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篤”是什麼意思? ?
“篤”是什麼意思?
篤 du
部首: 竹 部首筆畫: 06 總筆畫: 09
篤
earnest; serious; sincere;
篤
(1)
篤
dǔ
(2)
(形聲。從馬,竹聲。本義:馬行遲頓)
(3)
同本義 [(of horse) slow]
篤,馬行頓遲也。――《說文》
篤癃無家屬。――《後漢書·先武紀》。注引《爾雅》曰:“篤,困也。”
(4)
又如:篤麼(篤篤末末,篤篤寞寞。轉來轉去,徘徊不前)
(5)
忠實,不虛偽 [sincere]
朋友不篤,非孝也。――《呂氏春秋·孝行》
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中庸》
篤公劉。――《詩·大雅·公劉》
堯九男,皆益篤。――《史記·五帝紀》
(6)
又如:篤人(忠實厚道的人);篤仁(篤實而仁厚);篤亮(篤實亮直);篤美(篤實美善);篤敏(誠篤而敏銳);篤教(竭誠於教化);篤烈(誠厚剛正)
(7)
[病勢]沉重 [serious]
孫權病篤。――《三國志·諸葛亮傳》
(8)
又如:篤速速(篤簌簌。發抖、哆嗦的樣子);篤疾(疾病沉危);篤劇(指病情沉重危急);篤癃(重或殘疾之人);篤患(嚴重的病患);篤災(嚴重的災害)
(9)
厚 [thick]
篤,厚也。――《爾雅·釋詁》
碩大且篤。――《詩·唐風·椒聊》
予嘉乃德,日篤不忘。――《書·微子之命》
(10)
專一 [single-minded]。如:篤慎(專心謹慎);篤向(專誠嚮往);篤重(專一深重);篤習(專一於學習);篤意(專心致意)
(11)
切實;確鑿 [reliable;true]
論篤是與,君子者乎?――《論語·先進》
(12)
又如:篤論(確當的言論);篤見(確切的見解)
(13)
豐厚 [rich and generous]。如:篤生(上天獨厚於其人,使生而不同於凡常);篤降(篤生);篤顧(猶厚念);篤雅(厚重典雅);篤睦(淳厚和睦)
(14)
[方]∶安穩;確定 [stable]。如:篤悠悠;篤篤定定
(15)
深厚 [deep]
僕道不篤,業甚淺近。――唐·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
(16)
又如:篤好(交情深厚);篤正(純厚正直);篤古(純厚古樸;好古);篤至(深厚到了極點);篤尚(純厚高尚);篤恭(純厚恭敬)
篤
(1)
篤
dǔ
(2)
――象聲詞。如:篤篤(象聲詞,馬蹄聲);篤篤篤(和尚唸經時的木魚敲擊聲);篤速(馬蹄聲)
篤
(1)
篤
dǔ
(2)
甚;深 [very]。如:篤好斯文;篤念舊思;篤老(極衰老);篤恨(十分憎恨);篤重(十分嚴重);篤孝(十分孝順);篤好(十分愛好);篤切(十分殷切);篤深(十分深厚);篤密(十分親密,感情深厚)
篤愛
dǔ ài
[love deeply] 厚愛
篤病
dǔbìng
[patient's condition is serious] 病勢沉重
篤定
dǔdìng
(1)
[方]
(2)
[be sure]∶有把握;一定
(3)
[without hurry and haste]∶從容不迫;安心
(4)
[feel safe]∶放心
你篤定,我不會讓你上當的
篤厚
dǔhòu
[sincere and magnanimous] 老實忠厚
篤實
dǔshí
(1)
[honest and sincere]∶忠厚老實
(2)
[solid;sound]∶堅實
學問篤實
篤守
dǔshǒu
[faithfully adhere to] 忠實地遵守
篤守遺教
篤信
dǔxìn
[keep faith with;sincerely believe in] 忠實......
