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標準和標準化?
標準和標準化的定義?
標準,即為了在一定的範圍內獲得最佳秩序,經協商一致制定並由公認機構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複使用的一種規範性文件。
標準化,即在經濟、技術、科學及管理等社會實踐中,對重複性事物和概念通過制定、發佈和實施標準,達到統一,以獲得最佳秩序和社會效益。
什麼是作業標準化? 15分
什麼是作業標準化?
作業標準化就是對在作業系統調查分析的基礎上,將現行作業方法的每一操作程序和每一動作進行分解對作業過程進行改善,從而形成一種優化作業程序,逐步達到安全、準確、高效、省力的作業效果。
作業標準化是對實際的或潛在的問題制定共同的和重複使用的規則的活動,沒有標準化,企業不可能維持在較高的管理水平。
1作業標準化的定義編輯所謂作業標準化,就是對在作業系統調查分析的基礎上,將現行作業方法的每一操作程序和每一動作進行分解,以科學技術、規章制度和實踐經驗為依據,以安全、質量效益為目標,對作業過程進行改善,從而形成一種優化作業程序,逐步達到安全、準確、高效、省力的作業效果。創新改善與標準化是企業提升管理水平的2大輪子。改善創新是使企業管理水平不斷提升的驅動力,而標準化則是防止企業管理水平下滑的制動力。沒有標準化,企業不可能維持在較高的管理水平。
2標準化的基本原理編輯標準化作為一門科學,毫無疑問應該有它自己的理論,標準化活動是為數眾多的人們的一種社會實踐,而且是有組織,有目的的實踐,那麼,伴隨著這種實踐的總結便是理論的提煉。否則,標準化實踐既不可能取得成功,更不可能上升到它的高級階段。近百年,世界各國際標準化專家,學者一直致力於標準化原理等基礎理論的研究,也發表了一些著作。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於1952年成立了標準化原理研究常設委員會(STACO),它的首要職責是在標準原理,方法和技術方面充當ISO理事會的顧問,在考慮標準化經濟問題的同時,使ISO的標準化活動取得最佳效果,這對標準化理論的研究工作起了相當的推動作用。爾後,一些國家也設立了相應的機構,如日本在1958年設立了標準化原理委員會(JSA/STACO),開展了標準實施狀況的調查以及標準化經濟效果的計算方法和標準化術語的研究。次年,官城精吉提出了標準化的兩個基本原理(經濟性的基本原理和對策規則的基本原理)和一系列分原理。原蘇聯標準化學者在標準化理論研究上做了不少工作,1989年決定在莫斯科儀表學院等高、中等院校設立19·06專業—標準計量和產品質量管理專業,至於開設《標準化與產品質量管理》、《互換性與標準化》、《標準化與質量》等課題的院校就達三分之二以上。此外,各國的標準化專家還對標準化概念,原理、方法、經濟效果的測定及其它理論問題的研究日漸活躍。尤其是出現了一些有關標準化原理的專著,並就標準化的基本原理提出自己的粗淺意見。
作業標準化的作用標準化作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標準化作業把複雜的管理和程序化的作業有機地融合一體,使管理有章法,工作有程序,動作有標準。
(2)推廣標準化作業,可優化現行作業方法,改變不良作業習慣,使每一工人都按照安全、省力、統一的作業方法工作。
(3)標準化作業能將安全規章制度具體化。
(4)標準化作業所產生的效益不僅僅在安全方面,標準化作業還有助於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從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標準化作業的推廣方式作業標準化推行作業標準化推行是指生產作業按照作業指導書規定標準化,標準逐漸習慣化。
作業標準化推行非常關鍵,需要經過以下三個過程:
(1)通過培訓與確認,使員工掌握本崗位的作業指導書。培訓過程使員工知道要做什麼、什麼時機做、怎樣做、達到怎樣效果,通過文字考核與操作考核的方式對員工的掌握程度確認。(2)通過宣傳活動,使員工接受和理解作業標準化活動。標準化作業推行不是發出紅頭文件,發放作業指導書這樣簡單。員工通常不願接受工作習慣的改變,有些員工甚至不願意將自己的操作經驗共享,擔心自己受重視的程度。標準化推行時需要有......
企業標準化的標準體系指的是什麼
標準化管理是指符合外部標準(法律、法規或其它相關規則)和內部標準(企業所倡導的文化理念)為基礎的管理體系。
一、制定好產品標準是企業標準化的第一步 二、標準形成體系才能發揮作用 三、產品開發領域是企業標準化的制高點
什麼是標準化服務
標準化服務是指建立了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的服務項目,提供的服務必須按照標準實行,包括服務叮務的時間、服務工作量、服務質量、服務價格、質量保證、服務管理、服務監督、服務投訴等相關內容。
什麼是標準化批量生產
標準化,是指標準的生產工藝,標準的時間,標準的在製品(wip) 標準化的目的是,穩定流程,減少變異的情況 標準化的批量其實是一個錯誤的認識,批量的意思是指你的生產計劃 在肯德基或者麥當勞的漢堡生產中,根據客戶的流量,每次生產4.6.8.12。。。等,重點在於根據客戶的實際需求,產生生產計劃上頭的一個彈性變化。因此,批量並非固定的一個數字,但計劃的調整確實一個標準的變化模式。 大批量生產,對於今天的任何製造企業,都已是不太現實的事情。小批量,多種類需求是客戶越來越願意付錢的一種生產方式。
什麼叫標準化?
