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話語法是什麼意思?

General 更新 2024-11-18

普通話語法

普通話就是中國國語,是現代漢族共同語,是全國各民族通用的語言。普通話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

“普通話”這個詞早在清末就出現了。1902年,學者吳汝綸去日本考察,日本人曾向他建議中國應該推行國語教育來統一語言。在談話中就曾提到“普通話”這一名稱。1904年,近代女革命家秋瑾留學日本時,曾與留日學生組織了一個“演說聯繫會”,擬定了一份簡章,在這份簡章中就出現了“普通話”的名稱。1906 年,研究切音字的學者朱文熊在《江蘇新字母》一書中把漢語分為“國文”(文言文)、“普通話”和“俗語”(方言),他不僅提出了“普通話”的名稱,而且明確地給“普通話”下了定義:“各省通行之話。”上世紀三十年代瞿秋白在《鬼門關以外的戰爭》一文中提出,“文學革命的任務,決不止於創造出一些新式的詩歌小說和戲劇,它應當替中國建立現代的普通話的文腔。”“現代普通話的新中國文,應當是習慣上中國各地方共同使用的,現代‘人話’的,多音節的,有結尾的……”

“普通話”的定義,解放以前的幾十年一直是不明確的,也存在不同看法。新中國成立後,1955年10月召開的“全國文字改革會議”和“現代漢語規範問題學術會議”期間,漢民族共同語的正式名稱正式定為“普通話”,並同時確定了它的定義,即“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1955年10月26日,《人民日報》發表題為《為促進漢字改革、推廣普通話、實現漢語規範化而努力》的社論,文中提到:“漢民族共同語,就是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的普通話。”1956年2月6日,國務院發出關於推廣普通話的指示,把普通話的定義增補為“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 這個定義從語音、詞彙、語法三個方面明確規定了普通話的標準,使得普通話的定義更為科學、更為周密了。其中,“普通話”二字的涵義是“普遍”和“共通”的意思。

普通話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的現代漢民族共同語,這是在1955年的全國文字改革會議和現代漢語規範問題學術會議上確定的。這個定義實質上從語音、詞彙、語法三個方面提出了普通話的標準,那麼這些標準如何理解呢?

“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指的是以北京話的語音系統為標準,並不是把北京話一切讀法全部照搬,普通話並不等於北京話。北京話有許多土音,比如:老北京人把連詞 “和(hé)”說成“hàn”,把“蝴蝶(húdié)”說成“húdiěr”,把“告訴(gàosu)”說成“gàosong”,這些土音,使其他方言區的人難以接受。另外,北京話裡還有異讀音現象,例如“侵略”一詞,有人念“qīn lüè”、也有人念成 “qǐn lüè”;“附近”一詞,有人念“fùjìn”,也有人念成“fǔjìn”,這也給普通話的推廣帶來許多麻煩。從1956年開始,國家對北京土話的字音進行了多次審訂,制定了普通話的標準讀音。因此,普通話的語音標準,當前應該以1985年公佈的《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以及1996年版的《現代漢語詞典》為規範。

就詞彙標準來看,普通話“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指的是以廣大北方話地區普遍通行的說法為準,同時也要從其他方言吸取所需要的詞語。北方話詞語中也有許多北方各地的土語,例如北京人把“傍晚”說成“晚半晌”,把“斥責”說成“呲兒”,把“吝嗇”說成“摳門兒”;北方不少地區將“玉米”稱為“棒子”,將“肥皂”稱為“胰子”,將“饅頭”稱為“饃饃”。所以,不能把所有北方話的詞彙都作為普通話的詞彙,要有一個選擇。有......

普通話的語法標準是什麼?主要有哪些方面的內容?

從普通話的定義角度看,它的語法是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作品為語法規範的語言。但是,這個其實也不是很明瞭。我們一般人說話的時候,語法就一般是正確的,而且語法也有許多的變體,比如倒裝啊等等,所以不用深究

什麼是標準的普通話

普通話,即標準漢語。普通話是中國不同民族間進行溝通交流的通用語言,以北京語音為基礎音,以北方方言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普通話是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北京方言為基礎音的語言。之所以這樣,主要由以下原因:

一、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主要是考慮到新中國定都北京,而北京地區的人都說普通話,況且其作為官話有一定的推廣歷史和基礎,北方的漢族人雖然有自己方言,但是也能說少許普通話,因此為了穩定大局,新中國順勢就沿用普通話作為官方用語。

二、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多民族的國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語言文字,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美蘇對抗,為了避免國外敵對勢力的聯合絞殺,新中國迫切需要一種共同語來實現不同地區的新中國國民的溝通與交流,以舉全國之力對抗外敵,而普通話有清代滿族人兩百多年的推廣歷史和基礎,因此繼續沿用普通話作為官方用語。

