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請關公 拜關公 ?
為什麼要請關公 拜關公
關公崇拜形成不是一時半會了,之所以形成這種關公文化而至今還被人膜拜,我覺得有兩個關鍵字:一是“義”,二是“財”。
關公的歷史原型這裡就不多說了,三國時代勇冠三軍、義薄雲天的關羽在現代還是盡人皆知。正因為他這種“忠義”的正面形象,一直以來都被歷代朝廷大肆宣揚,在清代更是到達了一個頂峰,從他的封號就可以窺之一斑——“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佑贊宣德關聖大帝”。
朝廷的統治者如此熱心,自然也會影響到老百姓的熱情。唐代時,關羽在民間被人們稱之為“關三郎”,“關三郎”是做什麼的呢?其任務就是監督寺廟裡的和尚而已。 廣大勞動人民崇拜關公,一方面是由於封建統治者對關公的神化;一方面又是生活的需要。明清時代,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和商品經濟的發展,城市日益繁榮,反過來加速了農村的土地集中和農民的破產,破產的農民紛紛湧向城市謀生,出現了形形色色的以增強謀事力量為目的的幫會。這些來自四面八方的幫會成員,自然無法利用血緣裡維繫的紐帶。於是,關公的忠義思想變成了他們拉幫結派或祕密結社的精神紐帶。面對關公畫像拈香發誓,義結金蘭,成為當時社會組織的時髦風尚。可見,關公崇拜不僅是封建統治階級加強封建統治的需要,也是民間結幫派社團增強生存適應能力的需要。在中國封建社會的祕密結社中,人們尊關羽為“關二哥”,自覺的請他來監督誓言的執行。
此外,關公的角色之所以在清朝發生了改變,與康熙、乾隆時期民間的商業活動十分繁榮有著很大關係。當時,各行各業都借“三國”之事奉關公為其行業神。如相傳關羽年輕時曾賣過豆腐,豆腐業也就藉此供奉關羽為豆腐業的神了;燭業則因關公秉燭達旦,恪守叔嫂之禮,而奉其為神;更有趣的是理髮業、屠宰業、刀剪鋪業,因為他們的工具都是刀,而關羽的兵器就是青龍大刀,也把關公奉為了神…… 與此對應,關公還同時肩負了各行各業財神的使命,求財之人無不膜拜關公。
總結回答一下,現代人為啥還拜關公,不僅僅是歷史文化的傳承,關鍵還在於我們現在提倡的還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義)”。
人們為什麼要拜關二爺?
關公從“當時義勇傾三國”的蜀漢名將,到“萬古祠堂遍九州”的神化、聖化偶像,是中國封建社會進入後期以來,社會各界對關公不斷美化、聖化和神化的結果。各朝皇帝都以關羽為忠義的化身成為教育忠君愛國信念的材料,其“侯而王,王而帝,帝而聖,聖而天”的過程。於是,生活於三國時代的關公,在宋元明清之際,便漸漸地超凡脫俗,青雲直上,由一個充滿悲壯色彩的人間英雄,變成了萬民禮拜的神聖偶像。
民間信仰:民間所供奉的“關公”又被臺灣信徒稱為“恩主”,即救世主的意思。在東南亞地區,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以及菲律賓等國家,甚至美國、英國的華人區域,關公的信仰也都相當盛行,華僑在國外從商者很多,因此對於作為武財神的關公也多加崇祀。
文化信仰:佛教對關雲長的信仰只是限於供奉,並無祈禱、讚頌以及供奉儀軌,而在藏傳佛教中,有多位大師著有供贊儀軌,如章嘉大師、土觀大師以及這世大寶法王、亞青寺阿秋仁波切等。多識仁波切也曾著有關雲長簡略供贊。道教將關羽奉為“關聖帝君”,即人們常說的“關帝”,為道教的護法四帥之一。
