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師如何打造高效課堂?
淺談如何打造高效課堂
著名教育實踐家和教育理論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如果學生在掌握知識的道路上,沒有邁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對他來說,這是一堂無益的課。無效的勞動是每個教師和學生都面臨的最大的潛在危險”。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是一種需要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的複雜性活動。真正的課堂教學應該是高效的課堂,那麼,什麼是高效課堂呢?我認為,高效的課堂是指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在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獲得明顯且全面協調的發展。具體地講,從教師的角度講,高效的課堂教學是指促進學生高效學習的教學;從學生的角度講,高效的課堂教學是指學生獲得顯著發展的教學,這裡的“發展”是指具有全面性、整體性、持久性的發展;從投入的角度講,高效的課堂教學是指教學投入(或教學所耗)少但教學產出(教學所得)高的教學。新課程倡導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過程,倡導學生進行自主性的探究性學習。高效課堂,不僅是達成高效率的課堂,更是教育教學形式的巨大變革。課堂教學高效性是指在常態的課堂教學中,通過教師的引領和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思維過程,在單位時間內(一般是一節課)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獲得高效發展。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就是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在學業上有超常收穫、超常提高、超常進步。 在新課改的要求下,高效課堂給我們解決了內容多、時間少的問題。高效課堂對教師來說,就是教學方式的改革。作為教育組織者的教師,是課堂改革的最直接的一環,或者講是高效課堂實現的關鍵因素。在課堂改革中,教師應從角色、觀念上轉變,更要做好課前、課中等方面工作的改變,真正做到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獲得高效發展。1、培養學生興趣,使其保持旺盛的求知慾,調動學習積極性。 化學是初三新設的一門學科,剛開始學生好奇心會很重,所以應該藉此激發學生興趣,使其熱愛化學,喜歡化學,認為化學課有趣、有用、有味,儘量使學生達到愛因斯坦所說的境界:“如果把學生的熱情激發出來,那麼學校所規定的功課就會被學生當做禮物來接受。為學生以後學習化學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課堂要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首先,課堂語言要充滿活力和感染力,要抑揚頓挫,要風趣幽默。這需要教師投入感情,進入角色,眼睛有神,動作有力。其次,課堂要像相聲演員那樣設計些“包袱”,讓學生在張弛有度的環境下學習,使其保持旺盛的求知慾,提高課堂效率。 同時,課堂節奏要隨著學生學習節奏變化而變化。合理講練,每節課都要有比較深入的信息反饋與調整,確保每節課中目標的達成度或生成度。此外,作業的佈置要科學、有層次,要有大局意識(應該在作業中設計“必修”或是“選修”題目),這樣就比較有彈性,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保證教學內容適度、質量高,全面照顧各類學生。 教學內容過深、過難、作業過多都會加重學生的負擔,同時易降低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要堅持適當難度與可接受性相結合,適當密度與循序漸進相結合的原則,根據實際情況我採用的是降低要求“小步子”前進法,把每節分成幾個目標,弄懂一個,前進一個,使每一個學生不斷進步,提高自信心。 同時,作為教師我們還應該端正一種認識――培優補差不是課後的工作,而是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以我多年的教學實際經驗證明利用課餘補課的學生的成績並不比不補課的學生成績好。因此,加強課堂教學中的培優補差工作,尤其是補差工作值得我們重視。補差要先是“治懶”,“懶”包括思維上的懶和練習中的懶。思維上的懶常常表現為學習過程中的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練習中懶的表現為練習速度慢,作業完成不及時或是抄襲作業等。針對以上情況......
教師應如何打造高效課堂講座稿
你這個問題很複雜,都可以寫篇論文了,我建議你到相關網站查找教育類的文獻比較好,系統一些
小學語文教師怎樣打造優質高效課堂
1、關鍵是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學生有了興趣,何愁教不好?他們自己也會學了.
2、掌握有效的教學方法.
3、教師自己要有文本解讀能力,課堂上要讓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理解.
4、要重視寫作教學,培養學生用“我手寫我心”.文章不在於技巧,關鍵在於富有真情實感.
