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要怎麼喝?
茶要怎麼泡,才是對的?
將鐵觀音如綠茶般用大杯浸泡。這樣泡法完全無法品出鐵觀音的獨特韻味,白白浪費了一泡好茶。 沖泡按其程序可分為八道: 1 白鶴沐浴 (洗杯):用開水洗淨茶具 2 觀音入宮 (落茶):把鐵觀音茶放入茶具,放茶量約佔茶具容量的五分; 3 懸壺高衝 (沖茶):把滾開的水提高衝入茶壺或蓋甌,使茶葉轉動; 4 春風拂面 (刮泡沫):用壺蓋或甌蓋輕輕颳去漂浮的白泡沫,使其清新潔淨; 5 關公巡城 (倒茶):把泡一,二分鐘後的茶水依次巡迴注入並列的茶杯裡; 6 韓信點兵 (點茶):茶水倒到少許時要一點一點均勻地滴到各茶杯裡; 7 鑑嘗湯色 (看茶):觀嘗杯中茶水的顏色 8 品啜甘霖 (喝茶):乘熱細綴,先聞其香,後嘗其味,邊啜邊聞,淺斟細飲。飲量雖不多,但能齒頰留香,喉底回甘,心曠神怡,別有情趣。 一、茶具的選擇 泡鐵觀音根據各人喜好選擇瓷茶具或紫砂茶具均可。但由於近年來鐵觀音流行輕發酵,比較重視茶葉的香氣,建議選擇瓷茶具(蓋碗或壺均可),這樣有利於發揮出鐵觀音的香氣,蓋香明顯。由於紫砂壺密度較小,壺體孔隙會吸附一部分茶味,所以感覺起來香氣就差了一疇。當然,喜歡養壺的朋友用紫砂壺沖泡鐵觀音也是可以的,只是要分些觀音給壺喝就是了。呵呵! 下面我以蓋碗為例來示範鐵觀音的泡法。 二、鐵觀音的沖泡 1.取適量茶葉(一般一泡茶8克)放置於蓋碗中,用沸水沖泡。 2.用蓋子颳去泡沫。 3.快速將茶衝倒於公道杯中。公道杯上放置濾網,可濾去碎茶葉。由於這第一道茶水主要是洗茶,並不飲用,故而快衝快出為好。 4.用公道杯中的第一道茶水沖洗濾網和茶杯。 5.洗好杯子後,再用沸水沖泡第二道茶水,蓋上蓋子。 6.第二道茶水通常浸泡15秒即可出水,將茶水倒於公道杯中。可根據各人喜好稍做調整,覺得淡了就延長一點,覺得濃了就縮短一點。 7.將公道杯中的茶水倒於茶杯中品飲。 8.細細品味觀音的韻味之後,揭開蓋碗沖泡下一道茶水。 看了這個範例,相比您不再覺得泡功夫茶有多難了吧?趕快試試這樣沖泡出來的鐵觀音和您原來的大杯浸泡有什麼不同吧,相信從此您一定會喜歡上鐵觀音的。 如果您看了本文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歡迎和我交流,願與天下朋友共享好茶。 明代的許次疏在《茶疏》中說:“茶滋於水蘊於器,湯成於火,四者相連,缺一不可”。茶、水、器、火四者,環環相扣,這和我們談的如何泡好茶正好相呼應。 泡茶看似容易,將茶置於壺內,注熱水,待片刻,再倒出來,就完成了“泡茶”!表面看來,鐵觀音茶就如上述的分解動作,就可得好茶湯!然而,靜心觀茶、識茶,鑽研茶的特質,才是泡好茶的第一步!