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十大怪是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12-26

陝西十大怪都是什麼

房子半邊蓋,鍋盆分不開,辣子是道菜,帕帕頭上戴,閨女不對外,秦腔吼起來,睡覺枕磚塊,吃飯蹲起來,麵條像褲帶

陝西十大怪都是什麼?

第一怪:“麵條像褲帶”

歌謠為證:三秦麵條真不賴,擀厚切寬像褲帶。面香筋道細又白,爽口奈飢燎的太。

秦地自古盛產小麥,因此,自古以來這裡的人們以麵食為主,一天到晚三頓飯,天天離不開面食,其中以麵條和饅頭為主。陝西的麵條可不是一般的麵條,就像陝西人一樣實實在在,陝西的婆姨各個都是擀麵條的行家裡手。如果,在家連一碗麵條都做不好的話,這樣的女孩子嫁出去機率起碼要下降五十個百分點。一般在陝西農村,女孩子長大成人,首先不是會縫一件衣服、繡一朵花,而是會擀上滿滿的一案板的麵條,這樣以後女兒出嫁過去,才能得到婆家的賞識。

陝西面條與外地的麵條比起來,這才是稱得上是真正的麵條,而其他的麵條只能稱為“面絲”了,尤其是那些具有外來血統的麵條更是無法相提並論。

陝西的麵條就是個實在。其厚、寬、長超出人們的想象,其形狀如同腰間所繫的亥帶。然而,您可別被它雄渾的外表所嚇倒。當您捧上一老碗正宗的陝西面條,再調和上紅彤彤的油潑辣椒、紅褐色醬油醋、雪白的鹽、撒上綠瑩瑩的芫荽和蔥花,上面再臥上金燦燦的荷包蛋。那麼,這碗麵條簡直就是藝術品了,讓您不忍心下箸去破壞這美妙的麵條了。

第二怪:鍋盔像鍋蓋

歌謠為:餅大直徑二尺外,又圓又厚像鍋蓋。陝西把餅叫鍋盔,裡酥外脆好捎帶。

要說起這第二怪,那可是歷史悠久。傳說在秦朝,秦軍一統六國,四處征戰之際,由於軍中士兵所攜帶的乾糧容易發黴變質。於是,軍中的伙伕就發明了今天的鍋盔。

鍋盔到底是什麼模樣呢?鍋盔的大可是一般人所無法想象到的。鍋盔整體呈圓形,直徑尺許,厚1寸,重5斤。用料取麥面精粉,壓稈和麵,淺鍋慢火烘烤。鍋盔外表斑黃,切口砂白,酥活適口,能久放,便攜帶。在陝西,烙制鍋盔用的鍋可不是一般的小鍋,而是用來做十幾人飯菜的大鍋。這樣的鍋直徑約在七八十公分,而且這樣的鍋上面用的鍋蓋也是隆起的,所以說烙好的鍋盔就象鍋蓋一般大小,一般模樣。

鍋盔製作工藝精細,素以“幹、酥、白、香”著稱西府。做鍋盔用的鍋一定得用生鐵鑄成的大鍋,做鍋盔用的面必須用當年收成以後上好的麥子磨成的麵粉,經過發酵後,讓面醒過勁兒。然後經過師傅揉、摔、捏、拍、捻、壓、擀等多道手法,使面糅合的十分均勻。這時,師傅操起一根鴨蛋粗細的擀麵杖,慢慢地把麵糰擀成一張大餅的模樣。

第三怪:油潑辣子也是菜

歌謠為證:刨(不)說川湘能吃辣,老陝吃辣讓人怕。辣面拌鹽熱油潑,調面夾饃把飯下。

一說起中國能吃辣的地區,大家恐怕一致都推舉四川和湖南。然而,陝西人吃辣的水準也是當仁不讓的。而且,陝西人吃辣吃得精細,吃出了文化,這點恐怕川人和湘人所無法達到的。一般來說陝西人嗜辣如命的喜好,當然與陝西人愛憎分明的個性分不開的。

我是農民的後代,打小就在農村長大。記得在我小的時侯,等到秋後人們在辣椒收穫之後,用針線把辣椒一個個穿起來,掛在乾燥通風的屋檐下。因此,秋後在農村家家戶戶的屋檐下,總是懸掛著一串串紅彤彤的辣椒,如果誰家的辣椒掛的越多,則證明了這家人必然富裕的人家了。有時候,去相親姑娘們總是愛瞅一瞅屋檐下的辣椒,以此來斷定未來婆家的境況如何。