什麼什麼重什麼山
同學,我把以山字結尾的成語全部找給你,你可以隨便挑了,還給你解釋。
【安如泰山】形容象泰山一樣穩固,不可動搖。
【安如太山】形容極其平安穩固。泰,也寫作“太”。同“安如泰山”。
【安若泰山】形容極其平安穩固。同“安如泰山”。
【安於泰山】比泰山還穩固。形容穩固而不可動搖。
【半壁河山】指國土的一部或大部分。
【半壁江山】半壁:半邊;江山:比喻國家疆土。指在敵人入侵後殘存或喪失的部分國土。
【拔地搖山】翻動大地,搖撼山嶽。形容聲勢極大。
【百二關山】百二:以二敵百。指邊防穩固的國家。
【百二河山】百二:以二敵百。指山河險固,可以二敵百。後指國力強盛,邊防穩固的國家。
【拔樹撼山】拔:拉出來;撼:搖動。拔起大樹,搖動大山。形容力大無比。
【逼上梁山】比喻被迫起來反抗。現也比喻被迫採取某種行動。
【不識泰山】不認識泰山。比喻見聞太窄,認不出地位高或本領大的人。
【楚水吳山】楚地的水,吳地的山。指古時吳、楚兩國所屬地域。後用以指長江中下游一帶。
【藏諸名山】把著作藏在名山,傳給志趣相投的人。
【藏之名山】把著作藏在名山傳給志趣相投的人。形容著作極有價值。
【篤定泰山】像泰山那樣穩定。比喻有絕對把握,無須憂慮。
【蕩海拔山】搖動大海,拔起高山。形容力氣非常大。
【大好河山】河山:國土。無限美好的祖國大地。
【調虎離山】設法使老虎離開原來的山岡。比喻用計使對方離開原來的地方,以便乘機行事。
【帶河厲山】帶:衣帶;河:黃河;厲:通“礪”,磨刀石;山:泰山。黃河細得像條衣帶,泰山小得像塊磨刀石。比喻國基久遠,國祚長久。
【倒海移山】倒:顛倒,翻轉。翻轉大海,移動山嶽。指氣勢或力量洪大。
【堆積成山】東西堆積得像山一樣。形容極多。
【堆集如山】堆集:堆積。東西堆積得像山一樣。形容極多。
【堆積如山】聚整合堆,如同小山。形容極多。
【帶礪河山】帶:衣帶;礪:磨刀石;河:黃河;山:泰山。黃河細得象條衣帶,泰山小得象塊磨刀石。比喻時間久遠,任何動盪也決不變心。
【疊石為山】疊:重疊。把石頭堆成山。指假山。
【大山小山】原指作品分類,後指同時被稱譽的兄弟。
【恩德如山】比喻恩德極為深生。
【欱野噴山】欱:吮進,吮吸;噴:吹氣。將原野吸進,把山嶽吹動。比喻氣魄、聲勢極大。
【恩重丘山】恩:恩惠。恩情像高山一樣厚重,形容恩義極為深重。
【恩重如山】恩情深厚,像山一樣深重。
【恩重泰山】恩情深厚,比泰山還重。
【放虎歸山】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壞人放回老巢,留下禍根。
【放火燒山】比喻煽風點火,挑撥離間。
【覆海移山】翻轉大海,移動大山。形容力量巨大。
【覆海移山】翻轉大海,移動大山。形容力量巨大。
【福齊南山】祝頌之辭。指福分如南山一樣高。
【範水模山】比喻效法模仿他人。
【扛鼎拔山】扛:雙手舉起。拔起大山,舉起重鼎。形容力氣很大。
【功若丘山】功:功績;若:象。功績象山一樣。比喻勞績非常大。
【高臥東山】比喻隱居不仕,生活安閒。
【觀者如山】形容觀看人數眾多。
【火海刀山】比喻極其危險和困難的地方。
【航海梯山】渡過大海,攀越高山。指經歷艱遠的路程。
【鴻毛泰山】比喻輕重相差極大。
【號令如山】指軍令嚴肅,不容更改。
【還我河山】表示決心從侵略者手中奪回本屬於自己的國土。
【欱野歕山】欱:吮吸;歕:同“噴”,吹氣。吮吸原野,吹動山嶽。比喻氣勢盛大。
【巨鰲戴山】鰲:古代傳說中的大海龜;戴:用頭頂著。大鰲的頭上頂著山。比喻感恩深重。
【舉鼎拔山】能將大鼎舉起,能將高山拔動。比喻力大氣壯。
【久歸道山】早已去世。道山,傳說中的仙山。舊時稱人死為歸道山。
【積甲如山】兵甲堆疊......
篤是什麼意思?組詞後又是什麼意思?
讀音 dǔ釋義 篤
dǔ
ㄉㄨˇ
忠實,一心一意:~學。~信。~志。~情。~厚。
厚實,結實:“彼其之子,碩大且~”。
病沉重:病~。
請問這字怎麼讀?什麼含義?“篤”
讀音 dǔ
忠實,一心一意:~學。~信。~志。~情。~厚。
厚實,結實:“彼其之子,碩大且~”。
病情加供:病~
篤有三意:
1、 形聲。馬行頓遲時蹄鐵與地面碰撞發出dǔdǔ的聲音。
2、 象形。古假借篤為竺字。竺,象馬腳釘了蹄鐵。
3、 二部曰。竺,厚也。篤行而竺廢矣。釋詁曰。篤,固也。又曰。篤,厚也。凡經傳篤字,固厚二訓足包之。(即固厚二字足以包含篤字所有意義)
綜上所述,篤字基本意義為:在自然固厚基礎上加固加厚,比自然固厚更加固更加厚。
另注:可手寫輸入在百度百科中查字、詞的音和義。
何謂篤實?