在上述文字記載之外,實際泡茶過程中,以及面對不同茶葉和茶器時更仔細分辨,才得好茶湯滋味。 安溪鐵觀音茶的泡飲方法別具一格,自成一家。首先,必須嚴把用水,茶具,沖泡三道關。“水以石泉為佳,爐以炭火為妙,茶具以小為上”,意思就是水以山泉水最好,茶具以小巧方便為佳,如果用炭火來燒水那是最好不過。 習茶技藝 五、習茶: 對於沖泡藝術而言,非常重要的一點是講究理趣並存的程序,講究形神兼備。茶的沖泡程序可分為:備茶、賞茶、置茶、沖泡、奉茶、品茶、續水、收具
茶葉該怎麼泡好喝
1、先用熱水燙一遍壺,去除異味,有助於茶香的揮發。放入的茶葉和水的比例也要適中。一般紅、綠茶的茶、水比例為1:50至1:80,即茶葉若放3克,沸水應衝150至240毫升;對於一般飲茶的人,茶與水的比例可礌1:80至1:100。喝烏龍茶者,茶葉用量應增加,茶與水的比例以1:30為宜。
2、首先是水的溫度,這根據茶的種類不同,水溫也就不同。一般在85~90度。
3、接著,沏第一遍時,不可喝,這主要是去掉茶葉中的渣子以及苦澀味。
第二遍時,沖泡茶葉需高提水壺,水自高點下注,使茶葉在壺內翻滾,散開,以更充分泡出茶味,俗稱“高衝”。
4、將茶杯用熱水溫熱,這樣不影響茶的口感,再將沏好的茶倒入,方可飲用。
這只是簡單的泡法,如果LZ要求的口感更高,可以學習一下茶道。希望可以幫到你。。
自己泡茶要怎麼泡才好喝
怎樣泡茶最好喝?茶的用量
泡好一杯茶或一壺茶,首先要掌據茶葉用量。每次茶葉用多少,並沒有統一標準,主要根據茶葉種類、茶具大小以及消費者的飲用習慣而定。
茶葉種類繁多,茶類不同,用量各異。如沖泡一般紅、綠茶,茶與水的比例,大致掌握在1:50--60,即每杯放3克左右的幹茶,加入沸水150—200毫升。如飲用普洱茶,每杯放5--10克。如用茶壺,則按容量大小適當掌握。用茶量最多的是烏龍茶,每次投入量幾乎為茶壺容積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多。
用茶量多少與消費者的飲用習慣也有密切關係。在西藏、新疆、青海和內蒙古等少數民族地區,人們以肉食為主,當地又缺少蔬菜,因此茶葉成為生理上的必需品。他們普遍喜飲濃茶,並在茶中加糖、加乳或加鹽,故每次茶葉用量較多。華北和東北廣大地區人民喜飲花茶,通常用較大的茶壺泡茶,茶葉用量較少。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消費者主要飲用綠茶或龍井、毛峰等名優茶,一般用較小的瓷杯或玻璃杯,每次用量也不多。福建、廣東、臺灣等省,人們喜飲工夫茶。茶具雖小,但用茶量較多。
