地接受和盲目地學習國外的各種思想、文化使我們丟掉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過多地關注經濟利益則使我們忽視了人文素質的教育。大學生在更多的享受物質生活的同時,也變得更加現實和功利。重智輕德、重學歷輕能力的觀念也已滋生。這種忽視人文的狀況只會使教育功利化、工具化和庸俗化,最終失去教育的意義。

2.專業設置過於專業化、專門化和就業壓力增大是大學生人文素質缺失的根本原因。長期以來,我國的教育從中學就開始文理分科,到了高等教育階段,專業劃分就更加細緻。學生一入校,就被束縛在專業中,侷限於自身的專業領域。就業壓力的不斷增大使得大學生或忙於考研,或忙於英語過級,或忙於掌握一項技能而很少顧及人文知識的學習。人的才能所創造的價值,並沒有完全用來保障人的自由、幸福和發展。現代人愈來愈荒蕪的精神家園,需要更多的人文關懷,而這種專業化的加強,卻導致了知識與人文精神的背道而馳。

3.教師人文知識和人文精神的缺乏和淡化是導致大學生人文素質缺失的直接原因。市場經濟帶來的自由、公平、效率、競爭等觀念確實開闊了人們的眼界,改變了人們的思維方式。在這樣的背景下,有些教師人文素質開始下降,許多教師無心教書育人,更無法用“身教”、“人格魅力”等人文素質影響學生,感召學生。教師對待傳授知識敷衍了事,對待學生放任自流,過分熱衷於第二職業等態度勢必會影響學生人文素質的提升。

(三)加強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意義

大學生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棟樑,他們的“科學精神”、“人文精神”和科學文化素質的高低,不僅影響到他們的成長,而且關係到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因此,在新時期加強大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對培養創新型人才,建設創新型國家,構建和諧社會都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1.加強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是幫助大學生理解和認識“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內在統一性的需要。人類社會和自然界的和諧發展,離不開“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相互影響和相互促進(這裡的“科學精神”是指自然科學精神,“人文精神”是指以人為核心和對於人的本性及精神追求的尊重)。一方面科學技術要發揮其強大的工具性作用離不開人文精神的制約和導向作用;另一方面科學知識、科學手段的不斷髮展為實現人的主體地位和價值取向,協調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提供了強力支持。加強大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就是要幫助他們認識到“科學精神......

大學生應該具有的人文素質是什麼?

本文主要通過對大學生應具備素質問題就兩大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見解。高等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一重要組成部分,它的發展關係到國家教育的前途,它不斷為國家培養出許多得人才,為國家也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因此,高等教育的構成主體—大學生也成為研究對象。

大學生涯代表了一個階層,究竟如何向眾人展示我們的風貌呢?首先,我要說的是大學生首備的素質是道德文化素質。大學生最基本素質是紀律,最突出的素質是習慣作風,道德品質的培養要從最基本的東西開始。當代大學生積極進取,敢於竟爭,但在價值主體,價值取向和價值目標上表現出自我化、實效化、短期化的特點。首先大學生強調自我設計,我覺得,此時大學生總有一種渴望獨立展現個性的想法,但不要只顧自我價值的實現而忽略了別人的感受,要善於團結,從集體中感受溫暖。其次,大學生活是一個展示自我才華的平臺,但往往許多大學生把這些與實際功利結合起來,注重自我獲取,只希望有利於自己,傾向於索取,而並不是貢獻,這些現象在大學生中比較普遍存在。因此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社會帶給我們的精華要吸收,但糟粕要拒收,堅定自我價值,以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指導自己,完善自己的大學生活,做一些真正有意義的事情。第三,大學生往往還存在著理性和實際性不統一的的現象。大學生要把所學知識文化應用於社會生活中來,不能在道德文化上存在失衡性。似乎文化水平比那些尚入大學的高些,但道德呢?記得有這樣一件是件:一名大學生為救一老農而不幸喪生。許多大學生為那名大學生無緣無故,那樣做覺得很不值得。說什麼生命還早著呢,老農也活不長了;說什麼大學生有文化的,老農也沒多少創造價值,不值等等。不知你有何感想?我認為,道德文化是平等的,我們要以德來教自己怎麼做人,大學生若要道德不高,有怎麼會受到他人的尊重?希望大家處理好平衡關係,在校園文化感染下更好發揮個人閃光點,做一個道德水平高的的真正的大學生。

第二我要談的是心理素質。心理素質主要指大學生應具有的健康心理狀態。如果受挫折失敗的能力、積極樂觀的態度,健全的人格等。大學空間,來自許多地方的同學的空間,也就形成不同的層次。在學習、生活、考慮個人前途,戀愛問題上都面臨 許多矛盾心理。我在此跟大一的學第學妹們說,雖然剛入大學有許多鬱悶彷徨的心理,但一定要堅持,這樣才能長大,多發現一些快樂的事,無論遇到什麼問題,好好解決,要學著調試,學著減壓,學著成長;相信自己,以平和的心態面對生活的一切,一切都會迎刃而解,過一個快樂而開心的大生生活,為自己跨入社會奠定基礎,更好實現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

辯論:大學生教育應注重科學精神培養還是人文精神培養?

