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購員如何管理供應商?
採購如何管控供應商?
轉載以下資料供參考
供應商管理辦法
一.總則 1.為了穩定供應商隊伍,建立長期互惠供求關係,特制定本辦法。 2.本辦法適用於向公司長期供應原輔材料、零件、部件及提供配套服務的廠商。 二.管理原則和體制 1.公司採購部或配套部主管供應商,生產製造、財務、研發等部門予以協助。 2.對選定的供應商,公司與之簦訂長期供應合作協議,在該協議中具體規定雙方的權利與義務、雙言互惠條件。 3.公司可對供商評定信用等級,根據等級實施不同的管理。 4.公司定期或不定期地對供應商進行評價,不合格的解除長期供應合作協議。 5.公司對零部件供應企業可頒發生產配套許可證。 三.供應商的篩選與評級公司制定如下篩選與評定供應商級別的指標體系。 1.質量水平。包括:(1)物料來件的優良品率;(2)質量保證體系;(3)樣品質量;(4)對質量問題的處理。 2.交貨能力。包括:(1)交貨的及時性;(2)擴大供貨的彈性;(3)樣品的及時性;(4)增、減訂貨貨的批應能力。 3.價格水平。包括:(1)優惠程度;(2)消化漲價的能力;(3)成本下降空間。 4.技術能力。包括:(1)工藝技術的先進性;(2)後續研發能力;(3)產品設計能力;(4)技術問題材的反應能力。 5.後援服務。包括:(1)零星訂貨保證;(2)配套售後服務能力。 6.人力資源。包括:(1)經營團隊;(2)員工素質。 7.現有合作狀況。包括:(1)合同履約率;(2)年均供貨額外負擔和所佔比例;(3)合作年限;(4)合作融洽關係。 具體篩選與評級供應商時,應根據形成的指標體系,給出各指標的權重和打分標準。篩選程序。 1.對每類物料,由採購部經市場調研後,各提出5~10家候選供應商名單; 2.公司成立一個由採購、質管、技術部門組成的供應商評選小組; 3.評選小組初審候選廠家後,由採購部實地調查廠家,雙方協填調查表; 4.經對各候選廠家逐條對照打分,並計算出總分排序後決定取捨。 四.核准為供應商的,始得采購;沒有通過的,請其繼續改進,保留其未來候選資格。五.每年對供應商予以重新評估,不合要求的予以淘汰,從候選隊伍中再行補充合格供應商。六.公司可結供應商劃定不同信用等級進行管理。評級過程參照如上篩選供應商辦法。七.對最高信用的供應商,公司可提供物料免檢、優先支付貸款等優惠待遇。八.管理措施 1.公司對重要的供應商可派遣專職駐廠員,或經常對供應商進行質量檢查。 2.公司定期或不定期地對供應商品進行質量檢測或現場檢查。膽3.公司減少對個別供應商大戶的過分依賴,分散採購風險。 4.公司制定各採購件的驗收標準、與供應商的驗收交接規程。 5.公司採購、研發、生產、技術部門,可對供應商進行業務指導和培訓,但應注意公司產品核心或關鍵技術不擴散、不洩密。 6.公司對重要的、有發展潛力的、符合公司投資方針的供應商,可以投資入股,建立與供應商的產權關係。
採購部門如何管理供應商?
引進供應商管理系統,實施標準化管理。供應商管理系統通過對供應商聯繫方式、組織架構、財務狀況、資質、法律信息;產品質量;服務水平;交貨鄲度;歷史交易記錄等方面進行供應商信息管理和質量把控,保障採購的質量。該信息參考了高亞科技的供應商管理系統的介紹,感興趣可以進一步瞭解。
採購面試時問如何管理供應商的該怎麼回答? 30分
我也是新手啊!但是你知道價格、質量、交期這三個方面重要那你怎麼去管控這三個方面呢?我也是做採購的,我對供方管理主要還是靠制度,前期分析我們所需物料的關注點,制定相應的KPI考核指標,一般對質量、交期、服務、價格,根據關注點不同而制定不同的權重進行考核。根據考核結果劃分供方配比,差不多一個季度供方配比更換一次。當然供方配比肯定要下發給供方了,和他們只說配比的制定方式,給他們一個良性競爭的動力。
細節的東西就太多了也不好說,總之所有的關注點儘量不要由盲區。
作為採購如何做好供應商管理?
