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能力包括哪些方面?
什麼是認知能力,人的認知能力包括哪些
人的認知能力包括:觀察力、記憶力、想像力、注意力。 一,觀察力——發現世界 觀察力是一種重要且十分有效的蒐集信息的能力。觀察,既要做到系統全面,又要做到細緻人微,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把握事物的脈絡,作為你行動的先導。 然而,有些青少年朋友不屑於觀察事物的細節問題,總是片面地認為這些東西沒什麼用處,因此就忽略了。其實它是與成功密切相關的,只要你把這些細微的部分蒐集起來,然後按照一定的系統整理,你就會發現它是一條極為重要的信息或你目前正在尋覓的信息,所以,這種細節,我們也要處處留心。 當信息積存多了的時候,你就會發現有的信息之間是可以互相依賴的。 用眼睛看世界,用心發現世界,同樣的世界也會給我們帶來驚喜、帶來酬勞。那麼,該如何培養觀察力呢?下面就簡要介紹幾種培養觀察力的方法。 (1)目的明確 無目的地觀察是不會有收穫的,常常是視而不見、充耳不聞,既浪費時間,又浪費精力。例如參觀展覽會,有的人蔘觀展覽會有明確的觀察目的,參觀後有很多收穫。有的人漫無目的,走了一圈兒後,什麼也沒得到。一般講,觀察的目的越具體、越明確,觀察的效果就越好。 (2)方法得當 盲人摸象,各執一詞。生活中,我們又何曾沒充當過“盲人”的角色呢?片面的觀察,常使我們以偏概全。因此掌握好的觀察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好的方法常常事半功倍。比較好的觀察方法有如下幾種: ①有序性。觀察事物要按照一定的順序。一般觀察有從上到下,從左(右)到右(左),從前到後,從遠(近)到近(遠)以及整體——部分——整體等多種形式。只有這樣才能使觀察有條有理,不會疏漏。 ②抓重點。根據觀察的目的,觀察應抓住主要的、關鍵的特徵,進行仔細、反覆的觀察。對其他特徵,一般地觀察,這樣的觀察既省時又省力。 ③進行對比。這種觀察方法是指對觀察對象進行比較,達到認識事物的普遍特徵與個別特徵的目的。這種觀察方法可以對兩個以上的事物進行比較,找出其共性與個性差別。也可對一個事物的不同方面進行比較,找出該事物的主要特徵。 ④全面性。觀察時要觀察對象的各種特徵,對各種特徵逐一地進行觀察。觀察的事物還要注意要有一定的數量。只有這樣才能防止和克服觀察中的片面性。 上述各種觀察方法不應該孤立地使用,應與其他方法配合使用。當然,觀察時可以重點選擇一種方法為主要觀察方法。 (3)基礎知識 觀察的效果與觀察者的知識儲備程度關係密切。毛澤東曾經說過,“只有理解的東西才能更好地感知,感知的東西不一定理解。”例如,蘋果落地是常見的現象,為什麼牛頓觀察到這種情況會啟發他發現萬有引力呢?這是因為他具有紮實的力學基礎,並且正在研究思考這個問題,所以這樣的觀察才能起作用。 (4)善作觀察筆記 筆記在觀察中有很重要的作用。首先,觀察筆記有利於觀察資料的積累和保存;其次,觀察筆記有利於觀察有條不紊地進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使之更具有邏輯性。此外觀察筆記有利於思維的發展,有時還能悟出新的靈感。 記觀察筆記應該寫得具體、真實、準確,要抓住觀察對象的主要特徵。在記觀察筆記時也可對事物的初步研究寫出一些自己的看法。觀察筆記的內容可以記錄一次性的觀察,也可以記錄連續性的觀察。 只要能持之以恆,你的洞察世事的能力就會提高,內涵也隨之深厚,知識儲備也一定會日益廣博。正所謂:走遍天下不怕難。 二,記憶力——記載人類的進步 心理學大師卡爾?榮格說:“人類的所有思想不過是人類的集體回憶而已,人類歷史也是如此。”由大師的話中可以用一句話總結“記憶”一詞。記憶到底是什麼? 記憶就是過去經驗在我們頭腦中的反映。 你曾經遊歷過許多處名勝古蹟吧!你曾經觀看過許多場戲劇、電影吧!你曾經聽到過許多首流行歌......