如果在平時,家裡來了客人,沒有好的酒肉款待客人,這樣都是可以原諒的。但是,吃飯時候要是沒有了辣椒,那麼必然會遭到客人不滿和譏諷。他們必然見人就嘟嘟囔囔:“這家人太嗇皮咧!也真會過日子,吃飯連個辣子都沒有。”

第四怪:碗盆不分家

歌謠為證:老陝楞娃碗真大,麵條一盛箍到尖。一碗下肚撐的歡,老碗會上諞閒傳(HAN CHUAN說閒話的意思)。

陝西人把飯碗不叫飯碗而叫老碗。由此可見,這個“老”字並不是代表了老碗的......

陝西十大怪是什麼

第一怪:“麵條像褲帶”

第二怪:鍋盔像鍋蓋

第三怪:油潑辣子也是菜

第四怪:碗盆不分家

第五怪:手帕頭上帶

第六怪:房子半邊蓋

第七怪:姑娘不對外

第八怪:不座椅子蹲起來

第九怪:睡覺枕石塊

第十怪:秦腔吼起來

陝西十大怪是什麼? 最怪的是什麼

麵條像褲帶

▪ 鍋盔像鍋蓋

▪ 辣子一道菜

▪ 碗盆難分開

▪ 手帕頭上戴

▪ 房子半邊蓋

▪ 姑娘不對外

▪ 不坐椅子蹲起來

▪ 睡覺枕石塊

▪ 秦腔不唱吼起來

值得一提的是,“陝西十大怪”這一提法是不完全合理的。實際上“陝西十大怪”中的風俗僅出現在關中一帶,在陝西的大部分地區並非如此。陝西省地理緯度跨度極大,從北至南存在陝北(黃土高原為主)、關中(渭河平原為主)、陝南(以秦嶺以南的漢水流域為主)三大自然條件、文化差異巨大的區域。以關中一地的風俗概括整個陝西,存在以點概面的概念缺陷,亦多表述為“關中十大怪”以去除歧義。

此外,另有“關中八大怪”的說法,表述可能有所不同,但一般為“十大怪”的一部分。

陝西十大怪?

陝西八大怪:

一、麵條像腰帶

“扯麵寬得像褲帶”。扯麵也叫冰冰(讀biang--biang,現代漢語字典上沒有這個字)面,正宗的關中人所做的冰冰面和通常城裡人所吃的扯麵還是有一定區別的。正宗的冰冰面,一根麵條寬度可達二三寸,長度則在1米上下,厚度厚時與硬幣差不多,薄時卻如同蟬翼。一根麵條足夠一頓飯,而對大飯量的關中人來說,一頓吃8兩、1斤也是輕輕鬆鬆的。

關中人吃麵,喜歡將面和硬揉軟、擀厚、切寬。這種面煮熟以後,撈在碗裡,無論是澆臊子,還是潑油辣子,吃起來都很光滑、柔軟、熱火、有筋性。既可口又耐飢。人們脖子一伸一縮,呼嚕嚕吞進肚裡,吃飽吃脹,飽嗝一打,頓時渾身上下都是力氣,拉架子車、上山扛石頭,五六個小時不吃不喝也不覺得餓。

二、鍋盔像鍋益

相傳在唐代修乾陵時,因服役的軍人工匠人數過多,往往為吃飯而耽誤施工進度,受到懲罰。於是,有一士兵在焦急之中便把麵糰放進頭盔裡,把頭盔放到火中去烤,而烙成餅。現在算起來鍋盔在陝西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了。

做鍋盔,面要和得很硬,硬得用手都揉不動,要借用木槓來壓揉,然後放在直徑2尺以上的大鍋中慢慢烤制而成。這樣,烙成的鍋盔外脆晨酥,清香可口,放上十天八天也不會變味。鍋盔要數“乾州(今乾縣)鍋盔”好。

三、辣子是道菜

至於說辣子,一般人都以為是湖南人、四川人能吃辣椒。其實四川人只是把辣子當成一種調料,而在陝西“沒潑辣子”卻是一道正經八百的菜餚。就連西安城裡家家戶戶前也是掛滿一串串喜人的紅辣椒。

“油潑辣子”看著紅、聞著香、吃著辣,既能用來調面,又能夾饃吃。人們常說“油潑辣子冰冰面吃著燎(好)乍咧!”

