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質樸是什麼意思?
質樸淺顯是甚麼意思?
【詞目】:質樸
【拼音】:zhì pǔ
【解釋】:質樸是一種自然狀態,形容一個人的天真自然,心無旁念。
【反義詞】:華麗
【近義詞】:樸素
【出處】董仲舒《春秋繁露·實性》:此皆聖人所繼天而進也,非情性質樸之能至也。趙曄《吳越春秋·越王無餘外傳》: 無餘 質樸,不設宮室之飾,從民所居。
【中文名】:淺顯
【拼 音】:qiǎn xiǎn
【注 音】:ㄑㄧㄢˇ ㄒㄧㄢˇ
【反義詞】:深奧
【近義詞】:簡單
【釋義】:指淺近明白,容易懂。
古樸、質樸、推崇、推薦、惟妙惟肖、巧妙絕倫這些分別是什麼意思啊?急!急!急!急!急! 20分
1.古樸 :古老而質樸;樸素而有古代的風格
2.質樸 :樸素單純
3.推崇:推重崇敬,形容對某人的思想、行為、成就等給予很高的評價,表示十分重視
4.推薦:把好的人或事物向人或組織介紹,希望任用或接受
5.惟妙惟肖:形容描繪或模仿得非常逼真
6.巧妙絕倫:形容靈巧高明到了極點
希望能夠幫到你,謝謝
古得來特是什麼意思
沒有這個詞的···,分開來就能解釋:一夜: 1.一個夜晚;一整夜。《穀梁傳·定公四年》:“以眾不如 吳 ,以必不如 楚 ,相與擊之,一夜而三敗 吳 人。” 南朝 樑 江淹 《哀千里賦》:“魂終朝以三奪,心一夜而九摧。” 唐 李白 《子夜吳歌》之四:“明朝驛使發,一夜絮徵袍。” 老舍 《正紅旗下》一:“有時候,他們會在一個地方轉來轉去,一直轉一夜。” 2.指某夜。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 越王 乃使木工千餘人入山伐木,一夜天生神木一雙,大二十圍,長五十尋。”《南史·呂僧珍傳》:“一夜, 僧珍 忽頭痛壯熱,及明而顙骨益大。” 唐 李商隱 《無題》詩之二:“豈知一夜秦樓客,偷看 吳王 苑內花。” 古拙:古老質樸,不加修飾。
講的是什麼內容
“四書五經”中分別講的是什麼內容
幾百年來,“四書”在我國廣泛流傳,其中許多語句已成為膾炙人口的格言警句。“四書”指《論語》《孟子》《中庸》《大學》四部書。其中,《論語》、《孟子》分別是孔子、孟子及其學生的言論集,《大學》、《中庸》則是《禮記》中的兩篇。首次把它們編在一起的是南宋著名學者朱熹。不過,在朱熹之前的程顥、程頤兄弟已己大力提倡這幾部書了。他們認為,《大學》是孔子講授“初學入德之門”的要籍,經孔子的學生曾參整理成文;《中庸》是“孔門傳授心法”之書,是孔子的孫子子思“筆之子書,以授孟子”的。這兩部書與《論語》、《孟子》一起表達了儒學的基本思想體系,是研治儒學最重要的文獻。正是根據這樣的觀點,朱熹把《論語》、《孟子》、《大學》、《中庸》這四部書編在一起。因為它們分別出於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孔子、曾參、子思、孟子,所以稱為“四子書”,簡稱即為“四書”。朱熹分別為這四部書作了註釋,其中,《大學》、《中庸》的註釋稱為“章句”,《論語》、《孟子》的註釋因為引用他人的說法較多,所以稱為“集註”。值得注意的是,朱熹所編定的《四書》次序本來是《大學》、《論語》、《孟子》、《中庸》,是按照由淺入深進修的順序排列的。後人因為《大學》、《中庸》的篇幅較短,為了刻寫出版的方便,而把《中庸》提到《論語》之前,成了現在通行的《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順序。
“五經”指《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五部。《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共收錄周代詩歌305篇。原稱“詩”或“詩三百”,漢代儒生始稱《詩經》。現存的《詩經》是漢朝毛亨所傳下來的,所以又叫“毛詩”。
