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怎麼養生?

General 更新 2025-01-01

夏季養生小常識有哪些

夏天氣溫接近人體的溫度,人體散熱方式以汗蒸發為主,所以用熱來除熱才是比較好的養生方法。

1、熱毛巾擦身:夏天,人的臉面和軀幹難免多汗,及時擦汗可促使皮膚透氣,但必須用熱毛巾,才能適應人體降溫節律。

2、洗熱水澡:夏天洗冷水澡會使皮膚收縮,洗後反覺更熱,而熱水洗澡雖會多出汗,但能使毛細血管擴張,有利於機體排熱。夏天該出汗時出汗,這才是符合自然規律和人體節律的方式。

3、熱水洗腳:腳有第二心臟之稱,人的腳上分佈有全身的代表區和五臟六腑的反射點。

古人云:“睡前洗腳,勝似補藥。”夏季也不例外。當時雖然感覺有點熱,但事後反而會帶來涼意和舒適。

4、喝熱茶:冷飲只能暫時解暑,不能持久解熱、解渴,而喝熱茶卻可刺激毛細血管普遍舒張,體溫反而明顯降低,這是簡便易行的絕妙良方。

另外,加強耐熱鍛鍊,提高體溫調節功能,熱適應能力增強,不但可增強體質,還可有效地防止中暑和其它熱症發生。[/font][/size][/color]

夏季養生之道

根據中醫理論,夏季屬火,而夏季的一個特殊階段稱之為“長夏”,又單屬土。夏季養生需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雖然氣溫較高,但仍要顧護人體的陽氣。亦即常說的“春夏養陽”。陽氣是人的動力,隨季節和日月的交替變化而產生一定的波動,夏季陽氣旺盛且常浮躍於外,反易被外邪折傷,如大汗則亡陽。換言之,在炎熱的夏季,一般不宜進行大量運動, 運動之後應及時補充水分和營養物質。

2、立夏之後,北半球陽光照射充足,日照時間延長,加之氣溫升高,人的睡眠會減少。有睡眠障礙的人則更易加重,輾轉難眠,或夜臥不安。中醫講夏季宜“早臥早起”,順應節氣。若夜晚不能早睡,中午適當的午休仍不失為一個很好的調整。夏季早起進行適度的晨練,是最佳的安排。

3、當進入盛夏時節,氣溫高且溼度大,給人以悶熱難耐的感覺,這就是中醫所說的長夏。長夏在五行中屬土,與中醫五臟之脾臟相應,而脾最惡溼喜燥,所以長夏多患脾胃病,出現食慾不振、腹瀉等症狀。脾胃虛弱的人,應及時調理好飲食,營養充足又不增加脾胃負擔,可以少食多餐。夏季動輒出汗,使人口渴,但要注意不可在飯前大量飲水,更不能喝大量冷飲,反之,極易損傷脾胃,導致慢性脾胃疾病。

4、夏季瓜果豐富,可以多吃一些,但應注意水果的性味,瞭解自身體質,以免造成損傷。如脾胃虛寒的人,不宜大量吃西瓜、梨、獼猴桃、柚子等涼性水果;內火大、痰溼盛者,少吃桂圓、荔枝等;過敏體質,慎吃芒果、菠蘿等。又常言:“桃養人,杏傷人,李子樹下擡死人”,李子多吃使人生痰、助溼,甚至令人發虛熱、頭昏”;尿路結石的人不能多吃草莓;胃酸多、易腹瀉的人,少吃香蕉;蘋果、桃、葡萄、哈密瓜、桑椹、西瓜等水果含糖量高,故糖尿病人慎食。

5、夏季人體陽氣浮躍於體表,隨出汗而外洩,使衛氣不足,抵抗力減低,若此時感受外風,同樣可引起風寒、風熱、暑溼等證。因而夏季感冒也分多種類型:風寒感冒,發熱不甚而明顯惡寒,同時鼻流清涕,噴嚏連連,此時應立即服感冒清熱沖劑2袋,一定熱服,或喝蔥白薑片紅糖水,每2-3小時再飲一次,大多症狀會明顯緩解。若體溫迅速升高,伴惡寒、咽喉不適等,多為風熱感冒,早期可以服雙黃連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清開靈、維c銀翹片等。若發熱伴噁心或嘔吐、腹部不適、腹瀉等,多為暑溼感冒,類似西醫胃腸型感冒,此時應及時服用藿香正氣膠囊或水,初次可以加大劑量,每日3-4次,同時控制飲食,煮些荷葉綠豆粥食用。

6、潮溼悶熱的氣候,使人皮膚容易感染,夏季也是皮膚病多發的時節。注意皮膚護理,同時適當採用一些天然的草藥洗浴,則會令人度過健......

