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七雄最強的是哪個?
在中國古代戰國時期時的戰國七雄這七個國家裡面到底是哪個國家的軍事實力最強哪個最弱?
最初:魏國最強,秦國最弱。【魏國是魏文侯變法,秦國倒黴唄誰叫他就在魏國旁邊結果差點被滅。】
接著:齊國最強,燕國最弱。【齊國得到了軍事天才:孫臏。燕國國家混亂幾乎被齊國滅亡。】
再接著:燕國最強,齊國最弱。【燕昭王改革任用軍事家:樂毅幾乎滅齊。齊國幾乎被滅。】
中期:趙國最強,楚國最弱。【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張儀欺楚。楚國連楚懷王都被秦國囚禁,連都城都失陷。】
接著:秦國最強,韓國最弱。【長平之戰趙國雖然戰敗,但是痛定思痛邯鄲之戰趙國、魏國、楚國聯軍大敗秦國。而戰國四公子。趙有平原、魏有信陵、楚有春申、齊有孟嘗。韓國毛都木有。】
晚期:秦國最強,韓國最弱。【秦國統一天下。韓國第一個被滅。】
戰國七雄歷史上戰國時期七個最強的諸侯國的統稱是哪幾個
戰國七雄指的是:齊楚燕韓趙魏秦經過春秋時期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周王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周王室名義上為天下共主,實際上已形同滅亡,諸侯國互相攻伐,戰爭不斷。 三家分晉後,趙、魏、韓躋身強國之列,又有田氏代齊,戰國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七國分別是:齊、楚、秦、燕、趙、魏、韓。除戰國七雄外,還有越、巴、蜀、宋、中山等大國。小國尚有鄭、衛、東周、魯、滕、鄒、費等,但其實力與影響力皆遠遠不及戰國七雄,只能在強國的夾縫中生存,且最終均為七雄所滅。在這七雄之中,後期以秦國國力最強。除秦國以外,其餘六國均在崤山以東。因此該六國又稱“山東六國”。由於郡縣制度的加強,以獲取土地、財富、人口的國家不斷開展兼併戰爭,促使這個從春秋時期開始便戰爭不斷的土地逐漸走向新的時代。戰國承春秋亂世,啟帝秦發端,中續百家爭鳴的文化潮流,這是中國思想、學術發展的黃金時期,史稱“百家爭鳴”。中原經濟技術的新發展與各國相繼圖強而展開的舉國變法,名士的縱橫捭闔,宿將的戰場爭鋒,湧現出了大量為後世傳誦的典故。請採納
戰國七雄哪國最強?(秦統一之前)
當然是秦國,從商鞅變法之後就成為最強的了,其他戰國初期最強是魏國,中後期是齊國和楚國。當時魏國西據強秦,東抗齊國,趙國都無法與之相抗衡,可謂風光一時無兩。後來經過馬陵之戰後,國力劇減,再也沒有稱霸的實力了。 齊國也是很強的, 可惜後來田氏奪取王位後,實力下降。後來樂毅率燕軍半年內連下齊國70餘城。從此齊國無力爭霸。 楚國幅員遼闊,經濟良好,帶甲百餘萬。可惜歷代楚王喜歡分封諸侯,每次戰爭各諸侯都不願出力,空有百萬軍隊,也是不行,自從白起率軍攻破楚都,也不足為慮。
是哪七個,被稱為”戰國七雄”,其中最強的是哪個國家
經過春秋時期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周王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周王室名義上為天下共主,實際上已形同滅亡,諸侯國互相攻伐,戰爭不斷。 三家分晉後,趙國、魏國、韓國躋身強國之列,又有田氏代齊,戰國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七國分別是:齊國、楚國、燕國、韓國、趙國、魏國、秦國。
除戰國七雄外,還有越國、巴國、蜀國、宋國、中山國等大國。小國尚有鄭國、衛國、魯國、滕國、鄒國、費國等,但其實力與影響力皆遠遠不及戰國七雄,只能在強國的夾縫中生存,且最終均為七雄所滅。在這七雄之中,後期以秦國國力最強。除秦國以外,其餘六國均在崤山以東。因此該六國又稱“山東六國”。
由於郡縣制度的加強,以獲取土地、財富、人口的國家不斷開展兼併戰爭,促使這個從春秋時期開始便戰爭不斷的土地逐漸走向新的時代。戰國承春秋亂世,啟帝秦發端,中續百家爭鳴的文化潮流,這是中國思想、學術發展的黃金時期,史稱“百家爭鳴”。中原經濟技術的新發展與各國相繼圖強而展開的舉國變法,名士的縱橫捭闔,宿將的戰場爭鋒,湧現出了大量為後世傳誦的典故。
戰國七雄各是誰?各哪個國家?