據說《詩經》中的詩,當時都是能演唱的歌詞。按所配樂曲的性質,可分成風、雅、頌類。“風”包括周南、召南、邶風、庸阝風、衛風、王風、齊風、魏風、唐風、秦風、陳風、檜風、曹風、豳風組成,稱為十五國風,大部分是黃河流域的民歌,小部分是貴族加工的作品,共160篇。“雅”包括小雅和大雅,共105篇。“雅”基本上是貴族的作品,只有小雅的一部分來自民間。“頌”包括周頌、魯頌和商頌,共40篇。頌是宮廷用於祭祀的歌詞。一般來說,來自民間的歌謠,生動活潑,而宮廷貴族的詩作,相形見絀,詩味不多。《詩經》是中國韻文的源頭,是中國詩史的光輝起點。它形式多樣:史詩、諷刺詩、敘事詩、戀歌、戰歌、頌歌、節令歌以及勞動歌謠樣樣都有。它內容豐富,對周代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如勞動與愛情、戰爭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祭祖與宴會,甚至天象、地貌、動物、植物等各個方面都有所反映。可以說,《詩經》是周代社會的一面鏡子。而《詩經》的語言是研究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前6世紀漢語概貌的最重要的資料。
《周禮》
《周禮》亦稱《周官》或《周官經》,它是儒家的經典之一。儒家把《詩》、《書》、《禮》、《易》、《樂》、《春秋》作為六經。孔子收徒講學時,選用了這些典籍作為教材。不過,孔子所講授的禮、樂和舊的富有鬼神迷信色彩的禮、樂已有很大的區別。他認為,《樂》教,可以使人“廣博易良”;《禮》教,可以使人“恭儉莊敬”(見《禮記·經解》)。孔子還說過:“不學禮,無以立。”(《論語·季氏》)在孔子看來,不學禮,便沒有立足社會的依據。因此,必須“立於禮”(《論語·泰伯》)。禮所包括的四書五經範圍很廣,從國家的典章制度,直至個人的行為準則。現在我們所能見到的禮書,有《周禮》、《儀禮》和《禮記》。《周禮》是講周朝官制的,《儀禮》是講各種典禮節儀的(如冠、婚、喪、祭等具體儀式),《禮記》是孔子學生以及後人傳習《禮經》的記錄,內容有關禮的性質、意義和作用。東......
古代萬里是什麼意思 10分
《史記范雎蔡澤列傳》有這樣的句子
功彰萬里之外,聲名光輝傳於千世。
極言距離之遠,範圍之廣,並非確切的距離、範圍表述。這個句子可以理解為無數的人都知道了輝煌的功績。
這個應該是比較早的有“萬里”出現的文字。
需要指出的是,這裡的“裡”並不是先進市制長度單位的“裡”。而是類似範圍的概念。但是具體大小,卻是比較混亂不一致的。
八家為鄰,三鄰為朋,三朋為裡。——《尚書大傳》
古者七十二家為裡。——《論語·撰考文》
一里八十戶。——《公羊傳·宣公十五年》
百家為裡。——《管子·度地》
廣三百步、長三百步為一里。——《韓詩外傳》
擇其賢民,使為里君。——《管子·小匡》
什麼是古代樸素唯物主義?
唯物主義的最初形態。它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某些原初的物質變化發展而來的,萬事萬物又可以還原為這些原初的物質。試圖在某些具體的有形物體中,尋找具有無限多樣性的自然現象的統一。樸素唯物主義肯定世界的物質本原性和統一性,但是由於認識水平的限制,它總是把某種或具體的物質形態看作是世界的物質本原和統一的物質基礎。如古希臘的泰勒斯認為萬物生於水,又復歸於水,中國古代的五行學說認為金木水火土是生成萬物的五種基本元素。這些都是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典型觀點。
在物質觀上,古代唯物主義哲學家認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由某些原初的物質,即“始基”,變化、發展而來的,萬事萬物又可以還原為這些原初物質。在中國古代,代表觀點是“五行說”,認為世界萬物的聯繫和發展可以用“水、木、火、金、土”五大要素的“相生相剋”來解釋。在古希臘,泰勒斯把水定義為萬物的始基,赫拉克利特則認為火是萬物的始基。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物質觀的最高成就是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參見【原子】條),原子論認為世界上的萬物是由不可分、不可滅、至小無外的“原子”在“虛空”中的無規則運動而產生的。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物質觀直觀地猜測到了世界的物質統一性,但缺少科學證明;而且把哲學物質範疇歸結為具罰的物質形態,混淆了共性和個性的辯證關係,並不能真正解決世界的統一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