夏天怎麼養生?

多喝水

養生保健有哪些項目?夏季養生注意什麼??

編者按:進入七月流火季,天氣越來越熱,夏季養生進入一個新的時期。那麼七月養生有什麼重點呢?夏季養生小常識有哪些?夏季飲食要注意什麼呢? 七月養生保健重點 七月是即將進入長夏的時候,從二十四節氣來說,包含有小暑和大暑兩個節氣。 天氣特點: 小暑天氣已經很熱,但還不到最熱的時候,所以叫小暑。小暑時節,很多地區的溫度平均在30攝氏度以上,有的地方還突破了40度的高溫,所以有熱浪襲人之感。 大暑正值中伏前後,是全年溫度最高,陽氣最盛的時節,在我國很多地區,經常會出現攝氏40度的高溫天氣。這個時節是於喜溫作物生長速度最快的時期。“冷在三九,熱在中伏”這就是說明大暑這個節氣的炎熱程度。因此,防暑降溫是人們度夏的重要事項,不要忽視。 七月養生: 中醫認為夏季也是人體陽氣最旺盛的時候,所以人們在七月工作勞動之時,要注意勞逸結合,保護人體的陽氣。此時,由於天氣炎熱,人易感到心煩不安、疲倦乏力,因此要特別注意自我養護和鍛鍊,確保心臟陽氣旺盛,以符合“春夏養陽”的原則。 對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來說,要保證充足的睡眠,並加強室內通風,尤其在悶熱的天氣中要注意使用物理降溫。還要注意飲食衛生,防止腸道傳染病的發生。 暑天防中暑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此時天氣炎熱,若強烈陽光的照射過久,紅外線使人的大腦喪失調節體溫的能力,就容易發生中暑。當出現自汗,頭暈,心悸,乏力,噁心等症狀時,一定要考慮是否“中暑”了,應馬上把患者擡至通風陰涼處休息,喝綠豆湯、溫開水、西瓜汁、酸梅湯等。所以,體力勞動者、室外工作的人員,應該多飲水,同時服少量仁丹、常喝綠豆湯等,以預防中暑。 宜多食: 飲食應以清淡為主,蔬菜應多食綠葉菜及苦瓜、絲瓜、南瓜、黃瓜等,水果則以西瓜為好。 宜忌: 辛辣油膩之品。 推薦食療:薏仁綠豆粥 用料:綠豆30克,百合30克,薏仁30克,粳米50克,冰糖適量。 製法:將以上各用料洗淨同鍋煮熟爛,加冰糖放溫服用。 功用說明:綠豆清熱解毒;百合潤肺生津;薏仁清熱利溼;粳米和胃,共為清熱利溼、健脾和胃。

夏天怎麼樣去健康養生?