什麼是認知能力,人的認知能力包括哪些
認知能力:
指人腦加工、儲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即人們對事物的構成、性能與他物的關係、發展的動力、發展方向以及基本規律的把握能力。
認知能力是人們成功的完成活動最重要的心理條件。知覺、記憶、注意、思維和想象的能力都被認為是認知能力。
什麼是認知能力,人的認知能力包括哪些
認知能力(cognitive abilities,cognitive ability);認知能力是指人腦加工、儲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即人們對事物的構成、性能與他物的關係、發展的動力、發展方向以及基本規律的把握能力。它是人們成功的完成活動最重要的心理條件。知覺、記憶、注意、思維和想象的能力都被認為是認知能力。
美國心理學家加涅(R.M.Gagne)提出5種認知能力:言語信息(回答世界是什麼的問題的能力);智慧技能(回答為什麼和怎麼辦的問題的能力);認知策略(有意識地調節與監控自己的認知加工過程的能力);態度(情緒和情感的反應,形成學習者對態度,指使學習者形成影響行為選擇的內部狀態或傾向);動作技能(有組織、協調統一的肌肉動作構成的活動)
認知能力主要指哪些方面?各種認知能力的相應品質是什麼?如何培養中小學生的認知能力?
現代信息論的觀點,表述認知能力是指對信息的接收、加工、貯存和應用的能力,傳統心理學的觀點認為認知能力是包括注意、知覺、記憶、思維和想象的能力,簡而言之,就是人們認識自然、認識社會的基本能力。小學生的注意力、感知力、記憶力、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需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逐步提高,不可能一步登天,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操之過急。所謂相應的品質就是良好的注意力,表現為注意的集中、穩定;敏銳的感覺、知覺;牢固的記憶力,最好是過目不忘;思維活躍;想象豐富。
專業技術人員的認知能力包括哪些
專業技術人員的壓力與心理健康一、壓力概述一)什麼是工作壓力我們通常說的工作壓力,通常指的是壓力的來源。在工作壓力的研究過程中,研究者們對工作壓力的定義沒有達成一致。一般認為,工作背景中的壓力問題即為工作壓力問題。工作壓力所引起的一些負面壓力反應,在本質上是由於環境要求和個性特徵相互作用而引起的焦慮性反應。二)與工作壓力有關的理論和解釋1、OSI工作壓力測量基本框架該體系以工作壓力交互作用模型為基礎,將壓力結果視為壓力源和一系列緩衝變量交互作用的結果。緩衝變量包括個性特徵、控制原與應對策略。2、羅賓斯的壓力模型羅賓斯認為,壓力是一種動態情景。當個體面對與自己所期望的目標相關聯的機會、限制及要求時,而其對應的結果對個體而言是重要的,但又是不確定的,此時壓力就產生了。他認為壓力源由環境、組織和個人三方面潛在的因素構成;壓力源能否產生壓力感,取決於個體差異;個體差異影響壓力感的5箇中間變量為個人認知、工作經驗、社會支持、控制點、敵意感。壓力結果包括生理、心理、行為等3方面特徵。3、紐斯特羅姆的工作壓力模型壓力源可以分為兩大類:工作因素和非工作的環境,並特別指出工作壓力源會造成積極性壓力與消極性壓力兩種壓力情景,而壓力結果則包含組織層面與個體層面兩方面的積極或消極影響。4、工作壓力與工作績效的關係壓力與工作績效之間的關係呈倒U型;即壓力感低於中等水平時,有助於刺激肌體,增強肌體的反應能力,個體的工作會做得更好更快;但對個體施加過大壓力、提出過多要求和限制時,會使個體績效降低。二、專業技術人員的壓力來源一)個人因素1、職業發展。主要包括對失業的擔心、提升、調轉和個人發展。2、家庭及經濟問題3、個性特點。影響工作壓力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個人的性格傾向。很多時候,壓力來自於內心,個人的想法往往會影響壓力的感受程度。二)組織因素1、任務及角色要求任務要求是指一些與個人所從事的工作有關的因素。就工作本質而言,過重的工作負擔、時間及期限的壓力加上不良的工作環境常常是主要的壓力來源。角色要求是指個人在組織中扮演的特定角色給其帶來的壓力。角色衝突會帶來難以協調、難以實現的個人預期。當個體被要求做很多事又無足夠時間時,會產生角色過度負荷感;角色預期不清楚,則會產生角色模糊感;身負多種角色,不同角色又有衝突時,就會產生焦慮。2、人際因素職場上覆雜的人際關係對專業技術人員心理的影響不容忽視,例如個體缺乏同事的社會支持,或與上司關係緊張等,都會使其產生壓力感。當然,壓力感的產生也和個人的個性特徵有關係。3、組織結構與文化如果組織規章制度過多,員工缺乏參與決策的機會,或企業內部溝通鏈過長、缺乏開放的溝通,員工在工作中就會因此而受到影響。此外,組織內高層管理人員的管理風格也會給員工帶來影響。最後,組織的生命週期、尤其是初創和衰退階段,也會給員工帶來不同程度的壓力。三)外部環境因素1、經濟、政治的不確定性2、技術的不確定性。企業變革所帶來的技術的不確定等問題也會成為壓力源。特別對於一些正處在轉型期的企業,環境的變化對員工的觀念和心態的影響很深刻。3、國情與文化差異。國情與文化差異也會帶來壓力源的差異。三、專業技術人員的壓力應對與管理一)個人層面1、及時地自我反省個體可以通過對自身和壓力源的剖析,適當減輕壓力反應。包括認識自己的性格特徵、生活習慣和工作狀態,聆聽自己的壓力信號、審視自己面對壓力付出的代價,注意找出壓力來源。2、有效管理時間個體可以通過工作和時間的調整,使自身從過分緊張狀態恢復到樂觀放鬆的狀態。在工作中常用的時間管理原則包括:首先,列出每天要做的事;其次,......