四、碗盆難分開

陝西人(老陝)吃飯,喜歡用一種耀州產的近1尺的白瓷青花大碗,當地人稱為“老碗”。這種老碗甚至比小盆還大,所以往往碗盆難分。

在關中農村,每到吃飯時,村頭、莊前、樹下,男人們就端著大老碗(一碗湯飯外加兩塊饃足有六七兩),蹲在一起,津津有味地邊吃飯邊啦著話,這就是有名的“老碗會”。

在農村,人們勞動強度大,幹活出力多,吃飯也多,所以出門用老碗盛一下就夠了,不用再回家去盛飯,省了不少麻煩。

五、帕帕頭上戴

以前在反映陝西人生活的“西部片”中,經常看到戴羊肚毛巾、身穿對襟夾襖的老漢及老年婦女頭上都戴著(頂著)一塊黑色或白色的帕帕(手帕)。你如有幸到關中農村,這裡的形,和你在電影裡看到的的一模一樣的。

原來陝西地區盛產棉花,當地人習慣把用棉花織成的手帕戴在頭上,它既可防塵防雨防晒,還可以擦汁擦手和用來包東西,真可謂既經濟又實惠方便。

六、房子半邊蓋

無論是在西安城還是陝西農村,都隨處可見“一邊蓋”的房子。何為一邊蓋?一般的房子房頂為人字形,可是陝西的房子卻是人字的一撇。據說因為陝西幹早少雨,所以這一邊蓋的房子能讓珍跺的雨水全部流到自家的田地裡,正所謂“肥水不流外人田”。

又因,在近百年來陝西農業發展緩慢,人口卻迅猛增加。農村中原來聚居生活的家庭,因土地面積有限,而人口眾多,住宅緊張,於是便形成了房子“半邊蓋”的歷史。

七、姑娘不對外

據說關中地區土地肥沃,所以極少有人為生存而奔波於他鄉異地。因而有“老不出關(潼關),少不下川(四川)”的諺語,久而久之,不僅男人們不外出遠行,就連姑娘們也不遠嫁他鄉。

八、唱戲吼起來

唱戲,指秦腔。其特點是高昂激越、強烈急促。尤其是花臉的演唱,更是扯開嗓子大聲吼,當地人稱之為“掙破頭”,外地人開玩笑:“唱秦腔,一是舞臺要結實,以免震垮了;二是演員身體要好,以免累病了;三是觀眾膽子要大,以免嚇壞了”。

陝西的特......

人們常說的陝西十大怪是那十怪?