的確,隨著微利時代的到來,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企業所面臨的經營壓力也隨之加大。為增強整體實力,大多企業開始把對產品的“經營”轉向了對供應商的“運營”,他們不再侷限於僅僅降低採購產品的價格,而更多的把目光投向對供應商的管理。調整供應商結構,優化供應商群體逐漸成為他們提高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因素。案例一:某家電企業非常重視採購價格,因為家電行業成本競爭非常激勵,公司採購經理迫切希望通過降低採購產品的成本來達到降低生產成本的目的,於是在採購的過程中儘可能的壓低採購品價格。三年後,該公司產品成本確實降低了。但是三年來,只注重價格的方式讓該企業的供應商變成了規模小、質量差、價格便宜的供應商。這是一起成本管理與風險管理失效的典型例證,是“必聯採購網”在對客戶進行調查時遇到的實例。該企業儘可能的壓低採購產品的價格,也就意味著在儘可能的壓縮供應商的利潤空間。企業與供應商之間建立的並不是一種合作雙贏關係,最終必然導致供應商群體質量下降,供應產品不達標的局面,並直接影響生產,給企業造成重大損失。市場競爭環境的不斷髮展,對採購企業和供應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優化供應商群體成為企業採購的核心關鍵。只有在做任何決策的時候都把雙方共同的利益考慮進去,為合作企業的雙贏共同努力,合作關係才會持久。在實際操作中,採供雙方可以關注利益共同點,在為本企業創造價值的過程中也為合作伙伴帶來收益,而不是以犧牲合作企業為代價。另外,企業在採購的過程中,不僅僅是選擇產品,更是選擇合作伙伴,因此對供應商的選擇應更注重其服務能力、業務發展趨勢以及公司的發展前景等綜合實力方面的因素。案例二:某大型企業制定了年度供應商實地考察計劃,要求每年對所有供應商進行實地考察,以加強對供應商的瞭解和管理。然而該企業有上百家供應商,這意味著每年採購部門要拜訪上百次供應商。公司採購人員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仍感力不從心。企業建立供應商實地考察機制的計劃是正確的,但是其策略有待改進。該企業沒有對供應商進行細分,而選擇了一刀切的方式,這既不利於公司對供應商隊伍的管理,也加大了企業採購部門的工作難度。企業可根據供應商所佔採購比例,對供應商進行ABC分類管理,採購部門可針對供應商的類別制定供應商考察計劃表,做到區別對待。如:對於A類供應商可投入更多的時間進行管理,相互配合,持續改進商品質量和服務質量,而對於對企業成本支出和生產影響較小的供應商,可適當的投入較少的時間和精力。同時,在對供應商的管理過程中,企業還應建立健全對供應商的評審機制,尤其是對佔80%價值的20%供應商建立供應商評審體系。通過市場調研,收集供應商相關信息,並實行包括產品質量、價格水平、供應能力和服務能力在內的綜合評定。這是“必聯採購網”採購方面專家孟經理的經驗之談。通過對以上兩個典型案例的簡單分析,可以看到,提高對供應商的管理能力,對企業增強市場競爭力起著重要的作用。企業對供應商的管理,不僅要從對供應商的選擇、細分,以及供應商評估等方面著手,還應注意對供應商信息的管理。目前,一些大型公司已開始設置採購情報管理的職位,專門從事對供應市場環境調查和行業情報收集,為採購決策和執行團隊提供最新的商業信息,以便他們能對市場環境的變化快速做出響應與正確決策。另外,更多還不能建立自己情報管理的中小型企業,也開始重視其它平臺所提供的市場行情,包括供求關係、原材料行情、價格信息、貨源信息等,“必聯採購網”正是其中之一。
