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是怎樣產生的?
漢字怎麼形成的?
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歷代中國學者一直致力於揭開漢字起源之謎。
關於漢字的起源,中國古代文獻上有種種說法,如“結繩”、“八卦”、“圖畫”、“書契”等,古書上還普遍記載有黃帝史官倉頡造字的傳說。現代學者認為,成系統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個人創造出來,倉頡如果確有其人,應該是文字整理者或頒佈者。
最早刻劃符號距今8000多年
最近幾十年,中國考古界先後發佈了一系列較殷墟甲骨文更早、與漢字起源有關的出土資料。這些資料主要是指原始社會晚期及有史社會早期出現在陶器上面的刻畫或彩繪符號,另外還包括少量的刻寫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號。可以說,它們共同為解釋漢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據。
通過系統考察、對比遍佈中國各地的19種考古學文化的100多個遺址裡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劃符號,鄭州大學博士生導師王蘊智認為,中國最早的刻劃符號出現在河南舞陽賈湖遺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歷史。
作為專業工作者,他試圖通過科學的途徑比如綜合運用考古學、古文字構形學、比較文字學、科技考古以及高科技手段等一些基本方法,進一步對這些原始材料做一番全面的整理,從而爬梳排比出商代文字之前漢字發生、發展的一些頭緒。
然而情況並不那麼簡單,除了已有鄭州商城遺址、小雙橋遺址(該遺址近年先後發現10餘例商代早期朱書陶文)的小宗材料可以直接和殷墟文字相比序之外,其它商以前的符號則零星分散,彼此缺環較多,大多數符號且與商代文字構形不合。還有一些符號地域色彩較重、背景複雜。
漢字體系正式形成於中原地區
王蘊智認為,漢字體系的正式形成應該是在中原地區。漢字是獨立起源的一種文字體系,不依存於任何一種外族文字而存在,但它的起源不是單一的,經過了多元的、長期的磨合,大概在進入夏紀年之際,先民們在廣泛吸收、運用早期符號的經驗基礎上,創造性地發明了用來記錄語言的文字符號系統,在那個時代,漢字體系較快地成熟起來。
據悉,從考古發掘的出土文字資料來看,中國至少在虞夏時期已經有了正式的文字。如近年考古工作者曾經在山西襄汾陶寺遺址所出的一件扁陶壺上,發現有毛筆朱書的“文”字。這些符號都屬於早期文字系統中的基本構形,可惜這樣的出土文字信息迄今仍然稀少。
文字最早成熟於商代
就目前所知和所見到的殷商文字資料來說,文字載體的門類已經很多。當時的文字除了用毛筆書寫在簡冊上之外,其他的主要手段就是刻寫在龜甲獸骨、陶器、玉石上以及陶鑄在青銅器上。商代文字資料以殷墟卜用甲骨和青銅禮器為主要載體,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最早的成熟文字。
殷墟時期所反映出來的商代文字不僅表現在字的數量多,材料豐富,還突出地表現在文字的造字方式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特點和規律。商代文字基本字的結體特徵可分為四大類:取人體和人的某一部分形體特徵為構字的基礎;以勞動創造物和勞動對象為構字的基礎;取禽獸和家畜類形象為構字的基礎;取自然物象為構字的基礎。從構形的文化內涵上來考察,這些成熟較早的字形所取裁的對象與當初先民們的社會生活相當貼近,具有很強的現實性的特徵。同時,這些字形所描寫的內容涉及到了人和自然的各個層面,因而還具有構形來源廣泛性的特徵。
回答人的補充 2009-09-09 09:06梗中國的漢字是很有趣的文字,從古代到現代,漢字的形體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個變化過程很漫長,從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楷書,大約經過了三千多年。從“馬”字的演變,你就可以知道漢字在各個時期的形體特點和變化過程了。
⑴甲骨文產生於商代,是中國最古老的文字。
⑵“金文”是是通行於周代的文......
漢字是怎麼產生的?
