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戲曲文化?

General 更新 2025-01-22

戲曲文化是什麼意思?

以戲曲為核心的社會化產物,包括與戲曲相關的知識,歷史,表演,唱詞,地域,風俗,氛圍,內涵等各個方面的知識。

什麼是戲曲?

戲曲(traditional opera)

戲曲是中國傳統的戲劇形式。是包含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各種因素綜合而成的。它的起源 歷史悠久,早在原始社會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長髮展的過程中,經過八百多年不斷地豐富、革新與發展,才逐漸形成比較完整的戲曲藝術體系。雖說它的淵源來自民間歌舞、說唱、滑稽戲三種不同藝術形式,但區別一個劇種所顯示的最大的特色,首先仍表現在它來自不同聲腔系統的音樂唱腔。這些音樂唱腔則是以所產生地區的語言、民歌、民間音樂為依據,併兼收其他地區音樂而產生的。各個劇種的劇中人物大部分由生、旦、淨、醜等不同臉變化的腳色行當充任。表演上著重運用以生活為基礎提煉而成的程式性動作,和虛擬性的空間處理。講究唱、做、念、找藝術,表演運輸和富裕舞蹈性,技術性很高,構成有區別其他戲劇而成為完整的戲曲藝術體系。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各民族地區的戲曲劇種,約有三百六十多種,傳統劇目數以萬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又出現許多改編的傳統劇目,新編歷史劇和表現現代生活題材的現代戲,都受廣大觀眾熱烈歡迎。比較流行著名的劇種有:京劇、崑曲、越劇、豫劇、湘劇、粵劇、秦腔、川劇、評劇、晉劇、漢劇、潮劇、閩劇、祁劇、河北梆子、安慶黃梅戲、湖南花鼓戲……等等五十多個劇種,尤以京劇流行最廣,遍及全國,不受地區所限。藝術

中國古代戲劇因以“戲”和“曲”為主要因素,所以稱做“戲曲”。中國戲曲主要包括宋元南戲、元明雜劇、傳奇和明清傳奇,也包括近代的京戲和其他地方戲的傳統劇目在內,它是中國民族戲劇文化的通稱。

○現代戲劇主要指的是20世紀以來從西方傳入的話劇、歌劇、舞劇等,話劇是主體,外國戲劇一般專指話劇。

中國戲曲源遠流長,它最早是從模仿勞動的歌舞中產生的。

(一)先秦——戲曲的萌芽期。《詩經》裡的“頌”,《楚辭》裡的“九歌”,就是祭神時歌舞的唱詞。從春秋戰國到漢代,在娛神的歌舞中逐漸演變出娛人的歌舞。從漢魏到中唐,又先後出現了以競技為主的“角抵”(即百戲)、以問答方式表演的“參軍戲”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搖娘”等,這些都是萌芽狀態的戲劇。

(二)唐代(中後期)——戲曲的形成期。中唐以後,我國戲劇飛躍發展,戲劇藝術逐漸形成。

(三)宋金——戲曲的發展期。宋代的“雜劇”,金代的“院本”和講唱形式的“諸宮調”,從樂曲、結構到內容,都為元代雜劇打下了基礎。

(四)元代——戲曲的成熟期。到了元代,“雜劇”就在原有基礎上大大發展,成為一種新型的戲劇。它具備了戲劇的基本特點,標誌著我國戲劇進入成熟的階段。

元雜劇是在民間戲曲肥沃土壤上,繼承和發展前代各種文學藝術的成就,經過教坊、行院、伶人、樂師及“書會”人才的共同努力,而改進和創造出來的綜合性舞臺藝術。在形上,元雜劇用北曲四大套數安排故事情節,不連貫處,則用楔子結合,形成了一本四折一楔的通常格式(王實甫的《西廂記》是元雜劇中獨有的長篇,共寫了五本二十一折),每折用同一宮調的若干曲牌組成套曲,必要時另加“楔子”。結尾用兩句、四句或八句詩句概括全劇的內容,叫“題目正名”。每折包括曲詞、說白(賓白)和科(科泛)三部分。曲詞是按導師情需要的曲牌填寫的文字,也叫曲文、唱詞或歌詞。其作用是敘述故事情節、刻畫人物性格。全部曲詞都押同一韻腳。說白是用說話形式表達劇情或交代人物關係的一種藝術手段,分對白(角色之間的對話)、獨白(角色獨自抒發個人感情和願望的話)和旁白(角色揹著臺上其他劇中人對觀眾說的話)、帶白(插在曲詞中的說白)等。科是動作、表情等。一本劇通常由正末或正旦一人來......