如何進行採購與供應商管理
供應商關係管理主要內容
一、供應商關係管理之供應關係建立
供應商關係建立的第一步是供應關係開發,一是現有供應商的關係開發,通過和現有供應商的合作,對彼此關係進行重新評估、維護、促進等一系列的活動,使雙方關係越來越穩定緊密。另一種是新的潛在供應商關係的開發,即新供應商的開發、選擇、詳細的考察、分析、商務談判、評估等活動轉將潛在供應商變為正式供應商的過程。
供應關係開發流程:根據供應物資的重要程度,採用不同的開發流程。若是一般重要的物資,比如印刷件等可以簡化開發流程,以性價比為導向。如果是選擇和企業競爭優勢、關鍵技術相關的重要物資,則應進行系統的分析、評估,慎重的選擇。流程包括:
(1)尋找供應商:通過各種途徑尋找供應商,比如網站等媒體、同行介紹、行業刊物、公開招標等;也可以從現有的供應商預選庫中尋找潛在供應商,對供應商進行初步評價和篩選。
(2)初選供應商:比如通過行業評價、向有意向的供應商發放調查問卷、第三方評價機構以及與供應商相關人員的交談等途徑儘可能的獲得供應商的信息。
(3)實地考察供應商:對於重要物資的供應商,可以派遣採購人員先行考察,對供應商的現場、管理狀況、設備狀況、常規產品等有個初步的瞭解。
(4)評估供應商:組成評估團對有意向的供應商進行評估,包括質量體系、技術要求的符合能力、生產管理、售後服務等方面進行資料和現場的評估。
(5)商務談判:與評估合格的供應商進行商務談判,過程包括①詢價:向供應商發出圖紙和技術規格、交付要求,月度年度用量等文件資料和樣品。②供應商報價:
要求供應商提供書面的報價,並列出報價的明細表。③價格分析:通過對供應商提出的材料成本、加工費用、人工費、管理費、利潤等進行分析,並通過貨比三家的方法,判斷供應商報價的合理性。④談判:在價格、交期、合作方式等方面進一步的與供應商談判,簽訂試用協議。
(6)試訂單:對評估合格的供應商進行半年左右的小批量試單,進一步評估核實質量、價格、交期、服務等狀況。
(7)正式建立供應關係:談判成功,試單合格之後,發出供應邀請函正式接受供應商,建立合作關係。
二、供應商關係管理之供應商選擇評估
供應商的選擇評估是整個採購體系的核心,供應商的選擇標準依據不同的夥伴關係戰略地位而不同,著眼於短期導向的企業關心現在的選擇及成果,追求單次市場交換的效率和單次獲得的利潤最大化,以“QCDS”即質量、成本、交付與服務並重的原則。而需要長期合作的的供應商,是以後續一系列交易所帶來的雙方總利潤最大化,包括削減交易成本和經營成本,共同提高顧客價值,提高營收為導向,因此需要對其內部管理、財務狀況、技術能力等綜合狀況進行評估。
質量:是採購物料的首要因素,最終會反映到企業的產品質量、總成本甚至品牌聲譽,是衡量供應商的第一要素。首先要確認供應商是否有一套保證產品質量的穩定有效運行的質量體系,然後要確認其設備和工藝能力是否滿足所購產品的要求。考察產品的質量不僅要從產品的檢驗入手,更要從供應商的內部去考察。採購產品的質量要符合生產所需,質量過高或者過低都是不合適的。
成本:零部件的成本對於降低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本、提高競爭力和增加利潤有明顯的作用。成本不僅僅是指零部件的採購價格,還應包括零部件使用過程中和生命週期結束後所發生的一切費用,具體如購買、包裝、裝卸、運輸、存貯等環節指出的人力、物力、財力的總和。分為材料成本,定購成本,維持成本和缺料成本。總成本最低是短期交易所最求的目標。但基於雙方的長期合作關係,不能一味的強調降低採購成本,應該用價值分析方......
如何建立“供應商”的管理資料?