為什麼拜關羽
歷代封建統治階級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把關羽當做“忠義”的化身,關羽的地位被擡得越來越高,“由侯而王”,“旋而進帝”,最後被尊為“武聖人”。陳隋間,佛都徒假託關羽顯靈,在當陽首建關廟。唐建中三年(782年),關羽被列為古今六十四名將之一,放進武廟,配享姜太公。宋代以後,關羽便被帶上“武聖”的桂冠。默默無聞了800年的關羽,被宋徽宗連升三級:攻封“忠惠公”,再封“崇寧真君”,又封“昭烈武安王”和“義勇武安王”。元文宗封關羽為“壯繆義勇武安顯靈英濟王”,明神宗封之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震天尊關聖帝君”,又把關羽廟長格為“武廟”,與文廟—孔廟並列。清代皇帝標榜關羽為“萬世人極”,封之為“忠義神武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大帝”(《清史稿·禮樂志》),在北京修建了關帝廟,還通令全國,普建關廟,按時奉祀香火。武聖關公廟數量之多,遠遠超過了文聖孔廟。清代一朝,僅北京一地,關廟就有116座。而且,有些關廟的建築規模也遠遠超過了孔子的文廟。有人說,關公是一種文化;也有人說,關公是一種精神。不然,在中國以至海外為何有這樣多的關公廟。~
廣東人為什麼喜歡拜關公
廣東人做生意的很多,關公是武財神,所以拜的人很多。另外就是關公的地位和孔子一樣,儒家裡有的以孔子為主,有的以關公為主。廣東又是洪門的主要集中地,而洪門的最高信仰就是弗公。諸如三合會、三點會、龍記、和勝和、新義安等等,都是拜關公。
為什麼做生意的人都喜歡拜關公?有什麼來歷?
傳說,關公麥城戰死後,冤魂不散,滿懷一腔冤氣,提著腦袋,四處鳴冤。一天,路遇佛祖釋迦牟尼(道教說遇見太上老君),關公向佛祖傾訴滿腔冤屈之後,佛祖開導他:你說死得太冤,可是,你生前斬顏良、殊文丑、過五關斬六將,難道被你所殺的人還少嗎?難道他們都該殺,人家都死的不冤?關公一聽,頓時大徹大悟。詢問佛祖,如何才能消除冤氣,斷除六根?佛祖勸他,趕快皈依佛門,才能心底坦蕩,祛邪扶正。關公聽了佛祖規勸,決心皈依佛門(道教說“從道養身”)。後被佛教封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天尊關帝聖君”(道教稱“伏魔大仙關帝聖君”)鎮壇護法,威鎮山門。現四川梁平縣的明代建築“雙桂堂”,一進廟門,見到的是關公的殿堂。只見關公帶領關平、周倉,扶佑佛殿神聖。其來源即出於上述典故。由於關公一身正氣,神勇無敵。在民間驅儺習俗中,奉為壇神或戲神。酉陽陽戲、梓潼陽戲、提陽戲都敬關公為主神。開戲,必設關公聖像、先祈關公後開正戲。在梓潼縣還有“關公掃蕩”的習俗。每年春節或關公生日,均要從廟裡擡出關公像,在田野、村寨中游走(掃蕩),以借關公之威,驅邪納吉,保一方平安。屆時,當地群眾,在村頭莊尾,設壇迎送,氣氛熱烈隆重,可謂一大宗教民俗景觀。亦稱“關聖帝君”,簡稱“關帝”,本為道教的護法四帥之一,如今道教主要將他作為財神來供奉。關於其來歷,前面已有介紹,其職能除了“治病除災,驅耶辟惡,誅罰叛逆,巡察冥司”,還有“司命祿,庇護商賈,招財進寶”,又因其忠義,故被奉之為財神。