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協定的意思是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12-22

巴黎協定的意義是什麼?

引發了《華沙條約》的簽訂。

1954年10月23日,美、英、法等西方國家簽訂了《巴黎協定》,吸收聯邦德國加入西歐聯盟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蘇聯同阿爾巴尼亞、保加利亞、波蘭、民主德國、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匈牙利在莫斯科舉行歐洲國家保障歐洲和平和安全會議,會議通過宣言聲稱:如西方國家批准《巴黎協定》,蘇聯和東歐國家將在組織武裝力量和聯合司令部方面採取共同措施。

1955年3月,八國又就締結集體友好互助條約的原則、組建聯合武裝力量及其統帥部等問題進行了協商,並取得一致意見。5月5日,《巴黎協定》被批准。5月14日,蘇、阿、保、匈、民德、波、羅、捷八國在華沙簽署了《阿爾巴尼亞人民共和國、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匈牙利人民共和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波蘭人民共和國、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友好合作互助條約》。簡稱《華沙條約》。

巴黎協議的歷史意思

《巴黎協議》,即2015年巴黎氣候變化大會通過了全球氣候變化的新協議,它將為2020年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作出安排。

根據協議,各方將以“自主貢獻”的方式參與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發達國家將繼續帶頭減排,並加強對發展中國家的資金、技術和能力建設支持,幫助後者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

從2023年開始,每5年將對全球行動總體進展進行一次盤點,以幫助各國提高力度、加強國際合作,實現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長期目標。

十幾天的日夜鏖戰,協議終於出爐。一些代表在現場難抑激動心情,哽咽流淚。協議通過後,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對媒體表示:最後通過的巴黎協議,我們是完全支持的。它並不十分完美,它還有些內容需要在行動中進一步完善。但即使如此,它並不影響整個歷史又往前邁出了大大的一步。

巴黎協定對於解決全球環境問題有什麼意義

經過長達兩週的緊張談判,巴黎氣候變化大會終於在12日晚迎來收穫碩果的時刻。當晚,負責主持會議的法國外長法比尤斯對與會國代表宣佈:“我環顧四周,看到各方反應積極,沒有反對意見……我宣佈《巴黎協定》正式通過。”他舉起一把小木槌,打趣似地說:“槌子雖小,卻能成就一番大事業。”隨著木槌落定,現場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難以抑制激動情緒的與會代表歡呼、擁抱,一些人甚至喜極而泣。熱烈的場面持續了長達數分鐘。聯合國祕書長潘基文稱:“歷史將會銘記這一天……《巴黎協定》標誌著里程碑式的巨大成功,無論是對地球、還是對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們。”

《巴黎協定》涵蓋長期目標、減排目標、資金援助、透明度審查、損失評估等多項內容。根據協定,各締約國要把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並在此基礎上再做出升幅小於1.5攝氏度的努力。各締約國同意“儘可能快地”限制溫室氣體的排放,以期在21世紀下半葉,人為排放的溫室氣體能自然地被森林和海洋所吸收。各締約國所取得的相關進展,每5年要得到一次審查。此外,協定敦促締約國中的發達國家繼續為欠發達國家提供資金支持,到2020年,這些國家每年要提供總額為1000億美元的援助款,協助後者減排或適應氣候變化。

《巴黎協定》的達成,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認可與歡迎。《今日美國報》13日稱,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白宮發表講話,盛讚該協定是“世界的轉折點”,為削減全球溫室氣體的排放設定了“宏偉目標”。他說:“該協定代表我們拯救地球的最好機會。”美國媒體認為,《巴黎協定》的促成也是奧巴馬在總統任期內所取得的一項“里程碑式的成就”。英國首相卡梅倫表示,該協定“為全球的未來邁進了一大步”。德國總理默克爾認為,該協定是國際社會在歷史上首次達成共識、同心協力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13日表示,《巴黎協定》確立了2020年後以國家自主貢獻為主體的國際應對氣候變化機制安排,重申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確立的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平衡反映了各方關切,是一份全面、均衡、有力度的協定。

