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平仄是什麼意思?

General 更新 2025-01-22

寫詩講平仄,平仄是什麼意思?有哪些要求?

平仄是四聲二元化的嘗試。四聲是古代漢語的四種聲調。所謂聲調,指語音的高低、升降、長短。 平仄是在四聲基礎上,用不完全歸納法歸納出來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在古代上聲,去聲,入聲為仄,剩下了的是平聲。自元朝周德清後,平分陽陰,仄歸上去,逐步形成陰平,陽平歸平,上聲,去聲歸仄,入聲取消的格局。自古平仄失調,平仄和不拘平仄之爭是永恆的話題。在普通話四聲中,分為陰平、陽平、上聲及去聲。 古代“平聲”這個聲調在普通話中分化為陰平及陽平,即所謂第一聲、第二聲。 古代“上聲”這個聲調在普通話中一部分變為去聲,一部分仍是上聲。上聲是現代漢語拼音的第三聲。 古代“去聲”這個聲調在普通話中仍是去聲,即第四聲。 古代“入聲”這個聲調在普通話中已經不存在;變為陰平、陽平、上聲及去聲裡去了。 普通話四聲聲調錶為:陰平(第一聲)、陽平(第二聲)、上聲(第三聲)、去聲(第四聲)。 例如: 媽麻馬罵 (陰平) (陽平) (上聲) (去聲) 簡單說,在普通話四聲中,第一聲、第二聲是平聲;第三聲、第四聲是仄聲。 知道了什麼是四聲,平仄就好懂了。平仄是詩詞格律的一個術語:詩人們把四聲分為平仄兩大類,平就是平聲,仄就是上去入三聲。仄,按字義解釋,就是不平的意思。 憑什麼來分平仄兩大類呢?因為平聲是沒有升降的,較長的,而其他三聲是有升降的(入聲也可能是微升或微降),較短的,這樣,它們就形成了兩大類型。如果讓這兩類聲調在詩詞中交錯著,那就能使聲調多樣化,而不至於單調。古人所謂“聲調鏗鏘”,雖然有許多講究,但是平仄諧和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 平仄在詩詞中又是怎樣交錯著的呢?我們可以概括為兩句話: ⑴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 ⑵平仄在對句中是對立的。這種平仄的規則在律詩表現的特別明顯。 例如毛主席《長征》詩的第五、六兩句: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這兩句詩的平仄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就本句來說,每兩個字一個節奏。平起句平平後面跟著的是仄仄,仄仄後面跟著的是平平,最後一個又是仄。仄起句仄仄後面跟著的是平平,平平後面跟著的是仄仄,最後一個又是平。這就是交替。就對句來說,“金沙”對“大渡”,是平平對仄仄,“水拍”對“橋橫”,是仄仄對平平,“雲崖”對“鐵索”,是平平對仄仄,“暖”對“寒”,是仄對平。這就是對立。 關於詩詞的平仄規則,下文律詩的平仄及詞的平仄中還要詳細討論。現在先談一談我們怎樣辨別平仄。如果你的方言是有入聲的(譬如說,你是江浙人或山西人、湖南人、華南人),那麼,問題就容易解決。在那些有入聲的方言裡,聲調不止四個,不但平聲分陰陽,連上聲、去聲、入聲,往往也都分陰陽。象廣州入聲還分為三類。這都好辦:只消把它們合併起來就是了,例如把陰平、陽平合併為平聲,把陰上、陽上、陰去、陽去、陰入、陽入合併為仄聲,就是了。問題在於你要先弄清楚自己方言裡有幾個聲調。這就要找一位懂得聲調的朋友幫助一下。如果你在語文課上已經學過本地聲調和普通話聲調的對應規律,已經弄清楚了自己方言裡的聲調,就更好了。 如果你是湖北、四川、雲南、貴州和廣西北部的人,那麼入聲字在你的方言裡都歸了陽平。這樣,遇到陽平字就應該特別注意,其中有一部分在古代是屬於入聲字的。至於哪些字屬入聲,哪些字屬陽平,就只好查字典或韻書了。 如果你是北方人,那麼,辨別平仄的方法又跟湖北等處稍有不同。古代入聲字既然在普通話裡多數變了去聲,去聲也是仄聲;又有一部分變了上聲,上聲也是仄聲。因此,由入變去和由入變上的字都不妨礙我們辨別平仄;只有由入變平(陰平、陽平)才造成辨別平仄的困難。我們遇著詩律上規定用仄聲的......

怎樣看出詩詞中的平仄?

