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為什麼不冷?
2017為什麼不冷
今年可能又是一個暖冬。
今年的冬天為什麼不冷
全球氣候變暖造成的暖冬現象已經是“毫無爭議”的事實,人為活動“很可能”是導致氣候變暖而形成暖冬的主要原因
從1750年開始,全球二氧化碳、甲烷以及氧化亞氮的含量一直以驚人的速度
高山積雪消融增加,已經遠遠超出工業革命前的水平。二氧化碳的增加主要是人類使用化石燃料所致,而甲烷和氧化亞氮的增加主要是由於人類的農業生產活動。這份梗概綜合了全世界科學家6年多來的科學研究成果,與2001年發表的第三份氣候變化評估報告相比,增加了科學性,減少了不確定性。他以預測海平面升高幅度為例說,在起草第三份評估報告時,科學界的依據僅有幾項實驗,而此次的依據是11個國家採用14種氣候評估模式進行的58項實驗。此外,對全球氣溫升高幅度的預測浮動範圍也明顯縮小,這表明科學界對氣候變化的科學認知水平大大提高。在第三份評估報告中,專家曾預測到2100年,全球平均氣溫將升高1.4攝氏度至5.8攝氏度,海平面將升高9釐米至88釐米。
今年冬天咋不冷呢
因為身處的環境就不冷,像在在雲南,廣東、廣西、海南島,福建,這樣的地區不能冷的。
變形計被封殺了嗎?今年怎麼沒有了?
是的 那個節目都是做出來的,不真實 。
知道今年夏天為何這麼熱嗎
跟環境越來越壞有關:
厄爾尼諾現象又稱厄爾尼諾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帶大範圍內海洋和大氣相互作用後失去平衡而產生的一種氣候現象。正常情況下,熱帶太平洋區域的季風洋流是從美洲走向亞洲,使太平洋表面保持溫暖,給印尼周圍帶來熱帶降雨。但這種模式每2—7年被打亂一次,使風向和洋流發生逆轉,太平洋表層的熱流就轉而向東走向美洲,隨之便帶走了熱帶降雨,出現所謂的“厄爾尼諾現象”。
在正常年份,南美洲的西海岸有一條冷洋流——祕魯洋流——環繞著。洋流裡含有豐富的浮游生物,因而魚量很大(魚以浮游生物為食)。在東太平洋上空存在著一個反氣旋(即高氣壓區域),熱帶信風於是在太平洋從東向西吹,風中包含大量水汽,使澳洲和印度尼西亞普降大雨。
但是,有時候反氣旋向西太平洋移動,從而導致信風由西向東吹,並推動海水上層的暖洋流覆蓋祕魯冷洋流,使後者的溫度猛升3℃—6℃。這就是厄爾尼諾現象。這種反常現象可持續幾個月,它嚴重擾亂正常氣候,並危害沿岸有關國家的生活條件。譬如,在1982—1983年的冬季,生活在祕魯沿海太平洋中的鯷魚紛紛逃向大海深處,使原本豐富的漁業資源一落千丈,該國的捕魚業頓時破產。同樣,在1983年,澳洲和印度尼西亞備遭乾旱和沙暴的折磨。颶風恣意襲擊玻利尼西亞,而在平常年份該群島並無這種災禍。那一年全球範圍氣候異常.
科學家們認為,厄爾尼諾現象的發生與人類自然環境的日益惡化有關,是地球溫室效應增加的直接結果,與人類向大自然過多索取而不注意環境保護有關。
我很想知道,中國不是有五千年曆史嗎?為什麼現在卻是2015年?2015年前的歷史都沒了嗎?不要了?