因為商人認為有三,一是說關公生前十分善於理財,長於會計業務,曾設筆記法,發明日清簿,這種計算方法設有原、收、出、存四項,非常詳明清楚,後世商人公認為會計專才,所以奉為商業神,二因商人談生意作買賣,最重義氣和信用,關公信義俱全,故尊奉之,三因傳說關公逝後真神常回助戰,取得勝利,商人就是希望有朝一日生意受挫,能像關公一樣,來日東山再起,爭取最後成功。這種信仰在清代,被各行各業所接受,對其頂禮膜拜尤盛。近代江湖上的哥老會、青紅幫特別敬祀關帝,且江湖上結義弟兄,亦必於關帝前頂禮膜拜,焚表立誓,以守信義。 當代,關公在臺灣還有一個封號——玄靈高上帝。此是清以來,百姓受顛沛流離之苦和內憂外患之辱,更祈求於忠勇信義的關公保護。江南一些城市的百姓在慘遭清兵和外國侵略軍的屠殺時,曾擡出關公的神像聚集民眾以抗外辱。民眾在遇天災、人禍、疾病、爭執時,則向關帝求雨、求藥,求他驅災陣魔、求他正直決斷,皇室求關公保國安民,地方求關公除暴安良。近世自於內憂外患,一些民眾在逃往臺灣時,將關公這一信仰也帶到了臺灣,並流傳了下來。當代商賈興盛,關帝又被尊為武財神,保護工商業的興隆。臺灣道教組織於1993年5月在臺北泰山鄉加封關公為第十八代上帝,號為“玉皇大天尊玄靈高上帝”。“玄靈高上帝”之號標誌著關公信仰在臺灣道教中的升級。關公的忠義勇武仁信等品質集中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體現了民眾的社會願望和理想人格,因此,他千百年來得到了世人的擁戴,被歷代加封,宋代封為“顯靈王”,宋徽宗時封為“義勇武安王”。明神宗時將其神位晉級為“協天護國忠義帝”、“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清代順治皇帝加封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佑贊宣德關聖大帝”。各朝皇帝都以關羽為忠義的化身成為教育忠君愛國信念的材料,其“侯而王,王而帝,帝而聖,聖而天”的過程請參考下表:朝代 皇帝 時間 封號北宋 宋徽宗 崇寧元年(1102年) 忠惠公北宋 宋徽宗 崇寧三年(1104年) 崇寧真君北宋 宋徽宗 大觀二年(1107年) 武安王北宋 宋徽宗 宣和五年(1123年) 義勇......
商人為什麼拜關公
關二哥是誠信仁義的象徵,無論是生意人之間還是顧客與商人之間都需要有誠激和仁義作基石,還有就是關二哥是武財神,拜他老人家當然是希望可以財源廣進,富達三江了。武財神上馬辟邪安基業,下馬迎賓招財運,你說商人怎能不拜他呢,呵呵。
為什麼工廠的老闆要拜關公
關公故里關公銅像是一種吉祥、高雅、名貴、傳世的藝術品,因此它多被有文化品位人們的廳堂所敬擺;關公故里關公銅像是一種忠誠、忠心、忠實的象徵,因此它多被作為高檔禮品所饋贈;關公故里關公銅像是一種義氣、信義、信譽的象徵,因此它多被海內外商店、飯店供奉在店中最顯要的位置;甚至擺上了名牌汽車、轎車的駕駛臺,成為司機平平安安出車、高高興興回家的保護神;關公故里關公銅像是一種仁義、仁和、仁心的象徵,因此它多被祈求平安、祈求和平的人們所供奉;關公故里關公銅像是一種勇猛、勇氣、勇戰的象徵,尤其是關公敢在千軍萬馬中取上將頭顱的絕倫神勇,敢在談笑弈棋中刮骨療毒的大將風度,關公一生忠守信用的人格魅力,這一切恰恰是現代激烈的市場應該具備的心理素質,因此它更多地被海內外經濟精英所敬奉。淘寶搜尋【正宗解州關帝廟開光關公銅像】
為什麼拜關公?
你好。
一、關公何許人也?
