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惡論什麼意思?

General 更新 2024-11-21

性惡論是什麼》

縱觀人性論,主要有兩個聲音,那就是性善論和性惡論。

人性論的核心是問題是:人的本性是什麼?而性善論和性惡論分別給出了善和惡這兩個截然不同、相互對立的答案,並且爭論了兩千餘年未有結果!就事實而論,性善論和性惡論之所以爭論瞭如此漫長的時間也未有結果,是因為兩者在本質上並非是在認識人性,而是在主張人性,也就是根據對人性的主張不同,而形成了兩種截然不同、相互對立的人性觀,並各自提出了應該怎樣去對待人。

因此,人性無論是歸結為(主張)善還是本惡,都無法完美的詮釋、演繹人的心理和行為,而眾多人在心理學已經很發達的今天仍然在討論著這個問題,這是因為不是所有的人都會去花精力去專研心理學,卻需要對人性有著一個根本性的認識,所以對人性的認識還是依賴哲學思考,但繼續圍繞性善論和性惡論進行思考是無法真正地認識人性的,而只是接受一種觀念、一種主張。我們需要回答事實中去。

性善論和性惡論的核心觀念分別是善和惡,所以何為善、何為惡的問題顯然得尤為重要。我們可以這樣去想:善和惡是屬於哪方面的範疇?自然界存在善和惡嗎?什麼的心理、行為是善的而什麼樣的又是惡的?人的行為是否絕對存在著善和惡?判斷善和惡的標準是什麼?是誰在判斷?

經思考後不難得出,自然界是不存在善和惡的,弱肉強食——所謂欺負弱小而畏懼強者,並不算是惡,但若是放在人類社會,這就是惡了,所以可以說,人作為自然生物,其本性中是不存在善和惡的,善和惡是人的社會屬性。而人類社會中有被普遍認同的心理和行為標準,這就價值觀,或稱為道德。搶奪,是違背道德的,是惡的;奉獻,是符合道德的,是善的。但正是由於道德的規定性來源於人的普遍認同,那麼就一定會存在盲區,也就是人的特殊心理和行為而導致的無法進行價值評估和判斷,如同A、B、C三人互不相識,而A為了幫助B而侵犯C,這就介於利他和害他之間的行為,難以進行善和惡的判斷。而也同樣是因為道德的規定性來源於人的普遍認同,根據時間、空間的不同,價值觀又會存在差異,如美國買賣黑人充當奴隸,這在當時根本是不違背道德的,而在今天則根本是違背道德的。還是因為道德的規定性來源於人的普遍認同,但總有特殊的人存在,他們不認同這樣的價值觀,不認同這樣的道德,而有自己的價值和自己的道德,如一些犯罪分子的價值觀和道德和其所處社會就是不同的,甚至說,一個人佔別人的行為認為是理所當然,而別人佔他的便宜他卻認為對方不像話,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價值觀和道德在人心理的無常性。

這就是善和惡,善和惡體現出各種限制性,具有無常性,也就是說,善和惡並不是絕對的,而又如何能被視為人的絕對本性呢?這也就是我為什麼說由性善論和性惡論組成的人性論並非是在認識人性,而是在主張人性。人性論本質上就是人性觀。

附談一下人性觀:

人是具有觀念性的存在,諸如人生觀、愛情觀,這些基本觀念就是人對這些基本領域的基本看法,觀念會極大的影響人面對各種事物的態度,即人應該、如何去對待事物。人性觀也是一樣,主張人性善以或人性惡將導致人對人對己的態度不同,即應該、如何去對待他人和自己,性善論體現出樂觀的意味,性惡論則體現出悲觀的意味,正如對待愛情,有些人相信真愛的存在,這就是樂觀的,有些人則不相信真愛的存在,這就是悲觀的,不同的愛情觀導致了人對待愛情不同的態度。

但各種觀念未必一定會符合事實,這與個人的經歷有著很大的關係,畢竟個人是有限的存在。也許看過這篇文章的人有些人是認同人性善的,有些人是認同人性惡的,會對這篇文章的觀點有其他看法,這是正常的,人會相信自己主張的正確性,否則何以堅持自己的主張呢?

在人性論的歷史上,除了性......

西方的性惡論說人性本惡是真的嗎?