5、掌握一些實用的語文教學法,多向名家學習,學習他們的課堂教學技能和方法,比如老一輩的語文教育家一些新課程改革後出現的特級教師的教學方法.
高效課堂.教師怎樣教的有效論文
高效課堂教師怎樣教得有效
近年來,我們靈寶教育著力打造高效課堂,每位教師也都在為打造高效課堂而努力。我們學校組織老師學習有關高效課堂的理念、策略、課堂流程等,並多次讓老師上過關課、示範課、提高課、達標課等,使老師們在理解的基礎上實踐,在實踐的基礎上反思,在反思的過程中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提高,使每位老師的課堂教學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所謂“高效課堂”就是用盡可能少的時間獲取最大教學效益的教學活動,它是針對課堂的低效性而言的。那怎樣才能使課堂更高效,結合教學實際,我談談我的一些體會:
一、吃透教材,認真備課。
要想上出一節好課,我們先要研讀《語文課程標準》,理解教材編寫意圖,把握整套教材內容及特點,到每個單元的編寫體系,進而研究每篇課文,圍繞三維教學目標、把握學情、關注細節和挖掘課程教材資源等方面,精心備課。在備課時,首先要提高備課的質量,包括備教材、備學生,備課堂的預設生成。備教材又包括教學目標的確定、教材的處理、方法的選擇、教學組織形式的確定、教學環節的設定。把握好教材的重、難點,還要精心選擇和設計課堂練習,精講精煉,當堂檢測,快速反饋。備學生要求教師在課前全面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需求,對學生的學習能力、知識掌握程度、學生可能遇到的困難等有充分的瞭解和預見,這樣,上起課來才能從容不迫,遊刃有餘,也充分發揮了學生在課堂的主體意識,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重視學習,提升自我。
重視學習,不斷提升自我的知識儲備,是高效備課的前提。多讀一些教育教學類書籍,切實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擁有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另外,堅持每天讀書,還包括經典名著,古典文學,時尚美文,教育教學方面等讀物,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形成良好的文化底蘊,堅持寫讀書筆記,以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和藝術表現力,對學生起到很好的引領作用。
三、以讀促教,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課標指出:要讓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因此,教學中要創設情景,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感受課文的意境美、語言美。指導朗讀時要有層次地進行,先是通讀,要求讀正確、讀通順,做到不添字、不掉字;然後重點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適合二年級讀的方式方法很多,有指名讀、分角色讀、領讀、教師範讀、賽讀、默讀等等,還可以讓學生邊讀邊想像畫面,邊讀邊做動作。比如《小山羊和小灰兔》一課,課文人物形象鮮明、語言生動,很適合朗讀。在教學中,我讓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分角色讀,最後進行課本劇表演。這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讀書的興趣,課堂效率自然很高。
四、小組合作,共同提高
高效課堂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教學中,我運用小組合作學習來進行有效教學,如教學生字時,我是這樣做的:
學習小組責任分工
1號(優生) 2號(潛能生) 3號(中上生) 4號(中下生)
第一步 自學生字
第二步 小組合作(組員輪讀生字,並口頭組詞其餘組員跟讀,指出不足)
第三步 彙報交流,優生帶讀,關注差生,個別指導。
第四步 總結識字方法。
第五步 檢測反饋
這樣不僅節省了時間,提高了學習效率,而且培養了學生與人合作的精神,既是展示孩子們才能的時候,也為學生創造了向他人學習的機會。除此之外,組間採用分組競賽、競答、遊戲等形式,激勵他們在競爭中合作,在合作中交流,在交流中進步,以此提高學習效率,提高教學質量。
五、課內課外,相輔相成
有道是“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萬卷始通神。”所以,加大學生的閱讀量可以有力地推動高效課堂。有了書香的滋潤,學生才會享受“胸藏萬卷書,表達任翕張”的暢快和喜悅。我們正在進行課內增量閱讀實驗,就......