中國五大戲曲都有什麼戲曲

京劇:京劇是我國國劇。它的前身為徽調,通稱皮簧戲,曾一度稱為“平劇”,後該稱京劇,有近兩百年的歷史。清乾隆年間徽調進入北京,吸收了崑腔、秦腔的部分劇目、音樂曲調、表演方法和一些民間曲調,演變發展而成。

黃梅戲:舊稱"黃梅調",也叫"採茶戲"。。黃梅戲是我國戲曲的主要地方劇種。黃梅戲發源地在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的安慶地區,戲曲語言為安慶方言。黃梅戲在其漫長的過程中,不斷地吸收了青陽腔、徽劇等和當地民歌及其他戲曲的音樂精華,逐漸形成了今天自己獨特的風格。它的唱腔淳樸流暢,以明快抒情見長,具有豐富的表現力。

評劇:形成於清末民初,約有七十年的歷史。它源於冀東一帶的“蓮花落”,後來吸收了東北“蹦蹦”的腔調,故早年有“落子”、“蹦蹦”之稱。最初為對口演唱形式,近似東北的“二人轉”,後來陸續吸收了河北梆子的打擊樂.灤州影戲、樂亭大鼓和京劇的唱腔及表演,形成了“唐山落子”,又變為“奉天落子”,最後成為現在的評劇範

崑曲 :是我國傳統戲曲中最古老的劇種之一,也是我國傳統文化藝術,特別是戲曲藝術中的珍品。它原名“崑山腔”或簡稱“崑腔”,清代以來被稱為“崑曲”,現又被稱為“崑劇”。崑曲的伴奏樂器,以曲笛為主,輔以笙、簫、嗩吶、三絃、琵琶等(打擊樂俱備)。崑曲的表演,也有它獨特的體系、風格,它最大的特點是抒情性強、動作細膩,歌唱與舞蹈的身段結合得巧妙而諧和。

豫劇:是河南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主要流行於河南全省以及陝西、甘肅、山西、河北、山東、江蘇、安徽、湖北等省的部分地區。因其早期演員用本嗓演唱,起腔與收腔時用假聲翻高尾音帶"謳",又叫"河南謳"。又曾名"河南梆子"、"河南高調"、"靠山吼"等,建國後才統一改為今稱。

世界三大古代戲劇是什麼?

這是戲劇史家說的:世界上曾經有三大古老戲劇文化。一是古希臘戲劇,二是印度梵劇,三是中國的戲曲。古希臘戲劇產生於公元前6世紀,200多年後,它便衰微中落,但後世歐洲的戲劇文化都是由它派生演化出來的;印度梵劇形成時間不詳,它也早已是文化陳跡,但東南亞各國的歌舞沒有不受它影響者;中國戲曲最年輕,至公元11世紀才正式登堂入室,但由於它積蓄既久,來源亦多,故而潛藏了特別旺盛的生命力。

中國戲曲的起源是什麼?