標準是為在一定範圍內獲得最佳秩序,對活動或其結果規定共同的和重複使用的規則、導則或特性的文件。該文件經協商一致並經一個公認的機構批准。
2.什麼是標準化?
為在一定的範圍內獲得最佳秩序,對實際的或潛在的問題制定共同的和重複使用的規則的活動,稱為標準化。它包括制定,發佈及實施標準的過程。標準化的重要意義是改進產品,過程和服務的適用性,防止貿易壁壘,促進技術合作。
3.標準化有哪些基本特性?
標準化的基本特性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抽象性;②技術性;③經濟性;④連續性,亦稱繼承性;⑤約束性;⑥政策性。
4.標準化的實質和目的是什麼?
“通過制定、發佈和實施標準,達到統一”是標準化的實質。“獲得最佳秩序和社會效益”則是標準化的目的。
5.什麼是標準化的對象?
在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中,凡具有多次重複使用和需要制定標準的具體產品,以及各種定額、規劃、要求、方法、概念等,都可稱為標準化對象。
標準化對象一般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標準化的具體對象,即需要制定標準的具體事物;另一類是標準化總體對象,即各種具體對象的總和所構成的整體,通過它可以研究各種具體對象的共同屬性、本質和普遍規律。
6.標準的分級與種類有哪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的規定,我國的標準分為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和企業標準四級。各級標準的對象、適用範圍、內容特性要求和審批權限,由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做出規定。
按約束力分,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可分為強制性標準、推薦性標準和指導性技術文件三種;
按標準化的對象分,標準可分為技術標準、管理標準和工作標準三大類。
7.標準化的基本原理是什麼
標準化的基本原理通常是指統一原理、簡化原理、協調原理和最優化原理。
8.標準化有哪些作用?
1.標準化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2.標準化是促進科技進步的重要途徑;
3.標準化能夠保證產品、工程、服務質量;
4.標準化是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的基礎;
5.標準化是加強國際貿易與合作的有效工具。
9.標準化工作的法律依據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於1988年12月29日通過,1989年4月1日起實施,是我國標準化工作的基本法。
《標準化法》規定了我國標準化工作的方針、政策、任務和標準化體制等。它是國家推行標準化,實施標準化管理和監督的重要依據。
10.我國標準體制是怎樣的?
我國標準分為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和企業標準四級。
對需要在全國範疇內統一的技術要求,應當制定國家標準。
對沒有國家標準而又需要在全國某個行業範圍內統一的技術要求,可場制定行業標準。
對沒有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而又需要在省、自治區、直轄市範圍內統一的工業產品的安全、衛生要求,可以制定地方標準。
企業生產的產品沒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的,應當制定相應的企業標準。對已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或地方標準的,鼓勵企業制定嚴於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或地方標準要求的企業標準。
另外,對於技術尚在發展中,需要有相應的標準文件引導其發展或具有標準化價值,尚不能制定為標準的項目,以及採用國際標準化組織、國際電工委員會及其他國際組織的技術報告的項目,可以制定國家標準化指導性技術文件。...
什麼是標準化作業?
什麼是標準作業
標準作業是以人的動作為中心、以沒有浪費的操作順序有效地進行生產的作業方法。它由節拍時間(Take Time,T·T)、作業順序、標準手持三要素組成。
標準作業的前提
1、以人的動作為中心。 2、應是反覆作業。
標準作業的目的
1、明確安全地、低成本地生產優良產品的製造方法。 2、用作目視化管理的工具。 3、用作改善的工具。
標準作業的三要素
