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候吃臘八粥?
臘八粥是什麼時候吃的
民訴稱:“臘八臘八,凍掉下巴”。因為臘八這一天是冬季最寒冷的一天,都熬臘八粥抵禦風寒。現在的社會進步,臘八粥也就沒有了抵禦風寒的寓意了,而是成為人們喜愛的美食,它不受任何的時間限制,也不分季節,啥時候都可以吃的。
喝臘八粥的習俗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起源於哪裡的呢?
1、臘八節的介紹。臘八節,每年農曆的十二月初八,在那一天,老百姓就會吃臘八粥等傳統的食品來慶祝,這種習俗在我過已經有很久遠的歷史,人們會到比較有名的廟宇拜神,以驅邪避鬼,求家人一年的平安。
2、臘八節的歷史由來。從先秦起,臘八節都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臘八節除祭祖敬神的活動外,人們還要逐疫。這項活動來源於古代的儺。史前時代的醫療方法之一即驅鬼治疾。作為巫術活動的臘月擊鼓驅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區仍有留存。 據說,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臘八也是佛教徒觸節日,又稱“佛成道節”。
臘八節又稱臘日祭、臘八祭、王侯臘或佛成道日,原來古代歡慶豐收、感謝祖先和神靈的祭祀儀式,除祭祖敬神的活動外,人們還要逐疫。這項活動來源於古代的儺。史前時代的醫療方法之一即驅鬼治疾。作為巫術活動的臘月擊鼓驅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區仍有留存。 後演化成紀念佛祖釋伽牟尼成道的宗教節日。夏代稱臘日為“嘉平”,商代為“清祀”,周代為“大蜡”;因在十二月舉行,故稱該月為臘月,稱臘祭這一天為臘日。先秦的臘日在冬至後的第三個戌日,南北朝開始才固定在臘月初八。
“臘者,逐疫迎春”,臘八節又謂之“佛成道節”,亦名“成道會”,實際上可以說是十二月初八為臘日之由來。據傳,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修行深山,靜坐六年,餓得骨瘦如柴,曾欲棄此苦,恰遇一牧羊女,送他乳糜,他食罷盤腿坐於菩提樹下,於十二月初八之日悟道成佛,為了紀念而始興“佛成道節”。中國信徒出自虔誠,遂與“臘日”融合,方成“臘八節”,並同樣舉行隆重的儀禮活動。
各地習俗:
1、陝西臘八節的習俗。臘八粥熬好之後,要先敬神祭祖。之後要贈送親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後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臘八粥,保存著吃了幾天還有剩下來的,卻是好兆頭,取其“年年有餘”的意義。如果把粥送給窮苦的人吃,那更是為自己積德。 有些不產或者少產大米的地方,人們不吃臘八粥,而是吃臘八面。用各種果品、蔬菜做成臊子,把麵條擀好。到臘月初八早上全家人一起吃。
2、甘肅臘八節的習俗。傳統煮臘八粥用五穀、蔬菜,煮熟後除家人吃,還分送給鄰里,還要用來喂家畜。甘肅武威地區講究過“素臘八”,吃大米稠飯、扁豆飯或是稠飯,煮熟後配炸散子、麻花同吃,民俗叫它“扁豆粥泡散”。
3、西寧臘八節的習俗。臘八節並不喝粥,而是吃麥仁飯。臘月初七晚上將新碾的麥仁,與牛羊肉同煮,加上青鹽、姜皮、花椒、草果、苗香等佐料,經一夜文火煮熬,麥仁飯異香撲鼻,十分可口。
4、江浙臘八節的習俗。江蘇人吃臘八粥分甜鹹兩種。臘八粥裡要加入茨菰、荸薺、胡桃仁、松子仁、芡實、紅棗、栗子、木耳、青菜、金針菇等。如果煮的是鹹粥的話,在裡面加入青菜和油即可。
為什麼要吃臘八粥?
