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夏季如何養生?

General 更新 2024-11-26

中醫在不同季節的養生之道

春季的到來,正是萬物復甦之時,春季養生也是四季養生之開始,所以春季體質的養生保健之道非常重要。 中醫認為,受四時之氣影響,人體的氣血陰陽會隨之發生變化。春季陽氣始生,氣血漸趨於表,毛孔初開,血氣稍減,所以有“困”的感覺。夏季陽氣流溢,氣血通達於表,毛孔開,汗大洩,所以常有“昏昏欲睡”的感覺。而秋季陽氣始衰,陰氣始生,氣血漸趨於裡,但充而不實,所以仍有“乏”的感覺。這就是“春困、秋乏、夏打盹”的原因。 針對這種情況,中醫制定了相應的養生方法,那就是“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春季養生要順應春天陽氣生髮的特點,注意保護陽氣。 首先是精神養生。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懷憂鬱,要保持心胸開闊,樂觀向上,保持心境恬靜的好心態。 春季是肝旺之時,因時養肝可避免暑期的陰虛。可有目的的根據醫生的推薦選擇一些柔肝養肝、疏肝理氣的草藥和食品,草藥如枸杞、鬱金、丹蔘等,食品可選擇辛溫發散的大棗、豆豉、蔥、香菜、花生等靈活地進行配方選膳。但對於體質過敏,易患花粉過敏、蕁麻疹、皮膚病者,應禁食如羊肉、蟹之類易過敏食品。 再就是飲食養生。春屬木,與肝相應,“養肝之體用酸,舒肝之氣用辛”。春季陽氣初生,宜食辛甘發散之品,清淡可口(如黃豆芽、綠豆芽、柑橘、蔥、蒜、香菜、蜂蜜之類),忌油膩、生冷、粘硬食物,以順應春季陽氣之升暢。還要多吃些新鮮蔬菜,如春筍、菠菜等,以補由於冬季新鮮蔬菜較少,攝入維生素不足的缺憾。 二、夏季中醫養生注意事項 用熱來除熱才是比較好的養生方法。 ●熱毛巾擦身夏天,人的臉面和軀幹難免多汗,及時擦汗可促使皮膚透氣,但必須用熱毛巾,才能適應人體降溫節律。 ●洗熱水澡夏天洗冷水澡會使皮膚收縮,洗後反覺更熱。而熱水洗澡雖會多出汗,但能使毛細血管擴張,有利於機體排熱。夏天該出汗時出汗,這才是符合自然規律和人體節律的方式。 ●熱水洗腳腳有第二心臟之稱,人的腳上分佈有全身的代表區和五臟六腑的反射點。熱水洗腳,當時雖然感覺有點熱,但事後反而會帶來涼意和舒適。 ●喝熱茶冷飲只能暫時解暑,不能持久解熱、解渴,而喝熱茶卻可刺激毛細血管普遍舒張,體溫反而明顯降低,這是簡便易行的降溫良方。 一般宜晚睡早起,並利用午休來彌補夜晚睡眠的不足。年老體弱者則應早睡早起,儘量保持每天有7小時的睡眠時間。夏至時節,大多數人會有全身睏倦乏力以及頭痛頭暈的症狀,嚴重者可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究其原因,首先是由於這一時節氣溫高,人體只能通過排汗來散熱,使人體內的水分大量流失,此時若不及時補充水分,就會使人體血容量減少,大腦會因此而供血不足,進而造成頭痛頭暈。造成頭痛頭暈的另一種原因是,人體出汗時體表血管會擴張,更多的血液會流向體表,這種血液的再分配可使血壓偏低的人血壓更低,從而發生頭痛頭暈。 夏至時節氣候炎熱,人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弱,因此,飲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雜糧以寒其體,不可過食熱性食物,以免助熱;冷食瓜果當適可而止,不可過食,以免損傷脾胃;厚味肥膩之品宜少勿多,以免化熱生風,激發疔瘡之疾。 夏季又是多汗的季節,出汗多,則鹽分損失也多,若心肌缺鹽,心臟搏動就會出現失常。中醫認為此時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鹹味以補心。冷食不宜多吃,少則猶可,貪多定會寒傷脾胃,令人吐瀉。西瓜、綠豆湯、烏梅小豆湯,雖為解渴消暑之佳品,但不宜冰鎮食之。 運動調養也是養生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夏季運動最好選擇在清晨或傍晚天氣較涼爽時進行,場地宜選擇在河湖水邊,公園庭院等空氣新鮮的地方,不宜做過分劇烈的活動,若運動過激,可導致大汗淋漓,汗洩太多,不但傷陰氣,也宜損陽氣。 在運動鍛鍊過程中,出汗過多時,可適當飲用淡鹽開水或......

