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敘述角度有哪些?
作者的情感上,敘述的角度上有哪些相
哪一個作者呢、?
文學敘事有哪幾種基本的敘事視角
三種。全知視角,即敘述者大於人物,也就是作者知道一切。
內視角,即敘述者等於人物,就是作者知道的跟所敘述的人所知道的一樣。
外視角,即敘述者小於人物,就相當於作者只是一個講故事的人,所知道的並不如人物那 樣多。
文章以第三人稱的角度敘述,有什麼好處
優點是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能夠比較自由靈活地反映客觀內容;有比較廣闊的活動範圍,作者可以在這當中選擇最典型的事例來展開情節,而沒有第一人稱寫法所受的限制;以第三人稱來敘述故事或人物,可以有一個更客觀的角度,並可以對所寫之人的特點等做出一些評論。
敘述視角的三種形態
對敘述視角研究得比較精細的,是結構主義的批評家們。他們對敘述視角的形態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法國的茲韋坦·託多洛夫把敘述視角分為三種形態: 全知視角(零視角),敘述者>人物,也就是敘述者比任何人物知道的都多,他全知全覺,而且可以不向讀者解釋這一切他是如何知道的。正如韋勒克、沃倫在《文學原理》中所說:“他可以用第三人稱寫作,作一個‘全知全能’的作家。這無疑是傳統的和‘自然的’敘述模式。作者出現在他的作品的旁邊,就像一個演講者伴隨著幻燈片或紀錄片進行講解一樣。”這種“講解”可以超越一切,任何地方發生的任何事,甚至是同時發生的幾件事,他全都知曉。在這種情況下,讀者只是被動地接受故事和講述。這種“全知全能”的敘述視角,很像古典小說中的說書人,只要敘述者想辦到的事,沒有辦不到的。想聽、想看、想走進人物內心、想知道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發生的任何事,都不難辦到。因此,這種敘述視角最大最明顯的優勢在於,視野無限開闊,適合表現時空延展度大,矛盾複雜,人物眾多的題材,因此頗受史詩性作品的青睞。其次是便於全方位(內、外,正、側,虛、實,動、靜)地描述人物和事件。另外,可以在局部靈活地暫時改變、轉移觀察或敘述角度,這既多少增加了作品的可信性,又使敘事形態顯出變化並從而強化其表現力。敘事樸素明晰,讀者看起來覺得輕鬆,也是它的一個優點。正因為有如上優越性,全知視角儘管已被視為落伍,卻至今仍具有生命力。但這種敘述視角的缺陷也是相當明顯的。它經常受到挑剔和懷疑的是敘事的真實可信性,亦即“全知性”。馮·麥特爾·艾姆斯在《小說美學》中說:“一般的方法是這樣:無所不知的作者不斷地插入到故事中來,告訴讀者知道的東西。這種過程的不真實性,往往破壞了故事的幻覺。除非作者本人的風度極為有趣,否則他的介入是不受歡迎的。”因為這裡只有作者的一個聲音,一切都是作者意識的體現。再者,這種敘事形態大體是封閉的,結構比較呆板,時空基本按照自然時序延伸擴展或改變,缺少騰挪迭宕;加之是“全知”的敘事,留給讀者的再創造的餘地十分有限,迫使他們被動地跟著敘事跑,這顯然也不符合現代人的口味。 敘述者=人物,也就是敘述者所知道的同人物知道的一樣多,敘述者只借助某個人物的感覺和意識,從他的視覺、聽覺及感受的角度去傳達一切。敘述者不能像“全知全覺”那樣,提供人物自己尚未知的東西,也不能進行這樣或那樣的解說。由於敘述者進入故事和場景,一身二任,或講述親歷或轉敘見聞,其話語的可信性、親切性自然超過全知視角敘事,它多為現代小說所採用的原因也恰恰在這裡。這種類型,法國結構主義批評家熱奈特取名為“內焦點敘事”。這種內視角包括主人公視角和見證人視角兩種。主人公視角的好處在於,人物敘述自己的事情,自然而然地帶有一種特殊的親切感和真實感,只要他願意就可以袒露內心深處隱祕的東西,即使他的話語有所誇張或自謙,讀者也許把這當作他性格的外現,而不會像對待“全知”視角那樣百般挑剔質疑。另外,它多少吸收了全知視角全方位描述人物的優點,特別便於揭示主人公自己的深層心理,對於其他人物,也可以從外部描寫,並運用一定的藝術方式接觸到他們的內心世界。這種視角的主要侷限是受視點人物本身條件諸如年齡性別、教養薰陶、思想性格、氣質智商等等的限制。弄不好容易造成主人公情況與其敘事話語格調、口吻,與其所敘題材的錯位,結果就會像全知視角那樣不可信。由此生出的另一缺陷是,難以用來敘述背景複雜事件重大的題材,《戰爭與和平》不可能由娜塔莎·羅斯托娃來作總的敘述者;而對於講述個人歷史卻往往得心應手,像《魯賓遜漂流記》和《阿甘正傳》等。第三,很難描寫充當視點人物的主人公的外部......