普通話在語音詞彙語法方面的標準是什麼

中國的普通話(Mandarin),即中文,國語,華語。是中華不同民族進行溝通交流的通用工具。

中國的普通話以北京語音為基礎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是通行於中國大陸、中國臺灣、中國澳門、中國香港及海外華人華僑間的共通語言。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為普通話標準音採集地。實際上,任何語言的普通話都是以這個語言所在的國家的首都的語音為基礎音,以首都的話為基礎方言的,以這種語言的現代白話文作為語法規範的。英語被稱為“國際普通話”,是世界各國不同民族進行溝通交流的工具。

普通話是中國的官方用語,也是聯合國六種官方工作語言之一。

普通話在中國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稱謂:大陸官方(包括港澳):普通話;臺灣官方:國語;東南亞華人:華語;學術界:現代通用漢語。

普通話語音的特點是:聲母除舌尖後擦音、鼻音 、邊音外,無濁音;韻母多複元音,鼻韻母有前後之分;沒有聲母的清濁對立,沒有入聲韻,尖團合流,聲調較少,調式簡單,另外有輕聲(相當於美國英語、俄語、德語、法語等的非重讀音節)和兒化韻。

1.音節結構簡單,聲音響亮。普通話中,一個音節最多隻有4個音素,其中,發音響亮的元音佔優勢,是一般音節中不可缺少的成分。一個音節內可以連續出現幾個元音(最多三個),如“壞(huài)”,而且普通話音節中沒有複輔音,即沒有像英語“lightning(閃電)”、俄語“Встреча(遇見)”那樣幾個輔音連在一起的現象。

2.音節界限分明,節律感強。漢語的音節一般都是由聲母、韻母、聲調三部分組成,聲母在前,韻母緊隨其後,再帶一個貫穿整個音節的聲調,便有了鮮明的音節界限。從音素分析的角度觀察,輔音和元音互相間隔而有規律地出現,給人周而復始的感覺,因而極便於切分音節。

3.聲調抑揚頓挫,富有表達性。普通話聲調變化高低分明,高、揚、轉、降區分明顯,能夠較強的表達一個人的情感。

依據漢語拼音的標音系統,其聲韻系統共有23個聲母(計入y、w兩個半元音)、24個韻母和4個聲調。

開口呼:無介音,指開頭為a、o、e等元音。

齊齒呼:以/i/作為開頭介音。

合口呼:以/u/作為開頭介音。

撮口呼:以/y/作為開頭介音。

“知、蚩、詩、日、資、雌、思”等字的韻母稱為“空韻”。注音符號以單獨的ㄓ、ㄔ、ㄕ、ㄖ、ㄗ、ㄘ、ㄙ表示發音,而漢語拼音則統一用i標示。

現代標準漢語有兒化韻,注音符號會將“兒”字獨立標音為ㄦ;漢語拼音候寫成r且與前一字組成一個音節。

ㄜ(e)韻母在一些地方(如北京)通常讀作雙元音。

普通話中音的變化,主要分為變調、兒化和輕聲。

如果上聲字後面接著非上聲字,亦即陰平、陽平、去聲和輕聲前,且該上聲字不處於句末、不處於被強調狀態時,常讀作半上聲。

當兩個上聲字連讀時,第一個字的聲調變得接近陽平。

在去聲音節之前,“一”讀陽平聲,如“一定”。

在非去聲音節之前,“一”讀去聲,如“一天”、“一年”、“一起”。

在詞語之間,“一”讀輕聲。但表示序數時或數數的時候,“一”都讀原本的陰平聲。

“不”只有在去聲音節前才變調為陽平聲,如“握不握得住?”“不”即為陽平聲。在詞語之間,“不”讀輕聲。

現代標準漢語發音時,某些字音失去了其原有的聲調,而變得輕而短促的現象,叫做輕聲。輕聲無聲調。

希望我能幫助你解疑釋惑。

...

地方方言和普通話語法上有什麼不同?

