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低碳生活的意義?
低碳生活的重要意義?
1、有利於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有利於我過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促使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2、發展低碳經濟,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要求。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要求;發展低碳經濟,有利於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的發展,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量。
低碳生活的歷史意義是什麼?
低碳生活對於我們來說並不遙遠空泛,平時生活中的一舉手一投足,日積月累,都可以省下不少的能源。 【現實意義】 隨著我國經濟快速增長,各項建設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資源和環境代價!只有堅持低碳生活、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才能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隨著哥本哈根峰會中國的出色表現,中國的節能減排已經備受國際社會關注。低碳生活是我們應該承擔的責任。
提倡低碳生活方式有什麼現實意義?
所謂低碳經濟,是指在可持續發展理念指導下,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產業轉型、新能源開發等多種手段,儘可能地減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到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一種經濟發展形態。發展低碳經濟,一方面是積極承擔環境保護責任,完成國家節能降耗指標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調整經濟結構,提高能源利用效益,發展新興工業,建設生態文明。這是摒棄以往先汙染後治理、先低端後高端、先粗放後集約的發展模式的現實途徑,是實現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保護雙贏的必然選擇。 意義:①發展低碳經濟體現了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和“保護環境、綠色消費”的消費理念,有利於轉變人們的消費觀念;②有利於增強我國自主創新能力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③有利於能源資源的節約和環境的保護;④有利於統籌城鄉發展,縮小區域發展差距⑥有利於國家更好地履行宏觀調控的職能,完善市場經濟體系
提倡低碳生活對我們的現實生活有什麼意義》
聯繫氣候變化給人類帶來的影響談談在低碳經濟時代我們肩負的責任與使命
氣候作為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的任何變化都會對自然生態系統以及社會經濟系統產生影響。目前面對日益惡化的氣候現象,它的負面影響更受關注,因為不利影響可能會危及人類社會未來的生存與發展。現今低碳經濟成為熱點問題,應該說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內外因的綜合作用力,正推動著我國走向低碳經濟的時代。今年世界環境日6月5日,中國的主題就是“低碳減排,綠色生活”,作為中國公民和地球村的一員,我們每個人都必須肩負起應有的責任與使命,共建我們的綠色家園!
也許,很多人到現在還沒有弄明白“哥本哈根”和“哈根達斯”的區別,或許還有很多人認為《後天》、《2012》只是純粹虛構的美國大片,全球氣候變暖會議只是和自己沒有多少關係的國際新聞……而實際上,當全球的政治精英們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為人類爭取最後一個機會時,地球變暖衍生的惡魔已悄悄地走近了你我,走進了洛陽,走進了河南,它並不遙遠,它就在你我身邊瞪著猙獰的眼睛,製造著一個接一個禍端……
“現在的天氣預報工作越來越難做了。怪異的天氣總是違反規律,讓人難以捉摸,以前所謂的規律總是被現實改變!”河南省氣候中心副主任王紀軍博士感嘆道,“每一次準確的預報,都凝結著氣象預報員的智慧和汗水!”
王紀軍博士可以輕鬆地為他的感嘆找來佐證——
2009年11月初的鄭州,秋天似乎根本不願離去,太陽溫暖,綠樹蔥蘢,大街上還能看見穿短袖的人。但11月10日,氣溫驟降,當晚突降暴雪。11日晚9時10分左右,大雪漫天中,突然電閃雷鳴!12日,鄭州降雪量和積雪深度均創下“歷史新高”——超過了有氣象記錄以來的一日最大紀錄。
2010年的4月14日,來洛陽參觀牡丹花會的遊客們都會因看到雪中牡丹這一“奇觀”而驚歎不已。而在這天的前後幾天洛陽都是陽光明媚,春意甚濃。
全球暖化,不僅帶來了沙塵,還有暴風雪、寒流,暴雨、熱浪等等極端天氣接踵而來。專家預測,全球氣候還會進一步變暖,並且變暖的幅度有可能加大,美國的《科學》雜誌,刊登了一項最新研究成果,稱2009年之後,至少有一半的年份,全球平均氣溫將超過歷史上最高的1998年,將有更多的極端天氣頻繁出現,人類不得不面臨南北半球冰火兩重天的考驗。同時聯合國評估報告提醒,人類如果不重視環保,到本世紀末,平均氣溫最多將上升6.3攝氏度,這是一個怎樣可怕的數字?簡單講,如果平均氣溫上升3攝氏度,僅在亞洲,每年就有700多萬人,面臨洪水侵襲。如果氣溫上升4攝氏度,全球就會有30多億人,面臨缺水問題。
去年入秋以來,我國西南、江南、華南部分地區發生了嚴重乾旱。在我國降雨量最為豐富的西南,大部分地區乾旱少雨,旱魃肆虐。農田龜裂、塘壩乾涸、河溪斷流……3月23日,來自國家防總的統計數據顯示,因乾旱造成飲水困難的人數已達2271萬,其中旱情最嚴重的雲、貴、川、桂、渝五省份達1805萬人;我國耕地受旱面積1.14億畝,其中,作物受旱面積8796萬畝(重旱2798萬畝,乾枯1381萬畝);待播耕地缺水缺墒2612萬畝。其中西南五省份耕地受旱面積達9654萬畝,佔85%。
除了乾旱、氣候反常、全球變暖之外,水資源短缺、居住環境惡化 、經濟損失加劇 、海平面上升、 人類健康受威脅、 物種變化加劇等等眾多問題都亟待解決。
面對全球暖化的大危機,作為大學生的我們也要為祖國、為世界來自己的一份力。我們不能阻止氣溫的上升,不能控制兩極冰川的融化,不能避免雲南的乾旱。因為它們是已經發生的事實了,我們只能儘量減少災難對我們造成的影響。隨著被譽為“改變地球命運”的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