關公,名關羽,字雲長。青龍偃月刀橫掃千軍,赤兔馬馳騁疆場,輔佐劉備完成鼎立三分大業。以其充滿英雄傳奇的一生,被後人推舉為“忠”、“信”、“義”、“勇”集於一身的神聖偶像。
傳說中,關羽重然諾,守信用,對劉備無限忠誠,同甘共苦,恪守信義,始終不渝。身在曹營不忘舊恩,掛印封金,千里走單騎,忠義一時無兩。
關羽勇武異常,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華容道捉放曹、單刀赴會、水淹七軍等,刮骨療毒,更是盡人皆知。
二、哪些人拜關公?
統治者把關公奉為“武聖”。 關羽以忠貞、守義、武藝高強稱著於世,歷代封建統治者都需要這樣的典型人物來維護其統治,因而大力渲染關公忠、義、勇、武的品格操守,希望有更多的文臣武將能象關羽那樣盡忠義於君王,獻勇武於社稷。從南北朝開始,直到清朝末年,關羽受歷代帝王的祟封有增無減,“侯而王,王而帝,帝而聖,聖而天”,褒封不盡,廟祀無垠。關公名揚海內外,與“文聖”孔夫子齊名,並稱“文武二聖”。
民間尊關公為“武財神”。據說,關公生前十分善於理財,曾設筆記法,發明日清簿,設有原、收、出、存四項,清楚詳細,流傳後世。另外,商人談生意作買賣,最重義氣和信用,關公行事有始有終,做人恩怨分明。在商場上與人合夥做生意時,請一尊關公像,以示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背叛合夥人之意。還說,關公逝後真神常回助戰,取得勝利,商人希望生意受挫後,也能像關公一樣東山再起。
江湖人士拜關帝,奉關帝為幫會神靈。江湖弟兄,效仿桃園三結義,也於關帝前頂禮膜拜,焚表立誓,以守信義。香港的警察大多也拜關公。
三、為什麼拜關公?
在形成對於關羽“全民崇拜”過程中,佛、道、儒三家都先後參與,終於使關羽成為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神祗之一,而且對於凝聚近代中國民族精神起著不可忽視的影響。拜關公的原因,是因為關公最講“忠、義、信、智、仁、勇”,忠,就是忠誠;義,就是講義氣;信,就是守信用;智,就是有智慧;仁,就是仁義;勇,就是勇敢。河南洛陽關林廟供奉的關公就是以關公這六個字為核心內容的,也正是有了這六個字,關雲長所以才能所向披靡,也正是這六個字,關公才贏得後世的敬仰。
佛教中,關公為伽藍菩薩,有關羽顯聖的傳說。明清以後,佛寺供奉關羽為伽藍菩薩者日漸普遍,杭州靈隱寺、龍華山肉身殿、蘇州西園寺、開封大相國寺、北京藏密要寺雍和宮以及紅螺寺等,至今仍有護法關羽神像。
道教通俗勸善文有《關帝覺世真經》、《關帝明聖經》、《戒世子文》等。全真派之北京白雲觀及武當山道觀中,亦有關羽之“財神”或天尊造像。
儒家本來是反對造神的,所以在“三教”中最後一個介入關羽崇拜。但也正是因為儒家的介入,關羽崇拜才最終確立了它的全民族地位。儒家思想的核心: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縱觀關公所具有的“忠、義、信、智、仁、勇”,與其十分的切合。《三國》的最終英雄是諸葛亮和關羽,他們是失敗者,卻使後世詩人寫出“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這樣“惺惺惜惺惺”的詩句來。古人本有“三不朽”的說法,諸葛亮和關羽是立德的楷模,也就成為文化意義上的英雄。
(注:資料圖片均來自網路)
很多人為什麼要拜關羽