一、歌舞說,此說又可析為兩種:   (1)宮廷樂舞說,清代納蘭性德《淥水亭雜識》雲:“樑時大雲之樂,作一老翁演述西域神仙變化之事,優伶實始於此。”劉始培在《原戲》中根據古代樂舞多有妝扮人物之事實,認為“戲曲者,導源於古代樂舞者也……則固與後世戲曲相近者也。”常任俠在《在國原始的音樂舞蹈與戲劇》中,較為系統的考察了原始音樂舞蹈的戲劇因素後認為“原始社會中的簡單的音樂舞蹈,便是後來做成完美戲劇的前軀”。周貽白的《中國戲劇史長編》將中國戲劇的最早源頭溯至“周秦的樂舞”。   (2)上古歌舞說,張庚、郭漢城主編《中國戲曲通史》開篇首句雲:“中國戲曲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原始時代的歌舞。”我們知道一切藝術起源於勞動,中國的歌舞也不例外。《書經.舜典》上說:“予擊石附石,百獸率舞。”所謂百獸率舞,並不是像後來的儒家所神祕化的那樣,說是在聖人當世連百獸都來朝拜舞蹈了,這種舞是用石相擊或用手擊石來打出節秦的,那時連鼓也沒有,可見是很原始的。到後來才有了鼓,所謂“鼓之舞之,”這就進一步了。這種舞可能是出去打獵以前的一種原始宗教儀式,也可能是打獵回來之後的一種慶祝儀式,《呂氏春秋.古樂》篇中說:“帝堯立,乃命質為樂,質乃效山林溪谷之音以歌,乃以鏖革置缶而鼓之,乃拊石擊石以像上帝玉磬之音,以致舞百獸。”這是戰國時代關於古代樂舞的一種傳說。可以透過這段歌舞的描寫看出一幅原始獵人在山林中打獵的景象:“一面呼嘯,一面打著、各種陶器、石器發響去恐嚇野獸,於是野獸們就狼奔豸突地逃走而終於落網了,這位原始時代的藝術家“質”(其實並不是一個人,而是當時全體人民)就是按生活中的實際來創造了狩獵舞,這時所謂的“百獸”實際是人披獸皮而“舞”的場景,不過是對於狩獵生活的愉快和興奮的回憶罷了。當然,這時的場景都是已經藝術化了,音樂、舞蹈都是已經節奏化了的,這種舞蹈帶著濃厚的儀式性,它是響氏族的保護神或始祖祈禱,以求這次出去打獵獲得豐收,或者是打獵回來為了酬謝神祗而舉行的。但不管它是什麼儀式,也不管它披著多厚的原始宗教的外衣,其實際意義,乃是一種對於勞動的演習、鍛鍊,這不光是鍛鍊了獵人們的熟練程度,而且也培養了年輕的獵人,《書經.舜典》中有命夔“典樂教胄子”的記載。“胄子”的註解是貴族子弟,但原始社會沒有貴族,恐怕就是年輕武士了,用樂舞去教年輕武士,不是鍛鍊他們又是什麼呢?因為它的內容就是原始人狩獵動作的模仿。   既然是模仿勞動的動作,這也就可以說是最原始的表演了。   原始的舞蹈總是和歌相伴的,他們決不是悶聲不響地跳,而是一面跳一面歡呼歌唱。《呂氏春秋.古樂》篇中還說:“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而歌八闋。”略可想見當時的情形。   在原始社會,歌舞不止狩獵舞一種,還有戰爭舞,它的性質和狩獵舞是差不多的,到了進入農耕時代,又產生了一系列有關農事的祭典,如“蠟”如“雩”。蠟是在年終時,為了酬謝與農事有關的八位神靈而舉行的。在這一天,公社的成員是盡情歡樂、開懷暢飲、唱歌跳舞的。這種風氣一直遺留到春秋時代。《孔子家語.觀鄉》說:“子貢觀於蠟。孔子曰:賜也,樂乎?對曰:一國之人皆若狂,賜未知其為樂也。孔子曰:百日之勞,一日之樂,一日之澤,非爾所知也。”可以看出這完全是勞動農民一年辛苦後的歡樂。   相傳“蠟”是伊耆氏所首創,一說伊耆氏就是神農氏足見這是與農業發達時期密切相連的風俗。“雩”是天旱求雨的祭祀。《周禮.春官》“宗伯”下記載:“司巫……若國大旱,則帥巫而舞雩。”《週記》的記載雖然是奴隸社會的事,但顯然是原始時代的遺留下來的風俗,除此之外,在原始公社的許多節日 ...展開全部>

中國戲曲簡介

中國戲曲主要是由民間歌舞、說唱和滑稽戲三種不同藝術形式綜合而成。它起源於原始歌舞,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綜合舞臺藝術樣式。經過漢、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較完整的戲曲藝術,它由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綜合而成,約有三百六十多個種類。它的特點是將眾多藝術形式以一種標準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質中體現其各自的個性。比較著名的戲曲種類有:京劇、崑曲、越劇、豫劇、粵劇、川劇、秦腔、評劇、晉劇、漢劇、河北梆子、湘劇、黃梅戲、湖南花鼓戲等。