兒童的認知能力包括了哪些
1、從感覺和知覺來看,三、四歲的兒童還不能進行有目的、有組織的觀察,他們感知的是事物的外表,喜歡觀察具。體的、突出的、鮮明的東西。只有到了五、六歲的時候,才逐漸具有目的性:才能逐步地按照預定的任務和成人的要求,有意地進行感知和觀察活動。
2、學前兒童的無意注意占主導地位,有意注意正在逐步形成。有人曾經作過這樣的實驗:帶小班和大班的幼兒到動物園去觀察“狼和狐狸”。老師先向幼兒提出了觀察任務,要他們注意狼和狐狸在外形上有那些區別。剛到動物園的時候,由於周圍有許多吸引孩子興趣的動物,許多孩子立刻把注意集中到喜歡嘻戲的猴子身上,無意中忘掉了觀察“狼和狐狸”的任務。雖經老師重複提出要求,小班兒童仍不理會,不願離開猴籠,大班兒童在老師的引導下,比較能夠控制自己,有意地把注意轉移到觀察“狼和狐狸”身上,繼續執行原定的觀察任務。
3、學前兒童的記憶帶有很大的直觀形象性和無意性。凡是與兒童生活有直接聯繫的、印象鮮明、能引起兒童興趣的具體事物,他們就容易記住。如兒童過生日,過“六·一”節等。單純以記憶作為一種專門的有目的的活動,他們就感到有困難,特別是小班兒童的困難更大。例如,要小班兒童複述《披著羊皮的狼》的故事,多數兒童都感到記不住,講不出來。這是因為老師在講這個故事的時候,兒童不能有意地集中聽,有的在玩手巾,有的在牽衣角或是看別的東西。心理學研究說明,凡是要記住什麼事情,必需先要注意那個事情。記憶是永遠離不開注意的。小班兒童的注意力不能隨意集中,當然就記不住所聽的故事。中班和大班的兒童情況就不同了。他們能逐步地做到有意地記。例如老師在講“披著羊皮的狼”這個故事的時候,他們就聽得很認真,基本上能夠把故事的內容和情節複述出來。學前兒童的機械記憶比較強,而意義記憶則比較差。例如,三、四歲的兒童能背誦毛主席詩詞五、六首,五、六歲的兒童能背誦唐詩十多首。儘管他們對這些詩詞的內容和意義還不理解,但是,只要通過多次練習就能記得住。如要他講出這些詩詞的內容和意義那就感到困難了。
4、學前兒童想象的特點是:無意想象和再造想象佔主要地位,創造想象正在發展。學前兒童的無意想象表現在主題多變化。例如小班兒童在繪畫時,一會兒畫一個人,一會兒又畫一匹馬,在小馬上偶爾加上一些陰影線條,就可能變成蝴蝶了。小班兒童的想象有時與現實分不清,如玩“貓捉老鼠”的遊戲時,扮演“貓”的小朋友常常把扮演“老鼠”的小朋友的手咬出血了。這個階段兒童的想象還具有特殊的誇大性。他們喜歡誇大事物的某些特徵和情節。例如一個幼兒畫一頭奶牛,他把牛的奶頭畫得比牛頭還要大。這時幼兒的想象並不指向於一定的目的,而是以想象過程本身為滿足。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語言和思維的,發展,·想象的,有意性才逐漸增加,並能服從一定的目的。例如大班兒童玩“開汽車”的遊戲時,他們的想象是圍繞主題進行的。先是用凳子、椅子等搭成“汽車”,駕駛室在前頭,車廂在後頭,然後分配角色,有的當司機,有的當售票員,有的當乘客等等,這些想象都是有意識、有目的地進行的。
學前兒童的想象主要是再造想象、創造想象才開始發展。小班兒童的再造想象基本上是模仿成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動作,如切菜、做飯等。大班兒童想象的創造性有了顯著的增加,他們能把過去接觸過的事物在大腦裡進行加工改造,創造出新的形象來,例如在複述童話故事的時候,不是一句一句地重複,他們可以用自己的想象來補充和豐富故事的某些情節。
5、學前兒童的思維具有......