詩詞中平仄乃至格律的知識是比較複雜的,一下子講不完,這裡給你講解幾個比較常見的點,也有助於你辨別詩詞的平仄。

平仄的識別。現代漢語普通話的聲調分為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古時的通用漢語雖然每個時期語音都不一樣,但基本上有平、上、去、入四聲。其中,平對應今天的陰平、陽平,也就是一聲二聲。除此之外都是仄聲。今天入聲在普通話中已消失,只存在於少數方言當中。也就是說,今天的三四聲都可以大致認作仄聲。當然,由於古代字音和現代有較大差異,所以,要仔細區別平仄還應考查字的古音。

平仄的格式。五言句有四種格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七言句有四種: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這些句式可以對應組合成不同的絕句或者是律詩。

平仄的規則。第一講求平仄相對,即同一聯上下句同樣位置上的字音要平仄相對;第二講求平仄相粘,即前一聯的下句和後一聯的上句的第二第四第六個字平仄要相同;第三,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即每句中第二四六個字的平仄一定要符合規定,一三五字則不必。原因可能是因為漢語言兩字一重讀的音步。

這只是詩歌格律知識中比較基礎的幾點,但已經能夠滿足基本的平仄辨別。我國古代詩詞藝術博大精深,紛繁駁雜又融會貫通,要更詳細瞭解這方面知識可以去看王力先生的《詩詞格律》,關於詩歌格律的確立發展可以參看袁行霈的《中國文學史廠第二卷。

古詩講究的平仄什麼意思

平仄(拼音:píngzè,英文:level and oblique tones),是中國詩詞中用字的聲調。平指平直,仄指曲折。根據隋朝至宋朝時期修訂的韻書,如《切韻》、《廣韻》等,中古漢語有四種聲調,稱為平、上、去、入。除了平聲,其餘三種聲調有高低的變化,故統稱為仄聲。詩詞中平仄的運用有一定格式,稱為格律。平聲和仄聲,泛指詩文的韻律。平仄是四聲二元化的嘗試。四聲是古代漢語的四種聲調。所謂聲調,指語音的高低、升降、長短。 平仄是在四聲基礎上,用不完全歸納法歸納出來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

古詩詞中對平仄有什麼要求?