倉頡也稱蒼頡,是傳說為黃帝的史官,漢字的創造者。但普遍認為認為漢字由倉頡一人創造只是傳說,不過他可能是漢字的整理者。
傳說中倉頡生有“雙瞳四目”。目有重瞳者,中國史書上記載只有三個人,虞舜、倉頡、項羽。虞舜是禪讓的聖人,孝順的聖人,而倉頡是文聖人,項羽則是武聖人。
倉頡,中國原始社會後期黃帝的助手。曾把流傳於先民中的文字加以蒐集、整理和使用,在漢字創造的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為中華民族的繁衍和昌盛作出了不朽的功績。
這位史前傳說人物,在我國古代戰國以前的典藉中都從未提及。最早提及倉頡者,是戰國時期的荀卿。其後是《呂氏春秋》和《韓非子》,在荀子“故好書者眾矣,而倉頡獨傳者,一也”的基礎上,又有所引申,其主要觀點是“倉頡作書”。漢代後,在《淮南子》和《論衡》中,已從“倉頡造字”發展為“倉頡四目”,開始神化。尤其是漢代的緯書,又進而渲染,倉頡“生而能書,又受河圖錄書,於是窮天地之變,仰視奎星圜曲之勢,俯察魚文鳥羽,山川指掌,而創文字”(《春秋元命苞》)。以後愈演愈神奇,發展為倉頡是“黃帝的史官”等傳說。黃帝是原始社會後期部落聯盟的首領之一,當時沒有國家機器,可見“史官”之說,顯然是後人用後代國家機器的職官名稱套用於史前傳說人物的結果。
倉頡造字的傳說
相傳倉頡在黃帝手下當官。黃帝分派他專門管理圈裡牲口的數目、屯裡食物的多少。可慢慢的,牲口、食物的儲藏在逐漸增加、變化,光憑腦袋記不住了。倉頡犯難了。
倉頡整日整夜地想辦法,先是在繩子上打結,用各種不同顏色的繩子,表示各種不同的牲口。但時間一長久,就不奏效了。這增加的數目在繩子上打個結很便當,而減少數目時,在繩子上解個結就麻煩了。倉頡又想到了在繩子上打圈圈,在圈子裡掛上各式各樣的貝殼,來代替他所管的東西。增加了就添一個貝殼,減少了就去掉一個貝殼。這法子頂管用,一連用了好幾年。
黃帝見倉頡這樣能幹,叫他管的事情愈來愈多,年年祭祀的次數,回回狩獵的分配,部落人丁的增減,也統統叫倉頡管。倉頡又犯悉了,憑著添繩子、掛貝殼已不抵事了。怎麼才能不出差錯呢?
這天,他參加集體狩獵,走到一個三岔路口時,幾個老人為往哪條路走爭辯起來。一個老人堅持要往東,說有羚羊;一個老人要往北,說前面不遠可以追到鹿群;一個老人偏要往西,說有兩隻老虎,不及時打死,就會錯過了機會。倉頡一問,原來他們都是看著地下野獸的腳印才認定的。倉頡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個腳印代表一種野獸,我為什麼不能用一種符號來表示我所管的東西呢?他高興地拔腿奔回家,開始創造各種符號來表示事物。果然,把事情管理得頭頭是道。
黃帝知道後,大加讚賞,命令倉頡到各個部落去傳授這種方法。漸漸地,這些符號的用法,全推廣開了。就這麼,形成了文字。
倉頡造了字,黃帝十分器重他,人人都稱讚他,他的名聲越來越大。倉頡頭腦就有點發熱了,眼睛慢慢向上移,移到頭頂心裡去了,什麼人也看不起,造的字也馬虎起來。
這話傳到黃帝耳朵裡,黃帝很惱火。他眼裡容不得一個臣子變壞。怎麼叫倉頡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呢?黃帝召來了身邊最年長的老人商量。這老人長長的鬍子上打了一百二十多個結,表示他已是一百二十多歲的人了。老人沉吟了一會,獨自去找倉頡了。
倉頡正在教各個部落的人識字,老人默默地坐在最後,和別人一樣認真地聽著。倉頡講完,別人都散去了,唯獨這老人不走,還坐在老地方。倉頡有點好奇,上前問他為什麼不走。
老人說:“倉頡啊,你造的字已經家喻戶曉,可我人老眼花,有幾個字至今還糊塗著呢,你肯不肯再教教我?”
倉頡看這麼大年紀的老人,都這樣尊重他,很高興,......
中文是怎樣產生的?