目錄

中國戲曲

發展時期1、萌芽

2、繁榮

3、延展

4、鼎盛

黃金歲月1、元代戲劇

2、明代戲劇

3、清代戲劇

主要特色

藝術品貌1、以歌舞演故事

2、遠離生活之法

3、超脫的時空形態

4、虛擬手法

與民間文藝一、最早的起源在原始歌舞

二、說唱藝術

三、終結戲劇之果

角色行當1、主要類型

2、行當與角色創造

戲曲臉譜臉譜的分類

戲曲音樂

劇種大全中國戲曲

發展時期 1、萌芽

2、繁榮

3、延展

4、鼎盛

黃金歲月 1、元代戲劇

2、明代戲劇

3、清代戲劇

主要特色

藝術品貌 1、以歌舞演故事

2、遠離生活之法

3、超脫的時空形態

4、虛擬手法

與民間文藝 一、最早的起源在原始歌舞

二、說唱藝術

三、終結戲劇之果

角色行當 1、主要類型

2、行當與角色創造

戲曲臉譜 臉譜的分類

戲曲音樂劇種大全展開    尹桂芳竺水招

編輯本段中國戲曲

(ChinaOpera)   中國戲曲主要是由民間歌舞、說唱和滑稽戲三種不同藝術形式綜合而成。它起源於原始歌舞,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綜合舞臺藝術樣式。經過漢、唐到宋、今才形成比較完整的戲曲藝術,它由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綜合而成,約有三百六十多個種類。它的特點是將眾多藝術形式以一種標準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質中體現其各自的個性。比較著名的戲曲種類有:京劇、崑曲、越劇、豫劇、粵劇、淮劇、川劇、秦腔、評劇、晉劇、漢劇、河北梆子、湘劇、黃梅戲、湖南花鼓戲等。

編輯本段發展時期

1、萌芽

在原始社會,氏族聚居的村落產生原始歌舞,並隨著氏族的逐漸壯大,歌舞也逐漸發展與提高。 如在許多古老的農村, 還保持著源遠流長的歌舞傳統, 如“儺戲”;同時,一些新的歌舞如“社火”、“秧歌”等適應人民的精神需求而誕生。正是這些歌舞演出,造就出一批又一批技藝嫻熟的民間藝人,並向著戲曲的方向一點點邁進。

2、繁榮

12世紀中期到13世紀初,逐漸產生了職業藝術和商業性的演出團體及反映市民生活和觀點的元雜劇和金院本,如關漢卿創作的《竇娥冤》、馬致遠的《漢宮秋》以及《趙氏孤兒大報仇》等作品。這個時期是戲曲舞臺的繁榮時期。

3、延展

16世紀明朝中葉,江南興起了崑腔,湧出了《十五貫》、《佔花魁》等戲曲劇 淮劇《佔花魁》邱海東陳麗娟表演

目。這一時期受農民歡迎的戲是產生於安徽、江西的弋陽腔,崑腔受封建上層人士的歡迎。

4、鼎盛

明末清初的作品多是寫人民群眾心中的英雄, 如穆桂英、陶三春、趙匡胤等。這時的地方戲,主要有北方梆子和南方的皮黃。京劇是在清代地方戲高度繁榮的基礎上產生的。在同治、光緒年間,出現了名列“同 光十三絕”的第一代京劇表演藝術家及不同流派的宗師,標誌著京劇藝術的成熟與興盛。不久京劇向全國發展,特別是在上海、天津,京劇成為具有廣泛影響的劇種,將中國的戲曲藝......

中國戲曲是怎樣產生的??是來源於什麼?

中國戲曲主要是由民間歌舞、說唱和滑稽戲三種不同藝術形式綜合而成。它起源於原始歌舞,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綜合舞臺藝術樣式。經過漢、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較完整的戲曲藝術,它由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綜合而成,約有三百六十多個種類。它的特點是將眾多藝術形式以一種標準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質中體現其各自的個性。

中國的戲曲與希臘悲劇和喜劇、印度梵劇並稱為世界三大古老的戲劇文化,經過長期的發展演變,逐步形成了以“京劇、越劇、黃梅戲、評劇、豫劇”五大戲曲劇種為核心的中華戲曲百花苑。中國戲曲劇種種類繁多,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各民族地區地戲曲劇種約有三百六十多種,傳統劇目數以萬計。其它比較著名的戲曲種類有:崑曲、粵劇、淮劇、川劇、秦腔、晉劇、漢劇、河北梆子、河南越調、河南墜子、湘劇、黃梅戲、湖南花鼓戲等。

中國戲曲種類及特點

什麼是戲曲音樂?這個問題很難用幾句話說得清楚。顧名思義,戲曲音樂是指戲曲裡的歌唱與伴奏。但這並不能作為我們對這個問題的答案,因為這除了說出一個人所共知的現象外,並不能使我們得到什麼新的東西。戲曲為什麼要有音樂,為什麼沒有音樂就不成其為戲曲?戲曲音樂又是怎樣的一種音樂,它與其它種類的音樂形式又有什麼不同?對諸如此類的問題,一個簡單的答案是無法回答的,而這恰恰又是我們為探討戲曲音樂的特性所必須瞭解的。

