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澆帶作用是什麼?
後澆帶的作用是什麼
後澆帶是在建築施工中為處止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由於溫度、收縮不均可能產生的有害裂縫,按照設計或施工規範要求,在基礎底板、牆、樑相應位置留設臨時施工縫,將結構暫時劃分為若干部分,經過構件內部收縮,在若干時間後再澆搗該施工縫混凝土,將結構連成整體。後澆帶的澆築時間宜選擇氣溫較低時,可用澆築水泥或水泥中摻微量鋁粉的混凝土,其強度等級應比構件強度高一級,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間出現裂縫,造成薄弱部位。設置後澆帶的部位還應該考慮模板等措施不同的消耗因素。
後澆帶是既可解決沉降差又可減少收縮應力的有效措施,故在工程中應用較多。設置後澆帶的位置、距離通過設計計算確定,其寬度考慮施工簡便、避免應力集中,常為800~1200mm;在有防水要求的部位設置後澆帶,應考慮止水帶構造。
後澆帶作用解決沉降差
高層建築和裙房的結構及基礎設計成整體,但在施工時用後澆帶把兩部分暫時斷開,待主體結構施工完畢,已完成大部分沉降量(50%以上)以後再澆灌連接部分的混凝土,將高低層連成整體。設計時基礎應考慮兩個階段不同的受力狀態,分別進行強度校核。連成整體後的計算應當考慮後期沉降差引起的附加內力。這種做法要求地基土較好,房屋的沉降能在施工期間內基本完成。
同時還可以採取以下調整措施:
(1)調壓力差。主樓荷載大,採用整體基礎降低土壓力,並加大埋深,減少附加壓力;低層部分採用較淺的十字交叉樑基礎,增加土壓力,使高低層沉降接近。
(2)調時間差。先施工主樓,待其基本建成,沉降基本穩定,再施工裙房,使後期沉降基本相近。
(3)調標高差。經沉降計算,把主樓標高定得稍高,裙房標高定得稍低,預留兩者沉降差,使最後兩者實際標高相一致。後澆帶2.減小溫度收縮影響。新澆混凝土在硬結過程中會收縮,已建成的結構受熱要膨脹,受冷則收縮。混凝土硬結收縮的大部分將在施工後的頭1~2個月完成,而溫度變化對結構的作用則是經常的。當其變形受到約束時,在結構內部就產生溫度應力,嚴重時就會在構件中出現裂縫。在施工中設後澆帶,是在過長的建築物中,每隔30~40米設寬度為700~1000毫米的縫,縫內鋼筋採用搭接或直通加彎做法。留出後澆帶後,施工過程中混凝土可以自由收縮,從而大大減少了收縮應力。混凝土的抗拉強度可以大部分用來抵抗溫度應力,提高結構抵抗溫度變化的能力。後澆帶保留時間一般不少於一個月,在此期間,收縮變形可完成30%~40%。後澆帶的澆築時間宜選擇氣溫較低(但應為正溫度)時,可用澆築水泥或水泥中摻微量鋁粉的混凝土,其強度等級應比構件強度高一級,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間出現裂縫,造成薄弱部位。
後澆帶的設置及作用
簡單的說
作用:1.解決沉降差和減小溫度收縮影響,防止混凝土的脹縮引起混凝土開裂。
後澆帶通常根據設計要求留設。常用於地下室部分。不分縫。
附:
後澆帶是在建築施工中為防止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由於溫度、收縮不均可能產生的有害裂縫,按照設計或施工規範要求,在基礎底板、牆、樑相應位置留設臨時施工縫,將結構暫時劃分為若干部分,經過構件內部收縮,在若干時間後再澆搗該施工縫混凝土,將結構連成整體。後澆帶的澆築時間宜選擇氣溫較低時,可用澆築水泥或水泥中摻微量鋁粉的混凝土,其強度等級應比構件強度高一級,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間出現裂縫,造成薄弱部位。設置後澆帶的部位還應該考慮模板等措施不同的消耗因素。
後澆帶是既可解決沉降差又可減少收縮應力的有效措施,故在工程中應用較多。
設置後澆帶的位置、距離通過設計計算確定,其寬度考慮施工簡便、避免應力集中,常為800~1200mm;在有防水要求的部位設置後澆帶,應考慮止水帶構造。
主要作用有:
1.解決沉降差。高層建築和裙房的結構及基礎設計成整體,但在施工時用後澆帶把兩部分暫時斷開,待主體結構施工完畢,已完成大部分沉降量(50%以上)以後再澆灌連接部分的混凝土,將高低層連成整體。設計時基礎應考慮兩個階段不同的受力狀態,分別進行強度校核。連成整體後的計算應當考慮後期沉降差引起的附加內力。這種做法要求地基土較好,房屋的沉降能在施工期間內基本完成。同時還可以採取以下調整措施:(1)調壓力差。主樓荷載大,採用整體基礎降低土壓力,並加大埋深,減少附加壓力;低層部分採用較淺的十字交叉樑基礎,增加土壓力,使高低層沉降接近。(2)調時間差。先施工主樓,待其基本建成,沉降基本穩定,再施工裙房,使後期沉降基本相近。(3)調標高差。經沉降計算,把主樓標高定得稍高,裙房標高定得稍低,預留兩者沉降差,使最後兩者實際標高相一致。
2.減小溫度收縮影響。新澆混凝土在硬結過程中會收縮,已建成的結構受熱要膨脹,受冷則收縮。混凝土硬結收縮的大部分將在施工後的頭1~2個月完成,而溫度變化對結構的作用則是經常的。當其變形受到約束時,在結構內部就產生溫度應力,嚴重時就會在構件中出現裂縫。在施工中設後澆帶,是在過長的建築物中,每隔30~40米設寬度為700~1000毫米的縫,縫內鋼筋採用搭接或直通加彎做法。留出後澆帶後,施工過程中混凝土可以自由收縮,從而大大減少了收縮應力。混凝土的抗拉強度可以大部分用來抵抗溫度應力,提高結構抵抗溫度變化的能力。後澆帶保留時間一般不少於一個月,在此期間,收縮變形可完成30%~40%。後澆帶的澆築時間宜選擇氣溫較低(但應為正溫度)時,可用澆築水泥或水泥中摻微量鋁粉的混凝土,其強度等級應比構件強度高一級,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間出現裂縫,造成薄弱部位
建築工程上為什麼要有那個後澆帶!