茶葉用量還同消費者的年齡結構與飲茶歷史有關。中、老年人往往飲茶年限長,喜喝較濃的茶,故用量較多;年輕人初學飲茶的多,普遍喜愛較淡的茶,故用量宜少。總之,泡茶用量的多少,關鍵是掌握茶與水的比例,茶多水少,則味濃;茶少水多,則味淡。有人曾做過這樣一個試驗:取四隻茶杯,各等量放入3克相同的茶葉,再分別倒入沸水50毫升、100毫升、150毫升和200毫升。5分鐘後審評茶湯滋味,結果是,加水50毫升的滋味極濃,加水100毫升的滋味太濃,加水150毫升的滋味正常,加水200毫升的滋味較淡。
泡茶水溫
古人對泡茶水溫十分講究。宋代蔡襄在《茶錄》中說:“候湯(即指燒開水煮茶——作者注)最難,未熟則沫浮,過熟則茶沉,前世謂之蟹眼者,過熟湯也。沉瓶中煮之不可辨,故曰候湯最難。”明代許次紓在《茶疏》中說得更為具體:“水一入銚,便需急煮,候有鬆聲,即去蓋,以消息其老嫩。蟹眼之後,水有微濤,是為當時;大濤鼎沸,旋至無聲,是為過時;過則湯老而香散,決不堪用。”以上說明,泡茶燒水,要大火急沸,不要文火慢煮。以剛煮沸起泡為宜,用這樣的水泡茶,茶湯香味皆佳。如水沸騰過久,即古人所稱的“水老”。此時,溶於水中的二氧化碳揮發殆盡,泡茶鮮爽味便大為遜色。培養沸滾的水,古人稱為“水嫩”,也不適宜泡茶,因水溫低,茶中有效成份不易泡出,使香味低淡,而且茶浮水面,飲用不便。
泡茶水溫的掌握,主要看泡飲什麼茶而定。高級綠茶,特別是各種芽葉細嫩的名茶(綠茶類名茶),不能用100℃的沸水沖泡,一般以80℃左右為宜。茶葉愈嫩、愈綠,沖泡水溫要低,這樣泡出的茶湯一定嫩綠明亮,滋味鮮爽,茶葉維生素c也較少破壞。而在高溫下,茶湯容易變黃,滋味較苦(茶中咖啡鹼容易浸出),維生素c大量破壞。正如平時說的,水溫高,把茶葉“燙熟”了。泡飲各種花茶、紅茶和中、低檔綠茶,則要用100℃的沸水沖泡。如水溫低,則滲透性差,茶中有效成份浸出較少,茶味淡薄。泡飲烏龍茶、普洱茶和花茶,每次用茶量較多,而且茶葉較極老,必須用100℃的沸滾開水沖泡。有時,為了保持和提高水溫,還要在沖泡前用開水燙熱茶具,沖泡後在壺外淋開水。少數民族飲用磚茶,則要求水溫更高,將磚茶敲碎,放在鍋中熬煮。
一般說來,泡茶水溫與茶葉中有效物質在水中的溶解度呈正相關,水溫愈高,溶解度愈大,茶湯就愈濃;反之,水溫愈低,溶解度愈小,茶湯就愈淡,一般60℃溫水的浸出量只相當於100℃沸水浸出量的45—65%。
這裡必須說明一點,上面談到,高級綠茶適宜用8......
茶應該在一天的什麼時候喝最合適??為什麼!!
不同的茶,有不同的說法。
不同的飲用時間,花草茶的效果會有一定不同。飯前飲用花草茶能加強消化,飯後飲用則可治療腸胃不通暢與胃敏感。而花草茶本身不含咖啡因,當開水一樣喝也無妨。不過,像薄荷、茉莉這些具有提神效果的花草茶,應該避免在夜間飲用,以免影響睡眠。
有些人在一天之中,不同時間飲用不同的茶葉,清晨喝一杯淡淡的高級綠茶,醒腦清心;上午喝一杯茉莉花茶,芬芳怡人,可提高工作效率;午後喝一杯紅茶,解困提神;下午工間休息時喝一杯牛奶紅茶或喝一杯高級綠茶加點點心、果品,補充營養;晚上可以找幾位朋友或家人團聚一起,泡上一壺烏龍茶,邊談心邊喝茶,別有一番情趣。