當科技缺乏人文支撐的時候,科技也無意義了。

人文精神指的是人類最可寶貴的求真、求善、求美的精神,表現為對人的尊嚴、價值、命運的維護、追求和關切,對人類遺留下來的各種精神文化現象的高度珍視,對一種全面發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對於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的培養。人被稱為宇宙之精華、萬物之靈長,從某種意義上說,就在於它有人文,有自己獨特的精神文化,引導人們去思考人生的目的、意義、價值,去追求人的完美化。

人文精神的缺失源自於人文教育的失落,中國現代教育的“非人文化”有其特殊的歷史路徑。從清朝末年起,舶來的西學被視為自強圖存的“救國”之用,具有強烈的國家功利主義和技術主義背景。1949年之後,新中國教育的重建以蘇聯模式為楷模,奠定了“重理輕文”的格局和精英主義的發展路線。更由於對人文學科“資產階級性質”的政治否定,使得許多學科被取消或弱化。80年代,新的方針是“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教育從屬、依附於經濟建設的發展,教育在社會中的主體性、人在教育中的主體性還是無從建立。由於這種社會需要,工學主義的教育方式批量製造了同一規格的大批技術勞力,從經濟學意義上講也許是有貢獻的,因為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生產技能。但從社會學和文化學意義上講,這種教育制度實在是有悖於教育的終極目的,因為它無視人的自然天性,不尊重個性的自由發展,要求所有人只能以統一的思想為思想,以整體的意志為意志,從思想上進行格式化,這就使得所有的受教育者都成了一個模具下產生出來的機器。

八十年代以來愈演愈烈的“應試教育”,使我國中小學課程的難度、深度已成全球之最,嚴重脫離了青少年的認知水平,同時形成了一種所謂“唯理性教學模式”:偏重智力教育,推崇能力主義,重視培養訓練記憶、理解、概括、抽象等智力因素,重視邏輯思維能力,而較忽視情感、態度、意志、興趣等非智力因素;重視學科知識的系統性、理論性,而較忽視學科之間的溝通,以及與社會實踐的聯繫;重視知識的傳授,忽視個性的充分發展;將基礎教育變為高度競爭性的應試教育,在篩選出少數“尖子”之時,使大多數人成為教育的失敗者。教師的權威與尊嚴在這種教育機制中得到異常凸顯,話語霸權對學生的思想和情感形成全面的圍剿,以至師生關係被異化為壓迫與被壓迫的二元對立。在這個過程中,人文教育被忽視,學生淪為背書機器和考試機器,作為一個社會人應有的地位、價值、情感、尊嚴消失了,人文精神更是消泯殆盡。

我們教育的根本目標是造就身心健康,完整和諧的人,促進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因此新的課程標準把人文教育提到一個很重要的地位。但尚未引起全社會的足夠關注,更由於長期缺乏對人文教育進行深入探討和合理規劃,使得人文教育被簡單化地定位成社會政治的直接表現,人文教育的空間被扭曲和壓抑,以至於現在我們的許多認識和提倡還停留在較低的理論層次。教師中心、知識權威依然成為主流思潮,師道尊嚴由來已久、深潛人心,總之,無論從教育理念、師生關係還是教學方式上來看,人文教育並未得到真正意義上的理解與實施。

從根本上改變這種狀況,進行學生人文精神的重構是實現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培養具有可持續發展潛質的人才的重要內容,也是當前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重要任務之一。對學生進行人文素質教育要從課內、課外,知識、環境,言教和身教等全方位、多渠道地開展。我認為作為基礎教育工作者應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解決我們所面臨的問題:

首先,解決學校教育者在教育工作中人文精神缺失的問題。當前大力提倡實施的素質教育,正是順應了時代的發展,代表了全社會的價值取向,迫切要求建立富有人文精神的教育體系,要求教育......

相關問題答案
大學生人文教育的意義?
大學生創業教育的意義?
小學生安全教育的意義?
中學語文教育的意義?
大學生素質拓展的意義?
大學生公益活動的意義?
大學生關注時事的意義?
大學生圖書漂流的意義?
學校創新教育的意義?
大學生廢物利用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