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在哪裡形成?
痰是怎麼形成的?痰的主要成分是什麼?
痰液是怎樣形成的?
人的氣管和支氣管的黏液腺及杯狀細胞經常分泌些液體,用以溼潤黏膜和粘附空氣中的灰塵及微生物。正常人每天分泌100ml。氣管黏膜上皮細胞的纖毛不斷地向外扇動,將氣管的分泌液扇到咽腔,隨唾液吞嚥進入胃,通常無咳嗽。然而,當氣管和支氣管受到刺激,甚至發炎,則分泌液大量增加,已非上皮細胞纖毛所能扇走,則形成痰液,藉以通過咳嗽的動作咳出來。
痰的主要成分:
痰是呼吸道中的氣管壁分泌的粘液、脫落的衰老和死亡的細胞組織等混合物,同時還可能包含有大量的隨空氣進入而被粘液所粘附的微塵顆粒、病菌等有害物質,在氣管內聚集後,就會給大腦一個“信號”-------“氣管有異物入侵”,所以大腦會發出“指令”,“指揮”胸、腹肌等各有關肌肉組織等“快速收縮”或作出反應,以咳嗽的形式,將“異物”----痰排出體外。
望採納,謝謝
痰形成的部位是
答案C
氣管、支氣管的腺細胞分泌黏液,粘住從外界進入的塵粒、細菌,通過纖毛的擺動,經咳嗽排出體外,這就是所說的痰。
痰是怎麼形成的圖片
痰主要有兩個來源,一是鼻炎,二是氣管炎、支氣管炎。其中,鼻炎引起痰的情況最為常見。僅在胸部出現難受、堵塞、癢的感覺時,痰是氣管炎、支氣管炎引起。
在鼻炎發作時,鼻腔會分泌膿性分泌物,如果從鼻孔前端流出,就是鼻涕。但有部分會被鼻纖毛運到咽喉處,刺激咽喉黏膜,一般引起咽喉不適,較為嚴重時會引起咽喉痛、咳嗽。這些分泌物通過咳嗽吐出,就成了痰。 所以,要解決痰的問題,實際可以通過自己好好調理逐步治好鼻炎,鼻腔不再分泌物膿性分泌物後,咽喉處就不再受刺激,痰就會自然消失。以後注意感冒的預防,避免因感冒引發新的鼻炎就不會有這樣的情況了。
因為鼻炎是由長期或反覆感冒、孕期激素水平增高、生活環境空氣質量較差等,導致鼻纖毛大量死亡而降低鼻腔排毒能力,有害物停留鼻腔,造成鼻黏膜損傷而引發。 鼻炎的炎症部位會分泌大量膿性物質,即鼻涕。 鼻涕裡含有大量病菌和致炎物質,由於過於黏稠,鼻纖毛無法及時運送出去,鼻涕在鼻腔內堆積導致鼻腔炎症不斷惡化,容易引發鼻竇炎。同時,也更容易引起感冒,形成鼻炎→感冒→鼻炎加重→更易感冒的惡性循環。同時,這些含有大量致炎物質的鼻涕會被鼻纖毛運送到鼻咽處,由於過於黏稠,無法滑入胃中進行滅菌,就粘在鼻咽、咽喉處。 裡面的致炎物質刺激咽喉軟組織,引發咽喉炎,嚴重時表現出咳嗽症狀。這些分泌物如果從口中吐出,就成了我們所說的痰。所以,咽炎通常伴隨鼻炎發病。這也是單獨治療咽炎效果差的原因。
要徹底治療鼻炎,自己去買個鼻舒樂洗鼻器 加入溫熱生理鹽水溫和浸洗鼻腔各個柔嫩組織,徹底清除組織表面鼻涕及鼻涕中的病毒和其它有害物質。一般早晚各洗一次即可。 洗的時候一定要徹底洗乾淨鼻腔內的鼻涕,把鼻涕洗乾淨了,鼻咽處沒有了刺激物,咽炎就會自然消失。 同時,鼻腔內沒有了鼻涕的刺激,各組織炎症將會慢慢消失。鼻纖毛的生理環境得到提高,負擔減輕,鼻纖毛的排毒能力逐步恢復。鼻腔內由先前的惡性循環轉為良性循環,病變組織細胞逐漸被新生的健康細胞替代,鼻炎也就治好了,人也就不容易感冒了。 要 達到這個效果每次清洗一定要徹底,這也是需要使用鼻舒樂洗鼻器 的原因。 如果清洗不徹底,鼻腔仍將受到各種有害刺激物的損傷,會影響治療效果。剛開始洗如果想早點見效,也可以增加洗的次數,只要每次洗乾淨了,洗的次數越多,見效越快。這是理療法,對身體非常安全,可以放心洗的。
恢復健康的鼻腔也會提高進入下呼吸道的空氣質量,對整個呼吸系統的健康有著重要的保護作用。各種呼吸系統疾病、呼吸道傳染病自然會遠離你。早晚各清潔鼻腔一次,可預防感冒、流感、鼻炎、鼻竇炎等各種呼吸道疾病 。 所以,這個方法用好了,將受益終身的。另外,儘量少用藥物,因為治療鼻炎的藥物中大多含有抗生素,過多使用抗生素會導致身體內病菌抗藥性增強,使病菌不斷進化, 在需要用藥的時候就可能面臨找不到藥物的危險。手術往往由於割除或者燒掉病變黏膜後未能從根本上解決鼻腔內有害刺激物的問題,復發風險很高。
人體中的“痰” 怎麼形成的?為什麼會有“痰”?