中文——作為一個民族的母語,中文是當今世界流行語言體系裡最大的一個分支。始創於公元前黃帝在世的時代,成就於公元二十世紀後期。是一種發源最早而成熟最晚的一個語言體系。是東方文明的一種標誌與成果,是人類用來精確命名與定義萬事萬物的一種重要信息載體。體系包括幾千個常用單字和上萬個字詞成語,是文明社會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 屬漢藏語系。為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語言之一,也是世界上最豐富、最發達的一種語言。在中國,除漢族使用漢語外,一些少數民族也使用漢語。使用人口在十億以上,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一種語言。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國際上使用漢語的人也越來越多,漢語已被聯合國列為國際通用的語言之一。與此相適應的漢文,也著稱於世。 文字 從目前我們能看到的最早的成批的文字資料──商代甲骨文字算起,漢字已有3000年的歷史。由於甲骨文字已經是相當成熟的文字體系,我們可以推斷漢字的發生一定遠在3000年以前。漢字的發展可以劃分為兩個大階段。從甲骨文字到小篆是一個階段;從秦漢時代的隸書以下是另一個階段。前者屬於古文字的範疇,後者屬於近代文字的範疇。大體說來,從隸書到今天使用的現代漢字形體上沒有太大的變化。 從漢字跟漢語的關係看,漢字是一種語素文字。從漢字本身的構造看,漢字是由表意、表音的偏旁(形旁、聲旁)和既不表意也不表音的記號組成的文字體系。 漢字起源於圖畫。在漢字產生的早期階段,象形字的字形跟它所代表的語素的意義直接發生聯繫。雖然每個字也都有自己固定的讀音,但是字形本身不是表音的符號,跟拼音文字的字母的性質不同。象形字的讀音是它所代表的語素轉嫁給它的。隨著字形的演變,象形字變得越來越不象形。結果是字形跟它所代表的語素在意義上也失去了原有的聯繫。這個時候,字形本身既不表音,也不表義,變成了抽象的記號。如果漢語裡所有的語素都是由這種既不表音也不表義的記號代表的,那麼漢字可以說是一種純記號文字。不過事實並非如此。漢字有獨體字與合體字的區別。只有獨體字才是純粹的記號文字。合體字是由獨體字組合造成的。從構造上說,合體字比獨體字高一個層次。因為組成合體字的獨體字本身雖然也是記號,可是當它作為合體字的組成成分時,它是以有音有義的“字”的身份參加的。合體字可以分成以下3類: ①形聲字。形聲字由表示意義的形旁和表示讀音的聲旁兩部分組成。拿構造最簡單的形聲字來說,形旁和聲旁都是由獨體字充當的。作為形聲字的組成部分,這些獨體字都是有音有義的字。不過形旁只取其義,不取其音,例如“鳩”字的偏旁“鳥”;聲旁則只取其音,不取其義,例如“鳩”字的偏旁“九”。 由於字義和字音的演變,有些形聲字的形旁或聲旁現在已失去了表意或表音的功能。例如“球”本來是一種玉的名稱,所以以“玉”為形旁。現在“球”字不再指玉,這個形旁就沒有作用了。再如“海”字本來以“每”為聲旁。由於字音的變化,現在“海”和“每”的讀音相去甚遠,聲旁“每”也就不起作用了。有的時候,形旁和聲旁都喪失了原來的功能,例如“給、等、短”。這一類字已經不能再作為形聲字看待了。 形聲字和非形聲字之間並沒有明確的界限。造字之初,形聲字和它的聲旁的讀音本來就不一定密合。發展到現代漢字,出入就更大了。有人拿7500多個現代合體漢字進行統計。就普通話讀音來說,合體字跟聲旁完全同音(聲母、韻母、聲調全同)的不到 5%。聲母、韻母相同而聲調不同的約佔10%。只有韻母一項相同的約佔20%。如果我們只把前兩類看作形聲字,那麼形聲字大概只佔通行漢字的15%。如果把以上三類全看作形聲字,形聲字大概會佔通行漢字35%的樣子。要是把標準再放寬或者完全根據來歷確定形......
文字是怎麼形成的?