不過,歡騰的慶祝活動過後,一個疑問仍然留在人們腦海中——新協定對地球到底真正意味著什麼?美國《紐約時報》稱,密切關注巴黎氣候會議的科學家不怎麼樂觀地表示:僅通過協定“根本無法拯救這顆星球”,極地的冰蓋仍然面臨融化的危險,海平面仍在不斷升高,部分區域的人類生存環境也仍然面臨危機。英國“現在就要全球正義”組織負責人尼克·迪爾登也表示,這樣的協定被標榜為“巨大的成功”是相當離譜的事情。在該組織看來,該協定“幾乎不具備任何約束力”,全球最易受氣候變化影響的弱勢群體的權利,根本談不上得到保障。

當然,令學界認同的是,巴黎會議是全球變暖問題被提出半個世紀以來,世界政治體系首次對環境威脅做出了“合乎比例”的應對方式,讓政界和學界在這一問題上站在了同一個認知高度。美國知名環境科學家克里斯托弗·菲爾德說:“我認為會議成果將會改變世界。我們沒有解決問題,但至少奠定了一個重要的基礎。”媒體分析認為,《巴黎協定》雖然不是環境問題的“解藥”,但它起碼意味著“進入了療程”。

此外,《紐約時報》還認為,《巴黎協定》將間接影響全球經濟,地緣政治可能也將隨之發生變化。比如,該協定將大大促進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幫助節能企業或新興能源企業擴大市場、促進能源技術革新;為致力於該類技術的國家,如美國和日本從中獲得經濟利益;相對貧窮的國家雖然技術存在不足,但並不缺乏陽光和風力等再生能源資源,這些國家有望成為新的“經濟發展明星國”;能源技術更新緩慢的發展中國家,將陷入競爭劣勢。世界一些主要石油輸出國也可能受到......

2015巴黎協定的升成有什麼意義

《巴黎協定》涵蓋長期目標、減排目標、資金援助、透明度審查、損失評估等多項內容。根據協定,各締約國要把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並在此基礎上再做出升幅小於1.5攝氏度的努力。各締約國同意“儘可能快地”限制溫室氣體的排放,以期在21世紀下半葉,人為排放的溫室氣體能自然地被森林和海洋所吸收。各締約國所取得的相關進展,每5年要得到一次審查。此外,協定敦促締約國中的發達國家繼續為欠發達國家提供資金支持,到2020年,這些國家每年要提供總額為1000億美元的援助款,協助後者減排或適應氣候變化。

《巴黎協定》的達成,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認可與歡迎。

巴黎協定是什麼內容,巴黎協定對中國的影響

巴黎協定其實是一個關於人類如何應對氣候問題等等等等的一個多個國家參與的協定。

巴黎氣候協定是抗擊氣候變化的第一項全球協定,要點如下:

【目標】將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平升高的幅度控制在兩攝氏度之內,並承諾“盡一切努力”使其不超過1.5攝氏度,從而避免“更災難性的氣候變化後果”。

【法律形式】所通過的協定具有法律約束力,但相關決議和各國減排目標不具備法律約束力。但針對各國承諾的調整機制是具有法律約束力的,目的是保證協定得到履行。

【減排】《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196個締約方中有187個提交了本國2020年生效的抗擊氣候變化的承諾方案,將每五年上調一次。其餘國家必須提交承諾方案才能成為協定的締約方。每個國家都要承諾採取必要措施,並可利用市場機制(如排放量交易)來實現目標。

【調整】各國應每五年上調一次承諾,以便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提高目標,保證將氣溫升幅控制在兩攝氏度以下的目標得以實現。

【執行】不會有懲罰,但會有一個透明的後續跟蹤機制,以保證全世界都能言出必行,在期限來臨之前提醒相關國家是否走在執行協定的道路上。

【長期目標】各國希望排放量能夠“儘早”達到峰值,並承認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這項任務會需要更多的時間。建議從現在起就採取快速減排的措施。此外,各國承諾在本世紀下半葉實現“排放氣體與可吸收氣體之間的平衡”,以達到淨零排放。換句話說:排放的氣體不能多於通過自然或技術手段回收的氣體。

【資金】協定指出,發達國家應出資幫助發展中國家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鼓勵其他有經濟條件的國家也作出自主貢獻。出資的意圖應在資金轉交兩年前通報,以使發展中國家能夠對可能獲取的資金有個概念。從2020年起,富國每年應動用至少1000億美元來支持發展中國家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並從2025年起增加這一金額。