痰,是人體呼吸道的分泌物,它是通過支氣管纖毛運動上皮纖毛的運動,從肺部向上呼吸道推動,最後,通過人的正常咳嗽反射從氣管內咳出排出體外,正常人痰很少,只是保持呼吸道溼潤而分泌的少量粘液。但當人吸入刺激性氣體、塵埃、致病細菌、病毒等有害微生物時,上呼吸道就可能發生炎症,或者肺部發生疾病,呼吸道就會分泌增加,痰量就會增加,而痰的性質也會發生變化,可以由粘痰變成黃膿痰。比如:在支氣管擴張症,肺結核空洞形成時,肺化膿性炎症時,黃膿痰的量就會增加,而且裡面可以含大量的致病菌。 呼吸道分泌少量的粘液是正常的,它對人可以起一個保護作用。當人吸入比較冷和乾燥的空氣時,通過呼吸道可以使進入肺內的含氧空氣進行溼潤和加溫,也可以使吸入空氣中的塵埃、有毒的其他顆粒以及空氣中的含細菌的塵埃顆粒吸附在溼潤的支氣管壁上,通過支氣管上皮的纖毛運動,推向上呼吸道,通過咳嗽排出體外,起到了保護肺臟的作用。 肺臟通過呼吸道與外界直接相通,空氣的汙染物是多種多樣的,其中也包涵了痰液與塵埃結合後乾燥的顆粒,通過人的呼吸吸入肺臟,一旦人體抵抗力下降,那麼,呼吸系統發生炎症而得病的機會就大大增加。經科學家們研究,認為由於呼吸系統結構的特殊性,感染肺部的致病微生物多而複雜。再說病人又可通過呼吸系統的分泌物,痰液的排出,打噴嚏等可以再汙染空氣,再可以使人吸入。這樣周而復始的傳染而感染,所以,呼吸道的傳染病流行傳染是很快的。況且,結核桿菌在乾燥的塵埃中存活的時間很長,所以,危害也就更大。 呼吸道傳播的方式,主要是通過痰液汙染了空氣,汙染了空氣中的塵埃。有人通過測定,正常人每天24小時至少要吸入10~12個立方米的空氣,否則不能維持人正常活動所需的氧氣。這十多個立方米的空氣中,能被人利用的也只有含20.9%的氧氣,可想而知,這十多立方米的空氣中含有多少人體所不需要的東西,其中包含著有害有毒物以及乾燥的帶細菌的塵粒。所以如何減少這些不必要的甚至是有害的物質的吸入,就需要淨化我們的環境,減少對環境的汙染。 隨地吐痰是一種惡習。我國是一個有著幾千年歷史的古代文明國家,在東漢華陀的“中芷經”早就指出,結核病是“傳屍者,非一門相傳而成也,或問病弔喪而得,或朝走暮遊而逢。”華陀實際上已經考慮到結核病是通過空氣在傳染,只是當時科學發展的限制,似乎尚未認識痰(飛沫)→空氣→人而傳播。痰是呼吸道傳播疾病的元凶,這個道理現在已被現代文明所認識。所以禁止隨地吐痰,隨地吐痰應該受到社會的遣責,從懂事的孩子起都應該知道不要隨地吐痰,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不準隨地吐痰,不等於讓你把痰不吐出來而往肚內嚥下去,我們千萬不能把含大量細菌、含有害有毒物的痰往肚內吞,這是極不衛生的,打個比方:你自己有痰往肚內咽,等於別人的痰往你嘴裡吐一樣,你想這髒不髒,想到這些,你以後可能再也不敢將痰往肚內嚥了。有了痰,我們必須吐在痰盂內,現在各城市的公共衛生設施多設有痰盂,或者吐在衛生紙內丟入垃圾箱,這樣環衛部門就會作終末滅毒處理,就可以減少因為痰的原因而汙染環境,汙染空氣。
痰是怎麼來的?是怎麼一個形成過程?