夏季中醫如何養脾胃

樑文學中醫學認為,胃、脾是臟腑氣化升降的樞紐,為氣血生化之源,夏季乃萬物生長之季節,脾屬土,土能生萬物,夏季養生以養脾土為主,長夏屬脾,易生溼邪,易感熱邪。中醫認為人體的營養來源於脾,把脾稱之為“後天之本”,具有“運化”和“升清”的作用。所謂“運化”是指將人所攝取的飲食進行消化,其中精華的部分通過脾的“升清”作用送往心而轉輸到全身;糟粕則從大腸、膀胱等排出體外。夏季中醫脾胃方面的養生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適當運動,指適當的運動可促進消化,增進食慾,使氣血充足,精、氣、神旺盛,臟腑功能不衰。老年人要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運動鍛鍊方式。其次,飲食清淡為主,少吃油膩的食物,多吃蔬菜。日常飲食應以清淡為主,以便清理腸胃。進食要溫涼適當,以免熱傷粘膜,寒傷脾胃,同時不要嗜酒無度,以免損傷脾胃。再者,養精神,調情志。中醫認為,治病的最高境界是治未病,治未病的最高境界是防病養生,而養生的最高境界是養心,也就是養精神,調情志。所以,就養生而言,“下士養身,中士養氣,上士養心”。思慮過度易傷脾胃。久之會氣血生化不足,使精神疲乏、心悸氣短、健忘失眠、形體消瘦,從而導致神經衰弱、腸胃神經官能症、潰瘍病等。因此,必須注意性格、情操及道德的修養,做到心胸豁達,待人和善。遇事不要斤斤計較、苦思冥想,更不要對身外之物多費心思。調養精神,調節情志,可養護臟腑之氣,使五臟不受邪,保持健康的情志是養生防病的重要保障。

中醫養生知識?女人夏季養生怎麼做??

夏天養生支招根據中醫理論,夏季屬火,而夏季的一個特殊階段稱之為“長夏”,又單屬土。夏季養生需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雖然氣溫較高,但仍要顧護人體的陽氣。亦即常說的“春夏養陽”。陽氣是人的動力,隨季節和日月的交替變化而產生一定的波動,夏季陽氣旺盛且常浮躍於外,反易被外邪折傷,如大汗則亡陽。

換言之,在炎熱的夏季,一般不宜進行大量運動, 運動之後應及時補充水分和營養物質。

2.立夏之後,北半球陽光照射充足,日照時間延長,加之氣溫升高,人的睡眠會減少。有睡眠障礙的人則更易加重,輾轉難眠,或夜臥不安。中醫講夏季宜“早臥早起”,順應節氣。若夜晚不能早睡,中午適當的午休仍不失為一個很好的調整。夏季早起進行適度的晨練,是最佳的安排。

3.當進入盛夏時節,氣溫高且溼度大,給人以悶熱難耐的感覺,這就是中醫所說的長夏。長夏在五行中屬土,與中醫五臟之脾臟相應,而脾最惡溼喜燥,所以長夏多患脾胃病,出現食慾不振、腹瀉等症狀。脾胃虛弱的人,應及時調理好飲食,營養充足又不增加脾胃負擔,可以少食多餐。夏季動輒出汗,使人口渴,但要注意不可在飯前大量飲水,更不能喝大量冷飲,反之,極易損傷脾胃,導致慢性脾胃疾病。

4.夏季瓜果豐富,可以多吃一些,但應注意水果的性味,瞭解自身體質,以免造成損傷。如脾胃虛寒的人,不宜大量吃西瓜、梨、獼猴桃、柚子等涼性水果;內火大、痰溼盛者,少吃桂圓、荔枝等;過敏體質,慎吃芒果、菠蘿等。又常言:“桃養人,杏傷人,李子樹下擡死人”,李子多吃使人生痰、助溼,甚至令人發虛熱、頭昏”;尿路結石的人不能多吃草莓;胃酸多、易腹瀉的人,少吃香蕉;蘋果、桃、葡萄、哈密瓜、桑葚、西瓜等水果含糖量高,故糖尿病人慎食。