夏天,指陰曆4月至6月,即從立夏之日起,到立秋之日止。期間包括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等六個節氣。 一年四季中,夏季是陽氣最盛的季節,氣候炎熱而生機旺盛。此時是人體新陳代謝的時期,陽氣外發,伏陰在內,氣血運行亦相應地旺盛起來,活躍於機體表面。皮膚毛孔開洩,而使汗液排出。通過出汗以調節體溫,適應暑熱的氣候。 (一)夏季養生基本原則 在盛夏防暑邪;在長夏防溫邪;同時又要注意保護人體陽氣,防止因避暑而過分貪涼,從而傷害了體內的陽氣。 1.盛夏防暑邪 暑為夏季的主氣,以火熱之氣所化,獨發於夏季。暑為陽邪,其性升散,容易耗氣傷津。暑邪侵入人體,常見腠理開而多汗。汗出過多導致體液減少,為傷津的關鍵。津傷後,出現口渴引飲、脣乾口燥、大便乾結、尿黃心煩、悶亂等症。如果不及時救治,開洩太過,則傷津進一步發展,超過生理代謝限度就耗傷元氣,可出現身倦乏力、短氣懶言等一系列陽氣外越的症狀,甚至猝然昏倒,不省人事而導致死亡。夏季防暑不可等閒視之。 2.長夏防溼邪 溼為長夏之主氣。在我國不少地方,尤其是南方,既炎熱又多雨。溼病就多見於這個季節。由於空氣中溼度最大,加之或因外傷暴露,或因汗出沾衣,或因涉水淋雨,或因居處潮溼,以至感受溼邪而發病者最多。 溼為陰邪,好傷人體陽氣,易陰遏氣機,病多纏綿難愈。溼邪好傷脾陽。脾性喜燥而惡溼。脾陽不為溼邪所遏,則可能導致脾氣不能正常運化而氣機不暢,出現脘腹脹滿、食慾不振、大便稀溏、四肢不溫。脾氣升降失常後,常見水腫形成,眼下呈臥蠶狀。 外感溼邪後多有身重倦困、頭重如裹等症狀。又因溼邪粘滯,侵犯肌膚筋骨,每每既重且酸,固定一處,故有“著痺”之稱。一般地說,溼邪為病,病程較長。風溼夾雜,侵犯肌膚在關節形成的風溼痺症往往反覆發作。風溼症常見產物多呈穢濁不潔之物,如皮膚病變的滲出物、溼熱帶下的分泌物,質粘而腥臭。溼的形成往往與地之溼氣上蒸有關,故其傷人也多從下部開始。臨床所見下肢潰瘍、溼性腳氣、帶下等症,往往都與溼邪有關。 對人體適宜的溼度是40%~60%。當氣溫高於25度時,適宜的相關溼度為30度。 3.保護體內陽氣 (1)不能只顧眼前舒服,過於避熱趨涼。在乘涼時,要特別注意蓋好腹部。 (2)要謹防冷氣病。所謂冷氣病,是指由於人們久處冷氣設備環境下工作和生活時所患的一種疾病。輕者出現面部神經痛、下肢痠痛、乏力、頭痛、腰痛、容易感冒和不同程度的胃腸病等,重者會出現皮膚病和心血管疾病,尤以老年人中出現的各種症狀更加明顯。 (3)要防溼邪侵襲。長夏的溼邪最易侵犯脾胃功能,導致消化吸收功能低下。長夏的飲食原則宜清爽,少油膩,要以溫食為主,在居住環境上,切忌潮溼。 (二)夏季養生具體措施 1.精神調養 “冬季要藏”、“夏季要生”。神氣充足則人體的機能旺盛而協調,神氣渙散則人體的一切機能遭到破壞。火熱為夏,內應於心,心主血、藏神。七情過極皆可傷心,致使心神不安。不正常的情志可損傷心的功能。心的功能受到影響,可影響人體的一切機能活動。在這個意義上,夏季養神就顯得極為重要。 人的精神活動與心的功能密切相關。怎樣使精神飽滿呢? 首先,要有好的精神寄託。有了奮鬥目標,才能克服人生道路上的各種坎坷,併產生自覺的活動和積極的情感。 其次,時時對自己的性格進行陶冶。要經常注意檢查自己的情況,用豁達、微笑對待不稱心的人和事,這是應具備的涵養。 有事可做,可使精神不空虛;有較好的精神修養,可免除外界不良情緒的干擾。做好了,精神自然會飽滿,就會“無厭於日”。 2.飲食調養 夏天必須重視飲食調養。具體方法是: (1)要補充足夠的蛋白質。蛋白質的攝取量應在平常的基礎上增......

女性夏季如何養生?