【損失與損害】協定承認有必要推動與氣候變化負面影響有關的“損失與損害機制”,但沒有具體提出任何相關的金融工具。

【生效】在排放量佔全球55%的至少55個締約方批准之後,新協定正式生效。

華春瑩在當天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氣候變化是全球性的挑戰,沒有任何國家能夠置身事外。《巴黎協定》的成果來之不易,凝聚了國際社會最廣泛的共識,為全球合作應對氣候變化進程明確了進一步努力的方向和目標。《巴黎協定》所倡導的全球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的大趨勢與中國生態文明的概念是相符的,所以無論其他國家的立場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中國都將繼續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立足自身可持續發展的內在需求,採取切實措施,加強國內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認真履行《巴黎協定》。

謝謝~

資料來源於網絡

若有幫到你,請採納喲~~

巴黎氣候變化大會各國簽訂的巴黎協定有何重要意義

儘管各國都在展現積極姿態,但不可否認,在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間,“老生常談”的分歧和博弈依然存在。 第一,“共同但有區別責任”原則在減緩、適應、資金、技術等具體領域將如何體現?20多年來,伴隨著世界經貿格局的不斷演變,這一原則正呈現被弱化和淡化的趨勢。 第二,融資問題如何落實?在哥本哈根大會上,發達國家承諾建立資助發展中國家的“綠色氣候基金”,在2013年至2020年每年出資1000億美元。然而,直到2014年,“綠色氣候基金”總額才勉強超過100億美元。這個巨大的窟窿如何填補?錢款來自國家公共部門還是私人部門?今後如何統計?解決這些問題或許很難“一蹴而就”。 第三,新協議的性質如何,是否具有法律約束力?美方表示,巴黎氣候談判不會達成一項從法律上要求各國減排的“條約”。但主辦國法國卻說,峰會結果必須具有法律約束力。 主要成果:《巴黎協定》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近200個締約方一致同意通過《巴黎協定》。協定共29條,包括目標、減緩、適應、損失損害、資金、技術、能力建設、透明度、全球盤點等內容。 《巴黎協定》指出,各方將加強對氣候變化威脅的全球應對,把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攝氏度之內,併為把升溫控制在1.5攝氏度之內而努力。全球將盡快實現溫室氣體排放達峰,本世紀下半葉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 根據協定,各方將以“自主貢獻”的方式參與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發達國家將繼續帶頭減排,並加強對發展中國家的資金、技術和能力建設支持,幫助後者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 從2023年開始,每5年將對全球行動總體進展進行一次盤點,以幫助各國提高力度、加強國際合作,實現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長期目標。

中國在巴黎協定會上的承諾說明了什麼

中國在巴黎協定會上的承諾

說明了中國人

勇於承擔世界責任

2015年巴黎氣候變化大會各國簽訂的巴黎協定有何重大意思

巴黎氣候大會。因為中國是發展中國家,協定對中國的影響如下。 根據巴黎協定,各方將以“自主貢獻”的方式參與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發達國家將繼續帶頭減排,並加強對發展中國家的資金、技術和能力建設支持,幫助後者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從2023年開始,每5年將對全球行動總體進展進行一次盤點,以幫助各國提高力度、加強國際合作,實現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長期目標。