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中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閤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
提起“臘八節”,大概多數人頭腦中閃現的第一個念頭就是“喝臘八粥”,真正的老北京習俗更多的還是從清朝開始。肖復興表示,就臘八節來說,幾乎所有習俗都是圍繞喝臘八粥進行,但最早臘八粥是供窮人食用,“到了年底窮人沒有吃的東西,將鍋蓋、缸沿打掃出的剩米煮成粥喝,慢慢形成習俗,最終傳到官府、宮廷和寺廟。”
在漫長的民俗演變過程中,許多俗語也隨之出現,即“送信的臘八粥”,“過了臘八就是年”等。肖復興解釋,作為節俗來講,如果說過年是一首交響樂,那麼臘八節就是第一章“前奏曲”,“過年”由此拉開序幕。而臘八粥又稱八寶粥,內裡“五味俱全”,“八寶”含有吉利之意,而在“五味”中,“苦味”含有一席之地,與“八寶”對照,這是與臘八節中與窮人相關的地方,慢慢演繹成今天所講的民俗。
中國人為什麼要吃臘八粥
臘八粥是一種在臘八節用由多種食材熬製的粥。
說起臘八節大家可能都不會陌生,若是講起臘八節的來歷知道的人就曲指可數了。釋迦牟尼成佛之前,曾經修苦行多年,餓得骨瘦如柴,決定不再苦行。這時遇見一個牧女,送他乳糜食用。他吃了乳糜,恢復了體力,便端坐在菩提樹下入定,於十二月八日成道。夏曆以十二月為臘月,所以十二月八日稱作臘八。
中國漢族地區,將這一天作為釋迦牟尼的成道日,於是臘八成了佛教節日。< <百丈清規> >說:“臘月八日,恭遇本師釋迦如來大和尚成道之辰,率比丘眾,嚴備香花燈燭茶果珍羞,以申供養。”寺院在這天舉行誦經,並效法佛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傳說故事,用香谷和果實等造粥供佛,名為臘八粥。 百丈清規>
早在宋代,每逢十二月初八日,東京開封各大寺院都要送七寶五味粥,即“臘八粥”。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閥> 記載,十二月初八日,各個寺院送七寶五味粥讓門徒鬥飲,稱之為“臘八粥”,又稱“佛粥”。宋代大詩人陸游詩中說:“今朝佛粥更相饋,反覺江村節物新。”也說的是臘八送粥之事。 東京夢華錄>閥>
臘八粥不僅為僧侶享用,民間也很盛行。周密< <武林舊事> >說:“八日,則寺院及人家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慄之類作粥,謂之,’臘八粥’。”< <燕京歲時記.臘八粥> >說:“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江豆、去皮棗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紅糖、瑣瑣葡萄,以作點染。”< <燕都遊覽志> >也說,十二月八日,民間作臘八粥,以米果雜成,多者為勝。作為一種民間風俗,夏曆十二月八日吃臘八粥,用以慶祝豐收,一直流傳至今。 燕都遊覽志> 燕京歲時記.臘八粥> 武林舊事>
為什麼臘月初八要吃臘八粥?代表什麼呢
臘八粥是一種在臘八節用多種食材熬製的粥,也叫做七寶五味粥。吃臘八粥,用以慶祝豐收,不是為了紀念某個人。
我國古代天子,農曆每年的十二月要用幹物進行臘祭,敬獻神靈。臘祭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祭祀;二是禱祝。祭祀是祀八谷星神,用幹物敬獻,表示慶豐收之意。幹物稱臘,八是八谷星神,故稱臘八。在時間上,臘祭又是在農曆每年的臘月初八日進行的。臘月初八日亦稱臘八。禱祝是臘祭的一個重要方面,內容是祈求來年風調雨順,確保農業豐收。於每年的臘月初八日用幹物祭祀八谷星神,進行禱祝,稱為臘八祝或稱蠟八祝,祝與粥同音,於是就於每年的臘月初八日,將蔬果乾物攪和在一起,煮熟成粥,敬獻農神,以表示慶豐收之意,並進行禱祝。用臘八粥來諧音臘八祝的意思,這就是臘八粥的由來。含義是用幹物煮粥,敬獻農神,進行禱祝,祈求保佑,以慶豐收。
另一種說法是臘八粥本來是佛教寺煮來供菩薩的——十八種乾果象徵著十八羅漢,後來這風俗便在民間通行。
春節為什麼要吃臘八粥
臘八粥是一種在臘八節用由多種食材熬製的粥。