為了把這些問題說清楚。我們還是先從戲曲藝術的特點、戲曲與音樂的關係談起。

戲曲是一種戲劇,從藝術分類上說,它屬於戲劇的範疇。但話劇、啞劇、歌劇、舞劇等也都是戲劇。它們之間又有什麼區別呢?我們知道,以上各種形式的戲劇,大體上又可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與音樂相結合的,如歌劇、舞劇皆是,可稱為音樂的戲劇;一種是並不與音樂相結合,這以話劇最為典型,可稱為非音樂的戲劇。雖然,近代的話劇也常利用音樂來加強氣氛的渲染,但這除了可以豐富話劇的表現力之外,對話劇藝術的基本特性並不發生任何改變。因為無論有無這種音樂,話劇都仍然是話劇。但對音樂戲劇來說,情況便不同了,無論是歌劇或舞劇,一旦沒有了音樂,它們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戲曲,也屬於這種音樂戲劇的類型,不過卻是一種中國式的、具有民族特點的音樂戲劇。它同樣不能沒有音樂,雖然它在表現形式與藝術風格上同歌劇、舞劇的區別十分明顯。

中國戲曲這一特定的藝術形式是怎樣形成的?是基於戲劇與音樂的結合。任何一種藝術形式的產生,都不是憑空而降的,它總有一定歷史的、傳統的淵源。中國戲曲的來源,是三種不同的藝術形式的綜合,即古代的歌舞、說唱與滑稽戲。這本來是各自獨立的藝術形式,各有自己的表演節目。但隨著歷史的發展,這三種藝術形式逐漸匯合到一起了,從而形成戲曲。歌舞本來並不表演故事,後來卻逐漸加進了故事情節;說唱本來只是以第三者的身分敘述故事,後來卻搬上舞臺以劇中人的身分表演故事;滑稽戲本來是以說白和動作進行表演,後來也逐漸加進了歌舞的成分。這樣匯合的結果,就形成了一種把歌唱、舞蹈、唸白、戲劇表演融為一體的藝術形式,這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戲曲。這個匯合過程,是歌舞、說唱的表演逐漸戲劇化,而戲劇表演又逐漸歌舞化的過程。由此可見,中國戲曲在形成之初,戲劇與音樂就不可分地結合在一起了。

中國戲曲發展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一部中國戲曲史,也是一部戲曲聲腔演變史。所謂聲腔,是指為戲曲所採用的、以某個地區的民間歌曲為基礎構成的、具有濃郁的地方性色彩的曲調群,或稱曲調系統。中國最古老的兩種戲曲,宋代的南戲與元代的雜劇,都是用歌曲演唱的,但由於它們興起的地區不同,南方與北方的歌曲在風格上有明顯的差異,這就形成為兩支不同的戲曲聲腔,即南曲與北曲。南北曲的進一步演變,便是明代南曲四大聲腔的出現,即海鹽腔、餘姚腔、弋陽腔、崑山腔。它們各具不同的風格,是南曲流傳地區擴大以後,與各地民間音樂相結合的產物。四大聲腔的互相競爭與消化,促進了明清兩代戲曲的繁榮。在這以後出現的梆子與皮黃,又是作為兩支新的戲曲聲腔興起的。這種新聲腔是民間音樂的發展成果,它們又陸續繁衍出許多新的劇種,為中國戲曲的發展開創了新的局面,影響和推動著近代許多地方戲曲劇種的產生。這個歷史說明,戲曲發展的每一進程,都與戲曲音樂的發展直接相關聯;歷史上每一劇種的形成,又總以某一聲腔的興起、變遷為標誌。

中國戲曲的劇種眾多,現在有三百多個劇種。由於各地方言不一,各個劇種又有不同的藝術風格。無論是典雅如幽蘭的崑曲,還是被譽為南國紅豆的粵劇,以及田園牧歌式的花鼓戲,高亢激越的梆子,低迴委婉的越劇,在風格......

戲曲和戲劇的區別?