可以試試看。
下午三、四點為喝茶較為適宜的時間。可以幫助消化,提神。
晚上喝茶最好不要太濃,時間一般是九點左右。這樣可以幫助分解體內的油脂,不至於造成脂肪堆積。至於晚上喝茶會引起失眠我是沒有體會的。多年來一直是喝烏龍茶,已經養成習慣,所以喝茶對我的睡眠沒有影響。
提醒:晚上喝茶後最好耍一下牙。以免茶鹼留在牙齒上,時間久了牙齒會變黃。
附:如何喝茶:
茶是風靡世界的三大無酒精飲料(茶葉、咖啡和可可)之一,全世界已有50餘個國家、地區產茶,不少人把飲茶當作了明目、減肥、利尿、降壓、降脂的保健方法。不過,很多人對茶的認識還存在誤區。比如一天應該喝多少茶?一杯茶應泡幾次?什麼疾病應喝什麼茶保健,需要注意那些問題? 因此,我們需要了解更多的與茶有關的知識。
泡茶三要素
好茶、好水、好茶具,還要掌握好的泡茶技術,才能真正得到一杯好茶。泡茶技術包括三個要素:茶葉用量、泡茶水溫和沖泡時間。
用量:泡茶時每次茶葉用多少,並無統一的標準,應根據茶葉種類、茶具大小以及消費者的飲用習慣而定。茶葉種類繁多,茶類不同,用量各異。如沖泡一般紅、綠茶,每杯放3克左右的幹茶,加入沸水150-200毫升;如飲用普洱茶,每杯放5-10克。用茶量最多的是烏龍茶,每次投入量為茶壺的1/2-2/3。
水溫:對於高級綠茶,特別是各種芽葉細嫩的名茶,不能用100度的沸水沖泡,一般以80度(指水燒開後再冷卻)左右為宜,這樣泡出的茶湯一定嫩綠明亮,滋味鮮爽,茶葉維生素C也較少破壞。泡飲各種花茶、紅茶和中、低檔綠茶,則要用100度的沸水沖泡,如水溫低,則滲透性差,茶中有效成份浸出較少,茶味淡薄。泡飲烏龍茶、普洱茶和沱茶,每次用茶量較多,而且因茶葉較粗老,必須用100度的滾開水沖泡。有時,為了保持和提高水溫,還要在沖泡前用開水燙熱茶具,沖泡後在壺外淋開水。
時間:茶葉的耐泡程度除與嫩度有關外,主要決定於茶葉加工的方法。初制過程中把茶葉切碎,茶汁就容易沖泡出來,粗、老、完整的茶葉,茶汁沖泡出來的速度就慢。
茶,第一次沖泡,浸出的量佔可溶物總量的50%~55%;第二次沖泡一般約佔30%;第三次為10%左右;第四次只有1%3%了。從其營養成分(茶葉中的維生素和氨基酸)看,第一次沖泡就有80%的量被浸出,第二次沖泡時約15%,第三次沖泡後,基本全部浸出。茶香氣和滋味,一泡茶香氣濃郁,滋味鮮爽;二泡茶雖濃郁,但味鮮爽不如前;三泡茶香氣和滋味已淡乏;若再經沖泡則無滋味。
一般的茶,沖泡以3次為宜。烏龍茶在沖泡時投葉量大,茶葉粗老,可以多衝泡幾次。以紅碎茶為原料加工成的袋泡茶,通常適宜於一次性沖泡。一杯茶從早泡到晚的做法不可取。茶葉經過多次沖泡,能使一些難溶的有害物質(如某些極微量的殘留農藥)逐漸浸出,對人體有害。理想的泡飲方法是,每天上午一杯茶,......
茶要怎麼喝才健康?