如何打造有效課堂,教師缺乏哪些
如何打造有效課堂,教師缺乏哪些
教師專業素質的提升,要樹立人本觀念。新時代的教師須確立“以學生髮展為本”的基本理念。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是主角;教師是課堂教學的引導者、組織者、合作者,是配角。課堂是學生表現的地方,不是教師唱獨角戲的舞臺。
如何開展幼兒教師有效教學
一、選擇內容要有教育價值,促進幼兒發展。
衡量所選擇的幼兒園課程是否合理,主要看它是否適合本園的幼兒及教師,而不是看它是否標新立異,量是否夠多,是否滿足家長要求。一般來講,教師在選擇集體教學活動內容時可採取以下策略提升活動的有效性。
1、迴歸幼兒實際生活。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教育活動要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使活動內容既貼近幼兒生活,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要“寓教育於生活、遊戲之中”。可見,課程內容不能脫離幼兒成長的生活世界。幼兒園課程只有面向幼兒,紮根於幼兒的現實生活,選擇有教育價值的生活內容為課程內容,幼兒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學才能真正有效。
2、課程內容要與幼兒興趣相符合。
以興趣作為選擇和取捨幼兒園課程內容的依據是滿足幼兒愛學、樂學這兩個條件的最佳維度。德國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家赫爾巴特很早就提出教育要引起和培養學習者的興趣,並強調以學習者的興趣為依據安排課程。
3、追求真、善、美。求真、向善、愛美是人類的天性。
正是因為幼兒有這種生活簡單、想象豐富的特點,所以教師在選擇課程內容時必須認真考慮如何把看似矛盾的因素融合在一起,使課程內容既貼近幼兒的現實生活又充滿童趣,讓幼兒獲得美的享受,為幼兒插上想象的翅膀。
二、教學過程的設計與組織。
活動設計的合理性是達成目標的有效保障。從縱向看,它反映了活動流程,要求環環相扣,在吸引幼兒的前提下實現活動目標。要從以下四個方面來關注:
1、活動設計具有可操作性。
在活動的組織中,教師要提供必要的材料讓幼兒操作,使他們在動手動腦過程中提升經驗。但教具不能太多太精美,關鍵是要把教育目標物化其中,重在指導幼兒觀察和思考。
2、提高師幼互動質量,促進幼兒主體性發展。
在師幼互動中,師幼雙方的主體地位和主動性發揮程度有很大差別,教師一般居於更為主動的地位,而幼兒則相對被動。為此,教師要有意識地改善自己的教育行為,提高師幼互動質量,為幼兒主體性的發展創造條件。
3、進行有效的提問。
提問是集體教學活動的核心,日本著名教育家滕喜博甚至認為提問是“教學的生命”、“提問提得好即教得好”。教師應當關注並精心設計提問,以最大限度地保障教學質量。提問要具有目的性、整體性、多樣性並要尊重幼兒的差異,對不同的幼兒要考慮用不同的方式提出不同類型或層次的問題。
三、遊戲是孩子的基本活動,是有效課堂的主要途徑。
幼兒教育和遊戲密不可分,教師要將生活貫穿於遊戲之中,讓孩子在遊戲中瞭解社會。
1、遊戲可以促進幼兒的智力發展。
遊戲能吸引幼兒的注意,促進幼兒的智力發展。在遊戲中,幼兒模擬真實生活的特徵,會積極地想辦法解決出現的各種問題。
2、遊戲可以促進幼兒的社會性發展。
在遊戲中,幼兒會從他人的角度去看待問題。當幼兒扮演一個角色時,必須以這個身份去看待別人的問題,這樣能讓孩子學會去理解幫助他人。幼兒在遊戲中分配角色、分配任務,交流與討論,提高了他們的人際交往技能。
3、遊戲可以培養幼兒的意志品質。
幼兒的意志力比較薄弱,自制力、堅持性都比較差。在遊戲中他們分擔角色,要根據角色的要求調節自己的行為,否則會遭到同伴的異議。這樣,就會使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得到提高,從而培養了他們的意志品質。
4、遊戲可以培養幼兒的情感。
遊戲可以幫助幼兒建立積極的情感,是調整消極情緒的途徑。在遊戲中,孩子的喜悅、滿足、傷心、憂慮都能通過遊戲表露出來,這為孩子增加了控制環境的機會,讓孩子的消極感情有了出路,減少了孩子的情感失調。
四、環節安排要有效,重難點突出。
每個教學環節的設計都是有目的的,都是圍繞實現教學目標設計的,切忌走......