麵條像腰帶、鍋盔像鍋蓋、辣子是道菜、泡饃大碗賣、碗盆難分開、帕帕頭上戴、房子半邊蓋、姑娘不對外、不坐蹲起來、唱戲吼起來。陝西十大怪其實是一種獨特的生活。 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在陝西這塊黃土地上,由於氣候、經濟、文化等多方面原因的影響,陝西人(關中人)在衣、食、住、行、東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獨特的方式。外地人對此十分好奇,經過彙集稱之為“陝西十大怪”(即“關中十大怪”):麵條像腰帶、鍋盔像鍋益、辣子是道菜、泡饃大碗賣、碗盆難分開、帕帕頭上戴、房子半邊蓋、姑娘不對外、不坐蹲起來、唱戲吼起來等。 一、麵條像腰帶 “扯麵寬得像褲帶”。 扯麵也叫冰冰(讀biang--biang,現代漢語字典上沒有這個字)面,正宗的關中人所做的冰冰面和通常城裡人所吃的扯麵還是有一定區別的。正宗的冰冰面,一根麵條寬度可達二三寸,長度則在1米上下,厚度厚時與硬幣差不多,薄時卻如同蟬翼。一根麵條足夠一頓飯,而對大飯量的關中人來說,一頓吃8兩、1斤也是輕輕鬆鬆的。 關中人吃麵,喜歡將面和硬揉軟、擀厚、切寬。這種面煮熟以後,撈在碗裡,無論是澆臊子,還是潑油辣子,吃起來都很光滑、柔軟、熱火、有筋性。既可口又耐飢。人們脖子一伸一縮,呼嚕嚕吞進肚裡,吃飽吃脹,飽嗝一打,頓時渾身上下都是力氣,拉架子車、上山扛石頭,五六個小時不吃不喝也不覺得餓。 二、鍋盔像鍋蓋 相傳在唐代修乾陵時,因服役的軍人工匠人數過多,往往為吃飯而耽誤施工進度,受到懲罰。於是,有一士兵在焦急之中便把麵糰放進頭盔裡,把頭盔放到火中去烤,而烙成餅。現在算起來鍋盔在陝西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了。 做鍋盔,面要和得很硬,硬得用手都揉不動,要借用木槓來壓揉,然後放在直徑2尺以上的大鍋中慢慢烤制而成。這樣,烙成的鍋盔外脆晨酥,清香可口,放上十天八天也不會變味。鍋盔要數“乾州(今乾縣)鍋盔”好。 三、辣子是道菜 至於說辣子,一般人都以為是湖南人、四川人能吃辣椒。其實四川人只是把辣子當成一種調料,而在陝西“沒潑辣子”卻是一道正經八百的菜餚。就連西安城裡家家戶戶前也是掛滿一串串喜人的紅辣椒。 “油潑辣子”看著紅、聞著香、吃著辣,既能用來調面,又能夾饃吃。人們常說“油潑辣子冰冰面吃著燎(好)乍咧!” 四、 泡饃大碗賣 “牛羊肉泡饃大碗賣”可稱上是“陝西第一泡”、“西安第一碗”。到西安不吃牛羊肉泡饃似乎是白來一趟。而牛羊肉泡饃要數回民食品了。 關中人吃飯講究實惠,肉是大塊的肉,饃是硬梆梆的死麵託託饃,碗是能盛6兩8兩的大老碗。剛端上來的羊肉泡饃很燙,呼呼地直冒熱氣,吃時用筷子從貼碗的四周往嘴邊撥,邊撥邊吃。 羊肉泡的作法主要分煮肉、烙饃、熬湯、掰饃和煮饃。肉要煮得又酥又爛。饃要烙得又硬又黃,還要遇水不化、百煮不爛。湯用牛羊肉骨髓熬成。饃要掰得越碎越勻越好,然後將饃、肉、粉絲、蔥、鹽、味精等調料加入,在炒瓢內旺火爆煮。 由於烹煮的方法不同,羊肉泡饃為煮饃和小炒。加湯的多少不同,分為幹泡(湯少)和水圍城(湯多),吃得自有分寸。這種泡饃有幹有湯,又熱又香,很叫人開胃口。所以泡饃館,便選用一種耀州(耀縣)產的大瓷碗來裝盛泡饃。 五、 碗盆難分開 陝西人(老陝)吃飯,喜歡用一種耀州產的近1尺的白瓷青花大碗,當地人稱為“老碗”。這種老碗甚至比小盆還大,所以往往碗盆難分。 在關中農村,每到吃飯時,村頭、莊前、樹下,男人們就端著大老碗(一碗湯飯外加兩塊饃足有六七兩),蹲在一起,津津有味地邊吃飯邊啦著話,這就是有名的“老碗會”。 在農村,人們勞動強度大,幹活出力多,吃飯也多,所以出門用老碗盛一下就夠了,不用再回家去盛飯,省了不少......

陝西十大怪是?

十大陝西風俗習慣

麵條像腰帶、鍋礌像鍋蓋、辣子是道菜、泡饃大碗賣、碗盆難分開、帕帕頭上戴、房子半邊蓋、姑娘不對外、不坐蹲起來、唱戲吼起來。陝西十大怪其實是一種獨特的生活。

zhidao.baidu.com/...0&si=1

建議看看這個

陝西有個老腔最近好像很火

確切的說是“陝西八大怪”還是“陝西十大怪”?又有哪些“怪”?