你觀察你自己和眾人,包括小孩子就知道了。我說的觀察,不是表面,你往你內心裡去看,當你一個人的時候,沒有人在,你看見漂亮的姑娘,或者穿著暴露的人時有什麼想法;你在有人妨礙了你,得罪了你,冤枉了你,欺壓了你的時候,你內心的想法是什麼,不要看你外在表現出來的,而是要看你的內心的動機。人作惡不需要教的,只是作惡的方法可能需要借鑑。例如,世上有不搶劫的人,絕沒有不懂得搶劫的人,世上有不殺人的人,絕沒有不懂殺人的人,世上有不通姦的人,但絕沒有不懂通姦的人,世上有不與別人妻子有染的人,但絕不會有不懂得與別人妻子有染的人,還有很多例證。這不是某個人抽調實際環境去討論的理論可以論證,而是實際,就是你自己反觀自己的內心。

包括哪些反對的人自己,他們在一群男人一起,看到有漂亮姑娘走過,或有妓女穿的暴露走過,或有非妓女穿的張揚走過,他們一般會談論什麼,自己心裡會暗暗怎麼想就知道了,人做出來的行為不一定代表他裡面的真實情況,因為有社會輿論,有警察武力,有牢獄的威懾,有自己內心懦弱,有環境條件不許可等等諸多原因,人行不出心裡暗藏的東西,不等於他心裡沒有這樣想,只是條件不成熟而已。人行惡是比去真正愛一個人,關心一個人容易得多的。

比如,歷史歷代都有做慈善的人群,這個時代也很多,但是誰去思考過他們的動機,去觀察過他們的動機?有外在的“善舉”,不見得內心真有善。自己體會吧。

韓非子的性惡論

韓非子的性惡論其實主要來源於他的老師荀子。

性惡論

荀子的人性論

荀子認為,人之命在天,“無天地,惡生?” 天地者,“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天職既立,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既然人是由天而生的,人情也就出於天情,同於天情。出於天情同於天情的人情就叫做“性”。所以荀子說:“生之所以然者謂之性”,“不事而自然謂之性”,“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質也” 。

荀子說:“好惡、喜怒、哀樂,夫是之謂天情。”又說:“性之好惡、喜怒、哀樂,謂之情。”荀子和孟子一樣,認為食色喜怒等是人的先天性情,是人情之所不能免,是人所共有的。但是,在性情與仁義的關係上,荀子則與孟子不同。孟子把食色和仁義都看作是出於先天的人性,其中仁義是大體,食色是小體;仁義好比是熊掌,食色是魚。荀子則認為人性只限於食色、喜怒、好惡、利慾等情緒慾望,不論“君子”“小人”都一樣。所以荀子說:“人之生也固小人。”“人之生也固小人”就叫作“性惡”。至於仁義,則是由後天所學、所行、所為而獲得的。

《荀子·榮辱》:“凡人有所一同。飢而欲食,寒而欲暖,勞而欲息,好利而惡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無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目辨白黑美惡,耳辨音聲清濁,口辨酸鹹甘苦,鼻辨芬芳腥臊,骨體膚理辨寒暑疾養。是又人之所生而有也,是無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可以為堯禹,可以為桀跖,可以為工匠,可以為農賈,在執注錯習俗之所積耳。湯武存則天下從而治,桀紂存則天下從而亂,如是者豈非人之情固可與如此,可與如彼也哉?材性知能,君子小人一也。好榮惡辱,好利惡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人之生固小人,無師無法則唯利之見耳。堯禹者,非生而具者也,夫起於變故,成乎修為,待盡而後備者也。”

《荀子·性惡》“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然則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乎爭奪,合於犯分亂理而歸於暴。”

荀子認為:“故雖為守門,欲不可去;雖為天子,欲不可盡。”性、情慾都源於天,因此人對於性、情、欲最多隻能是“欲雖不可盡,可以近盡也;欲雖不可去,求可節也”。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天能生物,不能辯物也;地能載人,不能治人也。”天不能治人,叫做“天人之分”。既然有“天人之分”,就可以有人治,有人與天情、天性的對抗。所以,荀子學說最後的關鍵是聚焦在了“天人之分”一點上。

《荀子·正名》:“生之所以然者謂之性,不事而自然謂之性,性之好惡、喜怒、哀樂謂之情。情然而心為之擇謂之慮。心慮而能為之動謂之偽,慮積焉、能習焉而後成謂之偽。正利而為謂之事,正義而為謂之行。”

“不可學、不可事而在天者謂之性。可學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謂之偽。是性偽之分也。”

偽即為,意即人類的作為。性和情是天生的,人不可干涉,也不應該干涉。但人的後天選擇、思考、學習、行事,卻完全取決於人,應該由人自己承當,“天”也同樣不可以干預人事。“偽(為)”與“慮”與“學”與“行”,正是荀子思想中所最終強調的部分。荀子著《勸學》、《修身》諸篇,並以此作為《荀子》全書的開始,是有著特殊含義的。

荀子認為,禮義是出於聖人君子之偽(為)。《荀子·儒效》:“彼求之而後得,為之而後成,積之而後高,盡之而後聖。”“性也者,吾所不能為也,然而可化也。積也者,非吾所有也,然而可為也。”偽(為)是建立仁義、消化性情的關健,是在否定了孟子之後,......