說起臘八節大家可能都不會陌生,若是講起臘八節的來歷知道的人就曲指可數了。釋迦牟尼成佛之前,曾經修苦行多年,餓得骨瘦如柴,決定不再苦行。這時遇見一個牧女,送他乳糜食用。他吃了乳糜,恢復了體力,便端坐在菩提樹下入定,於十二月八日成道。夏曆以十二月為臘月,所以十二月八日稱作臘八。
中國漢族地區,將這一天作為釋迦牟尼的成道日,於是臘八成了佛教節日。< <百丈清規> >說:“臘月八日,恭遇本師釋迦如來大和尚成道之辰,率比丘眾,嚴備香花燈燭茶果珍羞,以申供養。”寺院在這天舉行誦經,並效法佛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傳說故事,用香谷和果實等造粥供佛,名為臘八粥。 百丈清規>
早在宋代,每逢十二月初八日,東京開封各大寺院都要送七寶五味粥,即“臘八粥”。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 >記載,十二月初八日,各個寺院送七寶五味粥讓門徒鬥飲,稱之為“臘八粥”,又稱“佛粥”。宋代大詩人陸游詩中說:“今朝佛粥更相饋,反覺江村節物新。”也說的是臘八送粥之事。 東京夢華錄>
臘八粥不僅為僧侶享用,民間也很盛行。周密< <武林舊事> >說:“八日,則寺院及人家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慄之類作粥,謂之,’臘八粥’。”< <燕京歲時記.臘八粥> >說:“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江豆、去皮棗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紅糖、瑣瑣葡萄,以作點染。”< <燕都遊覽志> >也說,十二月八日,民間作臘八粥,以米果雜成,多者為勝。作為一種民間風俗,夏曆十二月八日吃臘八粥,用以慶祝豐收,一直流傳至今。 燕都遊覽志> 燕京歲時記.臘八粥> 武林舊事>
臘八粥的由來是什麼 為什麼要吃臘八粥
臘月初八被稱為臘八節,“臘者,接也”,寓有新舊交替的意思,臘八節因臘日而來,是農曆臘月最重大的節日,日期為臘月初八,古代稱為“臘日”,俗稱“臘八節”。這一習俗要追溯到古代,夏代稱臘日為“嘉平”,商代為“清祀”,周代為“大蜡”;因在十二月舉行,故稱該月為臘月,稱臘祭這一天為臘日。先秦的臘日在冬至後的第三個戌日,南北朝開始才固定在臘月初八。臘八節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包括門神、戶神、宅神、灶神、井神,祈求豐收和吉祥的節日,後來東漢佛教傳入,為了擴大在本土的影響力逐附會傳統文化把臘八節定為佛成道日。在中國,有臘八節喝臘八粥、泡臘八蒜的習俗。
喝臘八粥、泡臘八蒜的習俗起源: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閤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中國各地臘八粥的花樣,爭奇競巧,品種繁多。其中以北平的最為講究,攙在白米中的物品較多,如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圓、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絲、玫瑰、紅豆、花生……總計不下二十種。臘八粥熬好之後,要先敬神祭祖。之後要贈送親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後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臘八粥,保存著吃了幾天還有剩下來的,卻是好兆頭,取其“年年有餘”的意義。
清代營養學家曹燕山撰《粥譜》,對臘八粥的健身營養功能講得詳盡、清楚,調理營養,易於吸收,是“食療”佳品,有和胃、補脾、養心、清肺、益腎、利肝、消渴、明目、通便、安神的作用。這些已都被現代醫學所證實。對於老年人說來,臘八粥同樣也是有益的美食,但也應注意不宜多喝。其實,何止是臘八,平素喝粥,對老年人也是大有裨益的。粥的品種也相當多,可因人而異,按需選擇,酌情食用。
什麼人不適合吃臘八粥,哪些人不能喝臘八粥
什麼人不適合吃臘八粥?