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在陝西這塊黃土地上,由於氣候、經濟、文化等多方面原因的影響,陝西人(關中人)在衣、食、住、行、東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獨特的方式。外地人對此十分好奇,經過彙集稱之為“陝西八大怪“ 一、麵條像腰帶 “扯麵寬得像褲帶”。扯麵也叫冰冰(讀biang--biang,現代漢語字典上沒有這個字)面,正宗的關中人所做的冰冰面和通常城裡人所吃的扯麵還是有一定區別的。正宗的冰冰面,一根麵條寬度可達二三寸,長度則在1米上下,厚度厚時與硬幣差不多,薄時卻如同蟬翼。一根麵條足夠一頓飯,而對大飯量的關中人來說,一頓吃8兩、1斤也是輕輕鬆鬆的。 關中人吃麵,喜歡將面和硬揉軟、擀厚、切寬。這種面煮熟以後,撈在碗裡,無論是澆臊子,還是潑油辣子,吃起來都很光滑、柔軟、熱火、有筋性。既可口又耐飢。人們脖子一伸一縮,呼嚕嚕吞進肚裡,吃飽吃脹,飽嗝一打,頓時渾身上下都是力氣,拉架子車、上山扛石頭,五六個小時不吃不喝也不覺得餓。 二、鍋盔像鍋益 相傳在唐代修乾陵時,因服役的軍人工匠人數過多,往往為吃飯而耽誤施工進度,受到懲罰。於是,有一士兵在焦急之中便把麵糰放進頭盔裡,把頭盔放到火中去烤,而烙成餅。現在算起來鍋盔在陝西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了。 做鍋盔,面要和得很硬,硬得用手都揉不動,要借用木槓來壓揉,然後放在直徑2尺以上的大鍋中慢慢烤制而成。這樣,烙成的鍋盔外脆晨酥,清香可口,放上十天八天也不會變味。鍋盔要數“乾州(今乾縣)鍋盔”好。 三、辣子是道菜 至於說辣子,一般人都以為是湖南人、四川人能吃辣椒。其實四川人只是把辣子當成一種調料,而在陝西“沒潑辣子”卻是一道正經八百的菜餚。就連西安城裡家家戶戶前也是掛滿一串串喜人的紅辣椒。 “油潑辣子”看著紅、聞著香、吃著辣,既能用來調面,又能夾饃吃。人們常說“油潑辣子冰冰面吃著燎(好)乍咧!” 四、碗盆難分開 陝西人(老陝)吃飯,喜歡用一種耀州產的近1尺的白瓷青花大碗,當地人稱為“老碗”。這種老碗甚至比小盆還大,所以往往碗盆難分。 在關中農村,每到吃飯時,村頭、莊前、樹下,男人們就端著大老碗(一碗湯飯外加兩塊饃足有六七兩),蹲在一起,津津有味地邊吃飯邊啦著話,這就是有名的“老碗會”。 在農村,人們勞動強度大,幹活出力多,吃飯也多,所以出門用老碗盛一下就夠了,不用再回家去盛飯,省了不少麻煩。 五、帕帕頭上戴 以前在反映陝西人生活的“西部片”中,經常看到戴羊肚毛巾、身穿對襟夾襖的老漢及老年婦女頭上都戴著(頂著)一塊黑色或白色的帕帕(手帕)。你如有幸到關中農村,這裡的形,和你在電影裡看到的的一模一樣的。 原來陝西地區盛產棉花,當地人習慣把用棉花織成的手帕戴在頭上,它既可防塵防雨防晒,還可以擦汁擦手和用來包東西,真可謂既經濟又實惠方便。 六、房子半邊蓋 無論是在西安城還是陝西農村,都隨處可見“一邊蓋”的房子。何為一邊蓋?一般的房子房頂為人字形,可是陝西的房子卻是人字的一撇。據說因為陝西幹早少雨,所以這一邊蓋的房子能讓珍跺的雨水全部流到自家的田地裡,正所謂“肥水不流外人田”。 又因,在近百年來陝西農業發展緩慢,人口卻迅猛增加。農村中原來聚居生活的家庭,因土地面積有限,而人口眾多,住宅緊張,於是便形成了房子“半邊蓋”的歷史。 七、姑娘不對外 據說關中地區土地肥沃,所以極少有人為生存而奔波於他鄉異地。因而有“老不出關(潼關),少不下川(四川)”的諺語,久而久之,不僅男人們不外出遠行,就連姑娘們也不遠嫁他鄉。 八、唱戲吼起來 唱戲,指秦腔。其特點是高昂激越、強烈急促。尤其......

陝西的十怪是什麼?

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在陝西這塊黃土地上,由於氣候、經濟、文化等多方面原因的影響,陝西人(關中人)在衣、食、住、行、東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獨特的方式。外地人對此十分好奇,經過彙集稱之為“陝西十大怪“

一、麵條像腰帶

“扯麵寬得像褲帶”。扯麵也叫冰冰(讀biang--biang,現代漢語字典上沒有這個字)面,正宗的關中人所做的冰冰面和通常城裡人所吃的扯麵還是有一定區別的。正宗的冰冰面,一根麵條寬度可達二三寸,長度則在1米上下,厚度厚時與硬幣差不多,薄時卻如同蟬翼。一根麵條足夠一頓飯,而對大飯量的關中人來說,一頓吃8兩、1斤也是輕輕鬆鬆的。