立夏養生要早睡早起,注意養陽,方能與萬物生長之勢相應。因此,要避免大汗淋漓,“過汗”傷陽。還要保持愉快的心情,切勿發怒。

另外,對不同的身體情況應採取不同的調養方式。

如出現口燥咽乾、心中時煩、手足心熱,則應減少戶外活動,飲食宜清淡;可多吃些芝麻、糯米、蜂蜜、乳品、魚類等食物,對於蔥、姜、蒜、韭、椒等辛味之品,則應該少吃。

面色淡白、老覺得困的人應多食有壯陽作用的食物,如羊肉、牛肉。立夏時節,更應配合天地陽旺之時,多晒晒太陽。

愛出汗是氣虛的原因,應多吃粳米、糯米、小米等穀物,以及山藥、馬鈴薯、大棗來補氣。

經常頭暈眼花、心悸失眠、手足發麻,這是血虛的表現,可多吃荔枝、松子、黑木耳、菠菜、胡蘿蔔、阿膠等補血、養血的食物。

若感覺夏日燥熱難耐,面赤心煩、口渴,則少吃辛辣食物,多食水果蔬菜,如香蕉、西瓜、柿子、苦瓜、番茄、蓮藕。

肥胖、嗜睡的人,應多做運動,每頓飯不能吃太飽。可以在飯前吃一些富含豐富膳食纖維的食物,比如奇亞籽等食物,食用後會讓你產生一定的飽足感,這能使你每天攝入更少的卡里路,從而達到控制體重的效果。

面色蒼暗或萎黃、情緒大起大落的人,天氣逐漸炎熱,不宜調理氣息。多吃一些能行氣的食物,如橙子、柑皮、蕎麥、韭菜、茴香、大蒜等。

夏季該如何養生?

一、夏季失水多,應多喝水

喝多點水,而且是溫水比較好,每天要喝七八杯白開水。身體要隨時保持水分和補充水分,水在人體內起著至關重要的作明,維持著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水是人體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器官、肌肉、血液、頭髮、骨骼、牙齒都含有水分,夏季失水會比較多,若不及時補水就會嚴重影響健康,易使皮膚乾燥,皺紋增多,加速人體衰老。另外礦泉水、冷茶,牛奶,蘋果汁是理想的解渴飲料。

二、應時起居

夏季則宜晚睡早起,中午儘可能午睡。切記不能在樓道、屋檐下或通風口的陰涼處久坐、久臥、久睡。更不宜久用電風扇,因夏令暑熱外蒸,汗液大洩,毛孔大開,易受風寒侵襲,吹的時間過久可能會引起頭痛、腰肌勞損、面部麻痺或肌肉痠痛等。

三、保健要“養陽”

《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說:“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洩,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生之道也。”炎熱夏季,很多人會患空調病,人們白天夜裡都開著空調,室內外溫差可以達到十幾度,加上大量食用冰品冷飲,肯定會傷陽氣。因此,要注意居住環境不要過於潮溼,不要過多吃冰凍及涼食,夜間空調的溫度不要開得太低,最好在26度以上,不要在露天及陰冷的地方過夜。

四、飲食清補,多吃“苦”

在飲食滋補方面,熱天以清補、健脾、祛暑化溼為原則。肥甘厚味及燥熱之品不宜食用,而應選擇具有清淡滋陰功效的食品。

甘涼清潤的食物:小麥、高梁、青稞、豆腐、白扁豆、黑芝麻、馬鈴薯、白菜、萵苣、龍鬚菜、菠菜、冬瓜、西瓜等。健脾養胃、滋陰補氣的食物:菠菜、藕、茭白、西紅柿、胡蘿蔔、雞蛋、蘋果、牛奶、葡萄、蓮子、桑椹、蛤蜊,鵝肉、青魚、鯽魚、鰱魚、大麥粉等。

祛暑利溼、清熱解毒的食物:蠶豆、赤小豆、黃豆、生蘿蔔、茄子、白菜、芹菜、荸薺、薏苡仁、菜瓜、西瓜、冬瓜、絲瓜、黃瓜、甜瓜、苦瓜、菊花、荷葉、茶水等。

苦味食品中所含有的生物鹼具有消暑清熱、促進血液循環、舒張血管等藥理作用。熱天適當吃些苦味食品,不僅能清心除煩、醒腦提神,且可增進食慾、健脾利胃。苦瓜:取其未熟嫩果作蔬菜,成熟果瓤可生食,既可涼拌又能肉炒、燒魚,清嫩爽口,別具風味。苦瓜具有增食慾、助消化、除熱邪、解疲乏、清心明目等作用。此外,苦菜、茶葉、咖啡等苦味食品亦可酌情選用。應注意的是,食用苦味食品不宜過量,否則可能引起噁心、嘔吐等症狀。