巴黎協定對於全球解決環境問題有什麼意義m

經過長達兩週的緊張談判,巴黎氣候變化大會終於在12日晚迎來收穫碩果的時刻。當晚,負責主持會議的法國外長法比尤斯對與會國代表宣佈:“我環顧四周,看到各方反應積極,沒有反對意見……我宣佈《巴黎協定》正式通過。”他舉起一把小木槌,打趣似地說:“槌子雖小,卻能成就一番大事業。”隨著木槌落定,現場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難以抑制激動情緒的與會代表歡呼、擁抱,一些人甚至喜極而泣。熱烈的場面持續了長達數分鐘。聯合國祕書長潘基文稱:“歷史將會銘記這一天……《巴黎協定》標誌著里程碑式的巨大成功,無論是對地球、還是對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們。”   《巴黎協定》涵蓋長期目標、減排目標、資金援助、透明度審查、損失評估等多項內容。根據協定,各締約國要把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並在此基礎上再做出升幅小於1.5攝氏度的努力。各締約國同意“儘可能快地”限制溫室氣體的排放,以期在21世紀下半葉,人為排放的溫室氣體能自然地被森林和海洋所吸收。各締約國所取得的相關進展,每5年要得到一次審查。此外,協定敦促締約國中的發達國家繼續為欠發達國家提供資金支持,到2020年,這些國家每年要提供總額為1000億美元的援助款,協助後者減排或適應氣候變化。   《巴黎協定》的達成,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認可與歡迎。《今日美國報》13日稱,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白宮發表講話,盛讚該協定是“世界的轉折點”,為削減全球溫室氣體的排放設定了“宏偉目標”。他說:“該協定代表我們拯救地球的最好機會。”美國媒體認為,《巴黎協定》的促成也是奧巴馬在總統任期內所取得的一項“里程碑式的成就”。英國首相卡梅倫表示,該協定“為全球的未來邁進了一大步”。德國總理默克爾認為,該協定是國際社會在歷史上首次達成共識、同心協力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13日表示,《巴黎協定》確立了2020年後以國家自主貢獻為主體的國際應對氣候變化機制安排,重申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確立的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平衡反映了各方關切,是一份全面、均衡、有力度的協定。   不過,歡騰的慶祝活動過後,一個疑問仍然留在人們腦海中——新協定對地球到底真正意味著什麼?美國《紐約時報》稱,密切關注巴黎氣候會議的科學家不怎麼樂觀地表示:僅通過協定“根本無法拯救這顆星球”,極地的冰蓋仍然面臨融化的危險,海平面仍在不斷升高,部分區域的人類生存環境也仍然面臨危機。英國“現在就要全球正義”組織負責人尼克·迪爾登也表示,這樣的協定被標榜為“巨大的成功”是相當離譜的事情。在該組織看來,該協定“幾乎不具備任何約束力”,全球最易受氣候變化影響的弱勢群體的權利,根本談不上得到保障。   當然,令學界認同的是,巴黎會議是全球變暖問題被提出半個世紀以來,世界政治體系首次對環境威脅做出了“合乎比例”的應對方式,讓政界和學界在這一問題上站在了同一個認知高度。美國知名環境科學家克里斯托弗·菲爾德說:“我認為會議成果將會改變世界。我們沒有解決問題,但至少奠定了一個重要的基礎。”媒體分析認為,《巴黎協定》雖然不是環境問題的“解藥”,但它起碼意味著“進入了療程”。   此外,《紐約時報》還認為,《巴黎協定》將間接影響全球經濟,地緣政治可能也將隨之發生變化。比如,該協定將大大促進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幫助節能企業或新興能源企業擴大市場、促進能源技術革新;為致力於該類技術的國家,如美國和日本從中獲得經濟利益;相對貧窮的國家雖然技術存在不足,但並不缺乏陽光和風力等再生能源資源,這些國家有望成為新的“經濟發展明星國”;能源技術更新緩慢的發展中國家,將陷入競爭劣勢。世界一些主要石油輸出國也可能受到......

什麼是《巴黎協定》?美國要退出《巴黎協定》的原因是什麼

氣候大會開的比較不愉快的幾屆主要是09年哥本哈根的COP15、10年的坎昆COP16、11年的德班COP17、12年多哈的COP18,這幾年主要是因為《京都議定書》的續約問題上,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不願意在經濟發展問題上進行妥協,在關鍵的減排問題上置全球人民的健康和福祉於不顧,互相扯皮、攻訐、推諉,相繼以退出為要挾,你方唱罷我登場,在以遏制氣候災難為目標的氣候大會上大打政治牌的醜陋表演。扯皮主要在美國、日本、加拿大、中國、印度等幾個碳排放大國之間進行。  2015年巴黎的COP21開得還算相對成功的,來自195個國家的代表終於就共同應對氣候變化通過了《巴黎協定》。協定在總體目標、責任區分、資金技術等多個核心問題上取得進展,被認為是氣候談判過程中歷史性的轉折點。

相關問題答案
巴黎協定的意思是什麼?
心若淡定的意思是什麼?
二者協調的意思是什麼?
閃爍不定的意思是什麼?
安定的意思是什麼?
維持決定的意思是什麼?
不確定的意思是什麼?
巴山蜀水的意思是什麼?
必定的意思是什麼?
否定的意思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