鉦字怎麼讀?
“鉦”這個字怎麼念?
拼音: zhēng, 筆劃: 10
部首: 釒 五筆輸入法: qghg 筆順編號:3111512121
擊奏體鳴樂器。中國古代打擊樂器。銅製。古代的
鉦有兩種形制,其一指殷周時代的“鐃”(與現在所稱
的鐃鈸不同),《說文》:“鉦,鐃也,似鈴,柄中,上
下通。”其實當時的鉦與鐃在形制上有所不同。鉦用於
軍事,見後漢李尤《鉦銘》:“申嚴號令,誓飭師旅;以
肅紀律,萬眾是聽”;其二係指古代傳自南方民族的鑼
形樂器,唐杜佑《通典》雲埂“鉦……有如大銅疊,懸而
擊之,以節鼓,呼曰鉦。”宋陳□《樂書》也記載鉦是來
自南方的樂器。泰國、緬甸、印度尼西亞等國均有編鉦。
鉦也用於儀仗樂隊。《明會典·大駕鹵簿》:“金鉦四
面,銅質、竹匡,用紅梗系鉦於匡。鉦徑九寸五分。”這
種用於鼓吹樂的鉦,懸掛在雙龍架上,形如銅鑼,以木
槌敲擊發音。
相關詞語: 鉦鼓 鉦鞞 雲鉦 鉦鼙 鉦鐃 鉦人 鉦歌 銀鉦 司鉦 神鉦 鋒鉦 鼓鉦 金鉦 鳴鉦
鉦這個字念什麼 是多音字嗎?
\
是多音字
鉦1
(鉦)
zhēng(ㄓㄥˉ)
[1]古代的一種樂器,用銅做的,形似鍾而狹長,有長柄可執,口向上以物擊之而鳴,在行軍時敲打。
鉦2
(鉦)
zhèng(ㄓㄥˋ)
[1]化學元素“鐨”的舊稱。
------〖詞性與應用〗-------
鉦(鉦)
zhēng
【名】
[1]古代樂器名。形如鈐,有柄可執,行軍時用
鉦,鐃也,似鈴,柄上下通。——《說文》
鉦,鈴也。——《廣雅·釋器》
司鐸授鉦。——《東京賦》
方叔率止,鉦人伐鼓。——《詩·小雅·采芑》
又如:鉦鼓(古時行軍擊鉦使士兵肅靜,擊鼓使士兵前進。後用鉦鼓為軍事的代稱);鉦歌(即鐃歌,軍樂);鉦人(掌管鳴鉦擊鼓之事的官吏);鉦鞞搭酃?
[2]鐘身正面的上部
於上謂之鼓,鼓上謂之鉦,鉦上謂之舞。——《周禮·考工記》。孫詒讓正義:“程瑤田雲:『鼓上,為鐘體之上段正面也,謂之鉦。』”
★部首: 釒 筆畫: 5 外筆畫: 5
☆筆順碼:3111512121
鉦鴻基的鉦讀什麼???????????????????????
鉦 zheng 一聲
徵字下面心字怎麼讀
懲:徵字下面心字讀 chéng
chéng
懲的繁體字是:懲
⑴ ㄔㄥˇ⑵ 戒止:~前毖後。
⑶ 處罰,警戒:嚴~。~罰。~辦。~戒。~治。~一警百。
⑷ 苦於:“~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⑸ 鄭碼:OIIW,U:60E9,GBK:B3CD
⑹ 筆畫數:12,部首:心,筆順編號:332121214544參考詞彙
杲 這個字怎麼讀
杲拼音:
[gǎo]
來自百度漢語|報錯
杲_百度漢語
[釋義]
1.日出明亮。 2.明亮;光明。 3.高遠。 4.白。5.姓。
屈、鉦、潼、三字草書怎麼寫
屈、鉦、潼
treyarch怎麼讀 。。。。。 20分
讀存檔,順便讓你反思反思。
鉦字粵語怎麼讀,求幫忙,謝謝
兩個發音都ok,zing1或zing3,分別同音字為:貞,正
“隼”這個字怎麼讀,象徵著什麼
隼拼音:
[sǔn]
[釋義] 鳥類的一科,翅膀窄而尖,上嘴呈鉤曲狀,背青黑色,尾尖白色,腹部黃色。飼養馴熟後,可以幫助打獵。亦稱“鶻”。
曹操北征烏桓這個字音怎麼讀
烏桓[wū huán]
亦作“ 烏丸 ”。古時北方少數民族名。原是 東胡族 的一支, 西漢 初被 匈奴 擊敗,遷移到 烏桓山 ,因以為名。 漢 建安 十二年 曹操 破 烏桓 ,徙萬餘落至中原,其勢遂衰。見《漢書·匈奴傳下》、《後漢書·烏桓傳》。後世詩文中亦泛指北方少數民族或其居住地。 南朝 陳 徐陵 《武皇帝作相時與北齊廣稜城主書》:“ 庸 、 蜀 、 氐 、 羌 之兵, 烏丸 百虜之騎,以此眾戰,誰能御之?” 元 張昱 《白翎雀歌》:“ 烏桓 城下白翎雀,雄鳴雌隨求飲啄。” 明 王清 《塞上感懷》詩:“夢迴絕域 烏桓 地,戰罷空山 敕勒 營。”
“烏桓”,中國古代民族之一。亦作烏丸,烏桓族原為東胡部落聯盟中的—支。原與鮮卑同為東胡部落之一。其族屬和語言系屬有突厥、蒙古、通古斯諸說,未有定論。公元前3世紀末,匈奴破東胡後,遷至烏桓山(又曰烏丸山),遂以山名為族號,大約活動於今西拉木倫河兩岸及歸喇裡河西南地區。公元前119年(西漢武帝元狩四年),漢軍大破匈奴,將匈奴逐出漠南,烏桓又臣屬漢朝,南遷至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塞外駐牧,代漢北御匈奴。公元49年(東漢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烏桓又從五郡塞外南遷至塞內的遼東、漁陽及朔方邊緣十郡,即今遼河下游、山西河北北部及內蒙古河套一帶駐牧。烏桓在兩漢時先後兩次南遷,逐漸發展壯大,但受漢護烏桓校尉管轄,分成若干部落,各自為政,一直沒形成統一的部落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