現行的公元紀年法是從所謂的耶穌出生之年算起,這一年以前的年份叫公元前某年,以後的年份叫公元某年。但應該注意:沒有公元零年這一年。我國是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採用公元紀年的,今年是公元2009年。
公元紀年的來歷
公元是“公曆紀元”的簡稱,是國際通行的紀年體系。以傳說中耶穌基督的生年為公曆元年(相當於中國西漢平帝元年)。
公元常以 A.D.(拉丁文 Anno Domini 的縮寫,意為“主的生年”)表示,公元前則以 B.C.(英文 Before Christ 的縮寫,意為“基督以前”)表示。
這種紀年體系開始在歐洲各國採用。中國從辛亥革命後的次年(1912年)起採用公曆月、日,但同時採用中華民國紀年。 公元紀年
公元紀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紀年採用世界大多數國家的公元紀年制度,這是1949年9月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協商決定的。會上,大家一致認為,應採用現代世界大多數國家公用的紀年制度,即用公元為新中國的紀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的四項決議的第二項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紀年採用公元”。
世界各國關於紀年的方法有很多,不過目前世界上最通用的是公元紀年法。除此之外,還有干支紀年法、天文紀年法、歷史紀年法、帝王年號紀年法等。另外,還有伊斯蘭教紀元、佛教紀元、猶太教紀元以及希臘紀元、日本紀元等。
在中國,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就有了自己的歷法。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中國使用的是“干支紀元法”,即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分別組合起來,每60年為一個週期。
由於公元紀年的起點是公元1年,而沒有“公元0年”,所以大多數對公元紀年有充分了解的科學家和世界上大多數權威天文機構,都明確支持21世紀始於2001年的說法。
今年2月份為什麼是29天,那2016年不就是366天了嗎
是的,因為是閏年,一個年份只要能被4除盡2月就是29天的
今年為什麼這麼冷
北京時間21日,美國航空航天局、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英國氣象局先後發佈報告宣佈,2015年是現代歷史上最熱的一年。有趣的是,當天正值華盛頓迎來今冬第一場大雪,並準備迎戰今冬以來最大的寒潮。
“忽冷”,“忽熱”,這到底是咋回事?
世界氣象組織天氣與減災服務司司長、氣象專家湯緒認為,全球變暖使地球原有的氣候分佈、形態發生了變化,原有的小概率事件或者說極端事件趨於頻繁。
地球南北兩極的地磁將來自宇宙的冷氣阻擋在地球之外,但也同時使南北兩個地極上空形成極地渦旋。湯緒說,原先始終存在於兩極的極地渦旋相對穩定,呈大塊出現,但全球變暖之後,由原有的穩定轉趨活躍,有可能出現小渦旋,北極極地渦旋產生的小渦旋往南偏移,就會造成某一個區域被“速凍”。與2014年春季在北美出現的極寒天氣相似,今年初東亞出現的大幅度降溫可能也是拜極地渦旋偏移所賜。
不僅如此,湯緒指出,全球變暖所致極地渦旋和高空急流的變化,還導致了其他很多氣象狀況的出現,例如霧霾。湯緒說:“但如果極地渦旋的狀態被改變,使某一個區域長期沒有冷空氣南下,就會導致這個區域在某一個時期出現靜穩天氣。無風的靜穩天氣使汙染物無法擴散,就會形成霧霾。”
想當年,完顏氏鳩佔鵲巢,被趕跑的大遼皇族無奈之下逃亡西域,卻不曾想到建立起威名遠揚的西遼帝國;這個月初,強盛的暖溼氣流同樣鳩佔鵲巢,霸佔北極,無處可去的冷空氣被迫在西伯利亞囤積加強,誰也沒想到在厄爾尼諾年的寒帶,會有這麼一段插曲,會成就這麼強大的寒潮。
這股席捲大江南北的boss級寒潮,事實上是北極渦旋直接南下我國造成的。北極渦旋,汲取地球之寒氣,匯聚著冷空氣中的冷空氣,濃縮著寒潮中的寒潮。顧名 思義,它一般在北極待著,不輕易南下。以往那些得瑟的不得了的寒潮,都是北極渦旋派出的蝦兵蟹將而已。北極渦旋它老人家,都是高高在上地看著小弟們在比拼 降溫本領,笑而不語。今年和往常不太一樣,元旦前一天,一股燥熱的氣流突襲並霸佔北極點,北極渦旋被這股神祕力量趕出極地,被迫遷居西伯利亞。
然而,神祕力量連西伯利亞也不放過,兵分兩路把北極渦旋包抄,讓它無路可退:
這樣一來,北極渦旋的出路只有一個:南下。它一南下,就是驚天動地的大寒潮,是寒潮中的大boss。根據數值分析,這一次北極渦旋的中心直達渤海附近,其南下之深,史上罕見,近30年來只有1991年寒潮可以與之相比。
為什麼現在冬天的天氣越來越不冷了
提問人:馬婷婷 路翔
對話院士:陶詩言1980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氣象學家。先後從事大氣物理、天氣學、氣候學、衛星氣象學、中尺度天氣動力學、大氣汙染氣象和大氣環境等專業方向的研究工作。
雖然這個冬天還沒過完,但是已經可以稱其為暖冬了
問:俗話說“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可今年的冬天好像挺好過的,一直沒有感覺到寒氣逼人,這個冬天會不會就這樣暖過去,不再冷了呢?今年的冬天可以稱為“暖冬”嗎?