五、補充鹽分、鉀和維生素

暑天出汗多,隨汗液流失的鉀離子也比較多,由此造成的低血鉀現象,會引起人體倦怠無力、頭昏頭痛、食慾不振等症候。熱天防止缺鉀最有效的方法是多吃含鉀食物,新鮮蔬菜和水果中含有較多的鉀,可多吃些草莓、杏子、荔枝、桃子、李子等;蔬菜中有大蔥、芹菜、毛豆等也富含鉀。茶葉中亦含有較多的鉀,熱天多飲茶,既可消暑,又能補鉀,可謂一舉兩得。人體夏季大量排汗,氯化鈉損失比較多,故應在補充水分的同時,注意補充鹽分。每天可飲用一些鹽開水,以保持體內酸鹼平衡和滲透壓相對穩定。營養學家還建議:高溫季節最好每人每天能補充維生素B1、維生素B2各2毫克,鈣1克,這樣可減少體內糖類和組織蛋白的消耗,有益於人體健康。故在夏日應多吃一些富含上述營養成分的食物,如西瓜、黃瓜、番茄、豆類及其製品、動物肝臟、蝦皮等,亦可飲用一些水果汁。

六、儘量穿淺色衣服

深色衣服會吸收陽光,使人體溫升高燥熱;同時蚊子有趨暗的習性,深色容易吸引蚊子,特別是黑色。

七、皮膚瘙癢注意事項

夏季出遊,因日晒而導致皮膚瘙癢、幹疼時,可塗少量膚輕鬆等軟膏,不要用熱水燙洗,也不宜用......

夏季怎麼樣養生

夏季如何養生?處理好這五個關係

夏季萬物生長,是一年中最有生氣的季節,人體代謝最旺盛。同時,夏季驕陽似火,熱氣燻人,也是讓人不舒服的季節。科學地養生在夏天更加重要。很多人關心如何安度夏天。據專家介紹,處理好以下五個關係,會對大家有所幫助。

飲食,苦與酸相搭配。中醫認為,夏季火熱,苦有降火的作用,因此苦味食物適合這個季節。苦要與酸相搭配,酸有生津液的作用,夏天大量出汗,津液丟失較多,苦與酸相搭配,降火與生津相輔相成。

苦味食物的代表是苦瓜,苦瓜被譽為“君子菜”,和雞鴨魚肉一起做菜,不會讓其他食材沾上苦味,讓吃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的選擇。苦瓜性寒,能清熱、消暑、解毒。現代研究表明,苦瓜有降糖、抗腫瘤的效果。

酸味食物的代表是酸梅,中醫入藥叫“烏梅”。酸梅有生津止渴、斂肺止咳、澀腸止瀉的功效。這裡教大家一個自制酸梅湯的方法:山楂75克,烏梅50克,甘草5克,加水1000毫升,煮沸後放涼即可食用。夏季對於甘(甜)、鹹、辛也都是需要的,例如養脾胃離不開甘淡之味。養生不能走極端,不要片面理解。

控溫,高與低有尺度。中醫強調“春夏養陽”。如果沒能利用夏天把陽氣保護好,不僅這個季節過不好,還會把疾病帶到秋冬去。中醫講“以溫為養”,既不提倡大熱,也不提倡大寒。古代是怎麼對付夏天的呢?無非是:吹著自然風,搖著小蒲扇,衝把晒水澡,喝碗綠豆湯。

現代人過分依賴先進的消暑工具,損傷身體的陽氣,導致很多現代病高發。冷飲雖有降溫作用,但它帶給人的涼爽是暫時的,過多食用會導致身體水液代謝失調,越喝越渴,影響消化。夏天用空調,別貪涼,要蓋住肚臍、膝蓋等部位,以免受寒。有些女性出現痛經、月經不調甚至不孕,很多是跟肚臍沒保護好有關。