關公崇拜形成不是一時半會了,之所以形成這種關公文化而至今還被人膜拜,我覺得有兩個關鍵字:一是“義”,二是“財”。 關公的歷史原型這裡就不多說了,三國時代勇冠三軍、義薄雲天的關羽在現代還是盡人皆知。正因為他這種“忠義”的正面形象,一直以來都被歷代朝廷大肆宣揚,在清代更是到達了一個頂峰,從他的封號就可以窺之一斑——“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佑贊宣德關聖大帝”。 朝廷的統治者如此熱心,自然也會影響到老百姓的熱情。唐代時,關羽在民間被人們稱之為“關三郎”,“關三郎”是做什麼的呢?其任務就是監督寺廟裡的和尚而已。 廣大勞動人民崇拜關公,一方面是由於封建統治者對關公的神化;一方面又是生活的需要。明清時代,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和商品經濟的發展,城市日益繁榮,反過來加速了農村的土地集中和農民的破產,破產的農民紛紛湧向城市謀生,出現了形形色色的以增強謀事力量為目的的幫會。這些來自四面八方的幫會成員,自然無法利用血緣裡維繫的紐帶。於是,關公的忠義思想變成了他們拉幫結派或祕密結社的精神紐帶。面對關公畫像拈香發誓,義結金蘭,成為當時社會組織的時髦風尚。可見,關公崇拜不僅是封建統治階級加強封建統治的需要,也是民間結幫派社團增強生存適應能力的需要。在中國封建社會的祕密結社中,人們尊關羽為“關二哥”,自覺的請他來監督誓言的執行。 此外,關公的角色之所以在清朝發生了改變,與康熙、乾隆時期民間的商業活動十分繁榮有著很大關係。當時,各行各業都借“三國”之事奉關公為其行業神。如相傳關羽年輕時曾賣過豆腐,豆腐業也就藉此供奉關羽為豆腐業的神了;燭業則因關公秉燭達旦,恪守叔嫂之禮,而奉其為神;更有趣的是理髮業、屠宰業、刀剪鋪業,因為他們的工具都是刀,而關羽的兵器就是青龍大刀,也把關公奉為了神…… 與此對應,關公還同時肩負了各行各業財神的使命,求財之人無不膜拜關公。 總結回答一下,現代人為啥還拜關公,不僅僅是歷史文化的傳承,關鍵還在於我們現在提倡的還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義)”。
做生意的為什麼都拜關公
相傳是關羽發明算盤的。當年,關羽殺了地主惡霸。一人遠走他鄉,浪濟天涯。不但沒有縮衣節食,窮困潦倒,反而還做起了幾百斤的糧食生意。可見經濟頭腦不一般,從進貨,運輸講價錢,都是自己親歷親為。在發明個算盤方便收錢算帳,真是個天才。這一下就把做草鞋賣手藝的黃叔比下去了。平日裡腰纏萬貫,大吃大喝,才能長成9尺的大汗。也為將來的戎馬生涯打好了基礎。三兄弟湊錢起兵,劉備最窮,張飛有父業家產,就數關羽自食其力發家至富。
關羽把曹操封授 的“漢壽亭候大印”,懸掛在大堂上。緊接著,將曹操賞賜的金銀、珠寶、布帛等財物,都一樣不少的悉數清點留下。為了不落人口實,他附上了一本依照“原、收、出、存”四個專案記載得一清二楚的帳冊。這其中的“原”,就是曹操原本送給了關羽多少禮物;“收”就是關羽如實收到了曹操多少件禮物;“出”,就是關羽在這段時間支出了多少件禮物;“存”,就是關羽臨走之前還結存多少件禮物。關羽這種簡明的記帳法,後世的傳統商人都照搬照用,被世人稱為“商用薄記法”的設計發明者。
如此一來,關羽既有算數頭腦,又以信義著稱,就順禮成章地被商人尊奉為“武財神”。如今,荊州和全國許多個體戶,甚至集體的商業店鋪中,都供奉著關羽的神像,以祈求發財。希望對樓主有幫助,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