1、節拍時間 所謂節拍時間,是指應該用多長時間、即幾分幾秒生產一個或一件產品的目標時間值。它是由市場銷售情況決定的,與生產線的實際加工時間、設備能力、作業人數等無關。 一天的需求數量,以勞動時間除一個月的需要數量就能算出來。週期時間是一天的需要數量除勞動時間得出的結果。雖然週期時間被確定了,但因製造者的不同也會出現個人差異。 人們常說:“時間是操作的影子。”多數的“慢”是由於操作和程序不對頭而產生的。為此,必須手把手地教,這會增加作業人員對監督人員的信任。同時,另一方面,要促進作業人員與作業人員間的相互聯繫,要創造能夠“互助”的條件。因為活是由人來乾的,如果由於稍許的個人差異或因身體情況造成的參差不齊,就會把上一個從事這項工作的人乾的活抵消了。這就如同接力賽中傳遞接力棒一樣。這些方法一方面可以完成周期時間內的標準作業,另一方面可以培養“人和精神”。
2、作業順序 作業順序指作業者能夠效率最好地生產合格品的生產作業順序。它是實現高效率的重要保證。 作業順序有好壞之分,好的作業順序是沒有多餘的無用動作的作業順序,因此是效率最高的作業順序。只有深入生產現場進行仔細觀察,認真分析作業者的每一個動作,把手、足、眼的活動分解,使其做到動作最少、路線最短才能制定出好的作業順序。
3、標準手持(即標準存活量) 標準手持,是指能夠讓標準作業順利進行的最少的中間在製品數量。 標準手持,一般而言,雖然與機器佈置相同,但是依照加工工序作業時,附在各個機器上的東西,即足夠使用,工程之間不必存貨;但是,如以相反的工序作業時,在各個工序之間,均有必要存置一個(如果是兩道工序時,就要存置兩個)。 豐田生產方式,不僅要做到及時使零部件到達各生產現場,就是標準手持亦非更嚴格設定不可。
標準作業的制訂順序
1、確定節拍時間。
2、觀測時間(人的純作業時間,設備加工時間)。
3、制定工序能力表。
4、制定標準作業組和票。
5、確定標準手持數。
6、制定標準作業票。
標準作業和作業標準的區別
標準作業是以人的動作為中心,強調的是人的動作。他由三個基本要素組成:節拍時間、作業順序、標準手持。 作業標準是對作業者的作業要求,強調的是作業的過程和結果。他是根據工藝圖紙、安全規則、環境要求等制定的必要作業內容、使用什麼工具和要達到的目標。 作業標準是每個作業者進行作業的基本行動準則,標準作業應滿足作業標準的要求。
什麼是綜合標準化
綜合標準化是用系統分析方法針對具體的標準化對象及其相關要素所形成的系統進行整體標準化的方法。其主要目的是綜合地解決提高產品質量的問題。可以這樣說,綜合標準化的實質就在於使那些能夠保證產品達到最佳技術水平和質量水平的所有相關要素保持完整的系統性和最佳關係。 綜合標準化標準化對象的整體最佳效益為目標,對包括設計、工藝、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配套製品、技術手段、生產準備、檢驗方法等綜合考慮、進行整體標準化。 綜合標準化的基本特徵是系統性、目標性和整體最佳化。 新技術革命有個十分重要的特徵,就是科學技術的高度分化與高度民主綜合,各種自然學科的分之越來越多,它們互相滲透互相交叉,又產生了很多橫斷交叉學科。工業上也由專業化,自動化發展形成一個現代化綜合性生產體系,科學技術和工農業生產的橫向綜合,向整體化發展,推動了標準化管理向系統化,綜合化發展,產生了綜合標準化。
編輯本段綜合標準化的兩個基本點基本概念
1、什麼是綜合標準化的兩個基本概念 所謂綜合標準化,又可叫做“全面標準化”或“整體標準化”。就是針對不同的標準化對象,以考慮整體最佳效果為主要目標。把所涉及到的全部因素綜合起來進行系統處理的標準化管理方法。 我國標準GB/T12366《綜合標準化工作指南》中對綜合標準化下了定義:“為了達到確定目標,運用系統分析方法,建立標準綜合體,並貫徹實施的標準化活動”。綜合標準化是系統工程和標準化相結合的產物。它以標準化具體對象系統為研究對象,準確地把握各種相關要素之間的關係,以保證整個系統的功能效果最佳。 2、標準綜合體 開展綜合標準化工作,首先要求針對不同的標準化對象,制訂一整套相互協調的標準技術文件,我們把這一整套經過系統處理,能夠促證對象整體最佳效果的標準和標準技術文件稱為標準綜合體。它是綜合標準化的物質基礎。 為此,國家標準GB/T12366《綜合標準化工作指南》中對“標準綜合體”定義為:“綜合標準化對象及其相關要素按其內在聯繫或功能要求以整體效益最佳為目標形成的相關指標協調優化、相互配合的成套標準。”1989年8月宣佈的我國曆時兩年多時間制定的彩電綜合標準體就是有344項成套標準構成的。 標準綜合體按其性質克分為二大類:一類是產品標準綜合體,它以產品標準作為主要標準化對象,把原料,材料,零部件,半成品及設計文件,工藝文件等相關要素標準協調起來,組成一個產品綜合標準化體系 工業產品可以建立標準綜合體,農業產品也可以建立標準綜合體。如我國建立的長絨棉綜合標準體由20個標準所構成,烤煙綜合標準體由17項標準所構成。 另一類是一般技術性標準綜合體,主要是技術文件標準綜合體。它概括的範圍有基礎標準、跨專業部門的綜合性課題以及對國民經濟有重要意義的專門課題等。它是為了保證跨部門的高度民主協調統一,針對國民經濟的具體情況和部門生產的共性而編制的整套標準。 上述兩類標準綜合體中,一般技術規定的標準綜合體具有更重要的意義,它是進行跨專業部門協調工作的基礎,是開展產品綜合標準化保證條件和依據。這兩類標準綜合體有機地結合起來,就形成完整而統一的綜合標準化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