高效課堂教學學生自學時,老師該怎麼做
本著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目標,認真落實教學改革措施,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為主要目標,我校開始組織廣大教師進行構建高效課堂教學模式。通過各位教師辛勤的付出,本校的課堂教學有了較大的轉變,師生的面貌發生了可喜的變化。 一、通過學習,樹立新的理念。 推進高效課堂改革,必須徹底改變教師舊的教學觀念。為了改變廣大教師的舊觀念、舊思路,學校連續召開了兩次全體教師會議,就全縣課改的背景及意義向老師們進行深入淺出地講解和闡釋,同時把當前先進學校的的做法向大家介紹,當大家聽了杜郎口等學校的課堂教學情況的詳細介紹,觀看了有關視頻資料,都深深地被它們那徹底的、顛覆性的課堂教學改革所震撼,有豁然開朗之感。相繼學校組織教師開展“課堂教學行為自我反思”活動,對已往的課堂教學情況進行深刻的自查自糾。經過學習與反思,全校一致認為必須真正實現教與學方式的轉變,要大膽借鑑他人之長、融眾家之智慧為我所用,對課堂教學“大動干戈”,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 二、組建領導小組,提供組織保障。 為了切實做好有效課堂教學改革的工作,學校成立了由李校長親自擔任組長的高效課堂教學改革領導小組,全面領導和監督有效課堂教學改革工作的開展和實施。同時,學校還抓好兩個層面的工作:在領導層面上,領導小組抓好學習和思想動員,讓課堂改革成為整個學校活動的中心環節;在業務層面上,領導小組注重落實、承上啟下和具體的操作,以各年級組、教研組、備課組為單位進行實踐和研究,真正做到點上有研究,線上有指導,面上有落實。 三、認真思索,確立教學模式 學校在充分學習教學理論,借鑑他校先進教改經驗的基本上,並通過對骨幹教師開設的研討課進行反覆討論、調研,最終結合本校實際提出了“321”課堂教育改革新模式,即 “三做兩線一拓展”教學模式。具體內容包括:1.“三做”:(1)教師方面:在充分研究學生的學情的基礎上,做好導學案,設計好教學目標、活動和練習(教師帶頭做好要佈置給學生的各項練習)(2)學生方面:做好預習作業,收集與新課學習有關的資料。(3)小組方面:組內做好分工,並將預習的內容進行交流,做到資源共享。2、“兩線”:一是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一條線(簡稱:自學討論線)一是以目標達成為一條線(簡稱:引導訓練線).主要做好4個環節:自學、討論、引導、訓練。3、“一拓展”:即練習(鞏固),向更深層次推進。此外,在時間分配上規定:10+30,即教師的講不超過10分鐘,學生的自學、討論、交流達到或超過30分鐘。 四、狠抓落實,紮實推進課改工作 課改工作的好壞,關鍵在於落實。學校通過召開全體教師會議,要求各級部、各班級、全體教師全面開展課堂教學改革活動,真正地使課改常溶入到我們的日常教學中,併產生積極的效果。 1.開展實驗,以點帶面。學校首先在各年級確立了一(3)班、二(1)班、三(1)班、四(3)班、五(2)班、六(1)班為實驗班級,以實驗班級為先導來帶動各年級、各學科的改革,通過讓實驗班級的老師在全校開設研究課,讓各科的所有教師針對上課情況,進行大討論,感受其先進的理念和做法,同時剖析其中需要改進的地方,以為自己開展課改做為準備。 2.骨幹引導,全面推開。學校除了通過實驗班級來做好前期工作的同時,還安排了教學骨幹教師率先上研討課,通過他們開設的研討課,來向全校教師傳達他們對新課改理念的理解,以對有疑問者有更明確的認識,以便更好地開展實踐工作。 3.開展調研,不斷推進。為了使“有效課堂教學模式”改革工作的順利推進,不斷解決課改中遇到的新問題。4月份,校長和中層領導一起將前一階段實驗中所遇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