陶詩言: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這段時間,北京日平均的氣溫都在零度或零度以下,最冷的時候到了零下16℃到零下17℃ ,而且常常是大雪紛飛、天寒地凍。而今年這個冬天,從2001年12月20日到2002年2月1日,北京最高氣溫在零下5℃以下的天數不多,1月4日的最高氣溫竟高達14.3度,即使碰上有冷空氣襲擊,在一陣颳風、降溫後很快又回升,確實不太冷。但是,今年的冬天還沒有結束,並不能對此下結論性斷言,或許可能在進入立春後會有一場倒春寒。至於暖冬問題呢,我想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應該告訴大傢什麼是暖冬。在氣象學上,暖冬和冷冬是一個氣候概念,整個冬季從前一年的12月到第二年的2月平均氣溫比常年明顯偏高,就稱之為暖冬,反之就是冷冬。雖然這個冬天還沒過完,但是從這個概念來講是可以稱為“暖冬”的。不過這個暖冬並不是全國性的,我國長江以南的天氣狀況還是以陰溼多雨多雪為主。
問:近年來北京的氣候呈現一個什麼樣的發展趨勢?
陶詩言:從氣象的角度上,我們把70年代末作為一個氣候時期劃分的分水嶺。從降水來看,70年代以後有過幾次嚴重的旱澇災害,可是在70年代之前,北京的夏天是相對多雨的,冬天裡冷空氣下來的也很多。自1978年以後,北京夏季乾旱的時候就相對多了,降水量也在減少,有了很大的變化。這在氣象學上屬於年代際的變化,也就是這十年或者幾十年與另一個十幾年或幾十年之間存在的變化。而年與年之間還有很大變化,比如1997年北京很旱,而1998年正常,到1999年以後又旱得很厲害。今年夏天可能會好一些,但從年代際來說處在一個乾旱的時期。
50年代初期,北京最低氣溫能到零下20℃,人們穿的都是棉大衣
問:在您的記憶裡,近幾十年裡北京最冷的冬天是什麼樣的?
陶詩言:那還是在50年代初期我剛來北京的時候,對冬天的感覺就是一個冷字,雪下得很大,最低氣溫能到零下20℃,相當於現在東北哈爾濱的天氣。那個時候穿的都是棉大衣,不像現在,毛衣加一件稍微厚一些的外套就行了。從月平均溫度上來講,那個時候最多也就比現在低兩度,但最低溫度卻冷得多。而從全國來講,最近50年除了雲貴川地區之外,其它地區都在變暖,雖然平均溫度僅僅增加了0.3℃到0.6℃左右,但反映到生活中的變化還是很大的。以前我們冬天出門都是要戴口罩的,而現在的口罩只有大夫在工作中才戴了,大街上能看見的很少,就算有,可能也並不是怕冷空氣進入口腔,而是防止灰塵進入了。
問:現在看來,北京比幾十年前暖多了,按這樣的趨勢下去,會不會有一天會像昆明那樣四季如春,或是像三亞那樣四季如夏呢?
陶詩言: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三亞現在是20多度,和北京的氣溫相差20多度,就算北京一直在變暖,也不大可能達到三亞那樣的溫度。原因其實很簡單,地球上所有的氣候變化都是靠能量來維持的,而最主要的能量都來自太陽。由於地球是自轉的,有一個偏角,因此造成了北邊所受的輻射量總是比南邊的少。每個氣候帶都會有一個平均溫度,每100年最多能有1℃到3℃的增高,將來不管什麼樣的變化,都不可能變得像三亞或是昆明那樣。
......
為什麼現在的冬天不冷了
還不冷,從北到南不是在下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