第一節 文字的產生
在人類歷史上,任何工藝技術——特別是重大工藝技術——的發明,都有賴於社會對它的需求和物質條件的具備。印刷術也不例外。現實情況是,印刷術的發明取決於社會在文化和生活方面對印刷這一轉印複製術的需求,而這一需求的實現,又是以包括文字的產生、發展和規範,以及印刷原材料在內的物質條件的具備為前提的。換句話說,如果沒有作為印刷複製對象的文字的產生、發展和規範,儘管人們需要印刷術,儘管印刷術在織物領域能夠得以應用,但印刷術的完善和發展也是困難、緩慢的。是文字的產生、發展和規範導致了社會對印刷術的複製需求,提供了複製對象。文字與印刷術的誕生和發展有著相互促進和制約的不解之緣。
中國的文字是從圖畫中分離、轉化而來的。而這些早期的文字和圖畫,正是人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出於記載和傳播信息、交流思想的需要而創造出來的。這裡邊有個自然而又必然的演變過程。當我們探討文字的起源時,自然而然地會涉足最初導致文字產生的那些原始的、記載和交流思想的記事方法,從結繩、契刻和圖畫文字談起。
一、從結繩、契刻到圖畫文字
人類社會之初,生產力極其低下,出於生存的需要,人們不得不聯合起來,採用原始、簡陋的生產工具,同大自然作鬥爭。在鬥爭中,為了交流思想,傳遞信息,語言誕生了。但語言一瞬即逝,它即不能保存,也無法傳到較遠一點的地方去,而某些需要保留和傳播到較遠地方去的信息,單靠人的大腦的記憶是不行的。於是,原始的記事方法——“結繩記事”和“契刻記事”應運而生了。
1、結繩記事
在文字產生之前,人們為了幫助記憶,採用過各式各樣的記事方法,其中使用較多的是結繩和契刻。中國古籍文獻中,關於結繩記事的記載較多。公元前戰國時期的著作《周易·繫辭下傳》中說:“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漢朝人鄭玄,在其《周易注》中也說:“古者無文字,結繩為約,事大,大結其繩;事小,小結其繩。”李鼎祚《周易集解》引《九家易》中也說:“古者無文字,其有約誓之事,事大,大其繩,事小,小其繩,結之多少,隨物眾寡,各執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這是講結繩為約,說得已相當明白、具體了。
2、契刻記事
契刻的目的主要是用來記錄數目。漢朝劉熙在《釋名·釋書契》中說:“契,刻也,刻識其數也。”清楚的說明契就是刻,契刻的目的是幫助記憶數目。因為人們訂立契約關係時,數目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容易引起爭端的因素。於是,人們就用契刻的方法,將數目用一定的線條作符號,刻在竹片或木片上,作為雙方的“契約”。這就是古時的“契”。後來人們把契從中間分開,分作兩半,雙方各執一半,以二者吻合為憑。關於古代契刻的情況,《列子·說符》裡記載著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宋國人,在路上拾到一個別人遺失的契”,回到家中便把契藏了起來,並偷偷地數契上刻的齒數,以為這些齒代表的錢數不少,非常高興,情不自禁地對鄰居說:“我很快就要發財了。”這段故事說明古代的契上刻得是數目,主要用來作債務的憑證。圖3-1是在甘肅省西寧縣周家寨出土的仰韶期遺址的骨契圖形。
圖3-1 周家寨出土的骨契圖形 圖3-2 祕魯印加人結繩記事圖形
結繩記事,契刻記事,以及其它類似的記事方法,世界各地的不同民族皆有之。中國一直到宋朝以後,南方仍有用結繩記事的。南美洲的祕魯,尤其著名。有的民族,利用繩子的顏色和結法,還可以精確地記下一些事情來。圖3-2是祕魯印加人用的結繩記事的圖形。
作為原始的記事方法的結繩記事,不論它用一根繩子打結,還是用多根繩子橫豎交叉,歸根結底,它只是一種表示和記錄數字或方位的一些簡單的概念,是一種表意形式。可以把它看成是......
我國的漢字是怎樣產生和發展變化的
中華民族是一個很偉大的民族,世界上所有的國家裡,只有我們中國的文化是始終沒有間斷過的傳承下來,也只有我們的“漢字”是世界上唯一的古代一直演變過來沒有間斷過的文字形式.中華文明也是最獨特的文明.