5.夏季人體陽氣浮躍於體表,隨出汗而外洩,使衛氣不足,抵抗力減低,若此時感受外風,同樣可引起風寒、風熱、暑溼等證。因而夏季感冒也分多種類型:風寒感冒,發熱不甚而明顯惡寒,同時鼻流清涕,噴嚏連連,此時應立即服感冒清熱沖劑2袋,一定熱服,或喝蔥白薑片紅糖水,每2-3小時再飲一次,大多症狀會明顯緩解。若體溫迅速升高,伴惡寒、咽喉不適等,多為風熱感冒,早期可以服雙黃連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清開靈、維c銀翹片等。若發熱伴噁心或嘔吐、腹部不適、腹瀉等,多為暑溼感冒,類似西醫胃腸型感冒,此時應及時服用藿香正氣膠囊或水,初次可以加大劑量,每日3-4次,同時控制飲食,煮些荷葉綠豆粥食用。

6.潮溼悶熱的氣候,使人皮膚容易感染,夏季也是皮膚病多發的時節。注意皮膚護理,同時適當採用一些天然的草藥洗浴,則會令人度過健康、愉快的夏季。如桑葉浴,將桑葉100克左右放入鍋內煮10-15分鐘,再倒入浴盆內即可,能消除皮膚痤瘡、癤腫、褐色斑等;又如薄荷浴,可預防溼疹痱子。已經進入夏季,大家注意控制,過個舒服健康的夏天。

中醫養生:夏天最好吃什麼

綠豆湯:

綠豆湯有清暑解渴、利水消腫、清熱解毒之作用。

雪梨瘦肉湯:

雪梨能清熱降火,雪梨湯可治臊久咳和熱性哮喘。

綠豆老鴨湯:

清熱氣、解溼毒,對面疤和水痘亦有療效。

銀耳蓮子湯:

可滋陰養神,清熱祛暑。對夏日煩熱失眠療效非常好哦。

絲瓜瘦肉湯:

滋補養顏的好湯,熱量很低,清熱利腸,解暑除煩,止咳化痰。

求夏季中醫養生小知識!

飲食以清淡不宜肥甘厚膩

多食雜糧,五穀為養

冷食瓜果當適可而止

冬至餃子夏至面

夏季吃麵記得喝麵湯營養50%都在湯裡俗話說“原湯化原食”

穿衣服以淺色為主,燈光從暖光換成冷光,勤通風

睡眠講究晚睡早起睡午覺

晚睡一般23點以前必須睡覺以陰養陽中午11點到下午13點之間以陽養陰

也就是中醫講的子午覺

外面氣溫高了每天人體排汗增多流失大量水分 建議每天補充2L水

防止中暑頭暈頭痛

多聽一些舒緩的音樂通過呼吸調整心神

夏季注意用溫水洗澡,可以降低神經興奮加速血液循環增強抵抗力

不可晚上整夜吹空調會引起傷風,面癱,關節痛,腹瀉等

適當鍛鍊身體以散步,太極,廣播體操不宜劇烈運動

外出準備好藿香正氣水,人丹,清涼油等

中醫在不同季節的養生建議有什麼

春季的到來,正是萬物復甦之時,春季養生也是四季養生之開始,所以春季體質的養生保健之道非常重要。

夏季陽氣流溢,氣血通達於表,毛孔開,汗大洩,所以常有“昏昏欲睡”的感覺。

秋季陽氣始衰,陰氣始生,氣血漸趨於裡,但充而不實,所以仍有“乏”的感覺。

此為“春困、秋乏、夏打盹”的原因。

春養肝、

夏養心、

長夏養脾、

秋養肺、

冬養腎的五臟調養法以及“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經驗,對於四季養生有著重要意義。

夏季如何養生補腎

1、避暑不貪涼

夏季天氣炎熱氣壓低,人的抵抗力也會隨之下降,容易導致感冒,若感冒為鏈球菌感染可能導致急性腎炎。因此切不可貪涼,使用空調需注意控制好溫度,一般宜在26℃左右。

2、睡前泡腳護腎功效佳

不只冬天要泡腳,夏天也可泡腳。睡前用溫水泡腳,有利於促進體內血液循環。同時,白天緊張了一天的神經,以及勞累了一天的腎臟,都可以通過泡腳得到徹底放鬆和充分的調節,人也會因此感到舒適。泡腳後,建議不再進行其他活動,隔數分鐘即入睡,補腎效果更佳。還可放些連翹、金銀花、板藍根、菊花,可以起到降火清熱的作用。