如何看待孟子的性善論和荀子的性惡論

孟子的性善論和荀子的性惡論,取決於個人觀點,具體的情況具體分析;社會的複雜性,造就每一個人的觀點的異同!

怎麼樣理解人之性本惡

人性本善還是本惡?或者說,人的本性是善的還是惡的?要弄清這個問題,先要搞清楚什麼是人的本性。看到有網友把人性定義為介於動物性和神性之間的性質,竊以為值得商榷,動物性的定義容易下,但是誰能說清什麼是神性呢?所謂的神性本質上也是人性的一種表現形式,或者說是源於人性假設的一種表現形式,顯然不具有說服力。這位朋友還提到中國某著名哲人將人性劃分為三個層次:一是生物性,二是社會性,三是精神性,其實後二者只是同一種形態的不同層次,應該歸納於社會性。所以按照一般意義上人們把人性分解為生物性和社會性的習慣做法,應該是比較科學的。除此以外,筆者以為,所謂本性,應該符合三個評判標準,一、本性應該是與生俱來的,而不是在後天的學習、教導和薰陶中被培養出來的;二、所謂本性,可能會被其他環境因素所矇蔽,但是在沒有任何監督、約束和壓制的情況下是應該會自然流露表現出來的;三、既然是本性,那麼無論外在因素如何強烈作用,都不可能在根本上輕易發生改變。從這個角度來說,人的社會性雖然是人區別於動物的重要屬性,但是顯然不能作為人的本性來討論,畢竟動物性(或者說生物性)是社會性的基礎,這在許多哲學流派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中都是承認並且贊同的。 接下來要明確的一個問題是何為善惡,這個定義是較人性難下千倍,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佛教的《大乘義章》將善惡分成三類:一、以順益為善,以違損為惡;二、以順理為善,以違理為惡;三、以體順為善,體違為惡。這種分法顯然帶有太強烈的因果輪迴報應思想,並不是非常科學。在摒棄階級因素和意識形態的侷限以後,我們是不是可以仿照馬克思主義對自私的定義來對善惡的底線做一個定義:所謂惡,就是為了自身利益不惜損害他人、社會、公眾的正當利益,或者說沒有任何原因地損害其他正當利益的行為;所謂善,就是為了他人、社會的利益而不惜犧牲自身利益,或者說得再寬泛些,如果沒有涉及自身利益,就不會主動去損害其他群體或者個人的正當利益。請注意的是,這裡僅僅是指善惡的底線,我們並沒有規定上限,畢竟那樣的要求就現階段而言來說高了些,比如,見義勇為是善的,但是不見義勇為就一定是惡的嗎?顯然,這樣的打擊面太大了些。 定義了人的“本性”和“善惡”的標準之後,就可以討論人類歷史上對人性善惡的四種不同觀點了:即人性本善論、人性本惡論、人性無善無惡論和人性善惡兼存論。 以中國的傳統文化為代表的東方哲學流派是奉行“性善論”的,在西方也有相當一部分哲學家,如蘇格拉底、帕拉圖、亞里士多德、費爾巴哈、馬斯洛等認為人性本善。很多人以為佛教也是主張“性善論”的,我倒有些不同看法,佛說“大地眾生皆具如來智能德相”,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這是主張佛教性善論的根據,但事實上,佛教雖說是性善論,也可說是性惡論,眾生皆有佛性,是性善論;眾生皆由於無始以來的無明覆障而致尚未成佛,這是性惡論。性善論者可以防惡而還歸於善,性惡論者則可以去惡而成其善;兩者觀點不同,目的是一樣。所以,從這一點上說,佛教既非性善論,也非性惡論。因為,佛教看眾生,是從無始以前看起,一直看到最終的目的達成——成佛,從當下的一生根本不能論斷善惡;在眾生來說,善的佛性與惡的無明,根本就是難兄難弟,分割不開,有佛性的時候,就已有了無明,它們是一體的兩面,在生死,是無明,出生死,是佛性。物性是從無明開出,理性是由佛性萌芽。所以,說我們的本性是善,固然不對,是惡,也是不對。若從當下的一生而言,善與惡,理性與物性,乃是與生俱來,投於善則善,投於惡則惡。可見,事實上的佛教是善惡一體論的主張者。 再來看看另一個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道教,事實上道教並沒有對善做任何嚴......

相關問題答案
性惡論什麼意思?
學校性質是什麼意思?
異性閨密什麼意思?
女性向是什麼意思?
酒店彈性工作什麼意思?
沒有人性化是什麼意思?
淘寶屬性值是什麼意思?
系統性風險什麼意思?
驗血陽性代表什麼意思?
議論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