中國自古就有“書畫同源”一說,這是因為最早的文字來源就是圖畫,書與畫好比是兄弟,同根生,有很多內在的聯繫.漢字的起源就是原始的圖畫,原始人在生活中用來表達自己的“圖畫”形式.慢慢的從原始圖畫變成了一種“表意符號”.
大約是在公元前14世紀,殷商後期.“表意符號”演變成了比較定型的“甲骨文”.這被認為是“漢字”的第一種形式.被刻在動物的骨頭上和烏龜的龜板上的文字,從殷墟中發現的文字,被認為是“現代漢字”的直系祖先,這一點就可以證明中華文明的連續性,幾千年以來,中東人都不能解讀他們祖先的象形文字.只有中國現代人能讀懂一些殷商時期的“甲骨文”.這些龜板上的文字,最先是用來起占卜吉凶的作用,古代的人認為把有關於疾病、夢境、狩獵、天時等一些疑問刻在龜板上,然後用火來來烤烙這些龜板和動物的骨頭,其產生的裂縫,占卜者可以根據這些裂縫的形狀和走向來判斷所佔之事的吉凶.這就是“甲骨文”現代漢字的祖先.至今為止發現的“甲骨文”有五千多種.而可以解讀的有一千多個.
到了西周時期,青銅器的大量使用,而被刻在青銅的鐘鼎和石鼓上的文字即——“大篆”.亦有鐘鼎文和石鼓文之稱.相傳是周宣王時期太史所創寫.現在的故宮博物院內存有十個周代的石鼓,上刻有十首四言詩文.因為封建割據,四分五裂各自為政,文字也不盡相同.一直到了秦朝.秦始皇一統中國.才把文字統一起來.
秦朝時期,秦始皇統一文字,統一度量.其功績顯著的就是當時的宰相——李斯.李斯對當時的文字進行收集整理然後進行刪繁就簡美化加工後,這種統一後的文字被稱為——“小篆”,亦稱為“秦篆”.這個時候的文字幾乎已經完全沒有象形文字的痕跡了.
秦朝時期的“小篆”書寫過於規範,書寫起來速度很慢,於是民間就出現了許多的簡便字體.這種字體的特點是變“小篆”的原為方.改“小篆”的曲為直,並分出了一些偏旁部首,被稱之為——“秦隸”.
到了漢朝,隸書十分盛行,“秦隸”並沒有完全擺脫“小篆”的結構特點,基本上是方形,而“漢隸”就完全發揮了毛筆的特點,出現了“蠶頭燕尾”的波折之筆,書寫起來輕鬆自如.西漢時期流行的這種隸書.稱之為——“漢隸”.
漢朝流行“漢隸”的同時,“楷書”正在萌芽階段.到魏晉南北朝的時期已經很盛行,晉代的王羲之,王獻父子是楷書的真正創始人,同時吸取了篆書圓轉筆畫,也保留了隸書的方正平直,去掉了“蠶頭燕尾”.使漢字的結構大體的固定了下來.當時被稱之為——“真書”,後人因為以這種字體作為學習書法的楷模,即改稱之為——“楷書”.
在唐朝時期,“楷書”尤為盛行,盛真卿、柳公權、歐陽詢等書法家都是當時的佼佼者,他們的書法作品至今仍被人們學習作為範例.
由於楷書的工整,為了書寫快捷的需要,和書者為了抒發自己的的胸臆,寄情於筆端的創造,產生了一種流動順暢,一氣呵成,極具有韻律和藝術感染力的字體——“草書”.
介於楷書和草書之間的就是“行書”,行書沒有楷書那樣規範嚴肅,也沒有草書那樣奔放和難以識別,而是優雅歡暢的運筆,字體書寫靈活貫通.也是最受大眾喜歡最常用的一種字體.還不懂字體的時候,本人小時候就被要求練習行書.
到了宋朝,中華四大偉大發明之一,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術被髮明,“宋體字”也應此產生.最早產生於北宋,是有楷書變化而來.有肥體和瘦體之分,可無論肥瘦,都是橫細豎粗,方方正正.顯得古樸端莊.
“仿宋體”......