齊 晏子、楚 熊通、燕 封公奭手、韓 趙襄子、趙 趙武靈王、魏 周威烈王、秦 秦始皇
戰國時期,諸侯國已經為數不多了,有七個諸侯國曆史上稱它們叫“戰國七雄”。有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個
西邊是秦國,齊國在東邊,燕國在東北面,趙國在北面,楚國在南面,魏國和韓國夾在中間。
當年的戰國七雄,最強的是哪個國家?
當然是秦國!始皇從他祖先手裡接的秦過就相當強大了。但那時候處在偏西北的位置!後來他橫掃六國就知道了!他不強誰強!據守函谷關 易守難攻,在加上謀士多,破壞了六國聯盟,還沒攻到函谷就失敗了,秦派兵 分而擊之,再加遊說之人瓦解聯盟國之間的關係,你說他強不強!
戰國七雄哪國最強
齊國是中國歷史上從西周到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有呂齊和田齊之分。西周時期,周武王封呂尚於齊,由於國君姜姓呂氏,故又稱呂氏齊國,史稱呂齊。前391年,田成子四世孫田和廢齊康公,並於前386年放逐齊康公於海上,自立為國君,同年為周安王冊命為齊侯。國君媯姓田氏,是為田氏齊國,史稱田齊。齊國成為戰國七雄之一,直至前221年被秦國所並。
戰國晚期,齊仍保持著強盛的地位。公元前301年,齊聯合韓、魏攻楚,大敗之。公元前298-前296年,齊聯合韓、魏連年攻秦,入函谷關,迫秦求和。公元前288年,齊、秦並稱東、西帝,旋皆放棄帝號。次年,蘇秦、李兌合趙、齊、楚、魏、韓攻秦,罷於成皋。又次年,齊滅宋。公元前284年,燕以樂毅為上將軍,合燕、秦、韓、趙、魏攻齊,攻入臨淄,連下七十餘城。齊城不下者只有莒和即墨。齊愍王逃入莒,被淖齒殺死。王孫賈與莒人殺淖齒,立愍王子法章為齊襄王。燕引兵東圍即墨,城中推舉田單為將。雙方相持達五年。公元前279年,田單組織反攻,用“火牛陣”大敗燕軍,收復失地。齊雖復國,但元氣大傷,無力再與秦抗衡。公元前221年,秦滅韓、魏、楚、燕、趙後,使將軍王賁從燕地南攻齊國,俘虜齊王建,齊國滅亡。
戰國七雄哪一個實力最弱?
小韓,~ 但是你要知道戰國七雄 是當時最強的7個諸侯國,韓雖弱也是七雄之一。在不同時期最弱的國家是不一樣的, 秦國早期可是最弱的2國之一!戰國早期,秦國、燕國實力較弱。比較強大的是晉、齊、楚、越四國。其中齊國自公元前481年田氏子殺齊簡公,專齊政,形成「田氏代齊」的局面。公元前473年吳被越所滅。晉國經過六卿之間的兼併,公元前453年,形成趙、魏、韓「三家分晉」的局面,號稱「三晉」。三晉在戰國初期最強大,常常聯合兵力進攻其他國家。公元前403年,周天子正式策命三晉為諸侯。楚國北上與三晉爭奪鄭遭受失敗,轉而向東方略地擴展,於是前306年消滅越國。至戰國中期,逐漸形成秦、楚、齊、燕、趙、魏、韓七國爭雄的格局。最初,魏國在各大國中實力最強,但在後來居上的齊、秦夾擊下逐漸衰落下去。楚國任用吳起變法,國勢頗振,稱雄江南。趙國與韓國亦攻滅周邊小國,並於公元前367年,乘周內亂,把周分裂為西周(以王城為都)和東周(以鞏為都)兩個小國,逐漸佔領周的外圍地區。各國中只有燕實力仍較弱。由於國內變法的成功,秦、齊成為西方與東方兩大強國。雖然魏惠王在公元前344年稱王,但在桂陵之戰*(前353年)和馬陵之戰(前341年)中兩次負於齊國,遂被迫在公元前334年,與齊威王「會徐州相王」。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也自稱為王。隨後韓、趙、燕、中山和宋也都先後稱王。各大國紛紛拉攏別國,出現合縱連橫的高潮。合縱連橫的實質是秦與齊、楚這兩大東西對峙集團的鬥爭。秦在這一期間基本上居上風,先後制服韓、魏,重創楚國,攻滅巴蜀。齊因未與秦直接交鋒,仍保持東方霸主地位。趙亦實力較強,趙武靈王曾實行「胡服騎射」,圖滅中山和攻略胡地。戰國晚期,各國之間的兼併更加激烈。楚違背縱約,與秦結盟,但在齊、韓、趙以及背盟的秦國的兩面夾擊下,一蹶不振。趙滅中山,國力強盛。齊雖挾韓、魏與秦相抗衡,但卻難以阻止秦對韓、魏的蠶食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