認知功能評定包括哪些方面
日常生活活動(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是指人們在每日生活中,為了照顧自己的衣、食、住、行,保持個人衛生整潔和獨立地在社區中生活所必須的一系列的基本活動。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反映了人們在家庭(或醫療機構)內和社區中活動的最基本的能力,因而是康復醫學中很基本和很重要的研究對象。
幼兒認知能力包括哪些
一般來說,兒童的認知能力包括感知覺能力、注意力、記憶力問題解決能力以及推理能力等。現代心理學之父奈瑟在第一部專門系統研討認知活動的著作《認知心理學》中強調指出,認知指的是感覺輸入的轉換、簡化、儲存、恢復和運用的所有過程。
感知覺是人們認識世界的基礎,其中感覺是經由各個感覺器官傳遞產生的,沒有經過整合的信息,而知覺是有組織的,對感覺到的信息進行了整合並賦予了意義。一般來說,知覺在感覺之後,但在時間上,知覺和感覺過程經常是重疊的。
注意還包括共同注意。共同注意,有時候也叫做聯合注意,是指個體追隨另一個個體的注意而使得兩個人共同注意同一個物體的過程。記憶是人們對於過去經驗的保存和再現,記憶的基本過程包括識記、保持和回憶或再認,記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沒有記憶,那人們就無法保持感知到的信息,也無法學習和思考。
思維能力是人們認知能力一個重要體現,是認知活動的高級階段,其中問題解決能力和推理能力是思維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們生活中的每一項活動都需要認知能力的參與,比如,兒童看到花草樹木,能夠認識到物體有不同的形狀;兒童開始認識父母、朋友,指出照片中的爸爸媽媽,記住一些事情而忘記另一些事情,學會唱兒歌和講故事;兒童能夠認出鏡子中的自己,知道什麼東西是自己的,也漸漸能夠表達自己的開心、愧疚、不好意思等情緒;兒童慢慢地學會說話,學會數數,學習各種文化知識,學會下棋和玩遊戲,學會解決生活中的小問題,遇到困難也會向他人求助等,兒童在生活中的各種活動都體現了兒童已有的認知能力水平。
生活能力包括什麼,社會能力包括什麼。
一:生活能力是指人們在生活中自己照料自己的行為能力。一般包括以下方面:
1.在生活上能自已處理日常生活瑣事,比如說做飯吃飯,衛生,購物,學習等等。
2.在人際關係上能處理好人事關係,獨立處理一些事務。
3.在心態上能獨自承受各種壓力。
4.在學習上能獨立思考,獨立理解。
二:社會能力可概化為兩種成分:(1)適應性行為;(2)社會技能。
適應性行為包括:1;與他人交往的行為,如接受權威、談話技巧、合作行為;2;與自我有關的行為,如情感表達、道德行為、對自我的積極態度;譁;與任務有關的行為:參與行為、任務的完成、遵循指導;等其他行為。
社會技能包括:1;獨立工作的技能、體格發展、言語發展及學業能力;2;自我認知能力,自我認知能力為認識自我的能力,瞭解自我能力得以在團隊合作中找到自己該要到的位置;3;社會認知能力,社會認知能力為了解自我與他人之間關係、他人與他人之間關係的能力,以社會認知能力得以與別人更加好的交流;4;團隊合作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為學會與別人合作的能力,團結就是力量,英雄主義決定不了一切,只有團結在一起才能發揮更大的力量;5;完成任務能力,完成任務的能力為能靈活運用自己會的技能去完成自己要做的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