中醫學所說的痰,多指人體臟腑氣血失和,津液運化失常的病理產物而言。其中包括可咳吐而出的肺胃之痰,可以觸見的痛病、痰核等外在之痰,停積於臟腑、經絡、血脈之中的潛在之痰,人體內痰生成到一定程度而不能消除時,便可能引起包括多種常見病、多發病、疑難病、急危重症、奇異怪症在內的錯綜複雜的病理變化,中醫學將這些病變統稱為疾病,因此,痰又是一種為害甚廣的致病因素。中醫痰病學術的發生發展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在理論和實踐方面,均有著極其豐富的內涵,若能充分發掘、整理提高,將對中醫藥學術進步,對人類的疾病防治,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1.研究痰病發病,發展中醫病因病機理論 中醫病因病機學,是中醫基礎理論和臨床醫學的交匯點。從中醫學的發展歷史來看,病因病機學的突破,不僅能夠推動中醫理論體系的全面發展,而且會促進從基礎到臨床整個中醫學術的進步,痰病學術研究的根本意義即在於此。中醫所說的病因,主要包括六淫、疫癧、七情、飲食、勞倦、外傷,以及痰飲、瘀血等。痰飲和瘀血,除具有病因屬性外,同時又屬於人體病理變化的產物,是與其它致病因素有別的一類特殊病因,這就增加了其所致病變的復性。從臨床上看,由痰飲所致的病變,較瘀血更為廣泛。另一方面,由於在生理上津血同源,病情況下痰瘀往往互為因果而同病,出現更為複雜的病情。 從現可考的中醫文獻來看,成書於秦漢之際的《神農本草經》中,已有"胸中痰結""留飲痰瘤"之類的記載,與其時代相近的《黃帝內經》中,對痰與腫瘤的關係已有初步的認識。如《靈樞·刺節真邪》中"有所結,氣歸之,津液留之,邪氣中之,凝結日以易甚,連以聚居,為昔瘤,以手按之堅"等記載,已揭示氣滯津結痰凝可形成腫瘤。公元七世紀成書的《諸病源候論》中,對痰病的病因病機已有了比較明確的認識。如書中的"痰飲病諸候"雲:"諸痰者,此由血脈壅塞,飲水積聚而不消散,故成痰也。或冷,或熱,或結實,或食不消,或胸腹痞滿,或短氣好眠,諸候非一,故云諸痰。"可見,當時已認識到血瘀水停會形成痰,而且指出了痰病臨床症候的複雜性。書中還著眼於外邪內痰相挾為患,臟腑功能失調,陰陽氣血失和,疾阻氣機不利等方面,論述和總結了臨床各科多種痰病症候的病因病機,為後世中醫認識和研究痰病的病因病機開了先河。其後,歷代醫家對痰病病因病機的認識見仁見智,不斷深化。從總體上說來,古今關於痰病的病因病機學研究,一方面著眼於研究破壞人體生理動態平衡,導致痰生成的各種原因、條件及其性質、致病特點和臨床表現;另一方面,根據五臟為中心的髒象學說,將因痰所致的各種病變同機體的全身狀況聯繫起來,從機體內部臟腑經絡、氣血津液之間的相互聯繫,來探討痰病發生、發展和變化的機理。迄今為止,已普遍認識到,六淫之感,七情之鬱,飲食勞倦,氣血不暢,臟腑內傷,皆可導致痰的形成;痰在體內的存在達 到一定程度時.便會造成病理性的影響而發主痰病。痰由於具有流動不居,隨氣升降流行的特性,故內至臟腑經絡,外至筋骨皮肉,氾濫橫溢,無處不到,既可因病生痰,又可因痰生病,互為因果,為害甚廣,從而發生各種複雜的病理變化。痰病發生髮展的主要病理機制,是由於 痰的存在阻礙經脈氣血運行,影響氣機升降出入,導致臟腑功能失調,而且痰又最易矇蔽神明。從歷史上來說,中醫學關於痰的研究,一直在不斷地充實病因病機理論,促進臨床醫學進步;在現代中醫臨床上,也發揮著不可低估的作用。但從中醫學術的發展,以及人類衛生保健事業對中醫藥學迫切需要的角度來說,痰病學術的現代研究,還應該爭取在病因病機方面,有新的進......
一口痰是怎麼形成的?
產生痰是人體呼吸道排汙的結果。正常情況下,進入呼吸道的顆粒物、病毒、細菌等會被黏液黏住。這是黏液在保護我們自己。同時,氣管中的小纖毛就像麥浪一樣做纖毛運動,慢慢將這些髒東西推出來。更多的時候,黏液被人在不知不覺中吞嚥下去了;當氣管裡的黏液多了,人就會咳嗽吐痰。
當黏膜免疫功能失調時,會導致黏液的功能下降,這時,黏膜就會分泌更多的黏液來參與“保護運動”。於是,人就感覺到了痰多,從表徵上看痰分兩種,一種是黃、濃痰,另一種是清、稀痰。前一種是與細菌戰鬥的結果,後一種是與病毒戰鬥的結果。把痰形象地比喻成人體免疫的“戰利品”、“功勞簿”。
也正是因為“戰利品”中往往藏著“危險品”,陸教授說,隨地吐痰的行為才是人類健康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