戲曲指的是中國傳統的戲劇。戲曲的內涵包括唱唸做打,綜合了對白、音樂、歌唱、舞蹈、武術和雜技等多種表演方式,不同於西方將歌劇、舞劇、話劇

戲曲是漢族傳統藝術之一,劇種繁多有趣,表演形式載歌載舞,又說又唱,有文有武,集“唱、做、念、打”於一體,在世界戲劇史上獨樹一幟,其主要特點,以集漢族古典戲曲藝術大成的京劇為例,一是男扮女、女扮男;二是劃分生、旦、淨、醜四大行當;三是有誇張性的化裝藝術--臉譜;四是“行頭”(即戲曲服裝和道具)有基本固定的式樣和規格;五是利用“程式”進行表演。漢族的民族戲曲,從先秦的"俳優"、漢代的“百戲”、唐代的“參軍戲”、宋代的雜劇、南宋的南戲、元代的雜劇,一直到清代地方戲曲空前繁榮和京劇的形成,戲曲始終紮根於漢族民間,為人民所喜聞樂見。看戲至今仍然是漢族的主要娛樂活動之一。一般說來,北方人多喜看京劇,南方人則多愛好越劇,各種地方劇種都有其自己的觀眾對象。遠離故土家鄉的人甚至把聽、看民族戲曲作為思念故鄉的一種表現。

釋義

戲曲是中國傳統的戲劇形式。是包含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各種表演藝術因素綜合而成的。它的歷史悠久,早在原始社會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長髮展的過程中,經過八百多年不斷地豐富、更新與發展,才逐漸形成比較完整的戲曲藝術體系。

編輯本段

中國戲曲

1、始於離者,終於和

中國戲曲,是一種綜合舞臺藝術樣式。它的特點是將眾多藝術形式,以一種標準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質中體現其各自的個性。這些形式主要包括:詩、樂、舞。詩指其文學,樂指其音樂伴奏,舞指其表演。此外還包括舞臺美術、服裝、化妝等方面。而這些藝術因素在戲曲中都為了一個目的:演故事;都遵循一個原則:美。

2、戲曲者,謂以歌舞演故事也

中國戲曲之特點,一言以蔽之,“謂以歌舞演故事也”(清末學者王國維語)。戲曲與話劇,均為戲劇之屬,都要通過演員扮演人物,運用對話和動作去表現一定長度的故事情節。所不同者,戲曲是運用音樂化的對話和舞蹈化的動作去表現現實生活的,即歌舞的手段。也即人們所熟知的“唱、念、做、打”。

3、離形而取意,得意而忘形

中國戲曲的表現生活,運用了一種“取其意而棄其形”的方式,如中國畫之寫意山水,用縱橫的筆勢去體現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所以,戲曲舞臺上才有了紅臉的關羽,白臉的曹操;有了長歌當哭,長袖善舞;有了無花木之春色,無波濤之江河。

4、舞臺小天地,天地大舞臺

中國戲曲作為一種舞臺藝術,需要面對一個舞臺之狹小與生活之博大的矛盾。戲曲並沒有象話劇那樣用“三一律”的原則對生活進行擠壓以便於表現。而是運用虛擬的手段,製造彈性的時空,又藉助於演員生動的表演和觀眾的想象與理解,來完成對闊大天地的描畫。所以,戲曲可以在明亮的燈光下製造出黑夜的假象,可以在空曠的舞臺上馭馬行舟。

戲劇,指以語言、動作、舞蹈、音樂、木偶等形式達到敘事目的的舞臺表演藝術的總稱。文學上的戲劇概念是指為戲劇表演所創作的腳本,即劇本。戲劇的表演形式多種多樣,常見的包括話劇、歌劇、舞劇、音樂劇、木偶戲等。是由演員扮演角色在舞臺上當眾表演故事情節的一種綜合藝術

戲劇(drama)

戲劇是演員將某個故事或情境,以對話、歌唱或動作等方式表演出來的藝術。戲劇有四個元素,包括了“演員”、“故事(情境)”、“舞臺(表演場地)”和“觀眾”。“演員”是四者當中最重要的元素,他是角色的代言人,必須具備扮演的能力,戲劇與其它藝術類最大的不同之處便在於扮演了,透過演員的扮演,劇本中的角色才得以伸張,如果拋棄了演員的扮......

相關問題答案
什麼是戲曲文化?
什麼是校園文化建設?
什麼是地域文化?
什麼是企業文化理念?
什麼是多元文化?
什麼是企業文化?
什麼是校園文化?
化妝品什麼是批准文號?
什麼是起始磁化曲線?
為什麼要進行文化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