堅定誠信,務實品質。
篤怎麼讀
篤
【讀音】:dǔ
【字義】:1、忠實,一心一意。2、堅定,厚實,結實;3、也指病沉重。
【出處】:許慎《說文解字》:“篤,馬行頓遲也。“
【組詞】:篤定、篤守、篤信、篤行、篤信好學、篤志好學。
參考資料:baike.baidu.com/...M-78s_
曹敬莊寫的散文集尋芳恨晚的大概意思
沉著痛快的美學境界
嚴羽在《滄浪詩話》中說:“詩之品有九:曰高、曰古、曰深、曰遠、曰長、曰雄渾、曰飄逸、曰悲壯、曰悽婉。其用工有三:曰起結、曰句法、曰字眼。其大概有二:曰優遊不迫、曰沉著痛快。詩之極致有一:曰入神。詩而入神至矣!盡矣!蔑以加矣!惟李杜得之,他人得之蓋寡也。”
這顯然是在說詩,但“沉著痛快”一詞,蘇東坡也用來評價米芾的書法,他說,“海嶽平生篆、隸、真、行、草書,風檣陣馬,沉著痛快,當與鍾、王並行。”宋高宗趙構在《翰墨志》中也說:“(米)芾於真、楷、篆、隸不甚工,惟於行草誠入能品,以芾收六朝翰墨,副在筆端,故沉著痛快,如乘駿馬,進退裕如,不煩鞭勒,無不當人意。”如此看來,優遊不迫和沉著痛快兩大風格,在詩歌和書法中都是存在的。
我們知道這是兩種對立的風格,是從力度和速度兩個方面說的。以“沉著痛快”來看,“沉著”並不是現代漢語的意思,是筆力深沉有力,是從力度感著眼,其行筆一定力透紙背、遒勁雄健;“痛快”也不是指高興舒暢,而是流利飛動之意,是從速度感著眼。蘇東坡以“風檣陣馬”來比喻米芾的書法,就是說像乘風疾駛的帆船,像臨陣飛奔的戰馬,氣勢雄壯,筆勢飛動。如果像燕掠春柳,那是痛快卻不沉著;像嶽亙沃野,那是沉著卻不痛快。至於“優遊不迫”,自然指筆力柔和,勢緩意舒。前者,其力其速,猶如大江,是一種陽剛之美;後者,其力其速,猶如小溪,是一種陰柔之美。
如果力度感和速度感,超過了“沉著痛快”,那就是如狂勁飛逸類的狂草;如果弱於“優遊不迫”,那就是如文雅嫻靜類的小楷。這樣看來,書法作品的力度感和速度感,我們可以分為多個級別,而力度和速度級別的交叉對應,又可以生出種種風味的書法樣式,比如顏真卿的楷書,從力度感來看是遒勁級的,從速度感來看是平靜級的,像一個坐著的挺胸凸腹的勇猛金剛。
這力度感和速度感,和筆勢和體勢關係密切。李勇在《沉著痛快書法的大美》一文中說:“勢,是指精神狀態。筆勢,是作品中點畫的精神狀態,也是書寫時筆鋒揮運的神采。對筆勢的理解,有點畫之勢和揮運之勢這兩個不同的角度。這兩者當然是相關的,以揮運之勢創造點畫之勢,從點畫之勢想象揮運之勢,是書法創作和欣賞的關鍵。”我們自然談的是他所說的點畫之筆勢,此外還有結字的體勢,其勢包含態勢與動勢,態勢同樣包含著筆畫的態勢和結字的態勢,著眼點在形態,動勢著眼點在運動,二者合二而一,才能稱之為“勢”。那態勢,決定著力感;那動勢,決定著生氣。態勢和動勢也互相影響,而絕不是孤立的,我們往往可以從態勢中看到動勢,從動勢中來感悟態勢。比如李樹立在《談米芾的書法特點》中說的一段話,正反映了這個問題:“米芾書法特別強調體勢。要‘字不作正局’,體勢的營造是米芾書法的精髓,也是米芾書風的一大特色。米芾通過字型的誇張變形,左斜右倒,上下錯位,大小不一,偏側不正,來打破平衡,製造矛盾,然後上下相形,左右相應,將一個個沒有筆墨連貫的單字渾然一體,產生形形色色的造型姿態,表現出多姿多彩的精神面貌。”你看這欹側的態勢,能沒有動勢嗎?
從書法創作的角度來看,處理力度與速度的問題,不可忘“中庸”二字。言恭達在《當代中國書法文化的哲學思辨與藝術創作》一文中說:“‘大中之道’即中庸之道,這是中國文化最核心的理念。‘中’為適中(不是中央、中心,它不是科學)而取其中點。‘恰當的時空限度乃為中’(馮友蘭)。‘庸’為按合適的方式做事,是規律或常然之理常行不變之謂,故‘規律’與‘常理’是‘庸’的內涵。‘不偏為中,不易為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即是‘序’‘和’,‘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