我認為針對供應商資料管理這一塊包含很多項目
一、供應商分類管理 1、評估供應商在行業中的地位,進行供應商等級分類,更好的評估採購零件的風險係數; 2通過對供貨產品的每年度或每季度採購金額比較,進行零件分類,從而分析零件的風險係數 通過以上兩點可以更好的進行供應商管理
二、針對合格供應商有以下幾點:
1、供應商基本資料: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等資料
2、價格資料,每年採購物品的執行價格
3、合同、協議等條款
4、質量問題的處理資料
5、每年的供應商評估或評分(5要素或更多)
6、各類行業必備的認證(如質量體系、環保等)
7、樣本之類文件
8、材質證明等資料 以上可根據每個供應商作好各自的檔案文件歸檔管理,且需要對每個供應商作好不同的供應商編號,另價格資料(每年度價格表)可單獨將所有供應商的價格歸在一起存檔管理,但必須是同一個年度的歸在同一個文件夾裡。以上
三、另編制一套供應商通訊錄,可按以下格式做一份電子表格就行了,不一定要用專用的軟件,只要能夠管理好供應商就可以了 序號 供應商代碼 供方名稱 物資名稱 聯繫人 聯繫電話手機號碼傳真 電子郵件地址 聯繫地址 希望這點建議對您有用。
如何建立並管理供應商庫
轉載以下資料供參考 如何建立供應商管理體系 一、正確選擇供應商。 最合適的供應商應具備很多條件,但能提供合適的品質、充分的數量及準時交貨,合理的價格以及熱情的服務,應該是共同的要求。為了更好的選擇供應商、選擇合適的供應商,遵循以下的步驟,則能甄選到較合適的供應商: 1.成立評選小組: 成立調查小組,對合格供應商各項資格或條件進行分析幾審議。小組的成員採購部門、工程部門、生產部門、品保部門、財務及工業單位部門等。 2.決定評審的項目: 不同的供應商管理體系的條件必定不同,因此,必須有客觀的評分項目。 成立的評選小組應對供應商以下各項進行評估: A、一般經營狀況。 B、製造能力。 C、技術能力。 D、管理能力之績效。 E、品質能力。 3.設定評審項目之權數: 針對每個評審項目,權衡彼此的重要性,分別給予不同分數。 4.合格供應商分類分級: 依據分數按各之專業程度予以分類,分級是將各採購的合格供應商管理體系按其能力劃分等級。分類的目的避免供應商包辦各種採購案件,預防外行人做內行事;分級的目的,防止供應商大小通吃,配合採購的需求,選擇適當的供應商管理體系。 二、科學的考評供應商的業績 首先應建立科學的指標體系,企業可依據自身的需要合理運用這些指標,進行科學的評審。這些指標包括質量、價格、交貨時間、合同完成率,指標真正發揮作用在於歷史數據的收集、整理及數據的真實性。所以,維護供應商績效資料的工作量比較大,這些資料對採購決策的支持,起著重要的作用。 三、保持供應商之間適度競爭 傳統採購管理往往傾向於一種物料有多個供應商,感覺上比較保險。而現代管理的趨勢是減少供應商,並建立互信、互利、互助的長期穩定合作伙伴關係。好處是:簡化採購計劃及調配;可以形成經濟採購批量,爭取優惠;減少供方的專用工藝裝備費用;簡化運輸管理;減少庫存,從而有利於控制質量,降低成本。簡化同供應商建立合作伙伴關係前後的業務流程,由於環節減少,降低了採購成本,增加了響應速度。對於供應商的選擇,可以獨家供應,也可多家供應。獨家供應易於管理,也能以大批量的優勢增強自己的談判能力,以獲得更優惠的價格。但不容易把握市場動態,供應商也會因為沒有競爭的壓力而形成惰性,不去提升產品品質、提高自身管理。對供應商實施動態的選擇、比較和淘汰機制,可從本質上提高整個供應鏈的能力,提升供應鏈的競爭優勢。 四、構建與供應商的戰略合作伙伴關係 採購管理的貢獻並不是採購中價格方面的節省,更重要的是它還可以使企業與供應商建立聯盟,以縮減新產品的開發成本與時間,正如克萊斯勒汽車公司總裁羅伯特.J.伊頓曾指出的,同各層次的供應廠商的有效聯繫,為克萊斯勒公司提高汽車價值提供了最大的機會。傳統採購管理傾向於一種物資有多個供應商,而現代採購管理的趨勢是減少供應商,並建立穩定的合作伙伴關係,從戰略的高度認識供應商、管理供應商。由於企業競爭已從企業之間的競爭,發展到企業供應鏈的競爭,這就要求企業實施有效的供應商管理,同供應商建立長期良好的夥伴關係,實施一定程度的縱向整合,形成“虛擬式”的企業聯盟,使企業得到長期穩定的物資供應和及時回饋的市場信息。
採購怎樣處理供應商的關係
吃回扣的事情很普遍,只要你別做有損他們利益的事情就可以。再說了,他們也不會輕易說這些事情的。