關中人吃麵,喜歡將面和硬揉軟、擀厚、切寬。這種面煮熟以後,撈在碗裡,無論是澆臊子,還是潑油辣子,吃起來都很光滑、柔軟、熱火、有筋性。既可口又耐飢。人們脖子一伸一縮,呼嚕嚕吞進肚裡,吃飽吃脹,飽嗝一打,頓時渾身上下都是力氣,拉架子車、上山扛石頭,五六個小時不吃不喝也不覺得餓。

二、鍋盔像鍋益

相傳在唐代修乾陵時,因服役的軍人工匠人數過多,往往為吃飯而耽誤施工進度,受到懲罰。於是,有一士兵在焦急之中便把麵糰放進頭盔裡,把頭盔放到火中去烤,而烙成餅。現在算起來鍋盔在陝西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了。

做鍋盔,面要和得很硬,硬得用手都揉不動,要借用木槓來壓揉,然後放在直徑2尺以上的大鍋中慢慢烤制而成。這樣,烙成的鍋盔外脆晨酥,清香可口,放上十天八天也不會變味。鍋盔要數“乾州(今乾縣)鍋盔”好。

三、辣子是道菜

至於說辣子,一般人都以為是湖南人、四川人能吃辣椒。其實四川人只是把辣子當成一種調料,而在陝西“沒潑辣子”卻是一道正經八百的菜餚。就連西安城裡家家戶戶前也是掛滿一串串喜人的紅辣椒。

“油潑辣子”看著紅、聞著香、吃著辣,既能用來調面,又能夾饃吃。人們常說“油潑辣子冰冰面吃著燎(好)乍咧!”

四、泡饃大碗賣

“牛羊肉泡饃大碗賣”可稱上是“陝西第一泡”、“西安第一碗”。到西安不吃牛羊肉泡饃似乎是白來一趟。而牛羊肉泡饃要數回民食品了。

關中人吃飯講究實惠,肉是大塊的肉,饃是硬梆梆的死麵託託饃,碗是能盛6兩8兩的大老碗。剛端上來的羊肉泡饃很燙,呼呼地直冒熱氣,吃時用筷子從貼碗的四周往嘴邊撥,邊撥邊吃。

羊肉泡的作法主要分煮肉、烙饃、熬湯、掰饃和煮饃。肉要煮得又酥又爛。饃要烙得又硬又黃,還要遇水不化、百煮不爛。湯用牛羊肉骨髓熬成。饃要掰得越碎越勻越好,然後將饃、肉、粉絲、蔥、鹽、味精等調料加入,在炒瓢內旺火爆煮。

由於烹煮的方法不同,羊肉泡饃為煮饃和小炒。加湯的多少不同,分為幹泡(湯少)和水圍城(湯多),吃得自有分寸。這種泡饃有幹有湯,又熱又香,很叫人開胃口。所以泡饃館,便選用一種耀州(耀縣)產的大瓷碗來裝盛泡饃。

五、碗盆難分開

陝西人(老陝)吃飯,喜歡用一種耀州產的近1尺的白瓷青花大碗,當地人稱為“老碗”。這種老碗甚至比小盆還大,所以往往碗盆難分。

在關中農村,每到吃飯時,村頭、莊前、樹下,男人們就端著大老碗(一碗湯飯外加兩塊饃足有六七兩),蹲在一起,津津有味地邊吃飯邊啦著話,這就是有名的“老碗會”。

在農村,人們勞動強度大,幹活出力多,吃飯也多,所以出門用老碗盛一下就夠了,不用再回家去盛飯,省了不少麻煩。

六、帕帕頭上戴

以前在反映陝西人生活的“西部片”中,經常看到戴羊肚毛巾、身穿對襟夾襖的老漢及老年婦女頭上都戴著(頂著)一塊黑色或白色的帕帕(手帕)。你如有幸到關中農村,這裡的形,和你在電影裡看到的的一模一樣的。

原來陝西地區盛產棉花,當地人習慣把用棉花......

相關問題答案
陝西十大怪是什麼?
關中十大怪是什麼?
陝西話瓷錘是什麼意思?
陝西文交所是什麼意思?
陝西話夥計是什麼意思?
陝西話板子是什麼意思?
陝西話辣子是什麼意思?
過去公社十大員是什麼?
西遊記的四大洲是什麼?
中藥的大黃是什麼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