區別有很多啊 就拿吳語來說

普通話:我在找冰箱裡的東西。

上海話:我在冰箱裡找東西。

如何理解認識普通話的語法標準

語法比起語音和詞彙來,是非常抽象的,可以說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因此語法的規範在普通話的規範標準中是最為籠統概括的,最為空泛的。語法標準包含了四個方面的含義:

第一,語法是以“著作”也就是書面語作為標準的。為什麼語法要以書面語而不是口語作為標準呢、這是因為以下一些原因:①書面語本身是在口語的基礎上加工提煉出來的,是口語的高級形式,消除了口語中的那些隨意性的不穩定的成分,嚴密精煉,具有相對的規範性和示範性;②口頭語言多是現場發揮,不允許花時間來推敲,字斟句酌,不能仔細加工,不容易提高;③口頭語言是不穩定的,看不見,摸不著,不便於作為標準。

第二,語法規範的書面語是以白話文著作作為標準的。這裡的白話文就是指在口語基礎上形成的貼近口頭語言的書面語言,這樣就排除了文言文,也不包括那些文白夾雜的新文言,雖然文言文也是書面語,但不是白話文,不能作為語法標準。

第三,語法規範的書面語要以現代的白話文著作作為語法規範標準。白話文著作很多,有古代的有現代的,前者如《水滸傳》、《紅樓夢》、《西遊記》等,屬於近代漢語的舊白話文,同現代漢語語法已經有了一定的差距,因此不能用作語法標準。這裡的“現代白話文”是指“五四”新文化運動以後出現的白話文著作。

第四,作為語法規範的書面語著作必須是典範的。並不是所有白話文著作都可以作為語法規範的標準,“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中的“典範”可以作如下理解:

①具有廣泛性,具有代表性,長期為人傳誦,能夠成為使用語言的楷模;

②它是以現代口語為基礎的,使用的是現代漢民族的文學語言,吸收了人民群眾的語言實踐的精華,對現代漢語的健康發展具有引導作用;

③使用的語言精密、完整、正確,其中的一般用例是規範的,是典範的,不是著作中的全部用例,更不包括其中的特殊用例,因為即使是典範的著作,畢竟是個人的作品,個人使用語言的反映,其中難免有不規範的詞句,所謂典範,是就其著作的整體說的,不是就某一個具體的句子而言的;

④下面這些著作,可以作為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著作、黨和國家的重要文獻、魯迅、郭沫若、矛盾、巴金、老舍、曹禺的著作等等,這些作品是屬於時代的,屬於人民大眾的,這些現代白話文著作都是應用書面語的典範,是人民大眾進行語言實踐的典型代表,其豐富的書面語材料形成了普通話的語法規範。

以上四個標準,是綜合起來考察的,尤其是對典範的著作的理解,不能失之偏頗,不能抓住一點不顧其餘,主要是看其規範的主流,而不是看其局部的語言疵點,即使是新文化運動之初的一些新白話文,由於受長期使用的文言的影響,其中也夾雜了一些文言詞語和文言句式,具有時代的烙印。

普通話的語法標準是什麼 請闡述?

普通話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為語法規範的漢民族共同語言。語法標準就是典範的現代白話文

從語音,詞彙和語法三個方面舉例說明普通話與一種方言的區別?

語音方面,上街這個詞東北農村叫上gai(一聲),詞彙方面,太陽,有的地方叫日頭。語法方面,我先去,有的地方說成:我去先。

普通話怎麼理解的

普通話是每個人都應該會說的,是一種以北京語言為標準音,以北方方言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的一種通用的語言形式。

普通話是我們學習說話的第一步,也是做一個文明人的第一步,要是一個人連最基本的普通話都不會說,他還怎麼去和別人交流呢?

普通話已深入到我們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無論我們在幹什麼,普通話都回蕩在我們周圍的每一個角落。有人可能會問,“為什麼要說普通話呢?”因為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多語言、多方言的國家,根據著名的語言學家周光有先生講,我國56個民族工有80多種彼此不同的語言和地區方言,而我們每一個人又不可能一輩子都生活在同一個地方,固步自封,不去見識外面的世界吧,所以一旦我們身處異鄉,便會遇到語言方面的障礙,不能與人溝通、交流。這時,如果我們都會說一種共同的語言——普通話,那麼,就不用再為語言不通而急得滿頭大汗、不知所措了。

說普通話,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的方便。從大的方面而言,說普通話,可以增強民族與民族之間的溝通,有利於維護國家統一團結,有利於促進社會的文明進步。

在上課的時候,老師請我回答問題,我會努力讓自己每說一句話,每回答一個問題,都清清楚楚。在這期間,我時常對著鏡子自言自語,說一大堆普通話,漸漸的,我把平時的煩惱,對著自己講來講去,說來說去,就因為這樣,我覺得自己看事物比較看得開。

說普通話,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我儘自己最大努力,讓自己做得最好。人人都來參與說普通話。讓普通話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讓普通話成為我們城市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吧!說普通話,是你的需要、是我的需要、更是時代的要求。說好普通話,請從我做起!

相關問題答案
普通話語法是什麼意思?
普通車搖號是什麼意思?
普通反義詞是什麼意思?
普通借讀生是什麼意思?
函數的語法是什麼意思?
普通勞動力是什麼意思?
通話保留是什麼意思?
英語語法是什麼意思?
普通話二乙是什麼水平?
語文中方法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