既然是採購,那麼你就應該建議店長組織店員做好採價。就是要去其他超市收集同類產品的銷售價,以比較你們的價格是否具有優勢。如果你們的賣價比其他超市的高,就說明你們的進價或者定價出現了問題。如果是進價高,那麼就可以要求供貨商調低進價。要是你們的其他費用過高也可以提議店長降低相關費用。比如進店費.條碼費.店慶費等。這有一定的難度,這樣做有助於超市的長遠發展。如果你們把定價定高了,就降低銷售價,畢竟就超市而言薄利多銷嗎。毛利率控制的好就可以了,別一味的追求高毛利。
再者你應該了供貨商的進貨價大概在說明價位。例如,洗化產品的進貨價一般是在2折左右,而他們給超市的供貨價則是在8折左右。他們的利益空間就很大。那麼你就應該根據你們當地的情況來制定一些措施,把他們的利益空間壓到最低。也就是說讓他們的貨走的快,他們才能降低供貨價。畢竟他們還有公司補貼,雖說少了點利潤,總體來說還是很可觀的。
供應商管理做什麼
轉載以下資料供參考
供應商管理內容
供應商管理指標體系包括七個方面:質量(Quality)、成本(Cost)、交貨(Delivery)、服務(Service)、技術 (Technology)、資產(Asset)、員工與流程(People and Process),合稱QCDSTAP,即各英文單詞的第一個字母。前三個指標各行各業通用,相對易於統計,屬硬性指標,是供應商管理績效的直接表現;後 三個指標相對難於量化,是軟性指標,但卻是保證前三個指標的根本。服務指標介於中間,是供應商增加價值的重要表現。前三個指標廣為接受並應用;對其餘指標 的認識、理解則參差不齊,對其執行則能體現管理供應商的水平。
質量指標
(Quality)
常用的是百萬次品率。優點是簡單易行,缺點是一個螺絲釘與一個價值10000元的發動機的比例一樣,質量問題出在哪裡都算一個次品。供應商可以通過操縱簡 單、低值產品的合格率來提高總體合格率。在不同行業,標準大不相同。例如在採購品種很多、採購量很小的“多種少量”行業,百萬次品率能達到3000就是世界水平;但在大批量加工行業的零缺陷標準下,這樣質量水平的供應商八成屬於淘汰對象。
質量成本(Cost of Poor Quality; COPQ)彌補百萬次品率的不足。其概念是造價不同的產品,質量問題帶來的損失不同;同一次品,出現在供應鏈的不同位置,造成的損失也不一樣(例如更換、 維修、保修、停產、喪失信譽、失去以後生意等)。例如壞在客戶處,影響最大,假設權重為100;壞在公司生產線,影響相當大,假設權重為10;壞在供應商 的生產車間,影響最小,假設權重為1。該產品價格為1000元,在上述三個環節各出現次品一個,總的質量成本就是111000元(10_0x1000 + 1_0x1000 + 1x1000)。這個指標有助於促使在供應鏈初端解決質量問題,在一些附加值高、技術含量高、供應鏈複雜的行業比較流行,例如在美國,飛機制造業、設備製造行業等設備原廠(OEM)採用得比較多。
質量領域還有很多指標,例如樣品首次通過率、質量問題重發率(對那些積習難改的供應商)等。不管什麼質量指標,統計口徑一致,有可對比性,才能增加公司內 部及供應商的認可度。而且質量統計不是目的。統計的終極目標是通過表象(質量問題)發現供應商的系統、流程、員工培訓、技術等方面的不足,督促整改,達到優質標準。
成本指標
(Cost)
常用的有年度降價。要注意的是採購單價差與降價總量結合使用。例如年度降價5%,總成本節省200萬。在實際操作中採購價差的統計遠比看上去複雜,相信經 歷過的人有同感。例如新價格什麼時候生效:採購方按交貨期定,而供應商按下訂單的日期定 -- 這些一定要與供應商事前商定。
多采購回饋是指當採購額超過一定額度,供應商給採購方一定比例的回扣。這個條款給購賣雙方動力來增加採購額。付款條件是指在公司資金寬裕的情況下,鼓勵供 應商提前領取貨款,但給公司折扣。例如貨到10天發款,給採購方2%的折扣等。這兩個方面設立具體的指標也未必現實,很多公司把它算作年度採購價差的一部分。
有些公司也統計80%的開支花在多少個供應商身上。其目的是減少供應商數量,增加規模效益。具體指標很難定,因為不同公司、行業,即使同一公司在不同市場 環境下,最佳供應商數量也不同。例如在買方市場下,供應商數量越小越好,這樣規模效益好;但在賣方有產能限制、原材料不足等情況下,供應商多,採購方的風 險就相對低。美國高級採購研究中心的統計表明,2004年9.4%的供應商佔80%的採購額,這一比例逐年降低,2005和......