寫作角度有哪些? 5分
人們在拍照時,都十分注意選擇一個好的角度。拿拍攝人像來說,可以正面拍,可以側面拍,可以俯拍,也可以仰拍……而選擇一個配有背景的好角度,拍出人物栩栩如生的表情神態,這對攝影者來說,至關重要。
作文也同攝影一樣,要講究角度。先擇什麼樣的用度來表現文章的主題,往往能決定一篇文章的優劣和成敗。
記得文學巨匠茅盾逝世時,有一個班級的老師佈置大家寫隨筆紀念。不少同學落筆前沒有很好注意角度的選擇。結果文章不是議論空泛,就是缺乏新意;而有一篇題為(最後的“作品”)的感想文章,選擇了茅盾在“生命的彌留之際正式向黨提出請求,希望成為一個光榮的中國共產黨黨員”這一側面,展開議論,把茅盾在最後時刻“給黨中央的信”,著作是他一生創作的大量優秀文學作品的繼續,別具匠心稱之為”最後的‘作品’”。深情地讚揚了這位偉大的文學巨匠用“熱血和信念”執著地追求真理的高潔志向。由於角度選得好,使這篇隨筆在同類文章中脫穎而出,顯得極有新意。
由此看來,要寫好一篇文章,根據題意要求去選擇最佳角度,是忽視不得的。命題議論文雖然規定了議論的“範圍”,但並沒有規定寫作的角度,角度抓得好,文章一起筆便引人入勝。能顯示出對所議論事物的不同一般的見解。
前面說過,看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往往提供了多種寫作角度,打開思路之後,也就要選擇自己認為最佳的寫作角度入議,這和命題作文選擇寫作角度的道理是相同的。那麼,怎樣選擇最佳的寫作角度呢?關鍵是:要從自我出發,選擇能深刻揭示題意、有社會價值、自己有真切體會並能給人以啟迪的寫作角度。所謂“從自我出發”,就是選擇的寫作角度一定是自己有話可說,有理可論的,不能感到陌生,以至心中無數,言不由衷。
具體地說,最佳寫作用度還要符合兩個要求:
首先,角度要小。選擇的角度太大,必然涉及面廣,就容易面面俱到,泛泛而談。角度小,集中一點,走筆成文,效果就好。上面提到的《最後的“作品”》,就抓住了茅盾臨終前寫的“入黨申請書”這個角度,深入議論,而不去泛泛而論茅盾一生中的許多事蹟。這樣,文章角度很小,主題卻很集中,而且由小見大,從中折射出茅盾光輝的一生,立意十分深刻。
其次,角度要新。所謂“新”,就是不落俗套。我們說,對同一個問題和事物,從不同的角度去闡述,見解也就不同。有些文章,寫出來一看面孔就很熟,似乎在哪兒見過,這除了材料陳舊之外,主要是寫作角度不新,無法議論出新意來。必須明白,只有從新的角度觀察事物,才能發現事物的新的特點,從新的角度分析事物,才能獲得對事理的新的認識.
有一位同學讀了課文《失街亭》以後,就“斬馬謖”的情節發表看法,寫了《從孔明斬馬謖談起》的讀後感,由於選擇了“孔明用人”的寫作角度,文中提出了“與其執法如山在後,不如任人唯賢在前”的主張,對“識才、薦才”問題發表了頗有新意的見解,這就比論述“驕者必敗”之類眾所周知的道理新鮮多了。
自然,議論要出新意,需要我們有深刻的思想,同時在語言上也要有新的創造,力求達到“創意造言,皆不相師”的境界;還要有豐富的知識,如果對“執法如山”和“任人唯賢”的含意一知半解,對兩者的聯繫似懂非懂,要想在“失街亭”的問題上發表有新意的議論,也是很困難的。
角度小和角度新,是衡量最佳寫作角度的兩個標準。由於打開思路後,會發現多種寫作角度,因此,要確定最佳角度,還必須對可以入題的角度進行比較篩選。例如:
魯迅先生曾說:“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誰敢去吃它呢?螃蟹有人吃,蜘蛛一定也有人吃過,不過不好吃、所以後人不吃了。像這種人我們當極端感謝的。”
這段材料可以選擇下面幾個角度展開議論......
視角與人物與敘述者的關係是什麼
所謂敘事觀點是指敘述小說作品的角度,作者與敘述者的關係,即作家以什麼身份充當作品的敘述者。分為敘事者視點,人物視點,情節視點,讀者的視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