我國的漢字是怎樣演變來的
希望答案您還滿意漢字經過了6000多年的變化,其演變過程是:
甲骨文 → 金文 → 小篆 → 隸書 → 楷書 → 行書
(商) (周) (秦) (漢) (魏晉) 草書
以上的“甲金篆隸草楷行”七種字體稱為 “漢字七體”
中國文字——漢字的產生,有據可查的,是在約公元前14世紀的殷商後期,這時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漢字中仍有一些和圖畫一樣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動.
到了西周後期,漢字發展演變為大篆.大篆的發展結果產生了兩個特點:一是線條化,早期粗細不勻的線條變得均勻柔和了,它們隨實物畫出的線條十分簡練生動;二是規範化,字形結構趨向整齊,逐漸離開了圖畫的原形,奠定了方塊字的基礎.
後來秦朝丞相李斯對大篆加以去繁就簡,改為小篆.小篆除了把大篆的形體簡化之外,並把線條化和規範化達到了完善的程度,幾乎完全脫離了圖畫文字,成為整齊和諧、十分美觀的基本上是長方形的方塊字體.但是小篆也有它自己的根本性缺點,那就是它的線條用筆書寫起來是很不方便的,所以幾乎在同時也產生了形體向兩邊撐開成為扁方形的隸書.
至漢代,隸書發展到了成熟的階段,漢字的易讀性和書寫速度都大大提高.隸書之後又演變為章草,而後今草,至唐朝有了抒發書者胸臆,寄情於筆端表現的狂草.隨後,糅和了隸書和草書而自成一體的楷書(又稱真書)在唐朝開始盛行.我們今天所用的印刷體,即由楷書變化而來.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的是行書,它書寫流暢,用筆靈活,據傳是漢代劉德升所制,傳至今日,仍是我們日常書寫所習慣使用的字體.
到了宋代,隨著印刷術的發展,雕版印刷被廣泛使用,漢字進一步完善和發展,產生了一種新型書體——宋體印刷字體.印刷術發明後,刻字用的雕刻刀對漢字的形體發生了深刻的影響,產生了一種橫細豎粗、醒目易讀的印刷字體,後世稱為宋體.當時所刻的字體有肥瘦兩種,肥的仿顏體、柳體,瘦的仿歐體、虞體.其中顏體和柳體的筆頓高聳,已經略具橫細豎粗的一些特徵.到了明代隆慶、萬曆年間,又從宋體演變為筆畫橫細豎粗、字形方正的明體.原來那時民間流行一種橫劃很細而豎劃特別粗壯、字形扁扁的洪武體,像職官的銜牌、燈籠、告示、私人的地界勒石、祠堂裡的神主牌等都採用這種字體.以後,一些刻書工人在模仿洪武體刻書的過程中創造出一種非顏非歐的膚廓體.特別是由於這種字體的筆形橫平豎直,雕刻起來的確感到容易,它與篆、隸、真、草四體有所不同,別創一格,讀起來清新悅目,因此被日益廣泛地使用,成為16世紀以來直到今天非常流行的主要印刷字體,仍稱宋體,也叫鉛字體.
在中國文字中,各個歷史時期所形成的各種字體,有著各自鮮明的藝術特徵.如篆書古樸典雅,隸書靜中有動,富有裝飾性,草書風馳電掣、結構緊湊,楷書工整秀麗,行書易識好寫,實用性強,且風格多樣,個性各異.
漢字的演變是從象形的圖畫到線條的符號和適應毛筆書寫的筆畫以及便於雕刻的印刷字體,它的演進歷史為我們進行中文字體設計提供了豐富的靈感.在文字設計中,如能充分發揮漢字各種字體的特點及風采,運用巧妙,構思獨到,定能設計出精美的作品來.
自秦始皇統一,中國文字才逐漸走上了發展的道路,各個時代的中國文字都有著與眾不同獨特的民族、民風的內涵,中國的文字史裡處處深深地刻著中華兒女的智慧與勤勞.然而,現今有些人對本國文字瞭解甚少,而對於其他國家的語言文字投入極大的熱情,卻依然是個半調子.文字是國家的靈魂,為了瞭解祖國文字的變遷,祖國的歷史,祖國的靈魂,我們選擇了這個課題.
中國文字的發展,經過秦統一中國後,連續對漢字進行簡化、整理,使漢字逐漸走向規......
中國文字的來源是怎麼來的?