夏天受了寒,可以用生薑和大蔥根熬水一碗,趁熱喝下,就能緩解;噁心嘔吐,可以嚼幾片生薑,頓時奏效;胃痛或痛經,薑湯加紅糖,效果明顯。

運動,快與慢要適當。夏天運動原則是:速度宜慢不宜快,幅度宜緩不宜猛,強度宜小不宜大,時間宜短不宜長。出汗過多,耗津傷血,損傷陽氣,導致氣血兩傷,出現心慌、氣短、失眠、神疲、煩渴等症狀。既不能不出汗,也不是出汗越多越好。

情緒,靜與躁善調節。體動是運動,心動也是運動。愛動的道士和愛靜的和尚都能長壽,可見動、靜養生法都有效果。動好理解,“靜”的關鍵在於如何能靜下心來。靜,可以是佛教那種“忘我”的靜,也可以是想象意境中的靜,例如想象大海、藍天、清風,也會產生心曠神怡的感覺。想象得體,能產生和動一樣的作用。

夏季睡眠很重要,晚上的長睡眠加上中午的短睡眠,應有8小時左右。睡不夠不行,睡多了也會損傷健康。對於神經衰弱、心煩易驚、失眠多夢、陰虛盜汗的人,可以試試麥冬酸棗茶。麥冬、酸棗仁各10克,開水浸泡半小時後服用,每日一劑。

環境,熱與溼共防護。七八月份,雨水多,溼熱交匯,造成溼熱蘊蒸的狀態,讓人出氣都不爽,還會生疾病。中醫認為,脾主溼。脾胃正常,水氣得以合理運化。如果脾虛,水氣不能成為有用之物,會積蘊致病。所以,健脾為祛溼之本。健脾利溼的食物很多,如薏仁、芡實、蓮子肉、白扁豆、山藥等,都可以在市場上買到。

這裡介紹個“三豆湯”,大家可以在夏天熱盛溼盛時食用。白扁豆、綠豆、紅豆各30克,小米50克,煮爛食用,每日一次。這款藥膳粥清熱利溼,兼顧健脾,效果不錯。

夏天該如何養生?

男人天生需要攝入大量的高營養食物:蛋白質、脂肪和糖分,同時要注意保持這些營養成分的比例:糖分55%,蛋白質15%,脂肪30%。無論你是需要可持續發展的40歲,還是自我感覺良好的30歲,或者初生牛犢的20歲,男人天生該滋補,天生對能量的需求比女人高。然而,光注意降低脂肪、控制膽固醇攝入和增加蛋白質攝入並非最好的營養之道,營養專家透露各年齡段男人真正的營養之道。

夏季養生小常識,夏季怎麼養生,夏天如何養生

盛夏酷暑炎熱,最容易使人傷津耗氣。且“脾主長夏”,“暑必挾溼”,夏令養生,宜採取清補結合的原則,即消暑化溼,益氣滋陰。飲食調養宜選用新鮮可口、性質平和、易於消化、補而不膩的各類食品。如:

(1)祛暑利溼、清熱解毒的食物:綠豆、蠶豆、赤小豆、黃豆、生蘿蔔、茄子、白菜、芹菜、荸薺、薏苡仁、菜瓜、西瓜、冬瓜、絲瓜、黃瓜、甜瓜、苦瓜、菊花、荷葉、茶水等。

(2)甘涼清潤的食物:小麥、高梁、青稞、豆腐、白扁豆、黑芝麻、馬鈴薯、白菜、萵苣、龍鬚菜、菠菜、冬瓜、西瓜等。

(3)健脾養胃、滋陰補氣的食物:菠菜、藕、茭白、西紅柿、胡蘿蔔、雞蛋、蘋果、牛奶、葡萄、蓮子、桑椹、蛤蜊,鵝肉、青魚、鯽魚、鰱魚、大麥粉等。

相關問題答案
夏季怎麼養生?
綠蘿吊蘭夏季怎麼養?
多肉植物夏季怎麼養?
一年四季怎麼養生?
發財樹夏天怎麼養?
立夏吃什麼養生?
勞爾多肉夏天怎麼養?
北方多肉夏天怎麼養?
中醫夏季如何養生?
怎麼養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