3、女性少游泳

游泳池中人多易滋生“雜菌”,細菌很容易進入尿道,尤其是女性尿道生理結構特殊,造成逆行感染的機率很大,最後可能導致急性腎盂腎炎的發生。急性腎盂腎炎最典型的症狀是尿頻,尿急,尿痛伴腰痛。

4、心態平衡合理運動

氣溫升高,有些人脾氣也見長,壓力太大,可以導致血壓升高,高血壓可以導致腎臟損害。保持樂觀的情緒與豁達開朗的心態可提高免疫功能。而積極、持之以恆的有氧鍛鍊,既可提高心血管功能,也有利於清除體內的自由基而保護腎臟。

5、少喝啤酒多喝水

多喝水可以沖淡尿液,讓尿液快速排出,從而保護腎臟。大部分男性對此沒有正確認識,不覺得喝水重要,還有人認為喝水還不如喝啤酒,殊不知大量喝啤酒,會使尿酸沉積導致腎小管阻塞,造成腎臟損害,尤其是本來有腎臟疾病的患者病情會加重。飲水量一般宜保持在每天1500毫升左右,夏季出汗多時,還應酌情增加。

6、慎用傷腎中西藥

夏日易發胃腸感染等其它疾病,用藥時要注意,磺胺、卡那黴素、慶大黴素、鏈黴素等西藥有一定的腎臟毒性,要儘量避開這些藥物。中藥中的馬兜鈴、天仙藤、關木通、青木香、廣防己等也有一定的腎毒性,“罪魁禍首”是所含的馬兜鈴酸,也應特別引起注意。

夏季補腎良藥之:蝦子

蝦味道鮮美,其味甘而鹹,屬於暖性的水產品。作用主要是壯陽益腎,補精通乳。男士常食蝦,能達到強身壯體的效果。因此民間有“男蝦女蟹”之說。蝦的種類很多,功效相近,都適應於久病體虛、氣短乏力、腰痠腿軟、不思飲食、性事不佳的患者。

夏季補腎良藥之:韭菜

韭菜又叫起陽草、壯陽草、長生韭,是一種質嫩味鮮、營養豐富的蔬菜,自古以來備受人們喜愛。韭菜還是一味傳統的中藥,具有溫中補虛,補腎壯陽的作用。常用以治療脾腎虛寒導致的遺尿、多尿、陽痿、遺精等症。又因其含有較多的纖維素,可增加胃腸蠕動,因而治療習慣性便祕,預防腸癌;其含有的揮發油及含硫化合物,可促進食慾、殺滅細菌、降低血脂,對高血脂、冠心病病人有益。

夏季補腎良藥之:板栗

板栗素有“千果之王”的美稱,在國外被譽為“人蔘果”,藥王孫思邈稱之為“腎果”。它對人體的滋補功能,可與人蔘、黃芪、當歸等媲美,尤其適用於腎虛患者。對於腰膝痠軟、食慾不振、小便頻多、慢性腹瀉等症,都有良好效果。

夏季補腎良藥之:牡蠣

是一種富含微量元素的海產品,性質微寒,可滋陰潛陽、補腎澀精。對遺精、陽痿、盜汗、心慌等虛勞證候有較好的效果。

夏季補腎良藥之:泥鰍

泥鰍有補中益氣、養腎生精的功效,對調節性功能有較好作用。泥鰍中含有的一種特殊蛋白質,能夠促進精子的形成,對男性不育有一定效果。成年男士常食泥鰍可滋補強身。

夏季補腎良藥之:鵪鶉蛋

鵪鶉蛋是很好的補品,有補益強壯作用,男士經常食用能夠增氣力,壯筋骨。...

相關問題答案
中醫夏季如何養生?
夏至如何養生?
春季如何養生保健?
秋季如何養生?
如何養生喝什麼?
夏季如何給房間降溫?
老年人如何養生保健?
夏季如何避免疲勞駕駛?
春季如何養肝?
夏季怎麼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