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儀的發明者是誰?
地球儀是誰發明的
地球儀是16世紀40年代荷蘭的墨卡託首創的。
墨卡託(Mercator) 16世紀荷蘭最偉大的地圖學家。他首創了正軸等角圓柱投影,後人遂將這種投影命名為墨卡託投影。我們知道,15、16世紀是大航海的時代,當時的一些航海探險家使用的都是平面海圖。這種地圖用簡單的方格網構成經緯網,因此在長距離和高緯度的航行中,誤差很大。當時的航海探險家都極不願意使用平面海圖。為了解決這一難題,海圖學家們試圖用航海地球儀來代替海圖。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墨卡託的航海地球儀應運而生。他對傳統的地球儀進行了改進,第一次在地球儀上刻繪了子午圈、平行圈和紐內茲的螺旋曲線(等角航線)。也就是說,在墨卡託的地球儀上,不僅刻有經緯線,而且還刻有等角航線。在該地球儀上,相鄰兩條子午線間的等角航線隨緯度的增大而逐漸變短,當緯度增大時,長度的比例尺也相應增大。這樣,墨卡託投影的原理初步形成了。據此原理,1569年墨卡託又製成了著名的航海圖——世界地圖。使用者只需在該圖上將起點和終點間連一條直線,並量好該直線與經線間的夾角,航行時一直保持這個角度就能到達終點。直到今天,墨卡託投影在航海、航空上仍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可以說,墨卡託製作的地球儀和航海圖,達到了當時世界最高水平。
地球儀是我國什麼時期偉大的科學家誰發明的它的作用是什麼
地球儀可不是我國古代科學家的發明,你說的應該是地動儀。
地動儀是我國東漢科學家張衡發明的,它的作用是監測地震。
地動儀是中國東漢科學家張衡創造的一傳世傑作。張衡所處的東漢時代,地震比較頻繁。張衡對地震有不少親身體驗,為了掌握全國地震動態,他經過長年研究,終於在陽嘉元年(公元132年)發明了候風地動儀,這也是世界上的第一架地動儀。
地球儀是誰發明的?
《元史》四十八卷志第一第0999頁有如下記載苦來亦阿兒子,漢言地理志也。其制以木為圓毬,七分為水,其色綠,三分為土地,其色白。畫江河湖海,脈絡貫串於其中。畫作小方井,以計幅圓之廣袤、道里之遠近。誰發明了地球儀。希臘人可能製作了地球儀和天文儀,可惜如今無從尋覓查理大帝甚至擁有一座銀製地球儀。
但是名副其實的地球儀是希臘天文學家、地理學家、數學家托勒密發明的,他把世界分成了160塊。托勒密的工作其實並不周全,因為他估計的赤道周長是32000公里。但是這一工作的重要性在於後來的地圖都是在托勒密地圖的基礎之上繪製的,這個傳統一直沿襲到14世紀。到了中世紀,人們幾乎忘卻了托勒密的傑作。
顯微鏡和地球儀各是誰發明的
世界最早的地球儀是由德國航海家、地理學家貝海姆於1492年發明製作的,17世紀70年代,荷蘭德爾夫市有位看門人叫列文虎克
電是誰發明的?
電是自然界存在的
不需要發丹,只要發現
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效應。依據這一發明出現了發電機
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效應。
愛迪生髮明瞭電燈。
貝爾發明了電話。
富蘭克林
(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是美國的一位傑出政治家、教育家和科學家。他在電學研究領域取得了十分重要的成績,
電學發明者是誰 20分
1746年,英國倫敦一名叫柯林森的物理學家,通過郵寄向美國費城的本傑明.富蘭克林贈送了一隻萊頓瓶,並在信中向他介紹了使用方法,這直導致了1752年富蘭克林著名 的費城實驗。 他用風箏將"天電"引了下來,把天電收集到萊頓瓶中,從而弄明白了"天電"和"地電"原來是一回事。
十八世紀後期,貝內特發明驗電器,這種儀器一直沿用到現在,它可以近似地測量一個物體上所帶的電量。另外,1785年,庫侖發明扭秤,用它來測量靜電力, 推導出庫侖定律, 並將這一 定律推廣到磁力測量上 。 科學家使用了驗電器 和扭秤後 ,使靜電現象的研究工作從定性走上了定量的道路。
電在自然界本來就有,不存在發不發明,愛墨生髮現磁電現象
18世紀中葉,電學實驗逐漸普及,在法國和荷蘭有不少人公開表演認為娛樂。1731年,英國牧師格雷從實驗中發現,由摩擦產生的電在玻璃和絲綢這類物體上可以保持下來而不流動,而有的物體如金屬,它們不能由摩擦而產生電,但卻可以用金屬絲把房裡摩擦產生的電引出來繞花園一週,在末端仍具有對輕小物體的吸引作用,他第一次分清了導體和絕緣體,並認為電是一種流體。電既是一種流體,而流體比如水是可以用容器來蓄存的,1745年,德國牧師克茉斯脫,試用一根釘子把電引到瓶子裡去,當他一手握瓶,一手摸釘子時,受到了明顯的電擊。1746年,荷蘭萊頓城萊頓大學的教授彼得.馮.慕欣布羅克無意中發現了同樣的現象,用他自己的話說:"手臂和身體產生了一種無形的恐怖感覺,總之,我認為自己的命沒了",。就這樣穆欣布羅克公佈了自己意外的發現:把帶電的物體放進玻璃瓶裡,就可以把電保存起來。
穆欣布羅克
的發現,使電學史上第一個保存電荷的容器誕生了。它是一個玻璃瓶,瓶裡瓶外分別貼有錫箔,瓶裡的錫箔通過金屬鏈跟金屬棒連接,棒的上端是一個金屬球,由於它是在萊頓城發明的。所以叫做萊頓瓶,這就是最初的電容器萊頓瓶很快在歐洲引起了強烈的反響,電學家們不僅利用它們作了大量的實驗,而且做了大量的示範表演,有人用它來點燃酒精和火藥。其中最壯觀的是法國人諾萊特在巴黎一座大教堂前所作的表演,諾萊特邀請了路易十五的皇室成員臨場觀看萊頓瓶的表演,他讓七百名修道士手拉手排成一行,隊伍全長達900英尺(約275米)。然後,諾萊特讓排頭的修道士用手握住萊頓瓶,讓排尾的握瓶的引線,一瞬間,七百名修道士,因受電擊幾乎同時跳起來,在場的人無不為之口瞪目呆,諾萊特以令人信服的證據向人們展示了電的巨大威力。
萊頓瓶的發明使物理學第一次有辦法得到很多電荷,並對其性質進行研究。1746年,英國倫敦一名叫柯林森的物理學家,通過郵寄向美國費城的本傑明.富蘭克林贈送了一隻萊頓瓶,並在信中向他介紹了使用方法,這直導致了1752年富蘭克林著名
的費城實驗。 他用風箏將"天電"引了下來,把天電收集到萊頓瓶中,從而弄明白了"天電"和"地電"原來是一回事。
十八世紀後期,貝內特發明驗電器,這種儀器一直沿用到現在,它可以近似地測量一個物體上所帶的電量。另外,1785年,庫侖發明扭秤,用它來測量靜電力,
推導出庫侖定律, 並將這一 定律推廣到磁力測量上 。 科學家使用了驗電器 和扭秤後 ,使靜電現象的研究工作從定性走上了定量的道路。
在對電現象的早期研究中,最早進行系統研究的首推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