糖尿病患者:臘八粥的原料多是澱粉含量高的食物,澱粉轉化為糖後引起血糖升高,因此糖尿病人不宜食用。如果非要食用的話,如果家裡有糖尿病人,就要少放一些升高血糖快的食材,如糯米、粳米,多加一些膳食纖維含量高的糙米、燕麥、杏仁或者一半以上的黃豆,以便控制他的血糖上升。不要放糖,控制食用量,半小碗左右即止。
食道返流症患者:食道返流俗稱“燒心病”,經常出現泛酸、燒心症狀,而高澱粉、高蛋白質的臘八粥最易引起胃酸返流,加重症狀。此外,胃潰瘍等胃酸分泌過多者也同樣不宜。
功能性消化不良者:包括經常腹脹、胃痛以及消化功能不好的人,臘八粥中的澱粉、高蛋白質易導致腹脹、疼痛。
脾胃虛寒者:粥中的豆類易引發腹瀉。在家熬粥,就要少選擇粗糧、雜豆膳食纖維多的食材,多放一些好消化的糯米、粳米、小米,具有養胃作用的食材。
感冒發燒者:臘八粥不易消化,感冒期間不宜食用。
急性胰腺炎患者:臘八粥中的高蛋白可加重病情。
腦血管病患者:臘八粥中的高澱粉、高蛋白,易引發出血性腦血管病。
臘八粥是什麼?
臘八粥是一種在臘八節用由多種食材熬製的粥,也叫七寶五味粥。最早的臘八粥是紅小豆來煮,後經演變,加之地方特色,逐漸豐富多彩起來。臘月最重大的節日之一,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稱為“臘日”,俗稱“臘八節”。 臘八這一天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
1.臘八粥的一般煮法是先把大麥米和紅小豆、綠豆、豇豆等各種豆類揀好洗淨,煮成半熟後再放入白米、小米、黃米、糯米等等。難煮的豆類最好預先浸泡。
2.水要一次加足了。煮粥時先用旺火,等米快開花了改用文火煮。一邊煮一邊攪拌,注意不要糊鍋。
3.粥煮好後,吃的時候再加糖。
現在很多地方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閤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
中國民間為什麼要吃臘八粥
臘八粥是一種在臘八節用多種食材熬製的粥,也叫做七寶五味粥。吃臘八粥,用以慶祝豐收,不是為了紀念某個人。
我國古代天子,農曆每年的十二月要用幹物進行臘祭,敬獻神靈。臘祭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祭祀;二是禱祝。祭祀是祀八谷星神,用幹物敬獻,表示慶豐收之意。幹物稱臘,八是八谷星神,故稱臘八。在時間上,臘祭又是在農曆每年的臘月初八日進行的。臘月初八日亦稱臘八。禱祝是臘祭的一個重要方面,內容是祈求來年風調雨順,確保農業豐收。於每年的臘月初八日用幹物祭祀八谷星神,進行禱祝,稱為臘八祝或稱蠟八祝,祝與粥同音,於是就於每年的臘月初八日,將蔬果乾物攪和在一起,煮熟成粥,敬獻農神,以表示慶豐收之意,並進行禱祝。用臘八粥來諧音臘八祝的意思,這就是臘八粥的由來。含義是用幹物煮粥,敬獻農神,進行禱祝,祈求保佑,以慶豐收。
另一種說法是臘八粥本來是佛教寺煮來供菩薩的——十八種乾果象徵著十八羅漢,後來這風俗便在民間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