中國漢字和其他民族的漢字,是勞動人民為方便勞動生活的需要逐漸產生,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各種嘗試到約定俗成,其時間很漫長,和民族一起成長著,不斷有新的生命力添加進去,最終成為今天豐富優美的文字。
郭沫若先生認為,漢字最早起源是半坡遺址,距今約六千年的西安。最開始文字形式相當族徽。在銅器,陶器的刻畫代表性意義的符號。
經過漫長時間的繼承發展完善,不斷從量變進行質變,從有跡可尋的殷商甲骨文,至今有三千年的歷史演化過程。大約經歷了幾個階段:甲骨文,金文,篆文,隸文,楷文,行文,草文。
甲骨文是1899年殷商遺址河南安陽小屯村出土的。被當作“龍骨”的中藥在藥鋪販賣。被滿清文人王懿(宜YI)榮發現,便尋找收集帶有文字的龜甲獸骨。後來,家道中落,賣給《老殘遊記》作者劉鄂,他最早開始研究甲骨文,並完成《鐵雲藏龜》一書,成為研究甲骨文的權威之作。
甲骨文記錄了大量上古語言,其內容涉及了祭祀,戰爭,出行,求醫等。無論所求是否得到應驗,都將結果和內容刻在龜甲獸骨上,形成早期漢字。但是這種文字圖畫性比較強,可能未加定型,並影響象形的出現。在有關書籍的甲骨文的圖片上看到。它的字大小無規則,結體無規則,但從書法角度已經有後世注重的平衡和均勢,不缺少甲骨文質樸的中國文字寫意風采和神韻。
凡書上甲骨帖文看去張弛有度,粗細,佈局和後世書法佈局頗為近似,其字體剛柔兼濟,顯示書者的功力和刀刻和筆力技術水平的高超之處。
金文,也叫鐘鼎文,出現殷商,盛行於周代。開始和甲骨文一樣字數較少。無論在字體,內容還是風格,都受到極大影響。但後來擺脫了甲骨文影響還需注意,是金文還有為數不少的圖形,可能是文字,也可能表達什麼意圖,也可能是什麼標誌,說明仍然沒有完全擺脫甲骨影響。
從現有看到的銘文中,金文字體較之規範。即使沒有專門的知識,也依稀辨認了。或者在此時有了六書(象形,指事,會意,轉註,假借,形聲)的雛形,或者已經形成文字的最初期階段了。根據銘文所表述的特徵,形成六書雛形更為確切。
和甲骨文相比,金文字體粗重,勻稱,整體佈局更有層次性,單字大小几乎一致。這是因為,甲骨文用刀在骨質上刻,所刻製出的文字顯得瘦朗,挺勁;而金文是在將鑄造的模具刻上文字,相對於用刀刻在當然厚重和整齊。自然出現勻稱,佈局,筆畫等文字的進步性。
秦始皇統一了中國,廢除封地為郡縣,連燕趙長城,鑿靈渠,溝通湘水和灕水,使中國原文化影響和普及珠江流域,也使今天的廣東等地區沒能說外國話。統一地域,統一度量衡,統一貨幣,統一文字。這些人統一傾向大,而且整體劃一的,功勳彪炳。
自商代替夏朝以自立。商又分封各地諸侯,因為各地風俗迥異和文化教養不同,產生不同的言語和文字。但自從商用強力手段,或侵染方式,逐漸各地放棄結繩,記事,使用甲骨文。
金文隨著在周代的盛行,也成為官方文字,但地方的印文,竹筒,帛書,兵器等。到春秋戰國時代,各諸侯國互相吞併,形成自己的文字,度量衡,錢幣,語言等。始皇帝的“書同文”政策,廢除不同地方的不同版本的文字,把石鼓文(金文到秦小篆的過渡文字,和小篆接近,少數比小篆繁瑣寫法不同,其他幾乎沒有差別)作為正統,改革後的官方文字,使文字更加整體簡易化,就是秦代小篆了,而改革前的文字,就是史籀(宙ZHOU)大篆。(《漢書》記載,周宣王的官吏中有叫籀的人,教授兒童識文斷字。而所教的字體就是當時的官方字體或標準字體。它是石鼓文的一系,上接金文,又不同齊,楚,燕,韓,趙,魏六國的地方性的異體文字的正統文字。
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