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支出總額怎麼算?
企業總支出和總收入怎麼計算
總收入=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營業外收入+投資收益+補貼收入
總支出=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營業外支出+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管理費用+財務費用+銷售費用+所有費用
您可以看下利潤表就明白了!
企業社會貢獻總額如何計算
社會貢獻總額是指企業為國家或社會創造或支付的價值的各項指標的加和,包括工資、勞保退休統籌及其他社會福利支出,利息支出淨額,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有關銷售稅金及附加,所得稅及有關費用和淨利潤等。
企業社會貢獻總額:以貨幣形式表現的企業為社會創造國民收入的總額,包括工資(含獎金、津鄲等工資性收入,即企業在成本、費用中列支的應提工資數額)、勞保退休統籌及其他社會福利支出、利息支出淨額、應交增值稅、應交銷售稅金及附加、應交所得稅、關稅、其他稅收、淨利潤等。
企業增加值如何計算
工業增加值=工資+福利+應交稅金+利潤總額+折舊+各種保險
怎樣計算企業收入總額?
利潤總額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投資淨收益+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營業利潤=主營業務利潤+其他業務利潤
主營業務利潤=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期間費用-營業稅金
其他業務利潤=其他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成本-營業稅金
1、工業企業利潤總額
利潤總額=銷售利潤+投資淨收益+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銷售利潤=產品銷售利潤+其他銷售利潤-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產品銷售利潤=產品銷售收入-產品銷售成本-產品銷售費用-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
產品銷售收入=銷售收入-銷售返回-銷售折讓-銷售折扣
其他銷售利潤=其他銷售收入-其他銷售成本-其他銷售稅金及附加
2、商業企業利潤總額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投資淨收益+彙總損益+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國家補貼收入
營業利潤=主營業務利潤+其他業務利潤
主營業務利潤=主營業務收入-商品銷售成本-經營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營業稅及附加
全部商品產品成本降低額(率)
全部商品產品成本降低額=∑(全部商品產品實際產量×計劃單位成本)-∑(全部商品產品實際產量×實際單位成本)
全部商品產品成本降低率=全部商品產品成本降低額/∑(全部商品產品實際產量×計劃單位成本)
可比產品成本降低額
可比產品成本計劃降低額=∑(可比產品計劃產量×上年實際單位成本)-∑(可比產品計劃產量×計劃單位成本)
可比產品成本計劃降低額=可比產品成本計劃降低額/∑(計劃產量×上年實際單位成本)
可比產品成本實際降低額=∑(可比產品實際產量×上年實際單位成本)-∑(可比產品實際產量×實際單位成本)
可比產品成本實際降低率=可比產品成本實際降低額/∑(可比產品實際產量×上年實際單位成本)
可比產品成本計劃完成分析
1、產品產量變動的影響
產量變動對成本降低額的影響=∑(實際產量×上年實際單位成本)×計劃降低率-計劃降低額
2、產品品種結構變動對成本降低額的影響=∑(實際產量×上年實際單位成本)-∑(實際產量×計劃單位成本)-∑(實際產量×上年實際單位成本)×計劃成本降低率
產品品種結構變動對成本降低率的影響={[∑(實際產量×上年實際單位成本)-∑(實際產量×計劃單位成本)]/∑(實際產量×上年實際單位成本)}-計劃成本降低率
3、單位產品成本變動的影響
單位產品成本變動對成本降低額的影響=∑(實際產量×計劃單位成本)-∑(實際產量×實際單位成本)
單位產品成本變動對成本降低率的影響=單位產品成本變動對成本降低額的影響/∑(實際產量×上年實際單位成本)
材料成本分析
1、材料消耗量的變動,也就是實際消耗量與計劃消耗量之間的差異,其計算公式為:
消耗量變動對材料成本的影響=∑[(實際消耗量-計劃消耗量)×計劃單價]
2、材料單價的變動,其計算公式為:
材料單價變動對材料成本的影響=∑[實際消耗量×(實際單價-計劃單價)]
製造費用分析
生產工時變動對產品成本的影響=(實際工時-計劃工時)×計劃小時費用分配率
費用分配率變動對產品成本的影響=實際小時×(實際小時費用分配率-計劃小時費用分配率)
技術經濟指標對產品成本影響分析
1、材料利用率對成本的影響
材料利用率變動對單位產品材料成本降低率影響=1-(......
企業年報:年報裡邊的利潤總額是怎樣計算出來的
利潤總額=1-3-5-6+7+10-11=9740882133.86
-9970398504.87
-23203599.26
-0+451824256.26
+398811142.04
-8727636.81=589187791.22
你的利潤總額中怎麼沒有扣除5、資產減值損失:23203599.26呢?計算的是稅務的利潤總額嗎?
企業所得稅核定徵收裡的成本費用總額是指什麼
成本費用即為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成本、費用,以製造類企業為例,包括:生產成本、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財務費用等。
會計中的利稅總額如何計算?
利稅總額是指企業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應交增值稅、管理費用中稅金和利潤總額之和。不包含所得稅,所得稅已經在利潤總額裡面了。 查看原帖>>
企業所得稅究竟是怎麼計算的,哪些收入可以算進去呢
企業所得稅的計算方法是:
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不徵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稅法第五條)
應納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稅率
企業以貨幣形式和非貨幣形式從各種來源取得的收入,為收入總額。包括:銷售貨物收入;提供勞務收入;轉讓財產收入;廠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接受捐贈收入;其他收入。
企業主要經濟指標的利潤總額怎麼算
利潤表計算公式:
1、營業利潤=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其他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支出-營業(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2、利潤總額=營業利潤+補貼收入+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3、淨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
GDP是如何計算的?是指所有企業的銷售額的累計嗎?
GDP即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縮寫,也就是國內生產總值(港臺地區有翻譯為國內生產毛額、本地生產總值)。通常對GDP的定義為:一定時期內(一個季度或一年),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中所生產出的全部最終產品和提供勞務的市場價值的總值。在經濟學中,常用GDP和GNP(國民生產總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共同來衡量該國或地區的經濟發展綜合水平通用的指標。這也是目前各個國家和地區常採用的衡量手段。GDP是宏觀經濟中最受關注的經濟統計數字,因為它被認為是衡量國民經濟發展情況最重要的一個指標。一般來說,國內生產總值有三種形態,即價值形態、收入形態和產品形態。從價值形態看,它是所有常駐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全部貨物和服務價值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資產貨物和服務價值的差額,即所有常駐單位的增加值之和;從收入形態看,它是所有常駐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直接創造的收入之和;從產品形態看,它是貨物和服務最終使用減去貨物和服務進口。 GDP反映的是國民經濟各部門的增加值的總額。
GDP的計算方法
[編輯本段]
現在通常採用三種測算法:生產法,收入法,支出法,
1.生產法:
GDP=∑各產業部門的總產出-∑各產業部門的中間消耗
2.收入法:
GDP=∑各產業部門勞動者報酬+∑各產業部門固定資產折舊+∑各產業部門生產稅淨額+∑各產業部門營業利潤
3.支出法:
GDP=總消費+總投資+政府購買支出+淨出口(C+I+G+X-M)。
一般最常使用支出法或收入法。
多年來,我國國家統計局公佈的GDP核算數,都是以生產法計算為準。