古詩詞平仄之我見

古詞和格律詩對文字的平仄有嚴格的要求,稍諳古文者皆

知。以七律為例,首聯,頷聯,頸聯,尾聯中,對中間兩聯尤其要求嚴

格對仗。從聲調上講,首先是平仄相間,即不能出現連續的平聲或仄聲

,當然僅對偶數位字作這一要求,也就是所謂的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

明。其次是聯間沾,聯內對,即上聯後句與下聯前句平仄相同,同聯當

中平仄相對。詞的詞牌格式更多,平仄之式更為複雜,但平仄相間仍是

重要的原則。

律詩絕句的各種固定形式,自有其鮮明的美學及詩學特徵。

以五字和七字為一句,一是讀起來節奏鮮明,另外則是更符合記憶的要求

,這種分句法最容易記住;對仗具有典型的軸對稱形式的美感,恰好又

與中國文化的美學特徵相協調一致,如古代建築典型特徵就是它的軸對

稱性;韻腳一致能使閱讀吟誦和諧流暢;平仄相間使詩句抑揚頓挫;聯

間平仄相沾則能起到整詩語氣貫通的作用,類似於漢語修辭手法中的頂

針。各種特徵之重要性和必要性,也由此看出不盡相等。

聲調是漢語特有的,它是一個漢字必備的語音特徵,不像

英語僅有音節特徵。聲調的本質是一個字發音時音高的變化特徵,持續

高音為陰平,由低到高為陽平,先降後升為上聲,由高到低為去聲,簡

單說為音調的變化就是聲調。但是聲調口口相傳,因而變化很大,又有

地域之別,更難統一,不象文字有固定的流傳形式而比較穩定。一個編

輯論及拙詩“坐看寒山一片溼”中的溼字,認為屬入聲,歸仄聲類,確

實直到現在仍有許多地方語言中保留有入聲,象古音一樣,但是現在推

廣的普通話已經刪除入聲,將其原入聲字分別劃歸陰陽上去四聲。那麼

究竟在現代的古詩創作中,是以普通話為標準呢,還是以古音為標準呢

,或者以地方語音為標準?如果要有標準的話,當然該以普通話作為標

準。有唐七絕第一(文無第一,這裡僅僅是借用某些評論家的話來說明

這首詩的地位)的《涼州詞》中“羌笛何須怨楊柳”,“笛”古為入聲

,屬仄聲,入格;今普通話為陽平,屬平聲,出格;且“楊”字為平聲

,也出格。這也從側面說明關於平仄的要求是不能太嚴格的,因為有時

我們連平仄的統一標準都不能完全確定。

古詩詞是能夠入樂而唱的,詩有吟誦之說,吟不是唱,是

拖長了字音,改變了音調的,吟到得意之處還要將音抖幾抖。詞也有倚

聲填詞之說,實際詞牌就是一首已經譜好了的曲。古詩詞一旦入樂,其

聲調之性質便不復存在,平仄也就失去了意義,僅在以純語言形式存在

下,平仄才具有一定的意義,但是其美學特徵卻不一定是必須具備的,

即古詩詞創作中聲調的作用主要應該是限定一個字,僅憑閱讀就能判斷

出來,而不是非得在這個位置上固定平或仄,這方面的要求顯然不應該

像建築為了對稱美而嚴格要求一樣。一個著名聲樂家在教授怎樣唱出“

琴手”和“禽獸”的區別時,要求前者以軟起,後者以硬起來區分,軟

起是發音時由弱到強,類似於陽平音或上聲,硬起是指發音時突然將聲

噴發均勻發出,類似於去聲的發音,這是用音強去比擬於音高,也說明

漢字入樂已經失去了聲調的意義。強行的程式化的要求,往往會限制藝

術的發展。以音樂為例,遠在7000年前的賈湖骨笛,就可以吹奏出多個

音,據專家考證,在......

詩詞平仄格律裡的"中"是什麼意思

“中”意即可平可仄。舊詩中的格律為應聲律而坐,也因聲律而有可變通之處,通常由“應仄可平”、“應平可仄”這樣的情況,在標註中簡單地標作“中”。也有些字如“醒”、“望”、“吹”等本身舊是可平可仄的。格律中的可平可仄很普遍,以如夢令為例:

詩裡面的平仄是什麼意思?怎麼用?

古代漢語的聲調分平、上、去、入四聲。“平”指四聲中的平聲,包括陰平、陽平二聲;“仄”指四聲中的仄聲,包括上、去、入三聲。

按傳統的說法,平聲是平調,上聲是升調,去聲是降調,入聲是短調,明朝釋真空的《玉鑰匙歌訣》曰:

平聲平道莫低昂,

上聲高呼猛烈強,

去聲分明哀遠道,

入聲短促急收藏。

簡單來說,區別平仄的要訣是“不平就是仄”。

在現代漢語四聲中,分為陰平、陽平、上聲及去聲。

古代“平聲”這個聲調在現代漢語中分化為陰平及陽平,即所謂第一聲、第二聲。

古代“上聲”這個聲調在現代漢語中一部分變為去聲,一部分仍是上聲。上聲是現代漢語並音的第三聲。

古代“去聲”這個聲調在現代漢語中仍是去聲,即第四聲。

古代“入聲”這個聲調在現代漢語中已經不存在;變為陰平、陽平、上聲及去聲裡去了。

現代漢語四聲聲調錶為:陰平(第一聲)、陽平(第二聲)、上聲(第三聲)、去聲(第四聲)。

例如:

媽 麻 馬 罵

(陰平) (陽平) (上聲) (去聲)

簡單說,在現代漢語四聲中,第一聲、第二聲是平聲;第三聲、第四聲是仄聲

古人吟詩作對是按古音的, 當用今音朗讀古聯時, 就容易誤會古人平仄不合聯律了。舉例如“吸來江水煮新茗;賣盡青山當畫屏。”

按普通話四聲,

吸來江水煮新茗;

平平平仄仄平平

賣盡青山當畫屏。

仄仄平平平仄平

按古四聲則是,

吸來江水煮新茗;

仄平平仄仄平仄

賣盡青山當畫屏。

仄仄平平仄仄平

從以上平仄排列,用古聲是合聯律,而用今音則不合了(最起碼的句末上仄下平鐵律都不符)。故以後談論聯中平仄時,首先要了解創作人是根據古音,今音,還是地方方言出聯;否則便會弄出笑話來。

參考資料:baike.baidu.com/view/641.htm

相關問題答案
古詩詞平仄是什麼意思?
古詩詞賞析是什麼意思?
詩歌的平仄是什麼意思?
古詩文虛實是什麼意思?
古詩中情境是什麼意思?
詞語平滑是什麼意思?
杜甫的生平第一快詩中的快是什麼意思 ?
體彩讓平負是什麼意思?
平等是什麼意思?
新詞網名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