如今,茶已成了風靡世界的三大無酒精飲料(茶葉、咖啡和可可)之一,全世界已有50餘個國家、地區種茶飲茶,不少人已經把飲茶當作了明目、減肥、利尿、降壓、降脂的保健方法。不過,很多人對茶的認識還是相當不夠的。比如一天應該喝多少茶?一杯茶應泡幾次?自身的疾病與飲茶保健有些什麼關係,需要注意那些問題?……就讓我們為你一一道來。
泡茶有學問
·沏茶的要領
好茶、好水、好茶具,還要掌握好的泡茶技術,才能真正得到一杯好茶。泡茶技術包括三個要素:茶葉用量、泡茶水溫和沖泡時間。
泡茶時每次茶葉用多少,並無統一的標準,訂書機根據茶葉種類、茶具大小以及消費者的飲用習慣而定。茶葉種類繁多,茶類不同,用量各異。如沖泡一般紅、綠茶,每杯放3克左右的幹茶,加入沸水150-200毫升;如飲用普洱茶,每杯放5-10克。用茶量最多的是烏龍茶,每次投入量為茶壺的1/2-2/3。
對於高級綠茶,特別是各種芽葉細嫩的名茶,不能用100度的沸水沖泡,一般以80度(指水燒開後再冷卻)左右為宜,這樣泡出的茶湯一定嫩綠明亮,滋味鮮爽,茶葉維生素C也較少破壞。泡飲各種花茶、紅茶和中、低檔綠茶,則要用100度的沸水沖泡,如水溫低,則滲透性差,茶中有效成份浸出較少,茶味淡薄。泡飲烏龍茶、普洱茶和沱茶,每次用茶量較多,而且因茶葉較粗老,必須用100度的滾開水沖泡。有時,為了保持和提高水溫,還要在沖泡前用開水燙熱茶具,沖泡後在壺外淋開水。
·一杯茶該泡幾次
茶葉的耐泡程度除與嫩度有關外,主要決定於茶葉加工的方法。初制過程中把茶葉切碎,茶汁就容易沖泡出來,粗、老、完整的茶葉,茶汁沖泡出來的速度就慢。
無論什麼茶,第一次沖泡,浸出的量佔可溶物總量的50%~55%;第二次沖泡一般約佔30%;第三次為10%左右;第四次只有1%3%了。從其營養成分(茶葉中的維生素和氨基酸)看,第一次沖泡就有80%的量被浸出,第二次沖泡時約15%,第三次沖泡後,基本全部浸出。茶香氣和滋味,一泡茶香氣濃郁,滋味鮮爽;二泡茶雖濃郁,但味鮮爽不如前;三泡茶香氣和滋味已淡乏;若再經沖泡則無滋味。
一般的紅茶、綠茶和花茶,沖泡以3次為宜。烏龍茶在沖泡時投葉量大,茶葉粗老,可以多衝泡幾次。以紅碎茶為原料加工成的袋泡茶,通常適宜於一次性沖泡。一杯茶從早泡到晚的做法不可取。茶葉經過多次沖泡,能使一些難溶的有害物質(如某些極微量的殘留農藥)逐漸浸出,對人體有害。理想的泡飲方法是,每天上午一杯茶,下午一杯茶,既有新鮮感,又有茶香味。
鐵觀音應該怎麼喝?
鐵觀音茶的泡飲方法別具一格,自成一家。
1、必須嚴把用水,茶具,沖泡三道關。 “水以石泉為佳,爐以炭火為妙,茶具憨小為上”,意思就是水以山泉水最好,茶具以小巧方便為佳,如果用炭火來燒水那是最好不過。
2、鐵觀音最好用蓋碗泡,水儘量用純清水來泡,水溫九十度左右為宜。
3、第一道水洗茶和暖杯,第二道水十五秒為香,以後每道順延十五秒,最好不超過七道茶水,若是春茶基本是五道,無明顯茶香後屬茶渣,雖有味實無保健之效,鐵觀音非越久越好喝,茶香回味為好茶獨有所以品茶以新茶為佳,且上好鐵觀音有酸度,若久存則酸度漸失去。
為什麼喝茶的時候泡第一次要倒掉。
1、茶如果是春茶就不用把第一遍泡的水倒掉,是因為春茶沒有打過農藥;不是春茶就要吧水倒掉了,第一遍水裡農藥較多,還有生產,運輸途中的塵土雜質就是你第一遍泡時看到的少量白沫,那個是農藥殘留。
2、一種論點認為,泡茶的第一壺水可以把茶裡面的髒東西去掉,畢竟很多的茶都是在露天下晒的,可能有灰塵一類的東西,順便可以泡的不是很濃!這是所謂的"洗茶".
茶該怎麼衝才好喝
每一種茶有每一種茶的衝法的啊,要看是什麼茶了!就像睡覺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睡法了,總的來說就是因地置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