後澆帶是在建築施工中為防止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由於自身收縮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產生的有害裂縫,按照設計或施工規範要求,在基礎底板、牆、樑相應位置留設的臨時施工縫。
作用
解決沉降差
高層建築和裙房的結構及基礎設計成整體,但在施工時用後澆帶把兩部分暫時斷開,待主體結構施工完畢,已完成大部分沉降量(50%以上)以後再澆灌連接部分的混凝土,將高低層連成整體。設計時基礎應考慮兩個階段不同的受力狀態,分別進行荷載校核。連成整體後的計算應當考慮後期沉降差引起的附加內力。這種做法要求地基土較好,房屋的沉降能在施工期間內基本完成。同時還可以採取以下調整措施:
(1)調壓力差。主樓荷載大,採用整體基礎降低土壓力,減少附加壓力;低層部分採用較淺的十字交叉樑基礎,增加土壓力,使高低層沉降接近。
(2)調時間差。先施工主樓,待其基本建成,沉降基本穩定,再施工裙房,使後期沉降基本相近。
(3)調標高差。經沉降計算,把主樓標高定得稍高,裙房標高定得稍低,預留兩者沉降差,使最後兩者實際標高相一致。
減小溫度收縮
新澆混凝土在硬結過程中會收縮,已建成的結構受熱要膨脹,受冷則收縮。混凝土硬結收縮的 大部分將在施工後的頭1~2個月完成,而溫度變化對結構的作用則是經常的。當其變形受到約束時,在結構內部就產生溫度應力,嚴重時就會在構件中出現裂縫。在施工中設後澆帶,是在過長的建築物中,每隔30~40米設寬度為700~1000毫米的縫,縫內鋼筋採用搭接或直通加彎做法。留出後澆帶後,施工過程中混凝土可以自由收縮,從而大大減少了收縮應力。混凝土的抗拉強度可以大部分用來抵抗溫度應力,提高結構抵抗溫度變化的能力。後澆帶保留時間一般不少於一個月,在此期間,收縮變形可完成30%~40%。後澆帶的澆築時間宜選擇氣溫較低(但應為正溫度)時,後澆帶混凝土採用比設計強度等級提高一級微膨脹混凝土澆灌密實並加強養護,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間出現裂縫,形成薄弱部位。
前後澆帶是什麼意思?
只聽說過後澆帶。。後澆帶是土建中的一種施工方法,一般在板,牆,樑的位置澆注混凝土的時候預留位置,將施工部分化為若干段。一段時間後再澆注。這樣做是為了防止混凝土由於溫度等原因產生裂縫,一般圖紙上會有要求。 關於後澆帶的專業解釋在網頁上有: baike.baidu.com/view/1192645.htm
後澆帶 設置的作用是什麼,施工順序和施工要求都有什麼..
設置的作用是分開面積大的混凝土構件,減小變形積累總量,讓各段變形量減小到不至超出材料容許變形範圍內,以保不會開裂。在後澆帶兩邊的變形基本穩定後,補澆混凝土帶,恢復雞件的完整。對於用來對付商砼硬化收縮變形的後澆帶,留置時間大約45~60天,以施工圖說明為準。後澆混凝土是否提高等級、是否加入微膨脹劑等,也以施工圖說明為準。
後澆帶主要作用是對付混凝土硬化收縮產生的變形,後來,用在對付沉降差、對付溫度變形也有一定的作用。
請問什麼是後澆板?後澆板是否和後澆帶一樣是後澆築?以及後澆板的作用是什麼?
後澆板是在結構施工過程中,由於施工佈置的原因或其他後續工作的要求,需要預留一部分樓板留置到工作完成後再進行澆築。例如受場地限制原因,需要將塔吊安置在樓房中間,這時塔吊範圍內的樓板就應該設置為後澆板;由於地下室需要安裝大型設備而且設備尺寸較大無法從地下車庫門進入,這時需要在地下室板上預留一個適當的洞口,以便設備吊裝至地下室進行安裝工作。
後澆帶的作用是為了防止樓板內應混凝土內應力造成樓板裂縫等原因進行設置的。
後澆帶和後澆板澆築都是一樣的,工序上是一致的,要求也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