關於對於供應商管理手段及方法?
轉載以下資料供參考
供應商管理
1)建立供應商階段性評價體系
採取階段連續性評價的方式,將供應商評價體系分為供應商進入評價、運行評價、供應商問題輔導、改進評價及供應商戰略伙伴關係評價幾個方面。供應商的選擇不僅僅是入圍資格的選擇,而且是一個連續的可累計的選擇過程。
建立供應商進入評價體系,首先需要對供應商管理體系、資源管理與採購、產品實現、設計開發、生產運作、測量控制和分析改進等七個方面進行現場評審和綜合分析評分。對以上各項的滿意程度按照從不具備要求到完全符合要求且結果令人滿意,分為5個分數段(0分~100分區間),根據各分項要素計算平均得分。如 80分以上為體系合格供應商,50分以下為體系不合格供應商,7950為需討論視具體情況再定的持續考核供應商。合格的供應商進入公司級的AVL維護體系。
建立供應商運行評價體系,則一般採取日常業績跟蹤和階段性評比的方法。採取QSTP加權標準,即供貨質量Quality(35%評分比重)、供貨服務Service(25%評分比重)、技術考核Technology(10%評分比重)、價格Price(30%評分比重)。根據有關業績的跟蹤記錄,按照季度對供應商的業績表現進行綜合考核。年度考核則按照供應商進入AVL體系的時間進行全面的評價
供應商問題的輔導和改進工作,是通過專項專組輔導和結果跟蹤的方法實現的。採購中心設有貨源開發組,根據所負責採購物料特性把貨源開發組員分為幾個小組,如板卡組、機械外設組、器件組、包裝組等,該小組的工作職責之一就是對供應商進行輔導和跟進。
供應商戰略伙伴關係評價是通過供應商的進入和過程管理,對供應商的合作戰略採取分類管理的辦法。採購中心根據收集到的信息,由專門的商務組分析討論,確定有關建立長期合作伙伴的關係評估,提交專門的戰略小組進行分析。夥伴關係不是一個全方位、全功能的通用策略,而是一個選擇性戰略。是否實施夥伴關係和什麼時間實施要進行全面的風險分析和成本分析。
階段性評價體系的特點是流程透明化和操作公開化,所有流程的建立、修訂和發佈都通過一定的控制程序進行,保證相對的穩定性。評價指標儘可能量化,以減少主觀干擾因素。
(2)體現網絡化管理
網絡化管理主要是指在管理組織架構配合方面,將不同的信息點連接成網的管理方法。多事業部環境下的採購平臺,需要滿足不同事業部的採購需求,需求的差異性必須統一在一個更高適應性的統一體系內。對新供應商的認證,應由公司級的質量部門和採購中心負責供應商體系的審核;而對於產品相關的差異性需求則應由各事業部的質量處和研發處提出明確的要求。
建立一個評審小組來控制和實施供應商評價。小組成員由採購中心、公司質量部、事業部質量部的供應商管理工程師組成,包括研發工程師、相關專家顧問、質檢人員、生產人員等。
評審小組以公司整體利益為出發點,獨立於單個事業部,組員必須有團隊合作精神、具有一定的專業技能。
網絡化的管理也體現在業務的客觀性和流程的執行監督方面。監督機制體現在工作的各個環節,應儘量減少人為因素,加強操作和決策過程的透明化和制度化。可以通過成立業務管理委員會,採用ISO9000的審核辦法,檢查採購中心內部各項業務的流程遵守情況。
(3)關鍵點控制的四項原則
關鍵點控制包括門當戶對原則、半數比例原則、供應源數量控制原則和供應鏈戰略原則。
門當戶對原則體現的是一種對等管理思想,它和“近朱者赤”的合作理論並不矛盾。在非壟斷性貨源的供應市場上,由於供應商的管理水平和供應鏈管理實施的深入程度不同,應該優先考慮規模、層次相當的供應商。不一定行業老大就一定是首選的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